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朦光 天朦光
关注数: 4 粉丝数: 17 发帖数: 5,222 关注贴吧数: 5
转帖:K-1严罚背后真相究竟为何?且谈客场交涉技巧与魏锐的未来 首先声明这是转帖 原帖是 周超 搏击周评 请各位认真看一下。 如果是真的,我想说我们可以输,但我们不能输不起 男人就应该有一个男人的样子 3月21日,在日本琦玉会展中心主会场,中国的前K-1轻量级冠军魏锐遭日本拳手卜部功也左直拳击倒KO落败。 赛前因为称重超重,导致魏锐无论输赢,已经失去了K-1金腰带,而这次被KO,更使得魏锐和中国拳迷深受打击。 当然赛后也有很多人在议论,为什么日本人这么“黑”我们;或者有人表示,魏锐为什么还要打这场比赛?既然赛事这样不公平的话,不打直接回来就完了。 对于这场比赛的前因后果,乃至规则的一些问题,赛前我和魏锐有过一些交流,也有一些了解。只希望通过魏锐的这次失败,国内的赛事推广者、教练和拳手,都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一、魏锐遭到的严罚是否有法可依 K-1的很多规则基础,其实都是来源于职业拳击规则,对于超重失败的处罚,职业拳击和K-1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次魏锐因为超重失败遭到处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有规则可循的。这一点在2013年我帮助K-1中国建设中文网站时,也帮助他们整理过中文版的规则,里面对超重有详细的解释。 比如魏锐遭到处罚中的直接扣一分,第一回合从9比10打起、扣20%出场费这两点,K-1就有明确规定。 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赛前扣2分,扣30%出场费的情况。 K-1规则(2013年/WAKO规则,国内目前只有2013年版规则、日本GP也许有自己的细分规则也说不定)第一部第六条规则第14点,资格认定中,也有关于超重剥夺金腰带的规定。 当时在北京时间下午14时30分左右,魏锐遭受处罚的消息从前方传回来后,其遭受的处罚中,有两点让我有些难以理解。 其一是要求魏锐戴大的10盎司拳套,对手是8盎司拳套,即差分拳套; 第二是二次控体重,要求魏锐在赛前早上9点二次称重,不能超过67公斤。 要求超重选手戴大一个级别拳套这一点,在K-1和职业拳击规则中都有。不过按照职业拳击规则,是金腰带比赛的情况下,如果比赛成立,那么是不可能差分拳套的。 去年徐灿和瑟米诺在大同打WBA126磅国际金腰带比赛,瑟米诺二次称重还超600克,但比赛最终协商成立,瑟米诺被扣出场费参赛,赢了也拿不到金腰带。不过因为金腰带比赛成立,所以两人都是戴着8盎司拳套打的。 今年2月在澳门进行的职业拳击IBF亚洲比赛,当时两名女拳手之间的洲际金腰带比赛,韩国拳手重了5公斤以上的情况下,也是戴着相同重量的拳套打的。 K-1规则虽然有差分拳套的规则,但是对于金腰带赛超重是否也要差分,没有查到详细介绍,只是超级契约战如果称重不合格,是会出现差分拳套的情况。 得知超重无法弥补后,20日下午,我第一时间和魏锐进行了联系,还得知了二次控体的要求。K-1GP实行委员会要求魏锐在比赛前一天早上9点再次称重,不得超过67公斤。 这个规则我在K-1赛事中还是第一次听说。 职业拳击组织中,WBA有赛前一个月和一周申报体重的制度。 裘晓君在去蒙特卡洛比赛前一周,要求赛前5-7天的体重,不能比比赛体重超重2.5公斤; IBF是比赛当天早上7点二次控体,147磅以下的拳手,不能超过标准体重的5%。 去年10月我跟随拳威四海公司组织的拳手去日本后乐园参加职业拳击比赛的时候,也出现过临上场前2小时,二次控体称重的情况。当时询问日本职业拳击协会JBC的裁判染谷将太,得到的回答是,就是作为一个资料备案。 从我对职业拳击二次控体的理解来说,这只是赛事组织者向组织告知后所安排的一项对选手进行健康管理的要求,仅仅是参考,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控体。但此后选手如果频繁过度降重,会通告给各个赛事的推广人和组织者,出于对选手健康和赛事安全的考虑,少给这名拳手安排比赛,而不是强制禁止比赛。 另外,在职业比赛中,规则的效力有时候不如合同重要,因为合同约定是可以在申报组织后,得到追加确认的,尽管一般的合同都会表示,以规则为准。 