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玉儿
小安学妹
我还能说什么?已不知所措。
关注数: 267
粉丝数: 17
发帖数: 29,606
关注贴吧数: 59
猪猪牌最无脑的玩法,轻松过无尽 就是合金,玩同色j
小丑牌千万别买“太初积分”道具 纯地雷。不如骨戒半根。
2025年9月一附院领导班子换届信息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廖伟不再兼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职务,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孝天兼任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邹晓峰不再兼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刘海金任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平辉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委员、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刘清泉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这个周常有坦克可以一局就完成,你们知道是谁吗?
玄学雪人拍照需要调整游戏分辨率到最低那一档才能完成 不然拍照不到。
一封匿名信 本文为笔者接收的一封匿名信。笔者已经把科室与人名删除,避免出现纠纷。 您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下命令的时候,可曾想过您每一句轻飘飘的“加几个病人”,压在我们身上就是一座要命的大山?工作量的骤增不仅践踏了医务人员的尊严,更是将患者的生命置于不可控的风险边缘。 看看您丢给我的多少个病人吧! 诊疗需要精准评估、个性化方案、密切观察和随时调整,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命关天!一个人掰成两瓣用?您以为这是车间拧螺丝吗?一个细节疏漏,一个病情变化没及时发现,可能就是一次本可避免的医疗事故!您用我的执业安全和患者的生命质量当赌注,去堆砌您那些荒唐的绩效指标,您晚上睡得着吗?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话您倒是说得理直气壮!这就是您作为医疗管理者的觉悟?把医生当耗材?当牛马?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是您搞“极限压榨剩余价值”的血汗工厂! 您以为拿着这个威胁就能让我们闭嘴,就能掩盖您无能且贪婪的管理本质吗?高压和恐吓恰恰暴露了您作为领导者的空洞与卑劣! 每天被钉在病房里干到晚上七八点,拿着和操劳严重不符的微薄薪酬,我们图什么? 图患者的健康!图这份职业带来的价值感!不是图给您当奴隶使唤!您践踏了我的专业技能,践踏了劳动法赋予我的基本休息权利,甚至还敢用“辞职”来威胁?我倒要问问您: 您的良心在哪里? 逼死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对医院、对病人有任何好处吗? 您的责任感在哪里? 无视超负荷运转带来的巨大医疗风险,您配坐在那个管理岗位上吗? 您的底线在哪里? 把“剥削员工”当成管理秘诀,把医生正常的权益诉求视为挑战您权威?这不是领导力,这是赤裸裸的职场暴君行径! 那些本应用来分析病例、学习新知识、恢复体力的时间,全部被您毫无意义的压榨吞噬了。我的疲惫您视而不见,医疗隐患您充耳不闻,只会坐在上头挥舞鞭子喊“快跑”!这样的工作环境,根本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慢性谋杀医生的职业热情和职业道德! 您听好了: 我们经管的病人严重超纲! 这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侮辱,更是对病人安全的极端不负责任!这个极限我承受不起,我的专业操守也不允许我这样草率行医!必须减负! 无偿加班到此为止! 我的时间有价值,我的劳动必须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要么给足报酬,要么请遵守法定工时! 恐吓威胁毫无用处! “辞职”不是我的软肋,而是您的耻辱!一个只懂得用离职来威胁员工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团队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我站在这里,代表的是对患者的责任和对自己职业尊严的捍卫,不是在乞求您廉价的施舍! 这份工作,我做的是治病救人的事业,不是签给您当奴隶的卖身契!如果连基本的尊严和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那请您睁大眼睛看清楚:到底是“我不干”,还是您这套 “吸髓敲骨”的管理方式,根本不配留住一个真正有良知、有底线的医生! 您的办公室金交椅底下,是用医务人员的血汗和患者的潜在风险在铺路!这种路,走不远!这种主任的“权威”,我,不伺候!
