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jjmmkjm kkjjmmkjm
关注数: 1 粉丝数: 87 发帖数: 2,914 关注贴吧数: 27
我对班公湖一带地区的看法 今天看到本吧一个讨论中印边境西线的帖子 https://tieba.baidu.com/p/7448196549 集中起来,回复一下15楼 以下都是自家的观点而已,欢迎指正如果你们自己画过西藏新疆的印度河及周边河流的流域的话, 就会对现有边界和臆想中的理想边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由此,对1945至今的历史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的话, 就是对现有边界,和多方边境行为有更多的理解。 印巴克什米尔实控线南北各有一个气眼,克什米尔盆地和锡亚琴冰川。 锡亚琴冰川所处的喀喇昆仑山脉是叶尔羌河和什约克河以及什约克河支流Nubta River的源头。分界处是海拔5400多米的鞍部,中国一侧称为昆仑冰河。 一个冷知识是:从分水岭来看,除了巴基斯坦通过协议移交归还给我国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外,巴基斯坦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叶尔羌河的水系。这个点如果后面写的时候没忘记的话,还会从经济角度再啰嗦几句。 什约克河源头除了向西的锡亚琴冰川,还有向东阿克赛钦地区与喀拉喀什河的分水岭。这是为啥这块地方属于新疆不属于西藏的水文原因。 这块分水岭是块高原平地,叫做德普桑(达普桑)平原,是一块分水岭鞍部,不是山脊分水岭,是新疆的喀拉喀什河和什约克河的分水岭。中国比较克制没有推到什约克河边威胁锡亚琴冰川。德桑普平原的海拔太高,驻守的战士容易得脑水肿,在其北面不远有一个烈士陵园,埋葬了好多戍边的英烈,包括去年在加勒万河谷中牺牲的烈士。 同样的,加勒万河谷如果推到与什约克河交汇处,也会威胁印度通过什约克河谷向锡亚琴冰川的运输通道,所以印度会拼命往加勒万河谷里面拱。 对于印度来说,同时保有完整的什约克河上游河谷,和什约克河中游支流Nubta River河谷,形成两条平行的交通线,才可以支撑锡亚琴冰川的战略存在,才能在冰川上与巴基斯坦维持对峙,才能在山顶上做瑜伽。两条平行的交通线和之间的联络线形成的路网,是一个战略支点最基本的后勤交通需求。 这一点同样反映在班公湖的争夺对峙上, 站在印度立场上,如果让中国完全占有班公湖,那就可以在湖西岸用射程25公里的迫榴炮截断什约克河谷的交通,那是什约克河的大拐弯出,也是什约克河名字由来的什约克镇的所在位置。 在班公湖与加勒万河之间,还有一条平行于加勒万河的羌臣摩河,羌臣摩河的支流有一个地方与加勒万河有一个相通的平缓达坂(山口鞍部)——石门沟加南达坂,也就是说从这里可以抄了加勒万河谷的后路,是个“漏洞”。62年对印作战中,这里也曾发生过战斗。 羌臣摩河谷是印度在班公湖地区的左翼侧卫,楚舒勒地区是右翼侧卫。假使没有给他们留有这样的看似“漏洞”,他们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我能赢”呢? 班公湖南面楚舒勒的争夺,和去年印度在楚舒勒地区向我方山头的越界行为,都是基于上述保护什约克河交通线侧翼的需求,一环一环相扣。 62年的战争中,楚舒勒地区的战斗是西线战斗中最激烈的。重点打楚舒勒就是围绕班公湖来打,打班公湖就是为了形成对什约克河交通线的威慑。 但凡什约克河交通线哪一环出了问题,导致什约克河失守,导致锡亚琴冰川丢失,列城就成了孤悬于外的独子,任何时刻都可能被吃掉。失去列城的支撑,印度所占有的喀喇昆仑山脉地区,和拉达克山脉地区就失去了战略支撑,如果强行远距离物资补给的话,战略形势就又和锡亚琴冰川一样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一旦放弃这些山地,从分水岭的角度来推演,就能划界到克什米尔盆地的边上,最近的地方就一层薄薄山脉,相当于广场旁边的高楼上架设机枪。克什米尔盆地相当于被三面包围,这个是印度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印度维持从“查谟——斯利那加——列城”到锡亚琴冰川的漫长对峙,根源在于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为什么不废除盐税? 盐政要解决的都是背后的财政问题,而不是本身的税收严肃性问题。 无论这么改,清朝的盐政还是一笔糊涂帐,换了官僚体制,原来的商家还是参与其中,陋规又逐渐的渗透进去。 从根本上说,盐政,盐税就是欺软怕硬的税种, 和人头税在本质上一样的, 人头税至少名义上还是公平的,盐政就是剥削最底层人民,富了产供销一条龙上的商贾和官员, 国家财政其实并没有拿到绝大部分好处。 国家为了解决财政问题, 在不该收税的的地方设立税基, 就像在一条河上筑坝一样, 为了管理便利(其实也是缺少成本经济的管理方法),又把水坝的建设、管理、维护承包给商贾, 仅派官员节制、巡视。 为了获取足够的利益,水坝越筑越高,需要的维护成本也越来越巨大。 而且面对这一大池子的利益,依附在水坝上的商贾、官员没有不动心。 跑、冒、滴、漏,陋俗陋规渐渐形成了规则。 最终,国家并没有得到大部分利益。“拔最多的鹅毛” 但是却承担了数量最多的人口的“鹅叫”。 这种本身生产原料无限制, 生产工艺无门槛, 靠人为设置障碍,形成垄断的产品或行业, 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带有原罪,被腐蚀被掏空是注定的结果。 澳宋在偏居海南一隅时,对大萌来说就是最大的私盐贩子, 现在进了广州,为什么要改变这种运作方式? 就算两广+海南+湾湾,四个省全部便宜销售私盐,又怎么样? 眼光放宽,北方还有数十个省的私盐市场。 私盐贩靠贩私盐竟然能有自己的武装,私盐贩能赚这个钱元老院为什么不能赚? 并且,废除盐政、盐税,在统治区内食盐自由贸易, 只会解放最底层老百姓的购买力, 只会赢得最多数量人口的认可, 这部分解放的购买力还可以购买其他的工业产品(不用我解释给全国穷人和富人都发100块钱,哪个可以带来的消费比例更大了吧), 在推动食盐自由贸易的路径上,还会带动其他工业产品的商业流通。 为什么不废除盐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