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尘111 隐尘lin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22 发帖数: 374 关注贴吧数: 12
初夏访人民公园 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有迈入人民公园的大门了。我经历过这里拔草喂鹿的时代,也经历过在露天泳池里下饺子、在大树上拉网跟风羽毛球热的时代,还见证了公园绿地被破坏、强行上马住房项目的“转型镇痛”。这座此地人口中的“花园”,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但它却真实地参与了我乡愁的构建。每每身处其中,仿佛空中飘扬的风筝被猛地扽了一把线,瞬间找到了心灵的归途。 在我的记忆中,千禧年后的人民公园,历经数次修整,但结局却是面积不断减少,绿化面积也不断缩水,它曾经与包头无数个公共空间一样,土地裸露、设施陈旧。但这次和母亲重新踏入公园,却发现它仿佛真地换了新颜,让人惊艳。 1. 草坪:包头大部分的公共绿地,草坪植物都千篇一律,这些植物由于常年缺水、踩踏严重,几乎种植不久就会变成裸露的黄土地。但人民公园里的草坪植物,几乎全部选用叶片宽大、开着小黄花的蛇霉,以及叶片细长、顶部下垂的石菖蒲。仔细观察,这两种植物种植并不密集,但由于叶片宽大、形态细长,连成一片后,看上去反而给人一种绿意浓密的视觉感受。我不知道这两种植物耐旱程度及造价如何,但它们的绿化效果,是肉眼可见地出色。此外,每一片草坪周围都加装了木头栅栏,极大程度地杜绝了行人及车辆的踩踏,降低了破窗效应的影响。 2、灌溉系统:公园里设置了大量的灌溉系统,与过去粗放的大管子防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决了植物缺水的问题。 3、道路硬化:我之前在质疑铛铛车的帖子里提到过,裸露的黄土是包头公共空间最大的毒疮。如果经费有限,绿地维护、设置成本过高,那么完全可以把土地硬化,提高游玩体验。人民公园在设置步道之余,还增设了诸多运动场地,一举多得。 修整后的人民公园,让我有种身处上海公园的错觉。高大的树木形成了连接成片的绿荫,硬化的道路整洁干净,草坪绿意盎然。不知青昆公园情况如何,但人民公园的修整,显然十分用心,诚意满满,完全可以作为包头公共空间修整的样板工程。 最后还想感慨,城市基建,诚然离不开资金支持与出色的规划,但专业的问题,最好还是请专业的团队来解决,才能收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一月底普速回归 好消息:丰沙线水害,呼局普速停运殆尽,本来以为国铁借机淘汰低效运力,扼杀边缘省份居民长途出行的权利,好在还有春运这个最大公约数,普速勉强回归,大概在23号之后。 坏消息:图定了一个季度的乌广列车,最终只是纸上谈兵,广州车改至呼和浩特始发,另包西,宁西,京广线运行;南宁车改为临客,终到武昌,呼和浩特始发;赤峰车回缩至呼和浩特始发,此消息待定;青岛及温州车生死未卜。 不知未来丰沙情况如何,上述普速列车一旦图定包西,包头铁路始发车数量将进一步减少。而新运行图途径区域经济落后,内蒙中西部居民出行选择及通达度再次降低,呼局甚至弃管内集宁于不顾,客流也必定堪忧。 顺便歪楼。这些年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它们无论人口多寡、民生如何,车船站场虽不能说气派,但好歹明亮大气、设施齐全。可回望包头的所谓两站一场,怎一个寒酸了得? 包头站周围环境按下不表,内装简直惨不忍睹,冬凉夏冷、昏暗逼仄,论内部视觉感受,甚至还不如可怜的包头东站。 说回包头东站,更是一言难尽,用一句家里老人常说的口头禅形容,再恰当不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闸机改造、外立面粉刷、地下通道加装电梯被精心包装成昨日的场站新闻,循环在朋友圈轰炸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可怜的癌症病人,被输入一袋袋血浆、营养液后,艰难延续自己的生命。 而我们的机场,更是重量级,我讲一句,包头是周边城市通航时间最久、但当下航线最差、机票最贵的机场,大家不会反驳吧?至于机场出租车、公交、大巴,以及他们和运管部门合作演出的儿童剧,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在吧里看到过不少朋友,对于基建折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将这种破败与颓废合理化,属实令人鱼梗在喉。试问,哪座同等级城市的基建不折旧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我真地想装做一副天真烂漫,问一句:大搞基建的那些年,我们的城市究竟在做什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