所以在得知超重后,我与魏锐联系告诉他合同其实最重要,比赛合同原来是怎么约定的,这一点需要他进一步确认。 如果合同上有“按照K-1规则和组委会解释……”这样的说法,那么金腰带赛超重也要差分拳套的问题,应该要求K-1 GP实行委员会拿出文字版规则来查证; 而67公斤二次控体这个规则,也需要对方拿出文字版规则来查验。 就我所知,因为K-1方面只给了魏锐两个人的来回机票和住宿费用,所以跟着魏锐去日本的只有一名不懂日语的教练,没有经纪人到场。帮助现场交涉的是目前在国内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K-1时期,就一直担任中日中间人的CPF代表取缔役岩熊宏幸。 在魏锐超重这一问题本方已经错误的情况下,作为中间人,岩熊可能感到很失礼和丢脸,也很难再向K-1组委会抠细节争执,最终魏锐只能对处罚照单全收。 20日晚大约23时,我看到日本媒体《EFIGHT》《日刊体育》等都公布了对魏锐的处罚细节。除了有扣分减少出场费这些没有争议的内容外,差分大拳套这一点也被明确写入了多家日本媒体的文章中。 差分拳套这一点,日本方面并未对此有所隐瞒,是对外公布的。 不过“赛前早上9时、二次控体重在67公斤以下”这个要求,无论是《EFIGHT》《日刊体育》还是《报知体育》,都没有对此进行报道。 魏锐20日称重失败后,还在交涉期间,曾经告诉我说,他“因为感冒导致减重没有到位,身体本来就有点发虚,如果再被二次控体无法合理恢复的话,比赛肯定打不明白。”当时魏锐流露出了退赛的想法,不过最终他还是接受了比赛的要求。 从比赛的过程看: 魏锐第一回合一直用腿控制对手,不愿意和左架的卜部功也拼拳,这主要是因为两人拳套的差分,导致魏锐的打击力度被降低很多,和对手拼拳不明智。 此外他一直没有打出比较耗费体能的绝招——跳膝,也应该是和未能恢复好体能有关。 二次控体67公斤是否是对方的临时要求,合同中是否有?为什么会接受,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能够交涉不接受?这些就需要回来总结经验了。 中国搏击虽然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相比依旧缺乏经验,大东翔的拳手出去打比赛,也算是一次趟路,每一次比赛的经验都是很宝贵的。 二、为什么日本对超重这样苛刻 我在此想给国内拳迷介绍一个背景,那就是为什么日本国内对于超重的处罚会这样严厉苛刻。 在20日K-1称重结束后仅仅1个小时,还没公布处罚结果的时候,我就看到了《EFIGHT》的报道,标题是《K-1也出现了称重超重 魏锐金腰带遭剥夺》。注意,这里面有个“也”字。 日本职业格斗界,目前对于比赛超重是深恶痛绝的。这主要是因为日本著名拳手、前WBC世界拳王山中慎介和现役墨西哥拳王内里的比赛,在日本国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导致各个组织都对超重非常讨厌,担心被拳迷诟病所致。 3月1日,在日本进行了一场WBC世界雏量级118磅冠军赛,日本的前WBC拳王山中慎介对阵现役拳王、来自墨西哥的路易斯·内里。 内里在去年8月15日挑战山中慎介4回合2分29秒以TKO胜出,让已经卫冕了12次的超明星山中慎介,在打破日本拳手具志坚用高卫冕13次的纪录前,倒了下去。 赛后,内里被查出瘦肉精药检超标(职业拳击对于兴奋剂的标准和奥运会不同,瘦肉精并不违规),但是WBC依旧维持了他的世界头衔。 为了复仇,山中慎介辛苦训练了半年,再次约战。结果内里来到日本后,在自己的第一次卫冕战上赛前称重,竟然超了2.3公斤。 这在职业拳击中是少见的事情,等于内里是重了5.6磅,体重达到了123.6磅,比122磅超雏量级都高。 内里被直接剥夺了WBC的世界金腰带,但是因为比赛已经安排了,票也卖了,电视台的直播广告宣传也都做了,比赛不得不照常进行。 内里被扣了30%出场费,山中慎介赢了的话是世界冠军,山中慎介输了的话,则金腰带空缺。 如前所述,因为职业拳击世界冠军赛,没有差分拳套,所以双方都是戴着8盎司拳套出场。 结果,山中慎介2个回合被内里击倒了4次TKO落败。日本JBC的赛前二次控体显示,内里的出场体重竟然达到了136磅。一个晚上吃回去了6公斤还多,比正式比赛的118磅大了足足有4个级别,等于是轻量级打雏量级。 这一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赛后山中慎介在发布会上痛哭,说内里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作为拳手不尊重对手和比赛,然后宣布退役。 