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Down 匿名Down
匿名容易引发悲剧....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5 发帖数: 4,154 关注贴吧数: 5
只发技术贴(煲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音质的要求,配一副好耳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大家买回来一使用发现,并没有其他人谈论的那么好。便开始怀疑自己买到的是不是假货。其实不然,真正的好耳机是需要一个听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煲 ” 。   许多人可能不明白耳机为什么要煲。其实这就好比汽车刚买的时候需要磨合一样。耳机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我们所说的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如果一开始就好好的 “ 煲 ” 一下耳塞,那么就会把它的震膜逐渐弄松,这样再听音乐时,震膜震动起来就会非常的自如,音质也较先前提高不少。所以煲耳机是很有必要的。   简介:   1、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36小时;   2、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   3、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   4、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   5、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6、在正常使用的时候音量不易过大在最高音量的3分之2就可以了   7、睡觉的时候把耳机拿下来避免把耳机搞坏!   详细:   煲耳机并不困难,但是需要时间和一定的技巧。首先,你需要一个可用来长时间放音的音源。其次音源中要有频响范围很宽、动态效果舒缓、层次清晰、高中低音各成分适中的音乐有这样效果的音乐要比一般音乐 “ 煲 ” 起来效果更明显。还有一点就是音源输出功率一定要够大,比如要 “ 煲 ”HD600 就不能用普通随身听, HD600 是 300 欧的,不配耳放根本就带不起来,还怎么让震膜松动呢?一般来说,随身听只适合耳塞和一些低阻抗耳机使用。一般而言,如用电脑声卡和收音机 “ 煲 ” 耳塞的话,需要比较长一点的时间。而用输出功率很大的 CD 随身听来 “ 煲 ” ,时间要短一些。用调频褒也算是最方便的。   森之源耳机沙龙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煲的方法:   使用调频收音机,把收音机调到一个没有信号的频道,音量控制在 20 以下。这个时候所发出的兹兹的声音相当于我们通常煲机所用的白噪音的碟。新耳机买回来大概需要每天煲上 8 个小时,持续一周到二周。虽然这种方法褒的方法比较慢,但是比较安全的。起码不至于因为操作不当把耳机煲坏。   使用 CD 机或者 MP3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一般来用 CD 机播放需要 10 几个小时左右,这样长的播放时间容易降低 CD 机的寿命。而如果用 MP3 播放由于其本身构造的优势,便可以长时间的播放曲子。很适合煲耳机。刚开始用轻柔一些的音乐,在较低音量下让耳机先舒缓 10-30 小时,然后用普通的音乐(摇滚、舞曲除外)在中等音量状态褒 100-200 小时;如果这时你听着高音不刺耳了,变得圆润自然,中音温暖亲切,低频再也不是混成一团的轰隆隆,而充满细节,那基本上是大功告成了。   另外还有些人褒耳机喜欢用音频设备,例如电脑音响等。虽然这样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软件和特定的音碟,煲耳机煲的比较专业。但石头不推荐初学者使用这方法。因为现在返修的很多耳机都是在褒机的时候方法不当坏掉的。如果你身边有比较专业的人士,那你到可以尝试这类方法。一般就是用白噪音的碟和粉红噪音的碟来交替煲。还有些是用一些特定的频率发生器来煲的。用这种方法褒的好处就是可以使耳机快速进入状态。缺点当然是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把耳机煲坏。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些音乐。在人声来说,蔡琴的和王菲的声音都不错。推荐曲目有《渡口》、《天空》 ,沙拉 . 布莱曼《月亮女神》,恩雅的音乐也不错。另外腾格尔的人声中气十足、爆发力极强也很适合煲机,推荐曲目有《天堂》。类似老鹰的加洲旅馆比较经典的曲子也很合适。阎学敏《炎黄第一鼓》也是煲机的好碟,另外像惠威的试音碟曲目覆盖面很广也非常合适用来煲耳机,百度搜索 “ 惠威 ” 很容易就能找到的。   音乐,Always (一)音频篇   低音。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中意的部分,我也不例外。节奏控制的核心,有一种掌控全局的大气,加之以全身不由自主地跟随而在节拍中得以释放身心,更展现低音的魅力。低音的轻重,把握着抒情的浓淡;低音的快慢,牵系着抒情的急缓;低音的长短,表征着感**彩的变幻。在那音乐诞生的原始时代,石器敲击的低沉的节拍便展露了头角;而现在在这流行泛滥的时代,低音也未失去其重要地位而为许多青年人所拥戴。如果音乐里没有了低音,啊!没有了低音的音乐世界,不可想象!   (推荐曲目:蔡琴<<渡口>>)   中音。人声展现魅力的音域。自从人开始唱歌便饱满了原先只有石器敲击的低音为主的乐曲。再而有广大中音乐器的加入,中音便成为三频音色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更关键地,如今音乐中用以演绎主旋律的人声恰好出现在这一区间里,幸运地使中音当上了主角。无疑,中音是音乐的中心,使之丰富的关键所在。   (推荐曲目:许茹芸《突然想爱你》)   高音。在一支乐曲中,她不可以时常出现,但又不能不出现。高音似乎给歌曲定下了一个表现的空间,却又让人在聆听高音时感受到高音后面无限的空间所在。难于描绘高音给音乐带来了什么,肤浅地说,她是音频确定的三分之一。但是,没有了高音的音乐——有如金黄的麦田上没有蔚蓝的天空;有如璀璨的星空后没有深邃的天幕;有如高耸的山尖没有上没有圣洁的白雪。所以热烈的拉丁不能没有一把铃鼓,华丽的交响不能没有一支竖琴,悠扬的国乐不能没有一干竹笛。   (推荐曲目:滨崎步《END ROLL》)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