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泉蝙蝠♬ sm1188
待机而起,三分天下;违时而动,七攻无获。
关注数: 262 粉丝数: 532 发帖数: 16,796 关注贴吧数: 92
普洱为茶,无味不摄,唯陈不破! 当然,这只是个人对熟茶的理解。因为作为一个生茶连下关甲特都没喝过,而且第一次喝古树纯料还暗骂“这特么是人喝的吗”的人来讲,虽对不同山头生茶那微妙的口感区别颇感兴趣,但终因肠胃驾驭不了生猛的气息,难以对生茶产生深入品饮的兴趣,更别说理解了。不过,凭着厚脸皮,蹭到不少好的生茶,并且自己也会交点学费去入一些,也在慢慢地学习中。 来普吧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一班优质好茶油!然而个人德行尚浅,能得到众位的认可,当真心底感觉特别的荣幸!此外,就是在普吧学到了很多关于普洱茶的相关知识和品饮技能。 然而,未进普吧前喝的熟茶依然占据着主要位置,那就是这款号称90年代的三无茶砖和福海厚饼还有一些三无老茶头。为什么呢?那就是一个熟茶最具魅力的品质特征:陈! 走了一遍大益下关普秀老同志,个人觉得熟茶中普秀和老同志的拼配工艺比较适合近期品饮,一般有个三年以上陈化去了堆味就很好喝了。普秀尚未喝到05年之前的中期茶不得而知,老同志的喝过2004年第三批熟茶,有些微陈醇的感觉,但可圈可点。然而,中期茶的陈醇滋味当无出大益下关其右者,2005年的大益7592和2005年的下关销法沱给我带来的品饮感觉,是不可替代的!那种还有陈化潜质的陈醇感一度让我上瘾,半夜醒来还挑灯夜饮方可作罢!再高大上的新熟茶都未能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包括斗记宝和祥澜沧润元昌天弘等一众高端熟茶。熟茶的陈醇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陈化,才会爆发出它本质的魅力。那么一个不可规避的问题来了,那就是仓储!我这三无砖在我手上已有两年之久,去年这个季节,因为潮湿霉了一些熟茶扔掉了,但这三无砖因为没有期待再转化,包裹得比较严实,没有遭到美军入侵,存活下来了,好像依旧是两年前到手时的样子。 但看着这茶的样子,你敢喝吗?哈哈!撬开的剩下不多了,剩下也就这么一片了。喝一泡少一泡的感觉,略显空虚感,因为真的没有信心能再淘到这样自己喝得放心的老茶!期间无数次试过,但不是虚报年份就是湿仓味而非陈醇味。 再次强调,这是个人的理解。可以说相当的主观,但这就是我的感觉!
熟茶绯闻:老同志泡上了大姨妈 是的,你没猜错,又是后拼配! 我把大姨妈配给了老同志! 这里先说说我与老同志熟茶结缘的脉络。 与老同志熟茶结缘是在年后,试喝了大益几款熟茶之后,在逛茶城时看到实体店的展示架上摆着老同志2006年的嘉佳熟砖,就揽了一片回家开汤试喝。觉得口味等各项品饮指标都还不错,还略有少许陈韵若隐若现,在之后逛茶城的时候又揽了老同志2008年的五年醇袋装熟散一盒回家喝。 我不怕谈香,喝着喝着觉得五年醇熟散的香味甚是喜人,什么香不懂,喝起来跟闻蜂蜜的味道很相似,也有花香的感觉,想来定是那闻名遐迩的花蜜香了!这种香味总是挂在唇齿之间,令人神清气爽,欲罢不能。于是乎,就到马云家某宝搜了一下“老同志五年醇”,发现五年醇砖和小饼都有,就各入了一片试试。然后,就爱上了五年醇! 五年醇,顾名思义,就是用五年前的料加工成的。例如2008年出产的,他就会很逗逼且很显眼地在包装盒上印着“藏于2003年”,2010年出产的当然写着“藏于2005年”了!我入的砖是2011年出产的,小饼是2010年出产的。个人觉得,口味和品质上并无太大差距,貌似2011年的砖略耐泡一些味道甜一些,2010年小饼则香更浓郁一些,更没那么醇厚一些。然而两款茶入口都很顺滑,而且全无堆味的感觉。 前两天把五年醇砖和那含有离奇樟香的太平盛世砖混搭试泡,竟然惊奇地发现熟茶经过后拼配这样混搭喝,居然真的可以取长补短。老同志五年醇小饼的缺点就是因为用料细碎不耐泡,而且人说香高滋味薄,这个醇厚度也不行。我想起了试过的醇厚度最好的大益味最酽熟饼!味最酽,醇厚耐泡,但大益熟茶那种诡异的咸鱼味往往令人难以接受。 那么,当醇厚的大姨妈味最酽向香甜的老同志五年醇抛媚眼,老同志因荷尔蒙裂变亢进而抵抗不了诱惑,春心骚动义无反顾冲上去抱住大姨妈,一起跳进我的茶壶里翻云覆雨之后,会带来怎样的滋味碰撞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器具:180cc段泥小汉君壶,玻璃公道杯,段泥茶漏,白瓷品茗杯,1.2L不锈钢煮水壶与电磁炉套件。 用料:老同志2010年五年醇小饼4g,大益2011年味最酽4g,自来水若干。 步骤:不锈钢烧水壶装满水龙头接来的自来水烧开,两款分量一致的干茶入壶注水洗茶两遍。第一遍洗茶闷泡十多秒后弃汤,再注水秒进秒出洗第二遍弃汤。稍润茶(这个润茶的环节个人觉得很重要,可以让茶底浸润均匀,而使茶汤更加滑润可口)一两分钟后,第一道注水秒进秒出。前三道皆是如此,第四道开始每道逐加闷泡十秒。 品鉴:首先,大益味最酽的咸鱼味全被老同志五年醇小饼的花蜜香掩盖!