快乐A小慈 快乐A小慈
我得天真只取决于您得态度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11,162 关注贴吧数: 7
邂逅悲伤、我的青春开始更自由地呼吸 90后是一群刚被推上舞台的孤傲的孩子。90后需要的,只是自己那份淡淡的忧伤。他们的天空总是那么灰暗无光。后来,“忧郁”、“悲伤”成了这代年轻孩子的代名词。      所谓的青春,简单得可以用旋转木马来诠释,来来回回,高高低低。在小孩眼中,旋转木马是一种开心的游戏工具;可90后却希望从这里逃出寂寞的缠绕。在90后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悲伤,那么无可奈何。      我曾经也是悲观主义者。看着那淅淅沥沥的细雨,就足够让我的心情暗淡一整天;行走在寂寥的小巷中,也足够让我颓废一整天。悲伤慢慢地成了生活的可怕回忆。于是我总结出:          悲伤来得莫名其妙,逝去也会留下痕迹。      我不明白自己的悲伤为何会如此泛滥,正如郭敬明所写的“悲伤逆流成河”那样,是无法阻止的。我赞美唯心主义的强大,强大得可以使人整天浪费着无谓的眼泪。后来我逐渐发现,青春原来可以用忧伤的文字来描绘。      90后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被溺爱。我们像糖,甜到忧伤,感觉窒息的忧伤。班上的同学在家就会捧起饶雪漫的《沙漏》、《左耳》等去认真地体味那份感伤,或谈起郭敬明、韩寒、七堇年等一大批80后的忧郁作品,或许他们把大团圆结局的故事看腻了,希望用反方向的笔调来做不一样的结局。      文字呀,在他们手中演绎得那么凄美,那么让人心疼。      可能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鲁迅那样尖锐的社会洞察力,也不需要余光中那些社会镜头。什么儒家说、社会主义,即使在课堂上也是显得乏味、无力的。      悲伤除了文字可以表现外,慢慢地,非主流图片成为他们悲伤青春的宣泄方式。      他们总是喜欢用暗淡的色调来变现自己内心的阴霾。经过电脑的PS后,天空变成了蜡黄,或者说整个画面就是那样惨白,然后加上自己最痛的一句话,这就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      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站在天空下祈祷;低下头呵着取暖,或者很简单地趴在桌子上睡觉,也都成为他们想要表达悲伤的方式。      他们的词句很冷漠,很冰冷。他们甚至感觉到,青春死了,全世界仿佛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需要独自去面对一切。      我不想成为这悲伤的主角,感情的奴隶,毕竟青春尚在。我的悲伤正如韩寒所说的: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不要惊讶我们90后奇异的装扮和古怪的话语,更不要相信我们脸上的无所谓,因为我们只是一群傻傻的孩子。我们总想用稚嫩的肩膀担起并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寂寞,但我们的心就像那些明丽的画儿,很清、很亮,透出的是少年的青春,充斥的是专属90后特有的气息。      生活不是虚幻的,不必对其有太多幻想。一声叹息之后,懵懵懂懂地认识到我的悲伤只是一场梦,我不想去回忆它,因为回忆只会带来更多的回忆。      邂逅悲伤,我的青春开始更自由地呼吸,生活也变得更真实了。      (仅将此文送给与我一样悲伤的人,也送给和我一样,身为90后的你们!)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