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 Kotomi1993
不是什么好人
关注数: 15 粉丝数: 54 发帖数: 1,575 关注贴吧数: 29
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各国抱怨"听不懂"的牢骚 (汉语太牛,万邦朝圣) 当一个人听不懂另一个人在说啥的时候,他会怎么发牢骚呢?各国群众纷纷表示: 英语:“It is Greek to me!”(“简直就是希腊语!”) 南非语:“Dis Grieks vir my!”(又是希腊语) 拉丁语:“Graecum est; non potestlegi.”(还是希腊语) 葡萄牙语:“E grego para mim.”(继续希腊语) 波兰语:“To jest dla mnie greka!”(仍然希腊语) 但是波兰语也有另一种说法:“To jest dla mnie chinszczyzna!”(汉语) 荷兰语:“Dat is Latijns voor mij!”(拉丁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说法,另外倒霉的 还有汉语和西班牙语) 那么被大量群众围观的希腊语又是怎么来表示这个意思的呢? 希腊语:“μου φαινεται κινεζικο”(“听着就跟汉语似的”) 然后汉语开始惨遭围观: 希伯来语:“Nishma c'moh sinit!”(“它听起来像汉语!”) 罗马尼亚语:“Parca e Chineza!”(“看着像汉语!”) 俄语:“Это для меня китайская грамота.”(“对我来说这就是个汉语文献。”)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To je za mene kineski.”(“对我来说这是汉语。”) 据说汉语还被另外的语言围观了,但是找不到具体说法,包括:爱沙尼亚语,弗勒芒语, 匈牙利语,瑞士德语,塔加路族文 还有些语言同时围观了汉语和其他语言: 芬兰语:“Onpas Kiinalainen jutuu!”(“这都什么汉语似的玩意儿啊!”) 芬兰语:“Se on minulle taytta hepreaa.(“这对我来说就是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也经常被围观: 法语:“C'est de l'hébreu pour moi.”(“对我来说这是希伯来语。”) 德语和捷克喜欢围观西班牙语: 捷克语:“To je pro mne Spanělska vesnice.” 德语:“Das kommt mir spanish vor.” 那么西班牙语围观谁呢: 西班牙语:“Para mi es chino.”(又是汉语……) 意大利语围观土耳其语: 意大利语:“Questo e turco per me.” 土耳其语围观阿拉伯语:“Anladimsa arab olayim.”(“我能听懂的话我就是阿拉伯人 了。”) 阿拉伯语围观波斯语:“Kalam ajami.”(“对我来说像波斯语。”) 波斯语围观土耳其语:“Turki gofti?”(“刚才你说的是土耳其语?”) 然后有一些语言实在不知道围观谁才好了,就: 保加利亚语:“Tova za mene sa ieroglifi.”(“我看这些像象形文字。”) 丹麦语:“Det er det rene volapyk for mig.”(“对我来说这纯粹是沃拉普克语。” 这句话太强了,我去google了一下才搞清楚:沃拉普克语(Volapük)是人工语言较成功 的第一个,是世界语的先驱。) 最后是最强大的一个说法: 汉语:“简直就是听天书!” 只有上帝才能制服汉语了…… 最后,用一张强大的图片直观地表达一下:
山师附中高二女生全国作文大赛夺冠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per.dzwww.com%2Fqlwb%2Fdata%2F20100415%2Fhtml%2F43%2Fcontent_2.html&urlrefer=6a33bee9641360dad1d029008cbf478a 这名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摘得头筹的女生还是一名准备学理科的学生 ,“我想学理科,但喜欢文学,这不冲突。”邢子君说。      □本报记者   徐洁      4月13日下午,山师附中学生邢子君载着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文学之星”的荣誉,从香港回到校园。这名高二女生凭借作文和现场表现,获得总分第一名。      这名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摘得头筹的女生还是一名准备学理科的学生,“我想学理科,但喜欢文学,这不冲突。”邢子君说。      去年11月,凭借一篇作文《走吧,去寻找埃及的灵魂》,邢子君闯进在香港举行的决赛。邢子君的指导老师朱玉君说,香港的决赛中,有来自香港、澳门和大陆的近百名学生,其中大陆学生80余人参赛,现场的比赛分为两关,第一关是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第二关要求每人就抽到的话题做1分30秒的现场演讲。      邢子君说,在第一关的比赛中,她随机抽到了《借口》这个话题,现场完成的以《借口》为题的作文中,这位高二女生融进了颇多哲学的意味: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借口,人不能生存,借口有时候是一把保护伞,保护自己,也保护了别人……      “你最喜欢读的报刊是什么?为什么?对你有何影响?”这是邢子君在“说”的环节里,抽到的题目。“《齐鲁晚报》!”邢子君对记者说,考试现场,她脱口回答,因为多年来,爷爷每天早上买《齐鲁晚报》,所以她从小就跟着爷爷读,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晚报的青未了副刊、时评版等,另外,她还喜欢看体育评论栏目“沙眼看球”。邢子君特别提到2008年汶川地震时,晚报出版的号外《震动我心》,“我从未那么深刻地感觉生命的稍纵即逝,应该抓住现在。”      “第二关现场演讲,气氛紧张得太吓人了!”回忆起现场,邢子君轻掩嘴巴,好像又回到了紧张的气氛中。她抽取的演讲题目是《伯乐重要,还是毛遂自荐重要》,邢子君说,抽取题目后,有30秒的时间,选手在台上现场准备,这30秒,紧张得空气都要凝固了。      1分30秒的演讲中,邢子君论证了“毛遂自荐”的重要性。“同学们,我们还年轻对不对?应该抓住机会对不对?还要继续努力对不对?”邢子君说,站在台上,面对黑压压的一片观众,她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灵感和勇气振臂高呼,当然,也得到了台下的响应:“对!”最终,邢子君还获得了“最佳综合素质奖”,与在台上大胆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