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_83 lm_83
我行我素!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76 发帖数: 26,798 关注贴吧数: 53
lm_83谈养鱼之地图鱼分类的“邪说” 不知从何时起,地图鱼开始“分类”了,从奥里诺科、马拉诺、那内,然后又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以地名、河流名的分类;让一些地图鱼爱好者为之倾倒…乐死不疲的以高额的价格买到了所谓的“进口”鱼… 其实,地图鱼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踢出了“进口”鱼的名单了,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地图鱼繁殖能力超强,完全可以人工干预养殖、繁殖,不在符合进口鱼标准,(这里要说明一下,地图鱼最早是以食用鱼进入中国市场的,但是因为其种种原因地图鱼并没在国内兴起“食”潮,反而因为它的耐养程度和独特花纹在观赏鱼却备受欢迎)。 早期的地图鱼爱好者多数都是以纹路和体型来判断鱼体的观赏度,但是慢慢的地图鱼却在观赏鱼市场逐渐被分类了…其中代表“奥图”,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奥图”到底是谁“创造”的,之后又出现了马拉诺、那内等等等的分类。 那么今天,我就要来谈谈这个地图鱼分类的问题; 首先,所谓的奥里诺科、马拉诺、那内这些只是河流和分布地区的名字,只是分布在一些国家的亚马逊分之河流和城市名字,他们统一的母系河就是亚马逊河,也就是地图鱼的故乡,在原产地地图鱼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就是Oscar,并没有任何一个当地人或者组织会以河流、地名来区分它们的类型,但是这些鱼在国内却被以地名、河流名来分类,不觉得很奇怪吗? 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原因,你就会发现一个规律,所有被“分类”了的地图鱼都被一些鱼商挂上了“野生”、“进口”等等的标签,原因是什么就不用不多说了吧? 那么,地图鱼在国内存在“野生”、“进口”吗?那么我会很遗憾的告诉你,没有,如果在没有前面加一个词汇,那就是肯定没有、绝对没有,也许有人会问我?你怎么知道没有呢?呵呵,其实我也可以反过来问你,你怎么那么肯定就有呢?是你看见鱼商“荡起双桨”去大洋彼岸给捞的吗?还是鱼商告诉你他如何如何去了大洋彼岸开了“渔场”呢?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我在地图鱼吧做了十年吧主,有幸见识了很多鱼商用各种方法了繁殖各种鱼。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地图鱼早就被踢出了“进口”名单,从严格法律层面来讲,私自“进口”地图鱼是违法行为,其次,假设从原产地“进口”地图鱼所需要的成本可不是你那几百块钱就能做到的,还有地图鱼是高产量繁殖鱼类,除非哪个鱼商脑子坏了去“进口”而不去繁殖… 也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有些地图鱼会产生独特的花纹呢?比如所谓的“奥图”为什么会有K纹,恭喜你,你终于有点明白关键所在了,其实这个问题我只需要一个对比就可以完全的让它“原形毕露”,那就是你能认可“核桃纹”、“白图”等等是人工图,那你怎么就不能想到“K”纹也是同理呢?怎么?没听明白?那我在说的直白点,你主观的认为“核桃纹”、“白图”就是普通地图鱼,为什么就不能认为“K”纹也是普通地图鱼呢?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因为“K”纹比较贵吗?就陷进了这个贵的就是“进口”的怪圈里?呵呵,那我再问问你。价格又是谁定的呢? 也许又有人会问,那市场上有些地图鱼的纹路很少很独特呢,比如“大黄蜂”,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大黄蜂”也不是什么独特品种,更不是什么稀缺物种,真正意义上的“大黄蜂”(看好了,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是国内那种随处可见的)和普通地图鱼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大黄蜂”是厚鳍丽科,就这么一个“厚鳍”就被很多人钻了空子,大做文章鼓吹它的特殊性,更可笑的人为了抬高“大黄蜂”,硬生生的把它搬出了地图鱼序列,呵呵,这些人的心机也真是够重的了,如果非要区别地图鱼和大黄蜂的区别,那我只能用阿拉斯加和哈士奇来做个比较了,只是体型区别,仅此而已,两者通通都是狗,可以杂交繁殖的。 