“上班一个月倒欠医院几千块”剧情正在附属医院上演。 医院科室出现“上班一个月倒欠医院钱”的现象,本质是多重制度缺陷叠加运营矛盾导致的分配扭曲,具体成因可分为以下六方面: 一、绩效分配机制严重失衡 医院提取比例过高:普遍医院提取科室总绩效的10%-25%作为管理费,但部分医院提取比例高达90%(如河南某二甲医院),科室仅分得10%16。这意味着科室每创收100元,医护团队仅能分配10元。 二次分配加剧不公:科室内部二次分配时,行政职务高的医生(如主任)可能通过“管床提成”“手术津贴”等规则分走大部分剩余绩效,导致底层医生到手收入极低(如某神经外科医生仅得4元绩效)。 非创收科室更弱势:重症监护、急诊等依赖医院资源投入但直接收入低的科室,绩效常为负值。例如河北某县医院重症监护室因病人少(5-10人/月)、设备折旧高,长期绩效垫底。 二、成本转嫁与风险转移 科室承担全成本:部分医院将设备购置、水电耗材、甚至新楼建设债务分摊至科室。如河南医生提到,新科室需承担“引进设备、器械、耗材”等费用,直接从绩效中扣除。 医保结算滞后风险:医院垫付医保费用后,若医保拨款延迟(部分地区达2-3个月),现金流断裂风险被转嫁给科室,医护工资成为最先被牺牲的支出。 医疗欠费兜底责任: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灾害)中的欠费、医疗纠纷导致的减免费用,常由科室承担,进一步消耗绩效。 三、行政后勤负担过重 行政人员比例畸高:江苏无锡某三甲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占比达30%-40%(含9位副院长、27个管理部门),其薪资均需临床创收覆盖。 行政绩效与临床倒挂:行政岗虽不直接创收,却普遍拿“平均绩效”。临床医生吐槽:“行政按时下班拿平均奖,我们夜班手术绩效才勉强持平”。数据显示,三甲医院中级职称行政人员年薪可能比同职称临床医生低40%(8万 vs 15万),但部分医院因历史原因仍存在倒挂。 四、特殊排班制度致“工时负债” 欠班机制不合理:护士群体尤受冲击。按每周40工时计算,夜班因“值夜班后休2天”的规则,实际工时不足,形成“欠班”。例如某监护室护士2年欠班200小时,需用休假抵扣或补班偿还。 加班不计入补偿:医院常将加班视为“义务劳动”,不能冲抵欠班,导致护士下夜班后仍需补班,形成“上班越多负债越多”的悖论。 五、医院盲目扩张与民营化乱象 基建债务转嫁:公立医院举债扩建(如河南某院欠供货商“9位数债务”),通过克扣绩效分摊成本。 民营医院资金挪用:改制民营医院问题更甚。如江苏泗洪某医院拖欠工资4000万,但同一法人名下其他医院正常盈利,疑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挪用。 六、医保控费与DRG支付冲击 DRG/DIP支付改革:医保按病种打包付费后,超支部分由医院承担。若科室成本控制不力(如多用高价耗材),直接导致绩效亏损。 检查化验收入受限:严禁绩效与检查收入挂钩后,依赖此类收入的科室(如影像科)可能收入锐减。 总结 “倒欠医院钱”是医疗体系深层次矛盾的表征:行政化分配机制(高提取比例)+市场化运营压力(成本转嫁)+保障缺失(医保滞后),最终由临床医护承担所有风险。改革需重构分配规则(如浙江某院将绩效提至30%获好评)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并严控行政成本(如协和医院将行政绩效与临床KPI绑定后效率提升42%),才能避免“救死扶伤者反成制度牺牲品”的荒诞结局。
我是最后一个发现的吗?这玩意不加任何属性了。 是不是意味着全民减少了10%技攻啊?
20250428响应赣医提示,本吧友情提示 本吧为非商业非盈利贴吧,旨在讨论赣医一附院动态与解答疑惑,并非赣医官方。特此声明。赣医官方请到官网或公众号。
2025-4-8最新消息,邹晓峰继续延用何春明时期的积分卡方案 根据最新消息表明,一附院绩效规则本次未因为班子更替而变更,继续延用了积分卡方案。 笔者之前曾分析过积分卡是对多种因素进行统合打分,得出最终绩效分值。 本方案优点为可以让医院直观观察各科室的业务与服务趋势,缺点为不再看重业绩与难度,容易让医院轻症化,卫生院化。 不知邹晓峰团队是直接延用还是有所优化,要待时间来验证。
传闻一附院本月没有正常发放绩效工资 原因是医保亏损?