虽然内里在发布会上道歉,但是一点也没有对自己超重懊恼悔恨的样子,而且还对自己的超重战术洋洋得意。回到国内后内里表示,丢了金腰带也没什么,击败山中慎介最重要,下一次主场降级到位,再拿回金腰带就行了。 日本舆论赛后对此的反思和批评非常严厉,认为内里“没有资格当职业拳手。”山中慎介是属于日本非常有实力的帝拳推广的拳手,其老板本田明彦堪称日本的阿罗姆。 本田明彦随后推动日本JBC,对内里进行处罚,永久禁止他到日本比赛。 并且致电WBC和WBA以及WBO和IBF,要求进一步对内里进行处罚,禁止他3-5年内挑战世界金腰带,并且修改职业拳击ABC基础规则,对于超重的金腰带选手进行进一步严罚。 日本媒体也对这次的超重问题进行了非常多的议论,认为本国的规则有漏洞。超重的比赛、甚至超重这么多的比赛,在美国是不可能发生的。当时日本主要是比赛门票已经卖了出去,作为一场大比赛而且是主赛,电视台也投入了很多,不可能停下来。 而在美国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因为主办方会购买保险,比赛一旦不能举行,会得到相应赔偿,对方的拳手也会得到更严重的处罚。 这件事情是在魏锐比赛前20天发生的,目前山中慎介和内里的故事在日本国内依旧在议论发酵,几乎每次赛前称重,也都会提到山中慎介和内里的这件事。 看到了这个背景之后,中国拳迷们应该就对K-1为什么对魏锐进行严罚有所理解了。 三、搏击江湖和讲故事的脉络 中国搏击虽然这些年的发展很快,但是在正规性建设上,特别是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差距。无论是职业拳击还是职业搏击,我们都有很多路要走。 任何职业搏击,都会捧本国的拳手,本国的拳手水平高,击败高水平的外国拳手,才有最好的市场。 当然,中间给个外国人金腰带,捧一下外国拳手,讲讲故事,讲讲挑战性,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观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套路。魏锐也罢、考也罢、或者以前的播求和安迪萨瓦也罢,都是这套路上的一环,最终都要送给魔裟斗或者卜部功也。 国内目前还只是中国拳手强,中国打遍天下。除了一个已经在世界上只剩情怀的播求外,国内的赛场上还没有像考、贡纳帕或者魏锐这样,被K-1竖起来要打倒的外国大旗。 我们的搏击赛事还不太会讲故事,只看到张无忌一出山就打遍天下,在自己的擂台上强,但是看不到他怎么强,怎么成长起来去挑战对手的。 而在日本的天下第一武道会上,我们总是能看到桃白白、短笛大魔王、然后是弗利萨和魔人布。 日本拳手总是一个接一个地要去挑战,这就是讲故事。 魏锐被K-1擂台捧起来,就是要被打败的。这次不被打败,下次也会被打败,这是一个故事的过程,而且要想尽办法打败,创造条件打败。 上次魏锐卫冕战,日本方面派出贡纳帕,就是觉得日本国内当时没人能打,不如派个在日本拳馆当陪练的泰国人刺客,来和魏锐打一场,拿下来了后,再找日本人击败贡纳帕,这样连环套着拿回来就行。 以前《英雄传说》树伊泽波人,也是这种做法,可惜国内的拳手都没能很结实地打败“剪刀脚”的“下旋锺”。 比起当年的老K-1,目前的K-1赛场,裁判赛场不公平判罚已经很罕见了,所以小动作都要做到赛前准备好,在赛前做到让你无话可说。 魏锐这次称重超重,是自己撞到了枪口上,被人家抓了把柄,结果成了案板上的鱼。 其实看看K-1擂台这次的比赛就知道了,并不只是魏锐,当天出现了多少名将被KO的情况? 当天K-1一共安排了24场比赛(5场垫场、19场正赛),出现了12场KO,KO率高达50%。 被国内一直称为世界第一(那些国际上的踢拳排名都是非公认的,没有任何日文和英文媒体引用这些排名)的考遭到了平本莲的KO。 野杁正明最后还剩3秒KO了大和哲也,报仇雪恨。 武尊在8人战中,最后决赛KO了小宫山工介。 阿拉佐夫KO了日菜太。 高手之间的对决,KO率也是如此之高。 这是因为在K-1这样的舞台上,循环KO,今天你KO我、明天我KO你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和国内比赛有一些区别的是,国内的KO经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