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谈 从纸上谈
关注数: 2 粉丝数: 20 发帖数: 4,780 关注贴吧数: 31
2013年南下自我总结                      2013年南下自我总结   2013年的南下泉州学习,是我们爱盟的“装修之梦”走出更加坚实的一步之结果。爱盟“装修之梦”不再是梦!这一年的学习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龚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与成全,离不开一剑大哥及小强大哥的关心与照顾,离不开以北方同志为代表的同志间的鼓励,也离不开我们南方各位同志之间的直接投入。总之,在13年基础上,我们将更加信心地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   个人而言,2013年,全新生活环境带来了几乎全新体验,也得到了南下泉州前所未曾想到的收获。   首先,这一年给对未来的人生的意义非凡,而我继续走在爱盟的未来之路上也更加有信心了。   其次,加深了对“爱与智慧”的理解。当遇到生活中意见分歧或者一些不能很好判断的问题时,如何面对与处理才是最对的,我发现问题解决的思考起点就是回到了我个人对“爱与智慧”的认识与行动下。   再次,身体变健康、精神变好了,这是南下学习从事的体力劳动所带来的直接收获。学习装修技术的过程或许辛苦,但在进入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发现学习技术并没所想的那么难、学习本身所最重要的还是高要求下的认真与努力。   最后,南下同志间的集体学习工作生活带给了自己新的思考。在这样的集体生活里更能让人产生对比思考:对比我们每个人的优缺点、我们各自对待事物的不同角度认识,这样的对比,也是照镜子。在这样集体学习环境里,你该如何做;如何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有什么要认错、要坚决改正的。   此外,这一年,我们南下队伍里没做好的和个人没做好的地方还有不少,出现了,不该把它当做困难对待,要正视且认真对待,用我们的行动来说明!
我想当盟员! ◎                            我想当盟员! 我想当盟员!这是我现在的内心独白。   下午三点,躺在床上,经过通宵一晚的脑袋在不停转动。我忘了还想了什么,但以下的记忆是那样深刻:我想到了这十年的爱盟生活,酸甜苦辣香。觉得好笑,念了十年的经,却没能明白多少,更没能坚信自己念的是正经。三心两意,走走停停。每当认为又前进一些时,考虑的不是继续紧跟龚老师,而是回过头看身边战友在干什么;每当想退却、想放弃的时候,内心竟然可以如此“无视与平静”,心安理得;想到这几天密集讨论,自己跃跃欲试的冲动又重新燃起,难道说这只是我的一时激动?想到龚老师说的玄奘取经的故事,想到了《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想到了断臂参禅的慧可。这该是下了怎样的决心才能办到?又回过头思考爱盟和龚老师,回忆曾经誓言;《甘地自传》为什么又叫“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卢梭《忏H录》给自己带来何等震撼!龚老师坚信有“人间奇迹”,自己曾似懂非懂地点头,而今天我坚信并明白有。许多许多,不能串起来的突然间都串起来了。   一切的一切,内心有声音呼唤我——当盟员!也许没有破天荒的通宵,也许没有爱盟十年经历给自己的折磨与快乐,也许没有今天还依然保留的那股信念,我想今天是不会有想继续当盟员的心声。我被自己感动,泪流满面地,高兴、痛苦的滋味一齐涌上来,再也抑制不住。   当时一想到这,便想第一时间告诉龚老师:我要当盟员,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于是有了下午对龚老师的倾谈,如沐春风。我认为一定要把这写出来,要对自己、对爱盟、对世界负责,理当如此。                                      想当爱盟盟员:施晓君                                      2011年5月3日凌晨一点
