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基金 科幻基金
关注数: 24 粉丝数: 50 发帖数: 564 关注贴吧数: 17
罗曼蒂克剧情时间顺序大回溯! 我按时间顺序回顾一下剧情,然后在重点说几个我理解的细节吧: 1、剧情时间线 影片在主要段落前有时间地点提示,我们根据这些尽量用简洁的文字还原下大概故事,为方便表述角色统一用演员真名: 1934年,上海,美女演员章子怡在刚刚和上海滩大佬倪大红结婚后,又犯了花痴,葛优以帮她做女主角为代价劝她安分守己; 三位大佬家庭聚餐,管家闫妮介绍了一位青年杀手杜淳加入葛优势力; 章子怡在拍戏过程中花痴出轨,其夫倪大红希望不丢颜面大事化小,作为大佬兄弟的葛优出面处理,葛优请自己妹夫浅野忠信用汽车送章去苏州,而在半路日本人起了歹心大开杀戒,将章带回密室囚禁; 影星袁泉登场,其丈夫负心出轨,袁向葛优求助成功,代价是自己依附了有军方权势的戴先生; 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前夕,罢工潮高涨,已经超越大哥成为真正大佬的葛优出面调停,最后干掉了罢工组织者的赵宝刚,解救了绑架工人; 日本人加紧渗透,要求黑帮大佬合作成立银行,葛优拒绝,日本人联合另一张姓大佬屠杀葛优家眷小弟,这期间他的日本妹夫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间谍身份并未彻底曝光;其中一位小弟杜江侥幸逃脱,在一妓女家中休养…… 1941年,香港,葛优带着袁泉和家人在此避难,情报显示张姓大佬即将外出现身,杜淳回上海刺杀成功,阿娇出手相助并扑街; 1941年,上海,这期间仅有轰炸废墟画面,并无情节展开,据推测这段时间葛优根据吃饭习惯的聊天和线人情报,大概知道了当年的妹夫心系日本,应该是潜伏间谍; 1944年,菲律宾,随着战事吃紧,日军在大陆的精英部队陆续调赴太平洋战场,浅野忠信在一处惨烈的战场中苏醒,回忆往事…… 1945年9月,上海,葛优返回上海,在一间收容所找到了多年未见的章子怡,从章的讲述中详细了解到日本间谍多年对她的暴行…… 1945年10月,菲律宾吕宋岛战俘营,葛优带着众人来“引渡”浅野忠信,并以枪杀他一个孩子胁迫他签字离开战俘营,走出后没几步,章子怡带着多年仇恨一枪击毙了他。 未知年代(估计是49年),香港海关,葛优携带简单行李入境,孑然一身。 2、细节讨论 有的细节是我观影时的困惑、有的是第一次看时忽略第二次有所发现、有的是网上别人讨论觉得很有价值,总之导演强调本片没有一处浪费的镜头,那么这些细节大概在承转剧情和表达导演心意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吧—— ·渡部在送章子怡路上的举动是否预谋? 答:他并非提前谋划了这一切,而是在路遇军队车辆时想到了中日两国当时的紧张关系,想到了自己的身份,再看章美丽脸庞和樱花型耳环时,想起了自己的祖国,这两点促使他冒险杀人,进而长期霸占章。从其后来的冷静处理和回来的交代上,也更好的刻画了这个心理强大冷峻的间谍形象。 ·餐桌上章子怡掉了手帕,渡部捡起这个细节有何深意? 答:这恐怕只能说明日本间谍早就留意了章的美貌,关注着她。倒是章在餐桌讲的一句台词“我历经万千磨难活了下来”预示了角色后来的命运。有人说这手帕就是后来在车中杀人擦拭血迹的手帕,小编并不认同,因为两件事在故事里间隔比较久,而且擦血的手帕明显更大。事实上,我倒是觉得擦血那个处理是影片少有的败笔,因为血迹经过一晚的凝固是很难擦拭干净的,除非有水有洗涤剂之类的配合,然后杀人现场看这些条件都不具备,所以这个细节处理得不太完美。 ·吴小姐和王妈对话时提到艺术片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如何理解? 答:不可否认,程耳导演是个有才华的导演,也是一个有恶趣味的导演,他讲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40年代,自然是给现在的我们看的。导演通过片中人物提到艺术片没人看得懂,这里边大概包含了一点对那些特别晦涩难懂文艺片的调侃,因为本片从剧情到手法并没有特别难懂,只需认真观看稍微思考联想一下即可。至于有人说是要拍给距离现在下个世纪的人看,未来80年的科技、人文变化会多大,无人能预测,小编也不相信导演有那么高瞻远瞩。 ·小五(阿娇饰)助攻刺杀是不是因为和杜淳有暧昧关系? 答:小编觉得不是,因为小五这一角色一直对陆先生忠诚体贴,尤其是接电话后的反应,如果两人存在偷情的关系,正常逻辑下在危险人物前不是为对方牺牲,而是劝说一同远走高飞。 ·杀手杜淳最后怎么身着军服出现在战俘营了? 答:在银幕一片黑暗之时,有一句杜淳的台词大概是“帮我找一套军装来”,从剧情推测应该是他装扮成国军军官,接触盟军战俘营,再用金条贿赂美国看守,同意他们交出那个日本间谍,进而完成复仇。不过有联想到以下几点,他之前刺杀的不是日本军官就是卖国汉奸,有很强的使命感、在麻将桌上又率先问了浅野忠信“日本人打来了你怎么办”这种试探性的话语、在香港时是他传达戴先生的意思给陆先生,所以有人推测他是军统特工,一直潜伏在帮派大佬身边,这点小编深以为然,如果是这样的安排,那么他让人去找一套军装也能说得通顺,他穿回军装和日本间谍后来穿上军装回归身份倒也是个呼应。 ·王妈遭遇意外前,本来想说的事是什么? 答:这个情节很多朋友都会注意到,王妈一贯精明谨慎,她在说出这句话时,可能是觉得送菜小今天怎么迟了,可能要质疑今天粥为什么做得过咸……更可能是女人的直觉,就是觉得今天哪里不大对劲,我想可能除了编剧谁都无法给出准确答案。至于有人推测说杜淳是特工,所以引荐他的王妈也是军统特工,小编只能说他想太多,难道青帮大佬家里成了特务窝?如果是军统特工,遇到持枪杀生觉得不该是那个反应吧。 ·片名中的“罗曼蒂克”到底是指什么? 答:说起片名很是有趣,最早片名想叫《旧社会》、后来叫《浮华如梦》、最后定为《罗曼蒂克消亡史》,片名英语译名直译回来是“浪费的时光”,到底你喜欢哪一个呢?小编喜欢现在这个官方片名,因为在我理解“罗曼蒂克”不是指一两对鸳鸯的爱恋缠绵,而是指民国那个大时代下,上海滩的精致浮华、爱恨情仇,那么罗曼蒂克的生活方式后来怎么就消亡了呢,战争、革命、动荡等等不一而足……能在短短两个小时勾勒出那个大时代的众生相,可见这部影片也是一部足够精致、足够罗曼蒂克的电影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