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颦 徐子颦
关注数: 8 粉丝数: 25 发帖数: 58,142 关注贴吧数: 22
【宇你在一起】为什么叫上海作“十里洋场”?纯属增贴. 30年代的上海,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东方排名第一的大都会(那会儿东京比上海差得太远)。无数创业家的传奇发生在这里,无数的超级富豪产生在这里,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安利洋行,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都足够进入哈佛MBA的教程,很多企业至今仍然是世界级的玩家,如汇丰银行(真正的名字是“香港-上海银行”)、友邦人寿(美国第五大寿险公司,成立于上海)。 当时提起上海货,就像今天的人们提到日本货一样,是要另眼相待的。30年代的上海,是全部中国人的骄傲。 “十里洋场”特指旧上海的租界或租界的繁华景象。1845年英租界在上海县城以北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岸建立,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1849年法租界也在上海县城与洋泾浜之间的土地上建立。这些租界是为避免“华洋杂居”容易发生华洋冲突而划出和建立的洋人居住区,因当时称洋人为“夷”,所以华人称租界为“夷场”。1862年,署上海知县王宗濂晓谕百姓,今后对外国人不得称“夷人”,违令者严办,于是改称“夷场”为“洋场”。“十里”之名,一般认为只是一个虚拟词,表示大;也有人认为美租界沿苏州河两岸发展,英租界和法租界南起城河(今人民路),西至周泾和泥城河(今西藏南路和西藏中路),北面和东面分别为苏州河与黄浦江,周长约十里,故被称为“十里洋场”。以后租界面积虽扩展若干倍,但“十里洋场”之名一直沿用了下来。
【宇你在一起】明天重阳了,想你了,突然之间好伤感. 陪我一起长大的人,再也不会见到了.从小父母的工作比较忙,我和弟弟都是由我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是在我小学时去世的,他得的是脑溢血,去得很突然也很快,甚至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那时候很小,不懂得生离死别,不懂得人生的茫然。我甚至没有哭,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大人们哭得昏天暗地,我确一个人伫立在一旁,没掉一滴泪。有时会安慰自己,人始终都要去了,只是早晚而已,我其实并不是那么无情。奶奶很疼我和弟弟,但有时,我觉得她疼弟弟胜过于我,毕竟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我会生她的气,和她闹情绪。中学后,由于学业问题但回家住了,因为父母怕我和奶奶住心会野。有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几乎每天吃中药,都是奶奶帮我煎好了送来。她那么大年纪,每天都要走好长的路,其实她身体也不好,她的病比我重多了,每次爬楼梯都喘得不行。现在想,我时常会懊恼,不该让她这么累的。她的身材体越来越差,她后来得的是和爷爷一样的病,在医院的时候她每次看到我都会哭,然后我会和她一起哭,其实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她说终究还是等不到我结婚的那一天了,看不到我将来的幸福。我告诉她,我会幸福的,你会看到我幸福的,我会这样一直幸福下去。她去世的时候,我和弟弟都没有在她身边,我最大的遗憾啊,在最后一刻都没有在她身边,她一定是在想着我们啊。后来母亲和姑姑告诉我们,在奶奶最后弥留之际,她一直撑着一口气,想见我父亲和我还有我弟弟最后一面,她等到了我的父亲,却最终没有等到我们。那段日子,我天天想她,想她,她和爷爷见面了吧,他们也正幸福的,我应该开心吧,可是心里为什么那么痛。现在,他们还在幸福着,而我,依旧那么想他们。重阳了,突然好伤感,等待回忆是痛苦的,梦中再见你们,那是幸福的泪水。来世,我还做你们的孙女!我爱你们!重阳快乐!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