这是一个签到贴 方便获得本吧经验。
传闻人事科副科长周仁元爱人将以劳务派遣形式加入一附院 是为了证明劳务派遣的公正性还是因为学历仅限于此?一切静待时间沉淀。
余音绕梁三日 “你们这些合同工就应该多干活,多做事,任劳任怨,不然工作随时不保。”来自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某主任的名言。再次把合同工与正式工的不公待遇当做理所当然来威胁下属。
一附院人事变动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廖伟兼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 邹晓峰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何春明任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正处级)并委派至第一附属医院南康院区担任院长。 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殿民,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海金2位同志兼任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
积分卡弊端已现?传闻附院CMI值突破历史新低。 就去笔者年前所说,积分卡过于突出了门诊与住院出院人次,对于疑难重症过于忽视。导致附院总体呈现轻症化,卫生院化。 是否开始亡羊补牢了?
一附院已经更换新电子病历系统 据说是为了实现无纸化。此次更换系统花了大价钱。
从全体到部分,一附院人事任务要求为何年年失败 从为全体职工争取纳入,变更为为人事代理职工争取纳入。即使如此,依旧无法完成,一再妥协却无法指挥的一附院的人事制度。是附属医院深不可测,还是利益牵扯多方掣肘?
一附院已发放年终考核绩效 发放标准与2022年一样。
虚惊一场?数两消防车奔赴一附院。 因发电机产生黑烟被误以为着火,数两消防车紧急开赴医院,后被证实为虚惊一场。
传闻一附院已全面停止员工饮用水供给 员工在上班时间只能自费买水或者喝自来水。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一附院有领导变动的重大传闻!
传闻本月一附院员工绩效工资继续扣除10% 以90%的数值发放。
国考员工满意度不高,附院领导大发火 传闻2023年一附院员工满意度低,影响“国考”总分,附院高层或称不满意的员工为“老鼠屎”。 笔者认为与其自欺欺人假高分,不如切实调查员工为何不满!
为何临床医师会不满? 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都觉得医院的绩效分配可笑至极。最近,内蒙古包头市发布了《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规定行政后勤的绩效薪酬不能超过临床医生平均绩效的50%。[图片]没想到吧,外行人眼里的高收入临床医生,一直以来,绩效薪酬都不如医院的行政后勤人员。 2022年,一张广东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博士后微信群聊天截图广为流传。医学博士在临床卖命工作,可是工资不怎么样,明明是临床医生日夜奋斗出来的成绩,行政后勤却能分到全院前三的平均奖。[图片]行政后勤与临床医护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矛盾就是绩效薪酬之争。一线临床的医生普遍感觉,相比于临床工作,行政和后勤的差事“轻松”一些,风险小,工资待遇也非常好。而且,行政和后勤的队伍庞大,有很多是凭借关系搞进去的,不费心劲就能拿到不错的绩效。[图片]当然,也要承认,在任何行政科室里,总有一些真的拼命干活的人,他们的工作常常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现在的公立医院,行政层面的庞大似乎已经变成家常便饭。[图片]也难怪一线医护心里不平衡,实在是行政后勤人员太多了。今年九月份,一个从医二十多年的医生辞职了,他觉得自己太累了,必须要辞职保命。在他工作的医院,2000多员工当中,临床医生只有129人。[图片]谁能想到,一个2000多职工的大医院,居然仅靠129名临床医生给病患看病。而且这还不是某个医院的个例,而是大多数医院的现状。还有人爆料说,某三甲医院总共1300多人,专业技术高超的全都跑去搞行政了,只有500个医护人员,其中有50个有资格的医生,全靠这50个人撑着整个团队,医生忙得像拉磨一样,而护士则帮忙赶车,其他人却大多数坐车轻松悠闲。[图片]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医院的行政后勤的平均占比在25%到45%左右,有些医院甚至超过50%。这真的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毕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的这个比例只有大约5%左右。[图片]这么多的行政后勤人员,贡献的绩效很低,却和临床医护一起均分蛋糕。这种发展模式怎么可能是健康的呢?又怎么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呢?最后只会不断磨损临床医护的积极性,越来越激起他们的不满,导致医院走向亏损。对于这个问题,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2017年以后,公立医院开始试点改革薪酬制度,国家层面还发布了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各省也相继推出了相关的执行计划,比如文章开头说的包头市。但医生们对此似乎不太买单,无他,因为规则是行政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是办法依旧让一线医护有苦难言。[图片]问题的核心一直都是:谁制定规则谁就分的多。看来公立医院真正要改的,不是绩效分配,是官僚主义。什么时候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把“管理”变为“支撑”,才是临床医生的春天到了。 (文 沈不如)
