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 musterl0O9
关注数: 150 粉丝数: 256 发帖数: 7,739 关注贴吧数: 19
烟台明星企业----泰和新材 为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提升国际竞争力,泰和新材计划在宁夏投资6亿元,建设3000吨/年高性能对位芳纶工程项目。该项目计划今年8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一季度投料试车,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为4.2亿元。 作为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对位芳纶不仅被誉为“终极防弹材料”,在军用单兵防护、武器装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移动通讯、汽车部件、体育用品等民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光缆、轮胎、刹车片、离合器等产品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泰和新材新项目的投建运营,不仅能进一步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更将提高我国芳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中国芳纶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芳纶业务产销两旺 年产3000吨项目应运而生 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芳纶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凭借领先的行业技术和高质量产品,泰和新材芳纶业务实现了销量、利润大幅增长。2018年上半年,泰和新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7%;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上升64.67%。  扩大芳纶产能已迫在眉睫,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宁夏泰和芳纶”)应运而生,具体负责3000吨/年对位芳纶项目实施。按照规划,该项目位于宁夏宁东煤化工园区,在现有对位芳纶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创新和装备升级,新建聚合、纺丝、溶剂回收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形成年产3000吨高性能对位芳纶的生产能力。 泰和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宁夏泰和芳纶将帮助公司巩固扩大先入优势、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不断满足国内外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国际芳纶行业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持续开拓自主创新思路 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当前,芳纶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被列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中国高性能纤维事业的开拓者和氨纶、芳纶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对这样的新常态,泰和新材有能力、有责任振兴民族产业,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厚植自主创新基因,泰和新材形成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芳纶产业化技术,成为我国唯一实现芳纶通用产品全系列、规模化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实现了中国芳纶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历史性跨越,其芳纶产业也在国内建立了相对的竞争优势,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公司拥有间位芳纶产能7000吨,全球第二位、国内第一位,对位芳纶1500吨,全球第四位、国内第一位。公司的泰美达®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的产品品质领先于国内同行,部分产品质量比肩甚至超过国际品牌。 据了解,泰和新材仍在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到2022年,公司将形成对位芳纶年产能1.2万吨,跻身全球前三位;间位芳纶年产能1.2万吨,保持全球前二位;氨纶年产能9万吨,保持全球前六位。届时,公司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8.8亿元,利润总额11.8亿元,将带动全市相关企业百余家联动发展,全市相关产业产值近百亿元。
烟台各地名字的由来 烟台: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长岛:长岛县以长山岛而名。长山岛以长山而名。 蓬莱:地名蓬莱来源于仙山蓬莱,追根溯源应寻求到汉武帝,他在方士们的诱导下来到远离中原的东夷之地寻求海上神山,结果一直没能如愿,便在海边筑起一座小城,命名蓬莱,聊以自慰,从此便有了蓬莱这一地名。 栖霞:栖霞因以“五更平明,海日东升,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 海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批准裁大嵩卫设海阳县,县城建于今凤城。因县地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招远:金天会九年(1131年),因金代战乱,民众多流亡,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 莱阳:莱阳市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芝罘:因芝罘岛而得名,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恰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 福山: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 莱山: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牟平”以在“牟山之阳,其地坦夷”得名。而此含义应为汉时县治设于现福山境之东牟县,今之牟平一度归属其内。直到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析文登县于东牟故城(即今牟平城),置牟平县。由此说明,今牟平名当为时现福山区牟平迁此之沿袭。 龙口: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原黄县有龙口镇,龙口镇有龙口港,因而得名。 莱州: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而得名,旧称掖县。
