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痴☜
Sin1314520
最爱梅!
关注数: 132
粉丝数: 883
发帖数: 28,309
关注贴吧数: 27
2025.4.21.今日份梅花。
2025.4.5.锦枝绿萼
2025.3.25.手痒了,忍不住打顶。
2025.3.15.梅花正式进入生长期。
2025.3.3.梅花盛开
2025.3.3.今年的花期比往年迟了两个多月。
许久没回去了,上次回去拍的些图。
2024.2.16.
踏雪寻梅!
金钱绿萼!
金钱绿萼!
冒泡冒泡泡!(五个字)
2023.02.20.潜水很久了,冒个泡! 1楼以前扦插的金钱绿萼。
2023.翻盆.
书屋之蝶!
书屋之蝶!
2022.02.02.踏雪寻梅
过年好!!!
过年好!!!
龙游初开!
2021.12.09.梅花近况!
2021.12.09.筇竹小景!
2021.12.09.腊梅初开!
2021.12.09.梅花近况!
2021.10.9.赏!#梅花随拍# 落叶季,花期自然就不远了。 爱梅如痴,却不能玩好,实属惭愧。养梅几年,很多都是从筷子苗养到现在这样,依然不好看。当然,大多数还是筷子苗状态。 今年又是特惨的一年,五月的冰雹,很多梅花都打残了,现在一落叶,看起来就真是惨不忍睹了。这不,要恢复至少又得三五年,只能慢慢的盘吧,只希望未来更好! 个人水平有限,请多多拍砖,多多指教。很多朋友发消息给我说拍点图放放毒,无奈手里确实没有好东西,也拍啥好拍的。上盆的梅,打得尤为严重,放养的恢复还稍快些。 将就看看吧!#梅花随拍#
2021.10.2.冒泡 枯片复瓣跳枝
原生金钱绿萼!
原生金钱绿萼!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2021.09.21.原生金钱绿萼!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分享贴子
出锦类梅花的养护技巧 出锦是植物基因突变,叶绿素缺失,枝叶变异成其他颜色的现象。就梅花而言,梅花花期稍短,观赏期短,然而出锦类品种生长期枝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性,所以近些年梅花出锦类品种也比较受梅花爱好者们的喜好。 因为出锦类植物本身叶绿素缺少或者缺失,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大大减弱。一般来说,出锦类品种的长势就普遍偏弱了,长势一弱,自然病虫害现象也就比较严重些。另外一点就是出锦本身就是植物本身的基因变异,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所以出锦类品种容易表现出退化返祖的现象。 出锦类梅花容易退化返祖,容易出现长势弱等问题,增加了平时的养护难度。我接触得比较早的出锦梅花是锦生垂枝,也是机缘巧合,结缘一株锦生垂枝,当时是一见钟情,一眼就看中了。然几年的养护经历,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养护出锦类梅花所遇到的问题,和我的一些养护和处理方法吧。 首先聊聊出锦类梅花返祖退化。养护环境,错误的抹芽和修剪手法都会导致出锦类梅花的返祖退化。室内阳台,遮阳的环境等会直接导致枝枝返祖退化。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出锦类梅花必须全日照环境养护。春季梅花养护少不了抹芽这一过程,出锦类梅花最好别急于抹芽,待发芽抽枝出锦稳定后,再抹去不带锦的枝芽。最后就是花后修剪,出锦类梅花花后修剪必须果断剪除返祖退化的不带锦枝条,留带锦枝条,这样来年春天嫩枝出锦率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了。当然,如果出锦类梅花当年生枝条大量返祖退化,而且养护过程中又没及时去除退化枝,那么在花后修剪时还可以进行重剪,这样逼往年生的带锦枝条萌发隐芽,这样萌发的隐芽大多数能出锦。 其次就是长势弱的应对措施。出锦类梅花生长期应该加强水肥管理,尽量增强树势,视情况也可以下地复壮。长势弱就容易病虫害和病菌感染,所以要及时防护。出锦类梅花长势弱也可以适当留一部分返祖退化枝,带动长势,待落叶后再全部剪除退化枝。 总的来说,出锦类梅花养护过程中需尽量保持全日照环境养护,养护过程中应保证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应注意及时合理去除返祖退化枝芽,花后合理修剪。 (锦生镇楼)