7月2日读书日志 ◎        新爱盟施晓君自我革命读书日志(2010年7月1日,周四,晴)      上午五点半起,天格外地亮。从今天开始,决定以后早起,要么锻炼身体或者读书。我相信生物钟的调整,能够带给自己思想与意志的变化。回顾昨天一天读书、工作与思考的收获,我感到一切是美好的,我开始变得向往与希望过这样的心灵生活。以后日志也打算尽可能地在这方面写得详实一些。之后,整理刚到的彩绘本少儿书,接老师订单、下单,与供货商谈判、对下学期教辅个别品种的了解。接到洪新月老师电话,她很高兴地和我分享了看到这批书之后给她带来的快乐,然后一大包书,这次是洪新月老师自己一人英勇搬到了六楼,洪老师开玩笑地说可以到吴佩孚手下当一名小兵。之后,下载了门德尔松的音乐,《春之歌》、《乘着歌声的翅膀》、《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动人的音乐,让自己心情愉悦。伴着音乐,查找了歌德与贝多芬的材料。罗曼•罗兰曾经写过一本叫做《歌德与贝多芬》的小书,以及《名人传》中也有一些关于歌德与贝多芬的内容。《名人传》,我自己是看过的,但是脑海里面从来没有留下印象,可见当时读书真只是为了读而已。再继续了解、思考。      下午来店里,询问了姚贻钦关于暑期国学班的情况,姚贻钦说就是上课,没什么要交流。关于书店这块工作,不是我负责的,另外大家谈得不多,因此了解不多。但因为自己不了解,所以总觉得有“不踏实”的感觉。看到龚老师修改我和诗成的读书日志里,关于记录龚老师谈话部分,我看完之后,发现自己记忆是杂糅的、没有梳理出逻辑而跳跃的,只是用记住片段,最后加上自己的逻辑拼接起来,但是缝隙、漏洞、补丁却是那么恐怖。给龚老师发了条短信,感谢龚老师!看了龚老师对大家的审美评论,我感到今天从总体上来看,是非常好的。其中,麟智、晓彤和刘智的图片吸引了我。麟智的西方绅士、文明人的生活,有自己向往的一面;晓彤的图片,能够有共鸣产生;而刘智老裁缝专注的动作与神态,很好的。而没有看得很明白的是吴燕的《瓦伦悌桥》,只是体会到了别致的建筑风格与人文气息,而更深的没有体会到。我感到自己缺乏对自然、对世界更为美好的认知与欣赏。      下午,看《文化的价值》。按此书介绍,这本是用音乐来解释哲学的著作,我感到很有趣。也觉得两方面自己都知之甚少、刚好一起来思考这两个问题。作品语言很优美,内容也引起了自己的思考,特别是关于几位音乐家的评论。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或者大师的?结合龚老师在日志里面修改的“真正的大师是有自己信仰与灵魂的,是心中、生命里始终怀抱光明与希望的,是心灵经常与上帝与自己对话的,是自己创造的作品总是追求完美与极致的。”这几条十分重要,十分有意义。如果把这些完全对在贝多芬身上,她们是那么地贴切。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同时又想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是歌德呢?是否也是符合这几条的?如果两个人都是,那么为什么这两个人会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但不愿成为朋友?      晚上学习审美、选图。本来想找关于音乐、音乐家、音乐会方面的图片,但是找了半天,没有一张是自己满意的。要么是太俗气、要么是太随意,我不能够通过图片感受到画面中的人物对音乐的喜爱。但是找图当中,无意间确定了之前龚老师发出的《我们向前!》画面的盲人智者是荷马,这幅画有翻译为《荷马和他的向导》。看了觉得很高兴。之后,找了关于荷马的图片,但是没有发现自己满意的。后来看到了伦勃朗的《凝视荷马胸像的亚里士多德》,有心动、好奇的地方。两位伟人“相聚的场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此时,我感到画面中的亚里士多德内心里面并不是高兴的、快乐的、是带有严肃的沉思神情。我想这是不是体现了两位伟大人物在思想、信仰追求上的区别。我只是在想两个例子:荷马一生在无拘无束地做吟游诗人,到处讲故事。我想他不是没有能力定居下来,但是他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传播自己感悟到上帝“福音”;而亚里士多德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并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内心是否有更多的羁绊。这两种生活,到底哪种更符合思想家的作为?      晚上与师母一起看《贝多芬传》。画面很美、音乐当然很好听,一种享受,精神与灵魂上的。期间接到余钇电话,告知明天考试,今天的自由评论没法进行。电影过后,洗漱结束。开始阅读大家的审美图片,并撰写今天的日志评论。      回复吴燕:你说到关于“数字”,倒没有计算的想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记忆,看到了什么位置。但事实上,这想法就是在“计算”了。感谢你的提醒,我的做法有不对的地方。我没有任务在身,看与不看,全在能够从中获取营养,确实与页数是没有关系的。其实,一有这种想法,自己已经了解了,只不过觉得了解得还很不够,片段的零星内容根本没有资格做出自己的评价。      看诗经时代:中国哲学(方增先作品《粒粒皆辛苦》)。收获来之不易,要想获得收获,必然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与汗水;同时更当明白收获本身意义,因此要更当珍惜看似“小小”的劳动成果。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相信:坚持,必定胜利!