本吧卡通图标公示 未来会更换。
赣南医学院已升级为赣南医科大学 周知
最新公租房房源一览(2023) 如图
十二月天气已微凉
天气变冷了 注意保暖
一附院将在10月18起开始三甲评审复审 此次评审为周期评审,对医院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行一次全面评价和考核而进行的四年一次的评审。
最新消息,一附院已取消所有假期包含所有周末。 另外每天下午5点到6点半无偿加班。评审结束前。
一附院将全员降薪15%!! 得到可靠消息2023年7月份至12月份一附院全体员工将要降薪15%以对抗医院亏损运营状态。另外五险一金缴纳数额也有所下调。
挺有意思的 挺有意思的
南康区人民医院现在称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康院区 可能是合并成一个医院了。也有可能也是挂靠?不明。
一场巨大的医药反腐风暴正在席卷全国。 力度很大。
黄瑞忠同志兼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2023年7月11日起。
一附院合同工的待遇还是挺差的 公积金拿的连正式工的零头都不到。
一附院将提供免费出生缺陷防控服务 周知
赣南医学院将升为赣南医科大学 目前正在公示。
关于2023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6号)和学校《关于2023年清明节放假的通知》(赣医办函〔2023〕2号)文件精神,现将医院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通知如下: 2023年4月5日(周三)放假1天,放假期间,请各科室妥善安排好值班值守、安全生产、后勤保障等工作,倡导网上祭扫、文明祭扫;同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保持通讯畅通,如发生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假期安全。 特此通知。 院办 2022年4月5日
策划能不能强化一下小游戏的剑士?随机你个大头头?? 我真的忍不了了,神话剑士,一刀就没输出了
以前的火炮和现在的火炮最直观的数据对比
全盘否定邹晓峰?何春明的积分卡与邹晓峰的宝成系统 (本文仅为个人经验分享) 一附院在何春明就任后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科室绩效的计算办法,邹时代使用的是宝成系统计算,即“业务为先”的观念。宝成系统是一种根据医院各个科室业务收入进行相关测算后发放绩效的一种计算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医院自身必定不会亏损,缺点在于唯业务论,很难兼顾其他。何的积分卡系统则推翻了这种业务为先的思路,使用了包含科室综合服务能力与临床业务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综合水平进行评分,然后根据总分发放绩效。这个办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均衡业务差的科室通过提升服务或者临床能力来获得更多绩效,缺点在于会让科室失去招纳新生力量的动力,因为本办法使用的是“人均”概念,科内人员越少,显然优势越大,而且长期实施有概率导致业务量差、医师少的科室逆势成为绩效反超高强度工作的科室。最终就是进入医院大躺平时代。说何的积分卡系统是对邹的宝成系统的完全否定,其实也不对,更加确切的说应该是将邹时期的业务占比从90%降低到了20%,简而言之就是业务绩效降低到了1/4,邹时期通过业务大放异彩的相关科室必然在何时期遭到重创,绩效至少会下降50%,而这些科室会不会被迫躺平,或者何有没有办法让他们无法躺平,那就得看何是否有铁腕扭转这种局势。 图文编辑:小安学妹
吧龄排名1.89%的我,在南昌也算老鸟了,我的贴吧身份是【文思泉涌的大文学家】 #贴吧时光机# 原来我才是贴吧最靓的仔~ 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usergrow-bigevent2022/memoir?customfullscreen=1&nonavigationbar=1&trackFrom=fatie
有史以来第一个,队长要给混子队友发工资的副本 你们猜猜是什么本
已经拆除了之前的隔离带,护栏,已经其他防控设施 现在除了病人自身还需要做核酸检测外,其他人员均不再要求任何措施。
一附院就诊仍然建议持72小时核酸阴性结果 部分科室需要24小时结果。前往就诊需要注意。
福利减半!一附院合同工不再享受“五险一金” 得到最新情报,一附院已经全面停缴合同工“五险一金”,对半减成2险一金。被停缴的福利如图所示。
这个价格是策划疯了还是玩家钱好骗?