暴雨过后的盆梅养护小技巧 夏季到了,雨量增大,特别是暴雨过后,经常发现盆梅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这不,正好前几日我这遭遇了比鸡蛋还大的冰雹灾害,灾后我做了些及时的补救。借此我就简单说说我自己的做法吧,权当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学习到更好的养护方法。如有不合适的做法,望大家多多指教! 暴雨过后会导致明显的盆土板结,盆土过湿,盆土透气性差。我所有的盆梅都是用的沙质性园土,而且生长期大多以有机肥为主,比如牛粪。一般来说,我两三年翻盆出来,盆土依然是非常疏松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土壤,暴雨过后依然会出现板结。雨后天晴一暴晒,盆面土依然会出现龟裂,可是这时候盆里深层的土却是非常湿漉。因为暴雨繁殖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盆土干湿循环受到影响,就明显的出现干湿不均衡。这样一来,如果不注意养护,盆梅的叶片就容易出现打蔫,显得不精神。长期这样的话,盆梅就容易沤根,影响长势,甚至影响成活。 对于雨后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盆土干湿不均衡。很多朋友就让盆土一个劲的干,长时间不浇水,心想这样干透再浇水最为稳妥,其实不然。因为盆土本就干湿不均衡,出现打蔫沤根,长期的不浇水只会导致盆梅状况更差。既然雨后盆土过湿,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所以我们第一步应该先改善盆土的透水透气性。我的做法是雨后正常天晴了,观察盆面土三五公分深度干透时及时松土,这时候松土的合理性很明显。这时盆表土已经干透,松土不至于和稀泥,真正让板结的盆土疏松了。接着就是浇水,有朋友就会觉得矛盾,认为这时候盆里深层土还很湿,为啥松土后还要浇水。细想其实道理很简单,雨水让盆梅植株处于饱水状态,雨后天晴干湿不均衡出现打蔫。我们松土后,盆土透气性已经得到保障,这时候及时补水,一是可以及时让植株再次处于饱水状态,消除盆梅打蔫,二是通过及时补水,盆土里的水循环带动盆内空气循环,就不用担心盆梅沤根了。这样合理的松土加补水后,盆梅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还有一点就是,暴雨沖淋盆土,带走了盆土的肥力,所以我们做完雨后天晴的松土和补水后,也记得不忘薄肥勤施,及时给盆土施肥,以维持盆梅的生长。 其实说了这么多,关键点就是找准症结,分析养护过程中问题的所在,然后通过自己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就比如前几日的冰雹灾害,因灾害发生时我没在家,所以我自己就看准天气,掐捏好时机,及时回家处理。暴雨冰雹后就是连续的晴天,晴了三四天,我赶回家里,一看盆土表面全是比鸡蛋还大的坑,盆面土直接硬邦邦,甚是痛心。但是天灾不可避免,受灾后,我也直接尽力的去进行补救。我先是修剪折断受伤的枝叶,然后松表土,晚上接着浇水。第二天起床一看,虽然盆梅依然残枝败叶,但是那些残枝败叶看起来就非常精神,压根就不会打蔫了。因为这次冰雹灾害非常非常严重,盆梅植株受损严重,所以我就寻思着先让它们缓缓,回头再追肥,这样一来,再有几年的细心养护,这些受灾的残梅肯定会再次焕发生机。 当然,既然是经验的交流,我们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养护方法。我喜欢分享所得,也愿意虚心学习。不过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们在交流或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记照搬照抄,切记教条。就刚刚说的雨后,比如说南方长期阴雨,盆梅嫩枝会明显的出现徒长,这时候及时的短剪或者打顶就非常有必要。所以我们要大环境,比如说南方或是北方的地域差异。还有就是要看小环境,也就是盆梅的养护地方,比如屋顶,院子,露台等等。就比如我自己养梅的小环境就分屋顶和院子两部分。同样的品种,屋顶和院子养护方法不同,最终甚至开品都会略有区别。 灵活折腾嘛! (配图就是看看我的盆土状态,非常疏松)
暴雨过后的盆梅养护小技巧 夏季到了,雨量增大,特别是暴雨过后,经常发现盆梅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这不,正好前几日我这遭遇了比鸡蛋还大的冰雹灾害,灾后我做了些及时的补救。借此我就简单说说我自己的做法吧,权当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学习到更好的养护方法。如有不合适的做法,望大家多多指教! 暴雨过后会导致明显的盆土板结,盆土过湿,盆土透气性差。我所有的盆梅都是用的沙质性园土,而且生长期大多以有机肥为主,比如牛粪。一般来说,我两三年翻盆出来,盆土依然是非常疏松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土壤,暴雨过后依然会出现板结。雨后天晴一暴晒,盆面土依然会出现龟裂,可是这时候盆里深层的土却是非常湿漉。因为暴雨繁殖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盆土干湿循环受到影响,就明显的出现干湿不均衡。