在进步与快乐中前行 ◎                                            在进步与快乐中前行     新的一周已开始。结合龚老师的《与老裴<再发言>交流兼作答》、老裴的《与龚老师和大家》以及刘智《6.19上午,与龚老师通话记录》的思考,来认识问题。当前,我们必须明确认清、摆正坚定前进的方向、顺利出色完成对自修功课“80分以上”的承诺。     “80分以上”,龚老师指出“是现实情况逼迫之下的‘爱与智慧’的产物,是一个现阶段不得不这样设定的基本课程与标准。”龚老师指出只要我们“作为爱盟盟员思想正确、认识清楚、行动正常,大家都‘可以做到’的。”从这里思考,我觉得可以深入到一些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     一、如何做到思想正确、认识清楚、行动正常?     现在,作为盟员越做越真、越做越难了;越做越需要真明白、真认识、真有坚定信念、真有美好大志才行。如果还只是“认识有一些,感情有一些,梦想有一些,行动有一些,联系有一些”的事实,那么我们是不堪一击的、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当我们遇到面临现实的压力与诱惑、遇到必须自己抉择、决定怎么做、怎么走的时候,问题依然会毫不留情地发生。要解决问题,我以为必须回归最本质几个问题的解答:我们人生梦想与爱盟理想是否能融合一起?我们是否认可、接受并终身服膺于“爱与智慧”之下?现在,我们做盟员总体是快乐、幸福、进步的?我们是否更认识、理解龚老师、更明白且认同做龚老师学生,对于建立“爱与智慧”信仰,成为“爱与智慧”信仰者的重要意义?我们是否明白当前爱盟,需要我们剩下来的同志都要努力成为榜样、成为真先进?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怎么可能“更坚定、更团结、更合作、更精干、更骄傲、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更真实……” 地认识爱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龚老师说“我们要继续往前,做着爱盟的大梦、美梦,非要有清晰、美好与坚定的认识与志愿不可。不清晰做不了事;清晰了不美好,则会做坏事;清晰、美好如果不坚定,好事不能做成、做好。”美好与坚定、让我想到之前龚老师说过:爱盟的大梦是要崇高、真实的。当下,这些不思考、不明确,那么怎么可能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更加主动的精神与意志来面对、战胜自己内心世界的敌人与外部环境的压力等等。      由此,我想到老裴在《与龚老师和大家》中的一段话:“我也信任龚老师,并且也跟着龚老师前进了这么多年,但是我心里一直想寻找一种理性的信任。可能在大家看来我前天的预言是在挑战龚老师的权威,不是的,我没有这样想过,但是当我们集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会怀疑龚老师带领我们前进的方式,却是事实,而且我以为这是正常的,问题是这是盟员中很多人不敢承认和面对的。”     老裴真诚发表自己意见,这点很好。但我很惊讶,也从没想过老裴之前做出预言,根本原因应是在于对龚老师产生了怀疑。这与寒假以来,一直表示“要死抱龚老师、跟着龚老师走”的老裴形象确实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老裴说在寻找理性的信任,我以为是正确的,不管是对龚老师还是对爱盟的认识,我们都应该用理性思考、对待。但是你后面的说法“当我们集体……不敢承认和面对的。”这是不理性的、错误的。爱盟要培养的人、要实现的大梦是那么崇高、那么艰难、并且那么真实的,这些,老裴同志是否认识并且同意?原则上,我们必须脱胎换骨才能跟上步伐,没有做好的原因根本上是我们自身认识、水平能力的问题造成的。如果这真的是大家随便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好,那么这样的爱盟、这样的事实反倒不是真爱盟。但遗憾的是之前做得不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造成的结果,现在我们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另外,你说“盟员中很多人不敢承认和面对的”,很多人?要有客观的依据。你所了解的有几个?他们现在在哪里?  