其次,五年醇小饼的淡薄被味最酽充斥得厚醇大增。以上两点是亮点,然后混搭后的茶汤红浓透亮,入口很是醇厚甜滑,而且非常耐泡。图中是一到八道的汤,八泡后虽汤色显淡但厚度不减,花蜜香也依然存在,而且越到后面茶汤越甜,直到十二三道茶汤泛水味。在这阴雨绵绵湿气显重的清明时节,喝起来的整体感觉是香甜醇厚,顺滑温润。肚子里感觉温温的,嘴上香香甜甜的,很是受用!而且每一道从热汤到温汤再到凉汤的口感有不同的层次变化,热闻香和闻冷香也有不同的感觉。个人真的感觉如此这般取长补短,不仅可以化解单一品饮时间久了的那种腻厌感,也可以增加各种不同的茶之间的更多玩味。。。 注意:因出门在外搬砖条件比较简陋,以上烧水壶直接注满水龙头接来的水烧开实属无奈之举,亦属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如有意外,概不负责!谢谢观贴,,, 关于老同志2010年五年醇小饼与大益2011年味最酽单独品饮的细节,下面附上我之前开汤老同志2010年五年醇小饼和大益2011年味最酽的帖子: 老同志2010年五年醇小饼开汤贴: http://tieba.baidu.com/p/4434443524?pid=86298328785&cid=0#86298328785 大姨妈2011年味最酽熟饼开汤贴: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ieba.baidu.com1%2Fp%2F4406415521%3Fpid%3D85511657554%26cid%3D0%2385511657554&urlrefer=c6cf823e8f71b45c8c3b495d6224be7f
开2009年901批次大益唛号7262 春寒多雨水,周末雨夜无事于家里开汤试茶,聊慰蹉跎之心。明天又要搬砖了,,, 今天被我搬上茶台的是来自好茶自有大益的2009年901批次唛号7262,生产日期标着:2009年7月1日,敢情这货还赶上跟党同生日了!打开棉纸,芽毫毕露,有点烟丝的样子。但从饼背面看粗梗也不少,毕竟是6级料拼配的,宫廷级饼茶都有少许粗梗的存在。个人对粗梗的存在一点不觉得突兀,反倒喜欢它的存在,因为适量的粗梗能保证茶汤的甜度滑度和耐泡度,而且看见很多技术贴说粗梗甚至有利于远期的陈化。觉得宫廷料泡起来前几泡容易出酱油汤,但几泡过后水味凸显的有木有? 饼压得略紧,本人撬茶技术比较拙劣,翘茶方式略显粗暴,老是喜欢在饼背面凹槽处入手,因为我觉得整块饼就这个部位最硬,那这个部位一旦被我攻陷,剩下的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信手撬之。茶撬完后喜欢就这样绵纸一包,往简易纸盒里一放,以便日后边喝边撬边醒茶。还从吧里前辈的技术贴看到,纸盒有利于普洱茶的保存,防潮、透气且经济、便利,实用!于是什么紫砂醒茶罐的坑就可以免跳了。 依旧是独饮专用壶95cc紫泥小石瓢,取茶5.6克,温壶温杯后依旧是一冲二洗三润茶,然后注水秒出,两泡茶汤共容于一公道杯。观汤,红浓透亮;闻香,09年的茶至今已逾六年半,大益熟茶特有的陈香明显,但不沉不扬;品之,入喉顺滑,醇厚有劲,回甜感明显。跟前天开的味最酽相比,个人感觉7262口感各方面优胜,唯耐泡度远不如味最酽。
普秀板山砖王收到,开汤了。。。 来到大普吧已有一段时间,起先都是默默地签到,默默看着各位大神开汤晒茶,学到了不少有关普洱茶的知识,也找到了很多喜欢的茶。近期有感于号称二楼党首的 @猪鼎鼎 抢沙发的神韵,故致力于打造整齐、统一而规范的二楼。期间,总是生拱硬插各位的帖子。被插过的,如果给您带来肉体或者精神上的不适,我在这里瑾代表本人向您表示歉意,还望海涵;未被插的,除非你有诸如猪党首般的神力,要不都请做好被插的准备。 切入正题,年前看到普吧史诗级大神 @偏安盖碗 的一个科普贴,找到了唛号尾数为“4”的普洱茶集团的“普秀”牌普洱茶。说是1-中茶砖,2-大益饼,3-下关沱,4-普洱散。本人迷上普洱是从一款散茶开始的,喝了那么久散茶居然不知道有“普秀”这么个牌子。于是乎在某猫某宝上各种关键词搜索,终于找到了。 年后搬砖开始的第一天就拍了片板山砖王,通过顺丰快递,下午就到了我的手上。现在晒出开汤图,各位大神鉴赏则个。茶砖应属于紧压茶范畴,砖面油亮油亮的感觉,翘茶叶略显费劲。这样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就是茶会被撬得很碎,大体上紧压茶都是如此吧。然后个人觉得紧压茶可能后期转化会较差,2011年3月10日的茶,到现在差几天也就整五年了,陈味略显不足,厚度尚可,香气有惊喜,回甘不是很明显。然而对比同年度的大益7562,个人觉得这板山砖王要好很多。不过这么大的一块砖,储存是个问题,望茶友们支招。 然后,图片上加了字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各种细节,看起来有广告的嫌疑。然而,套句现在很流行的话:喝茶,我是认真的! 屌丝在谈屌丝茶,大神勿喷。。。 @塞外游侠2012 @李哥238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