这样一来,如果不注意养护,盆梅的叶片就容易出现打蔫,显得不精神。长期这样的话,盆梅就容易沤根,影响长势,甚至影响成活。 对于雨后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盆土干湿不均衡。很多朋友就让盆土一个劲的干,长时间不浇水,心想这样干透再浇水最为稳妥,其实不然。因为盆土本就干湿不均衡,出现打蔫沤根,长期的不浇水只会导致盆梅状况更差。既然雨后盆土过湿,盆土板结,盆土透气性差,所以我们第一步应该先改善盆土的透水透气性。我的做法是雨后正常天晴了,观察盆面土三五公分深度干透时及时松土,这时候松土的合理性很明显。这时盆表土已经干透,松土不至于和稀泥,真正让板结的盆土疏松了。接着就是浇水,有朋友就会觉得矛盾,认为这时候盆里深层土还很湿,为啥松土后还要浇水。细想其实道理很简单,雨水让盆梅植株处于饱水状态,雨后天晴干湿不均衡出现打蔫。我们松土后,盆土透气性已经得到保障,这时候及时补水,一是可以及时让植株再次处于饱水状态,消除盆梅打蔫,二是通过及时补水,盆土里的水循环带动盆内空气循环,就不用担心盆梅沤根了。这样合理的松土加补水后,盆梅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还有一点就是,暴雨沖淋盆土,带走了盆土的肥力,所以我们做完雨后天晴的松土和补水后,也记得不忘薄肥勤施,及时给盆土施肥,以维持盆梅的生长。 其实说了这么多,关键点就是找准症结,分析养护过程中问题的所在,然后通过自己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就比如前几日的冰雹灾害,因灾害发生时我没在家,所以我自己就看准天气,掐捏好时机,及时回家处理。暴雨冰雹后就是连续的晴天,晴了三四天,我赶回家里,一看盆土表面全是比鸡蛋还大的坑,盆面土直接硬邦邦,甚是痛心。但是天灾不可避免,受灾后,我也直接尽力的去进行补救。我先是修剪折断受伤的枝叶,然后松表土,晚上接着浇水。第二天起床一看,虽然盆梅依然残枝败叶,但是那些残枝败叶看起来就非常精神,压根就不会打蔫了。因为这次冰雹灾害非常非常严重,盆梅植株受损严重,所以我就寻思着先让它们缓缓,回头再追肥,这样一来,再有几年的细心养护,这些受灾的残梅肯定会再次焕发生机。 当然,既然是经验的交流,我们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养护方法。我喜欢分享所得,也愿意虚心学习。不过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们在交流或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记照搬照抄,切记教条。就刚刚说的雨后,比如说南方长期阴雨,盆梅嫩枝会明显的出现徒长,这时候及时的短剪或者打顶就非常有必要。所以我们要大环境,比如说南方或是北方的地域差异。还有就是要看小环境,也就是盆梅的养护地方,比如屋顶,院子,露台等等。就比如我自己养梅的小环境就分屋顶和院子两部分。同样的品种,屋顶和院子养护方法不同,最终甚至开品都会略有区别。 灵活折腾嘛! (配图就是看看我的盆土状态,非常疏松)
受灾前后对比! 五年多的心血,被这比鸡蛋大的冰雹完全的摧残了!满目疮痍…是如此的痛心!一切皆是如此的不如人意! 每次心烦气躁的时候,点支烟,拿着剪刀折腾折腾树,瞬间就会好很多很多!而如今满目的枯枝败叶是如此的让人伤心! 人生有多少个五年?五年弹指瞬间,如今毁于一旦!这又何不像自己?再努力同样被现实摧残的遍体鳞伤,无尽的疲惫,疲惫得一丁点思想都没有了,疲惫得只剩下忙碌…! 前路漫漫,正如此梅,经风雨,仍需前行。风霜雪雨成就了暗香疏影,而忙碌和疲惫也慢慢让自己成长! 前路茫然,虽负重,也不忘与梅同行。共磨难,共前行,共风骨!
一个月没回老家,花花都乱糟糟啦!借着五一放假,折腾折腾!
2021.5.3.日常冒泡! 一个月没回老家,也就是说疏于管理一个月。这不,借着五一放假,回家折腾折腾。拔草,松土,浇水,修剪,造型…充实的五一啊!
分享贴子
2021.03.25.冒泡
2021.03.04.晚上21点播种野梅小记! 部分梅子已经破壳冒芽,感谢鹏哥相赠! 立此贴,小记这些希望的种子!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又是一年梅花尽,都修剪翻栽结束了,目前就扣瓣大红初开,美人露色,其他品种都谢了,没谢的也全部修剪结束。 仅看图说话吧!
黄金鹤,共赏!
祝大伙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冒泡
原生金钱爆花状,初开!
锦红垂枝初开!
近期图片
分享贴子
上盆一株原生金钱绿萼! 自己扦插的原生金钱,四五年了。今天上个盆,期待花开!
2020年冬—2021年春开品小记!
腊梅盛开!
一棵小龙,共赏!
小龙游!
小雪,赏梅!
小雪,赏梅!
2020.11.17.龙游初开,比往年早一个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