对《新爱盟自治共识与公约》的初步分析结果 ◎                                    对《新爱盟自治共识与公约》的初步分析结果      共识共同点        一、自治原因        1、现阶段,盟员整体自我缺失、志愿平凡、不识大梦、“五常”匮乏、水平参差;旧有制度已下,指导之成效受阻、个体之努力有限、集体之进步熹微,故决定实行全盟自治。(吴)        2、我们盟员整体自我缺失、心灵蒙蔽、见识短浅、志愿平凡,对于爱盟的美梦和理想、“爱与智慧”的信仰与意志都有太多的“无知”和“不识”,加之作人做事“五常”方面的缺失、低级错误的泛滥,这一切的问题已经到了我们自己必须彻底正视、检讨、解决的时刻了。这两个多月来,我们的自治之路之所以会遭受“重创”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黄)        3、深入分析,当前为什么我们自治没有做好?为什么现阶段全盟状况不及格?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我们本身制度与做法的问题,而是我们人出了问题:大家普遍认识浅薄、志愿世俗、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意志软弱、私心过度、行为懈怠,与自治制度在本质上不匹配、在行动上不配合。(姚)        4、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艰难曲折和两个多星期的摸索探寻,我们不断找寻和尝试新爱盟的前进道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和反思,此刻,我们决定践行完全自治、真正自治的道路。(裴)        5、选择自治的根本原因在于盟员的能力、水平、境界低下,且伴随着严重的参差不齐,一直批评反思的小问题、老问题仍然不断的出现,严重拖累着龚老师和集体前进的步伐,固有的前进方式已经效果甚微,因此自治必由之路,也是希望之路。(裴)        6、自治的两个月里,自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家普遍认识浅薄、志愿世俗、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意志软弱、私心过度、行为懈怠。在本质上不匹配、在行动上不配合,导致新爱盟自治这么短时间内便遭受“重创”。(施)        7、为顺利开启爱盟更为光明、广大的未来,实现与“诗经时代”之真正接轨;今天,我们十一人组成自治小组,并达成以下共识与约定。(苏)        8、当前爱盟盟员整体遭遇困境,原因众多,由来已久,其根本之原因在于爱盟大梦太高太远,而盟员个人大志未立,基本做人做事欠缺,及其他各方面问题的综合。目前,全盟11人做不到以爱盟的高标准。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只有自治、放羊以求突破,是为共识。(学奎)        注:明确提到自治原因的有:吴燕、黄麟智、姚贻钦、裴建忠、施晓君、苏晓彤、刘学奎。所提到的同志,基本上都在思想认识和作人做事(或者五常)方面以及当前遇到的困境三方面进行分析,晓彤的原因简要,直指核心目标;               二、两大主题与双重目标        1、2010年新爱盟以“争做准真盟员,能是GR学生”为全盟盟员之双重目标。(吴)        2、我们在“爱与智慧”道路上的穿行,每个盟员完全自治,坚守自己心中的大梦,为了“爱与智慧”的光荣,向着明确今年的两大主题和目标。(黄)        3、我们决定:以“爱与智慧”的革命构想、“百炼成钢”的革命意志,开展和实现2010年全盟活动两大主题及全盟盟员双重目标。(姚)  