烟台企业市值跃居鲁股第一 万华化学复牌后的股价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6月4日和5日,万华化学股价涨停。6日,股价上涨3.24%,7日再度大涨,最终以47.97元收盘,四日累计涨幅达28.61%。 伴随着股价的快速上涨,万华化学的市值进一步扩大。截至7日下午收盘,万华化学的市值已经高达1312亿元,超过青岛海尔(1238.38亿元),位居鲁股首位。 万华化学股价的上涨与其披露的一份资产重组方案有关。5月9日晚间,万华化学公告称,公司拟作价522.12亿元,通过向控股股东烟台万华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万华化工”)5名股东发行股份方式对其实施吸收合并。公司拟以31.93元/股,合计发行17.16亿股。万华化工100%股权净资产账面值21.11亿元,预估增值率近24倍。 凭借着在MDI领域的优势产能,万华化学一向被视为A股市场的化工龙头。此次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能水平,跃居全球第一大MDI生产商。资料显示,此次交易前,万华化学为全球第二大MDI生产商(以产能计,下同),而此次交易后,万华化工下属海外子公司BC公司拥有的30万吨MDI产能将装入上市公司,加上上市公司目前拥有的180万吨MDI产能,万华化学将拥有210万吨MDI产能,超过巴斯夫集团的181万吨MDI产能,坐稳头把交椅。 而这,或许是市场看好万华化学前景的一大重要理由。此外,万华化学2017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31.23亿元,同比增长76.49%;净利润111.35亿元,同比增长202.62%,成为鲁股净利润唯一过百亿的公司。今年一季度,万华化学营收136.02亿元,同比增长23.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6亿元;同比增长61.53%;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山东板块方面,目前市值过千亿的企业仅有万华化学和青岛海尔。兖州煤业、潍柴动力的市值在700亿元之上,青岛啤酒的市值在600亿元之上,其他鲁股企业市值都没有超过600亿元。 在今年4月17日举行的资本市场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培训会上,山东提出,培育一批千亿市值公司、储备一批优质上市资源、壮大一批市场参与机构、创新一批管用政策措施,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曾有媒体此前对国内多个省份上市公司市值情况做过总结。尽管山东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和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相比,不论是上市企业的数量还是质量,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市值方面,山东缺乏“巨无霸”企业,千亿级市值上市公司较少。 这无疑给鲁股壮大市值提出了新要求。山东在资本市场的走强,需要更多千亿市值上市公司的出现。【图片】
历任烟台市委书记 1978.7—1981.12 路升云(1919.9-2008.11.11,山东招远人) , 烟台地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1-1983)。 1981.12—1987.3 王济夫(1928-1999.4,山东荣成人) 烟台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1987-1990)。 1987.3—1989.5 董传周(1928.09~2011.06,山东荣成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烟台人大常委会主任(1989-1993) 1989.5—1992.3 陈建国(1945.7- ,山东荣城人) 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政法委书记(1992-1993)、山东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1993-2002)、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2002-2010)、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2013)、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3- ) 1992.3—1995.6 杜世成 (1950.3- ,山东龙口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副省长(1995.6-2000.10)、山东省副省长兼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10-2002.6)、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兼山东省委副书记,2006.12中纪委对其立案调查,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 1995.6—1997.12 王树建(1940.11- ,山东省荣成市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烟台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7.12—2001.6 任海深(1948.10- ,山东莱州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01.6—2006.10 焉荣竹(1952.11- ,山东乳山人) 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2007-2012)、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2006.10-2011.4 孙永春(1957.5- ,山东寿光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兼) 2011.05——2015.04张江汀(1961.10- ,山东昌邑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15.06—2017.03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山东临沂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青岛市市长 2017年06月至2017年12月王浩,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山东单县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 2018.04一张术平,男,汉族,1964年1月生,山东诸城人
烟台历任市委书记 1978.7—1981.12 路升云(1919.9-2008.11.11,山东招远人) , 烟台地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1-1983)。 1981.12—1987.3 王济夫(1928-1999.4,山东荣成人) 烟台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1987-1990)。 1987.3—1989.5 董传周(1928.09~2011.06,山东荣成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烟台人大常委会主任(1989-1993) 1989.5—1992.3 陈建国(1945.7- ,山东荣城人) 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政法委书记(1992-1993)、山东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1993-2002)、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2002-2010)、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2013)、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3- ) 1992.3—1995.6 杜世成 (1950.3- ,山东龙口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副省长(1995.6-2000.10)、山东省副省长兼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10-2002.6)、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兼山东省委副书记,2006.12中纪委对其立案调查,犯受贿罪 判处无期徒刑。 1995.6—1997.12 王树建(1940.11- ,山东省荣成市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烟台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7.12—2001.6 任海深(1948.10- ,山东莱州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01.6—2006.10 焉荣竹(1952.11- ,山东乳山人) 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2007-2012)、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2006.10-2011.4 孙永春(1957.5- ,山东寿光人) 烟台市委书记离任后担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兼) 2011.6- 张江汀(1961.10- ,山东昌邑人) 孟凡利 王浩 张术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