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i1229 kazi1229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3 发帖数: 26,998 关注贴吧数: 19
讨论一下什么叫类魂以及类魂与arpg的关系 得益于直播的兴盛,导致魂游很火爆,加上近些年国游的发展总看到对魂游的讨论,一个是类魂与arpg之争,一个是什么是类魂的讨论,但是很多都是为了带节奏或者有些搞流量的up胡扯八道胡乱定义,所以我想说一下两个问题,一个是类魂和arpg关系,还有一个是到底什么是魂游,以及最后谈一下为什么类魂游戏这么多。 1类魂和arpg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类魂就是arpg中的一个分类,网上吵某个游戏到底是arpg还是类魂本质上就搞错了层面,类魂本身就是arpg。arpg包含类魂这个板块 2什么是魂的本质 总有人说魂的本质是什么低性能角色、地图设计、死亡惩罚,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魂的本质,只是一开始魂游的表现形式而已。魂的本质就是3d的恶魔城,建立一个箱庭地图,把各种要素分不到这个箱庭地图中,同时以记忆点为分割,且能通过换地图或者坐记忆点重兴刷杂兵提供经验或者技能,是一个通用模版,人物性能也好,有没有死亡惩罚也罢,都可以根据制作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方向自行调节设计。 3类魂游戏为什么多 刚说了,类魂本身就是一个模版,这个模版可以随便套,门槛低,设计方向多元化,各种层面的制作者都可以利用这个模版,这个模版既不是魂独创的,也不是恶魔城独创的,只是因为这两个游戏成功了,并且引领了风潮,所以才有银河恶魔城和类魂的分类罢了。 4举例 具体举几个例子来说,敏感游戏就不碰了,就拿只狼、仁王、新战神还有怪猎来说明: 只狼:明显的类魂,虽然没有死亡惩罚,且人物性能并不低,但依然是,因为刷怪机制和整体玩法依然是魂游模式。 仁王:也明显是,并不是因为有死亡惩罚,即使地图设计成了关卡制,核心的刷怪机制和整体玩法也一样没改,即使操作更复杂也一样。 新战神:并不是,虽然从act改为了arpg,但是并不属于类魂,之前我也感觉很难分辨,但是从核心的刷怪机制和玩法来说不属于类魂,而应该属于半开放世界arpg,整个地图并不是按记忆点来划分的,也不是靠记忆点来刷怪。 怪猎:其实这个出现在这本身就很无语,总有人说怪猎就该类魂化或者说就是类魂,最主要的其实就是角色性能低,荒野之前转向都难,但肯定不是,刷怪机制玩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最后,再讨论一下boss设计,魂一开始其实设计的很取巧,因为没有什么动作游戏设计经验,以及一开始为了让战斗更贴近真实以及技术不允许,把重头戏都给了敌方角色,而主角基本上招式简单,配合判定相对宽松的弹反或者走位来提升交互,这也让游戏设计简单了不少,所以大部分类魂也都能看到如此的设计,但这是可以根据制作者水平做出改变的,可以加入更多复杂操作实现更多的可能。
关于四大名著的由来 总有些人说别人胡扯,但是又搞不懂四大名著的由来,还有一些人百度一下就拿首页不知道谁会打的答案来说别人胡扯的,简直可笑,四大奇书的概念最早源于王世贞,就是那个明朝后七子之首的王世贞,他提出的四大奇书是:史记、南华(庄子)、水浒和西厢记,根本就不全是小说。冯梦龙提出的四大奇书最有名,但也不是没有争议,他本身就是书商,基本都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瓶梅,但也有别的说法,有不少人也认为三国不算,是三大奇书,或者把三国换成封神当四大奇书,这个不是否认三国,而是突出奇,三国的创作本身就是不提倡奇,而是说自己是通俗历史。 后期到了清朝,还有想把红楼梦替换三国演义的,还有儒林外史,本身就是突出一个奇子,所以和现在的四大名著根本是两回事,。四大名著的说法则到了民国时期,梁启超提出了四大名著的说法,但是并没有明确的书单,强调的就不是奇书的新奇刺激,而是要经典,确立了四大名著都是小说,51年到54年期间,有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民间文艺计划,出版了三国、水浒、红楼和西游,才把和四个连在一起,但是依然没有确立四大名著,反而是到了80年代才开始流行四大名著的说法,扯什么自古以来的四大名著简直可笑,整天说自己原著党看不惯别人改编就更加可笑,这四部小说至少两部是二创出来的,也就是改编出来的,西游记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三国,但是百回本西游记和三国的文学水平确实很好,改编的的好就可以成为经典,而挑战经典也是传统文学的传统,搞饭圈和教条主义的还是省省吧,不懂装懂百度一下就过来对线更好可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