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merzhou swimerzhou
关注数: 1 粉丝数: 304 发帖数: 1,004 关注贴吧数: 26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足球,而是在这个比科举还残害孩子的应试教育 这就是标准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我看来,中国足球乃至大到体育、音乐、艺术等所有高考考不到地方,都有问题。 而问题就在高考,以及整套达成高考的应试教育体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封建社会用来蛊惑被统治阶级的诗句,在现在一样流行。 我上初中高中的年代,每天面对的就是书山题海,各种习题集、各种补习、各种考试。 累的头昏眼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大学。 似乎考不上大学,你的人生从此没有了出路。 大家别奇怪,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一直还会面临这个状况。 童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小学。 少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中学。 青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大学。 中年没有快乐,因为孩子在上小学…… 但是可悲的是,我大学甚至中学初中辛辛苦苦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没用。 我当时高中化学是满分的成绩,但是现在我只记得水分子的结构而已。 白学了,浪费的是青春,干点什么不好。 去学10年以后忘记的干干净净的化学。 如果我当时把学化学的时间用来踢足球,起码现在中国足球界起码也会多一块砖头吧。 可惜我只能学化学,因为不学,我的人生,我的未来,都会一片黑暗。 说道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就是让我们本该快乐的生活的童年、少年,却被一堆自己完全没有兴趣,却不得不去学的东西塞满了。 而这些东西90%是10年以后完全没有用处,忘记的干干净净的东西。 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的问题不解决。 人生只有读书一条路的思想不破除。 不止是足球,什么希望都没有。 怎么抓,也是抓不起来的。
中国足球的问题,真在足球吗?不!在应试教育! 这就是标准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我看来,中国足球乃至大到体育、音乐、艺术等所有高考考不到地方,都有问题。 而问题就在高考,以及整套达成高考的应试教育体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封建社会用来蛊惑被统治阶级的诗句,在现在一样流行。 我上初中高中的年代,每天面对的就是书山题海,各种习题集、各种补习、各种考试。 累的头昏眼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大学。 似乎考不上大学,你的人生从此没有了出路。 大家别奇怪,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一直还会面临这个状况。 童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小学。 少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中学。 青年没有快乐,因为在上大学。 中年没有快乐,因为孩子在上小学…… 但是可悲的是,我大学甚至中学初中辛辛苦苦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没用。 我当时高中化学是满分的成绩,但是现在我只记得水分子的结构而已。 白学了,浪费的是青春,干点什么不好。 去学10年以后忘记的干干净净的化学。 如果我当时把学化学的时间用来踢足球,起码现在中国足球界起码也会多一块砖头吧。 可惜我只能学化学,因为不学,我的人生,我的未来,都会一片黑暗。 说道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就是让我们本该快乐的生活的童年、少年,却被一堆自己完全没有兴趣,却不得不去学的东西塞满了。 而这些东西90%是10年以后完全没有用处,忘记的干干净净的东西。 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的问题不解决。 人生只有读书一条路的思想不破除。 不止是足球,什么希望都没有。 怎么抓,也是抓不起来的。
历史不演绎,又有什么好玩的?有本事的人不是在这里骂,而是自己去 我很羡慕高希希,在国内同样我还羡慕另外一个人,就是张纪中,注意,是羡慕,这个用词就是我现在的心态。 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去演绎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这种演绎的冲动更多的时候是来自儿时接触到历史或者小说以后那种不负责任的头脑风暴,都是想,如果是我,这个故事可能不会是这样的,任何人的演绎可能都各不同,但是肯定都是让自己觉得兴奋不已的。但是如果的人很多,能够把如果变成结果的人,很少。 所以,我很羡慕这些能把自己的如果变成结果的人。 甚至有点,嫉妒、恨。 还有点愤怒,因为他演绎的很我想的不一样! 相信大家会有相同的感觉,所以只要和自己想象的不同的,都忍不住要脱口而出,这个地方怎么能这样拍呢?这个人怎么能这样演呢?这段情节为什么会删除?这个场景一点感觉都没有等等…… 能够脱口而出说这些的人,恭喜你!你还是个有点理想的人,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骂他们拍的如何不好,你应该做的事情如下。 用各种手段混进文艺圈 然后通过各种努力成为知名制片人 接下来施展各种忽悠拿到足够的投资 最后利用人脉组成演员班子 然后你就可以施展你的才华,发挥你的想象,实现你梦想啦! 后面理所当然就是在各种网络媒体,一堆羡慕!嫉妒!恨!你的人,开始各种喷你的作品。 但是我告诉你,就算这样,你也是最幸福的人了,没有之一。 我也羡慕你。 因为我也有我的理想,暂不论高希希拍的好不好,平心而论,可以看,也有想法。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对三国的理解和演绎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是不认可的。 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和我想的一样不一样的问题。 但是无论怎么样,我不会去骂他,也不会去挑他哪里不好,因为完全和我想的不一样,挑来挑去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还好,我觉得我还有希望,我正在努力,可能不是通过电影电视,但是我觉得不久的将来,我将会努力通过我的方法来演绎我想象中的三国。 大家等着羡慕!嫉妒!恨!我吧。 我认为真正历史中的三国没什么好玩的,只有存在于你我想象中的三国才是多彩的。我觉得如果你没有跳脱历史,你就永远不可能演绎好想象中的三国。 各位共勉!
