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雨声 檐下 KimTheWorst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8 发帖数: 274 关注贴吧数: 15
入坑一年半的年度小结 2021年中旬开始结缘普洱,当时只知道普洱熟茶,慢慢了解普洱这个品种后才发现有生熟两个品种。 作为新人小白,开始是各种品鉴装入手,因为走了一些歪路,被一些无良商人建议可从八角亭入手,遂通过各种平台在八角亭旗舰店入手了大量的32g品鉴装,而后发现压制的比下关的“铁饼”还紧,5泡后中间还是一坨硬邦邦,茶针也不好撬开,遂弃之。后来才逐渐懂得,这是一折亭啊,简直是离谱回家,离谱到家了!说完笑话,这里也需重点说明,这不代表一折亭完全不好,品鉴的硬块装跟饼茶喝起来也会是两种味道,因为压制的方式就决定了会有所区别。 之后了解到了“老同志”这个品牌,有句话怎么说,熟大益,生下关,老同志两皆宜。然后又是100g的小饼各种无脑乱入,也没建立系统的茶区概念,也不懂回甘,苦涩识别,侯韵,茶气,霸气都是啥乱七八糟的,觉得入口合适即可,完全忽略了普洱茶的一个重点:“转化”“时间”所带来的变化。 在之后懒得瞎买,开始学习看帖、鉴别,入一些明星产品,如大益、下关的一些明星产品等。好了偏题了。 我总结这一年的购买经历,算是给其他小白一些个人建议,如下仅作参考: 1. 若真的喜欢普洱,尤其是生,建议先了解清楚几大主要茶区,他们的口感差异、特色,再看自己对哪个茶区更感兴趣,再试之。 2. 学会辨别广仓、昆仓等仓储概念,相同年份的茶在不同地方保存,口感也会两极化。 3. 学会醒茶,学会撬茶。刚买的茶样如果商家是刚从饼上敲下来的,可能它刚开始“睡醒”,我习惯放进密封袋中醒醒再引用;也有一些“湿醒”,说白就是洗茶多泡几秒,出水后晾它个几十分钟(需随年份逐步增加时长)。同时,建议用茶针把一些紧密大块尽量撬散,若是铁饼尽量把它撬薄。这样跑出来的茶叶才能更快品出它原本的味道。 4. 前期建议能买茶样先从茶样品鉴开始。先买一份试之,再考虑买三份测验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喜欢这种口感。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让你提入/件入的,不是利益相关方,就是无良茶商。作为新手小白,甚至都不要饼入。因为你口感都没成系统化,方向化,可能前期买的爱茶,后期就是食之无味的辣鸡。 先说这么多,废话可能有点多,望各位新人小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茶粮。喝茶最让人着迷的阶段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适口产品时的各种摸索,学习,品鉴。我们本质是愉悦自己,而非成为茶叶的奴隶。不对的地方也请各位大佬指正,多交流,让我也有机会多学习学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