有传闻说一附院拖欠了一个月员工绩效 有这么一种传闻,原因是医院亏损运营。
策划为什么不删了奶职业的换装?就为了坑新人? 奶职业的换装有存在的必要吗?
赣医无休院国庆无休 最新消息哈
恢复诊疗了 恢复诊疗了
破纪录?一附院要求员工最高连上19天班 本周周末一附院继续要求职工上班,继中秋节无休连上12天班后,本次记录增加到19天!
一附院黄金院区已暂停门诊核酸检测 大家周知。恢复日期待定
时隔多年,一附院重启员工满意度调查 得到最新的消息。曾经因为满意度过低而中断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今年将会重启。这次员工满意度一附院会继续全省倒数还是名列前茅大家拭目以待。
简单分析下一附院员工离职为何频繁 (本文非专业数据,仅做个人经验分享。)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十几年前开始基本上已经是赣南地区最响亮的招牌,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把治病的最终希望指向这里。一附院管理层也很重视病人的就医体验,有很多提高服务的制度,所以一附院在病人的满意度方面,不会太低。 按理说这样的医院,员工应该会因为有这么一个金招牌而自信满满,工作很有成就才对。但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根据相关人士爆料,一附院曾经以编制招聘进来的员工,绝大部分并没有编制,甚至有员工认为人事部门是否欺骗别人入职的嫌疑。不过,笔者进一步打听发现,这类员工虽然没有编制,但工作待遇的的确确是按编制员工(或称正式员工)标准执行的,所以在医院领导承诺会补齐编制后,这些员工也就慢慢安静下来,但是内心的隔阂还是得等编制捏在手上那一刻才会解除吧。 如果说拥有正式员工待遇,满意度至少还能保持乐观,那么接下来要谈的员工就没那么幸运了。 不完全统计,一附院拥有接近一半员工基数的合同制员工,根据一些访谈和调查,笔者发现这部分员工在一附院几乎是“外人”一般的待遇。部分员工告知笔者,一附院人事部门曾经许诺第二个合同期后,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就会和正式员工待遇一样(一个合同期为5年)。但是随着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合同制员工签署第二个合同后,他们的待遇仅仅是年终奖和正式员工一样,其他的差距丝毫未变。有员工质问人事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你不满意可以申请离职”“我们医院又不会招不到人”“你自己什么身份招进来的自己没点数吗”等等,让这些本来满腔热血的员工,本来准备奉献青春的员工对医院产生被排斥,被区别对待的愤怒与不满。(劳动合同制员工具体待遇差别数据无法获得,但是根据统计包括极低的住房公积金,不发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为主,其他待遇均有明显差别) 而此时正好是赣州公立医院改革大成功的时期,赣州除了两个附院,其他医院均已完成公立医院人员改革,不再拥有劳动合同员工,全体员工均纳入编制备案制管理。一附院以“我们是省级单位,不受此项管理”为由,拒绝了医院人员改革。 高傲就会有代价,后面就是大家所看到的这样,现在赣州招医护,所有人都是优先看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进不去,才会不得不考虑一附院,甚至宁愿去妇保,市立也不愿意去一附院,部分一附院在职的合同制员工直接跳槽。这就给大家产生了一附院员工离职频繁的现象。 按道理来说,这种危机感应该让一附院人事部门紧张了吧,应该要想办法稳住员工了吧。很可惜,他们的做法让笔者大跌眼镜,人事部门不但不觉得有异常,反而开始捣鼓更加离谱的员工身份“劳务派遣”,就相当于把员工都外包了,员工的待遇都和他无关了。整整三年,一附院人事部门除了让步了一个极低的住房公积金缴纳以外,没给这一半员工任何更好的待遇。 一附院已经连续好几年不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了。可能他们不愿意直视这个问题吧。最后希望一附院金字招牌不要砸在本届人事部门手里。
这家伙是谁啊?好像很喜欢在B站直播间封人
据悉,一附院多个临床医师群被解散 有传闻,一附院原先为了打通言路而建立的医师群,不知有何缘故已被全部解散。 此群的功能本来是让临床医师可以直接与职能部门或者院办领导进行对话而建立。现已全部解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