谭维维们,不懂就别唱《喜欢你》!(另外BS谭的贴吧管理员) 发这个帖子前,BS一下谭的贴吧的管理员,删批评贴,不接受批评的人。女生翻唱男人的歌,怎么会理解男人的感受? 这话很早就想说了,从范玮琪翻唱朴树的《那些花儿》就有了这样的感受,那是怎样的一种生硬? 开始对于她的翻唱,我没听之前就不存什么希望,因为之前周华健翻唱过高旗的《如果我现在》,郭富城翻唱过朴树的《旅途》在前,把原本充满感情的吟唱变成了堆砌技巧的口水歌。 之后偶尔的一次机会,听过范的《那些花儿》果然证明了我的猜想,除了复述了一遍旋律以外,加了一些自作聪明的改动,活生生的把技巧和感情剥离开来,听了以后像一口吞下一个萝卜,噎的不行,几天都不舒服。不过也不怪她,唱片公司也不会在意她是否可以理解歌的感情,她的小P粉丝们也就只是在盲从而已,我也不怪他们。 就算田震翻唱许巍《执着》,也比许巍本身的感觉差的太多。 今天在早上的例行看新闻的时间内看到谭维维在比赛中唱《喜欢你》,于是就冲着《喜欢你》这首歌的面子继续看下去,本以为不是beyond的那首,我还在轻松的浏览,我倒想看看是谁写的《喜欢你》,不过视频里那严酷的现实告诉我,的确是beyond的那首,在家驹生日刚过没几天的日子里。 不详的预感出现了…… 早听说谭的唱功如何的好,还出国访问过。但是这更加重了我的担心,害怕beyond的《喜欢你》这首歌像前面的几首一样,被技巧强暴…… 听完以后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谭的声音倒不生硬,但是那是怎样的一种嘹亮,活生生的划破了细雨带风黄昏街道上那孤独的晚灯那模糊的灯光,整个世界突然放晴。雨也停了,天也亮了,两个人开着红色的加长林肯,一只手手牵着另一只手手,另外两只手各拿着红酒和酒瓶,在鲜花和糖果铺垫,彩虹划过的大路上,柔情蜜意,郎情妾意,前有粉丝开道,后有乐队殿后……到最后竟然离开车座,欢歌起舞,用变调的声音互相说着,我喜欢你,我中意你!!! 是这样么?你既然喜欢beyond,那你就应该尊重beyond。有一些歌曲是不能用技巧来表现的,这就像朴树在《那些花儿》里面引起你泪腺共鸣而产生的沸腾的呜咽,像何勇在《钟鼓楼》里让别人觉得震撼的那无奈和愤怒,像张楚在《姐姐》里让人心酸的嘶声叫喊,还像家驹在《喜欢你》里让你觉得愧疚中温柔和无助中伤感的倾诉! 拜托,reborn,美娜,菲儿,还有具有强大唱歌技巧的谭维维…… 是倾诉,是用心来倾诉,这个时刻,这个世界,是安静的。相信在红馆的那场演唱会上,家驹对着麦克风并不是在唱歌,他是在倾诉,告诉所有人,他是在用心交流,而不是用他的声带。 最后,还是我个人的看法,音乐是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真是越专业,感情就越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