说到繁殖,有人会觉得“大黄蜂”为什么那么稀少,肯定是“进口”的,如果这么想,那么很遗憾你又掉进某些人的圈套了,“大黄蜂”繁殖和普通地图鱼没有任何的区别,繁殖能力一样是高产级别的,因为此类鱼在观赏鱼中属于小众,很多渔场和鱼商并不愿意去繁殖它,所以造成了“大黄蜂”难繁殖的假象,更准确的来说是一个“骗局”,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们交流群里就有人用池子批量繁殖了,它的繁殖能力和所谓的“普通”地图鱼无二。 在地图鱼的繁殖中,包括所谓的“奥图”、“马拉诺”、“那内”、“大黄蜂”其实都是混池子养殖,什么是混池子?就是各种纹路的地图鱼在一个池子内进行养殖,每条亲鱼都会产下数以千计的卵,就这种可怕的繁殖速度,你觉得哪个鱼商会傻到“进口”呢? 当一些鱼贩子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接到手里后,他们会筛选纹路,久而久之就有了所谓的“奥图”、“马拉诺”、“那内”等等,其实这种侮辱智商的行为很容易就会被戳穿的,如果地图鱼会以河流、地名来分类,那我们吃的鲤鱼、草鱼是不是也要分类呢?你听说过哈尔滨鲤鱼吗?听说过重庆鲤鱼吗?听说过松花江鲤鱼吗?听说过长江鲤鱼吗?或者哪个小水库鲤鱼?别忘了,地图鱼在原产地也是食用鱼,没人会闲的按照花纹去给它分类的。 在举个例子,你也可以当个笑话来听,要知道奥里诺科,马拉诺,那内都是亚马逊的分之,它们都是贯穿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奥里诺科的地图鱼游到了马拉诺和一条那内的地图鱼产下了1000条小鱼,那么这1000条地图鱼又属于什么分类呢?在说简单点,长江途径N个城市,你吃江鲤鱼的时候是不是还要研究一下这条鲤鱼都途径了哪些城市呢?然后再给它们分个类?所以说,一切以河流、地名来给地图鱼分类的都是耍流氓的行为。 其实很多观赏鱼种在国内并不是不能繁殖,比如前些年没人会相信金龙鱼鱼缸繁殖的,但是经历几次特例,金龙还真就在鱼缸繁殖成功了,而且屡见不鲜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国内气候的影响,所以有些鱼在国内繁殖的成本会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观赏鱼市场在广东的原因,因为气候事宜啊,而且有地理优势,还有很多鱼商为了更加低廉的成本,他们会去临近符合热带鱼繁殖的条件小国(比如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去挖池子养鱼,在那里说白了挖个坑就能养鱼,成本非常低廉,然后再运送回国,美其名曰“进口”。 养鱼养的是心,不是用价值来衡量鱼的品质,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的,如果各位鱼友感兴趣可以进交流群来和我探讨。
来,我求知欲很强的,谁来给我解释一下这几个新名词? 最近发现本吧又出现了很多“新名词”,作为一吧之主甚感“惭愧”,哪位“大神”来给我解释以下几个“新名词”~ 一、返祖? 地图鱼是进化物种,竟然能“返祖”?好**的样子~是不是哈士奇叫声酷似狼,你也会说哈士奇是狼的“返祖”现象? 二、纯野生本大吧主亲临过两次巴西,所以对所谓的野生明白一二,敢问成天在本吧这个“野生”那个“野生”诱导新人的几位不过3级的小号老哥,你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自费从哪条河流划到亚马逊河打捞的呢?据我所知本地人不会管你什么所谓这“野生”,那“野生”,人家通通叫做Oscars,成天“奥图”、“亚盖”,这那,那这的一堆堆名字,美其名曰“纯野生”?本吧主“才疏学浅”,我只知道这些都只是地名而已,而在地图鱼所属的丽科中只有丽科和厚鳍丽科而已,我从未见过任何一本生物科学书籍上有过地名命名的Oscars,就好比龙鱼分类一样,亚洲龙鱼和美洲龙鱼~ 新鲜玩意儿不少嘛,哪位大神来给我上一课,让我也学习学习呗? 本着自由讨论和言论自由的选择,想给大家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却不想竟然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混进来了?欺负新人不懂是吧?觉得新人好蒙是吧?行啊,先过了我这关再说,来吧,哪位不服随时来辩!我坐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