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名山下🍭 这是小工
众人皆醒我独醉,众人皆清我独浊!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57 发帖数: 2,207 关注贴吧数: 8
新华社猛批三四线房价: 明显的泡沫! 不能让农民也被高房价绑 最近几天,新华社把矛头对向了三四线楼市,连续发了四篇文章提示风险,昨天,一句“谨防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风险聚集地”,更是振聋发聩。 新华社称,对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政府调控应加强预期引导、警示风险。专家表示,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速整体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整体来看人口仍在流出,其房价上涨从根本上缺乏支撑。 文章表示,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多数三四线城市住宅可售面积回归合理区间,但在地方政府高涨的土地出让热情和房企拿地力度不减的情况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住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攀升,这些城市很可能出现新的风险积聚。 三四线房价这一年来接力一线,表面行情尚可,但是,事实上,没有永远的上涨。难道没有发现,基本面最强大的一线这一年来房价都不涨了吗?甚至北京上海有些地方房价跌了不少,哪有永远涨的房价呢? 然而据统计房价超过8000元/平的县城有200多个。 这些难道真的是刚需吗? 房价暴涨,地方政府乐开了花,纷纷趁此机会高价卖地。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监测的300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达到7538亿元,同比增长43%。 对此,新华社也进行了批判:部分地方政府对落实“房住不炒”要求认识仍不到位,个别城市发展理念陈旧,对于市场炒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希望炒高房价拉高地价,由此增加卖地收入推动发展。 新华社如此密集的批判三四线楼市,也从侧面反映出,这里存在多大的风险。 笔者老家属于五六线城市,有些新盘都快卖到1万一平了,而当地平均工资也就两三千块,随便买套房至少七八十万,月供已经超出个人工资水平了。评判房价是否有泡沫的方法,就是月供和工资水平的关系。如果月供高于每月工资,那意味着房价肯定存在泡沫,迟早会回归正常的。 比如老家县城,人们都喜欢买大房子。一套房120平,7000块一平,要84万,首付25万,贷款近60万,30年期就要还120万,每年还4万一个月就是3000多,两口子收入五六千,扣完房贷就剩两千多块,如果再有孩子,恐怕就真的要吃不消了。 高房价导致消费增速下降,而过去,消费增速,农村是要高于城镇的(12.2%VS6.8%),如果再这么炒下去,把农民的养老钱也裹挟进去,那以后谁来消费? 所以,正是因为看到了结局的危险,才让新华社连续发文警示,毕竟,农民人数众多,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血汗钱来之不易。 农民朋友们,如果家里有房子,就先忍忍吧,不要急于跟风了。
住建部再点名20家房企中介违规违法, 2个月内40家被查处 时隔一个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公布一批专项行动中各地查处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并对房价控制不力的部分地方政府进行问责。 随着7部委在各地逐步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陆续查处违法违规的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 9月14日,根据近期各地查处情况,住建部通报各地专项行动查处的第二批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 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各地要持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通过部门联合执法,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房地产乱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予以曝光。通过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今年7月31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各地查处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共20家,包括保利地产、房天下等企业。该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哄抬房价、“黑中介”、捂盘惜售、未批先售、虚假宣传等方面,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今年6月,住建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包括投机炒房、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四个方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