龚老师谈爱盟目前可选择的三条道路 ◎                      龚老师谈爱盟目前可选择的三条道路   龚老师谈到爱盟目前可选择的三条道路:   第一条是原来的老爱盟的路,即我们自治之前的老路,很明显这条路是不能走的、也是行不通的;   第二条继续走自治之路;为什么我们自治没有做好?为什么现阶段全盟状况不及格?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我们本身制度与做法的问题,而是我们人出了问题:大家普遍认识浅薄、志愿世俗、知识欠缺、能力不足、意志软弱、私心过度、行为懈怠,与自治制度在本质上不匹配、在行动上不配合。这样的一种状况是不正常的,是会摧毁新爱盟前途的,是要根本改变的。如果要继续走自治这条路,我们大家必须从思想认识上与行为事实上完成双重的自我变革,必须在“危亡与生机”并存的本周时间里用事实证明大家认识的真正突破与事实的普遍丰收。具体而言,除了日常的活动与工作要突破与革新之外,还要做好两件大事:一、以“七点过关”为主线,彻底检讨、审视新爱盟自治在短时间内即遭受“重创”的根源与主线(首先是自己的,而后是别人的、大家共同的),思考、讨论、决定“复生”自治之路线与对策,同时将检讨、审视与“复生”自觉地、直接地、充分地体现在日常活动与工作中;二、制定《新爱盟自治共识与公约》,以保卫新爱盟之进步,以警戒、促进“七点要求”之完成,以免除“开除出盟”之耻辱,以验证“复生”之希望。以上这些大家要是没有细细的了解、理解与认同,如果没有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去认识去行动去完成,那么就只能走第三条路,即在“晓彤呼叫”当中提到的“中间道路”。   第三条:“中间道路”。我们可以寻找新爱盟自治的“中间道路”,然后在战略上穿行向前。这个穿行过程要是新爱盟前进方向的、是“爱与智慧”信念与理想的,同时又是自然的、现实的、沉着的、愉快的,是持久进行的,是自己的不断觉悟的“爱与智慧”思想精神来指导与把握的,是可以有充分的、美好的进步事实来展现、来分享、来相互鼓舞的。“中间道路”并不是死亡之路,但是,把大家叫还给上帝(命运)、交还给自己的“爱与智慧”之实际,则是“坚硬”的事实。   
2010年自治临时小组工作汇报 ◎                       2010年自治临时小组工作汇报 通过这几天的交流成果,我们决定先成立2010年自治临时小组,负责组织、安排、研究、商议2010年爱盟的各种问题与相应的工作。今天下午两点半,正式在南北望召开第一次会议,与会者:姚贻钦、施晓君、谢迪茜、吴燕、游诗成、尹雅萍、黄麟智、裴建忠、童圆辉、吴薇、吴娟、杨东姬。会议由施晓君主次,针对2010年爱盟成为准真盟员的艰巨性以及突破点、自治委员会负责人选、海内同志存在的问题等等进行交流意见。交流过程当中,大家积极发言,充分体现了主人翁的精神与态度;交流过程中,收获很大。在座的同志都明确2010年爱盟的艰巨性、要顺利进入准真盟员的行列,自我的强烈成为准真盟员的意愿、成为准真盟员遇到的各自问题的清晰认识、以及如何解决以及行动态度都是十分重要、且必须明确的。       晚上会议继续,定于晚上七点半开始。到时候,最新消息随时播报!   另外,目前自治临时小组正在报名当中,目前报名参与的人员先后有:施晓君、黄麟智、裴建忠、谢迪茜和姚贻钦。其他需要报名的同志,请直接在这份专贴里报名。                              ——临时播报人:施晓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