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xever900 cnxever900
关注数: 6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2,166 关注贴吧数: 8
建行密会券商:2000亿理财资金交给券商打理来源: 理财周报 建行已获批的额度中,北京50亿,吉林80亿。其中部分主选合作券商,北京是信达证券,吉林是东北证券、恒泰证券 10月26日,建设银行召集二十几家合作关系较好的证券公司,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为期一天的闭门会议,商讨接下来如何在新业务方面展开合作。 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闭门会议后,建行已批下2000亿元的额度与券商在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其中北京获配50亿元,吉林获配80亿元,以后额度还会继续放大。 继建设银行之后,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按捺不住,纷纷向各大券商发出邀请,召开银证合作会议。 银证密集开会:建设银行景德镇密会数十证券公司 在江西景德镇,负责牵头银证合作会议的是建行机构部总经理和江西分行副行长彭家彬。会议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召开。 “建行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接下来在新业务方面想要跟券商开展的合作,并给券商培训。” 一名与会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 “建行邀请的都是大券商,一般是资管的老总或者副总级别。”另外一位与会的资管副总说。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北京地区受到邀请的券商主要是与建行有过合作关系的几家,主要包括:宏源证券、信达证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吉林地区有东北证券和恒泰证券。与会的南方券商有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安信证券、华安证券等。 “以前都是银信的会,银证的会很少,从去年开始有银证的会,但多是城商行发起的。大行在新业务上比较谨慎,但今年考虑到市场发展的趋势,建行迅速反应,向券商伸出橄榄枝,随后工行、农行、中行都会启动类似会议。”一位北京券商资管老总说。 10月26日,“一法两则”修订稿颁布,券商资管投资范围得以拓宽,也打开了券商与银行的合作空间。 据上海一位券商资管老总透露,11月召开银证合作会议的就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另外,平安银行的银证合作会议于11月底已经在深圳召开,而就在12月3日的那一周,民生银行与券商伙伴坐在一起,谋划今后的合作方式。 2000亿额度花落谁家, 收益5%是硬条件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10月26日建行约见券商后,建行总行已经批准将2000亿元的理财资金交给券商打理。 “目前双方合作方向仍然在探讨之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建行真正想做的是把理财资金交给券商做主动管理,而不仅仅是通道。”上述与会人士还透露,建行先拿出2000亿元的额度下放到重点地区的分行,以后这个额度会扩大,届时建行在各地的分行都应该会有一定的额度。” 理财周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已经获批的2000亿元额度中,北京地区获配50亿元,吉林地区获配80亿元。其中北京地区信达证券是主选合作券商之一,吉林地区是东北证券、恒泰证券。 “任何一家券商都可以找当地有额度的分行提交方案,申请额度,说明你想申请多少钱,如何做投资管理,预计收益率能达到多少,分行通过后,还要报建行总行审批。” 上述知情人士说,“建行选择券商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合作信任度。二是考察历史上券商的主动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比如能否做到5%以上收益。” 据了解,东北证券在委托投资业务上已经与建设银行有了合作框架,目前正在谈细节。“建设银行各个支行有可以做委托投资的额度。目前东北证券一是在谈额度,二是探讨怎么设计产品,流动性如何控制,收益率要多高。他们不希望目前有太大的额度,几个亿就可以,等品牌做起来了再扩大额度。在收益上,希望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一位接近东北证券的资管人士说。 与会人士透露,在10月26日的圆桌会议上,被邀请的券商资管人士踊跃发言。 其中一位券商资管负责人提出三个合作方向:一是做投资分级,将追求银行稳定资金的钱引到券商**产品中来,买分级产品中的优先级,自有资金可以通过认购次级部分作为增信措施;二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供项目,利用券商的平台做;三是把银行的钱拿过来做主动投资管理,投向稳定的项目,比如债券或者较好的信托项目。
温州银行业资金流入民间借贷(转自东方早报) 当民间借贷与银行搭上边,温州 金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早报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律师、商业银行、资金掮客等相关人士在被问及“温州民间借贷的资金有多少是从银行体系流出”时,均承认这个比例“一定不低”,但大都表示难以评估,“身边就是有不少例子,只是规模到底多大,真的不好说。” 一位受访者表示,企业老板从银行“套取资金”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高明了,在银行体系流向民间借贷的途径中甚至不乏银行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管理上的漏洞,成为资金的掮客,“我们觉得这也是‘影子银行’的一种形式。” “如果一个地区的民间借贷纠纷高发,经过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地区的银行金融案件也会随之高发。去年下半年集中爆发企业债务危机的温州,目前就面临民间借贷纠纷向银行金融案件传导的境况。”温州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庭副庭长郑国栋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 “影子银行”破坏力 到底有多大? “中国的‘影子银行’部门已经成为未来几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来源。尤其令人担忧的是 理财产品的质量和透明度。”中行董事长肖钢近日发表在 中国日报的署名文章具体分析称,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当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就没法继续下去。不过,投资者总是相信这些正规银行不会倒闭,总是可以取回他们的钱。 “毫无疑问,尽管 中国银行[2.75 0.00% 股吧 研报]业的不良资产比率处在0.9%的低位,但潜在的风险比正式数据要大。”肖钢写道,“当投资者失去信心,减少购买或者是撤出理财产品时,热潮就结束了。”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负债严重的借款人遭遇现金流困难或违约,从而对银行体系构成压力。 企业套取挪用授信资金 在各种纷繁的架构链条之下,套取银行资金进入民间借贷相对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套用企业信贷资金。 “那些优质的企业在各家银行都有授信额度,企业可能今年要用到1个亿,但其实银行的授信额度是两个亿,另外的1个亿就会从银行借出来,流入所谓的担保公司,借给房地产,流入所谓的股权、债权。” 曾在五年前担任吴英法律顾问的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朱卫红说。 “浙江有许多这样的企业,力求把‘壳子’做得很大、很漂亮。做得很大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更便利、更容易地搞定银行贷款,形成一种光环效应,这种光环效应在民间借贷中尤为重要。”另一司法界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 银监会其实在2009年出台“三法一引”(《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银行发放信贷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发放给企业的交易对手,企业要想直接“挪用”信贷资金并不容易。一股份制银行大客户经理称,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都要审批其借款用途,是用于建设、地产开发经营,还是用于采购、偿还借款等等,比如用于采购的贷款申请,企业必须提供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银行通过与税务局联网的系统通过核查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来判断企业申请贷款贸易背景的真实与否。 “假票还是有,当然也有通过与一家关系好的企业签订真实合同、走款来套取银行资金。”一大行风控部人士指出,造假的财务成本相对于可以套出的银行大额资金,企业依然有利可图。受访的银行业内人士也承认,对于大企业,银行实际发放贷款高于企业实际用款需求的情况确实很多。 “企业‘一票几用’的情况也很普遍。”上述大行风控人士指出,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审批的时间差用一单交易的增值税发票同时在多个银行贷款的方式申请贷款,“中行搞一个、建行搞一个,上午申一个、下午申一个,而银行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掌握这些信息,企业以一单交易拿到了多个银行的贷款,实际获得的贷款总额已远远高出一单交易实际需要的资金。” “用这种方式再把钱通过担保公司、财务公司投入民间借贷,日子好过的时候,一个月的利润就是十台劳斯莱斯。这些钱是谁的钱?都是银行的钱。”一位受访人士如是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