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小叶樟
江川小叶樟
关注数: 72
粉丝数: 51
发帖数: 7,300
关注贴吧数: 10
沉痛悼念好朋友好兄弟战若才不幸病故 我们江川知青的好朋友好兄弟战若才日前因心脏病不幸去世,愿兄弟一路走好,天堂无疾病,愿家属节哀顺变!
《谍战风云》发布会图片 激动人心的快乐吧首部微电影《谍战风云》发布会于8月11日成功举行,吧友们冒着酷暑,星夜兼程赶往苏州,西山老农借天堂苏州银泉山庄宝地,为快乐吧首部微电影《谍战风云》举办首映庆典,众明星盛装闪亮登场,走红地毯,那阵势,那气势,一点不亚于星光大道,是快乐吧名副其实的明星。这阵子,举吧欢腾,祝贺快乐吧走过10周年辉煌,祝贺五十年代吧又登上了一个快乐新台阶。
人间四月天泰州三日行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旅游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都说人间四月天最美,我们这些老头老太离开钢筋水泥城,乘大巴,走高速,过长江,到泰州,聚一起,乐一把,疯一把,火一把,活一把,欢声笑语镇泰州,顽童魅力本天色,哪个敢说我们不美。
大宁绿地郁金香花展连着办了几年了,今年又去观赏,为美丽盛开的郁金香陶醉。
春来百花开,郁金香大宁 春天来了百花开,一年一度的大宁郁金香花展又火了,日前去大宁拍了些郁金香,为花陶醉,为花神迷。
欢乐聚会狗年旺旺 狗年旺旺,欢乐聚会,喜在眉梢,笑在心头。以下是部分上海苏州快乐吧友聚会的照片,场面活跃多喜庆,文艺风范有腔调。
心有灵犀一点通新春团拜在东宫 2018新春团拜会于1月21日在东宫举行,再见了许多老友和新友,拍了些照片,经整理后上传贴吧,因片片较多,上传时间可能较长,请先别插楼,待上传后跟贴,谢谢。
今天是三九首日,一年中最最严寒的日子到了,前几天淫雨霏霏,滴滴答答,阴冷难受,昨日又吹来西北风七八级,风雨交加,今日太阳却早早爬起,笑眯眯的,好像为2018年开光,蓝天白云也重现申城。如此好天气不出门真有点对不住老天,到公园见腊梅已盛开,在明媚冬日格外澄澈,莫辜负了腊梅好心意,赶紧端机拍下。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村 西递古村位于安徽黟县,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清,鼎盛于清初,历经900余年,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明清古朴风貌,2000年和临近的宏村共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是国家5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们40多名知青老朋友在秋末走进挑花源,看看西递村里人家,作一会过客,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了,带不走一片云,却欣赏了西递人家,对皖南古村落多了一份情怀。
塔川村在安徽黟县,距宏村2公里,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村依山而建,民居层叠错落如塔耸立,又有小溪穿村而过,此为村名“塔川”来历。因村里古树参天,加之种了乌桕树等树种,每逢秋天树叶斑斓,红黄绿相间,更有粉墙黛瓦掩映其间,成为游客赏秋好去处。塔川村口大树蔽天,游客众多,在导游彩旗指引下排成长队,从拱门下进村。大树迎客,老树不语,老树已经百年,扎根大地,看够了春秋,饱尝了寒暑,脚下走过的游客们只是匆匆过客。
2017年11月17日,40多名江川知青组织了一次旅游活动,从上海出发,首站来到浙江临安大明山。
无锡梅园位于无锡西郊,出行方便,火车站出来换乘地铁直接就可到达。大门口石上“梅园”两字由荣德生题,门是新开的,字碑也是新做的。最早的梅园在无锡西郊的东山,就是现在梅园最西边的地方,老大门原开在那里,现因已封闭。老梅园大门进来是这样的,迎面是梅园刻石花坛,原直对梅园正门,后大门东移,此处就偏静了。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此建园,植梅数千株,占地81亩,在紫藤花棚环绕处,建有一圆形花坛,中间是块紫红色巨石,上刻“梅园”两字,由荣德生在1917年手书,“文革”中被毁,改成“大寨公园”,1977年恢复“梅园”园名,1980年根据荣德生手迹重新将“梅园”两字刻在石碑上,梅园也进行大规模扩建。一个轮回,梅园终于正本清源,只是感叹世事多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紫藤已有100多年历史,恍如龙蛇起舞,要看满园梅花绽放还得等待时机。
荣氏故居和PRADA 这几天,一则小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荣宗敬故居经PLADA修缮后短期向市民免费开放。荣宗敬旧居位于陕西北路186号,人们在院内排队等待入内参观。PLADA是来自于意大利米兰的世界著名奢侈品时尚品牌,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荣宅是上海最为高雅的花园洋房之一,原是上海最大资本家名门荣宗敬的私宅,2011年,PLADA开始荣宅修缮工程,历时6年终告完工,近日对外开放,一个个美轮美奂的房间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幢百年老宅凝聚了荣氏家族的信任,中国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心血、以及中国和意大利工匠的精湛技艺。荣氏老宅由陈椿江设计,1918年建,主立面为2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风格。荣宅是幢带花园的三层小楼,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建于1918年,是上海旧时最大的资本家、“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荣宗敬的故居,至今已逾百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0月将其公布为优秀历时建筑。
游沙家浜湿地公园 沙家浜湿地公园位于常熟,自2009年开始建设湿地公园,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园规划总面积41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07公顷,涵盖河流、沼泽、湖泊和人工4大类湿地,又以芦苇湿地为特色。9月9日,60多位江川老知青到此一游,限于时间,只是游了红石村和横泾老街这两个景点,虽仅能窥见湿地公园很少一部分,但大家依然兴致很高,期待今后再来此游玩。 沙家浜因京剧《沙家浜》而打响知名度,文革期间就已家喻户晓,京剧《沙家浜》改变自沪剧《芦荡火种》,讲述的是抗战时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里养伤的故事。现在沙家浜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景区游客中心前广场“咔嚓咔嚓”来几张,到此半日游留个影。沙家浜湿地公园导览图,此导览区域仅是湿地公园一部分,约十之二三,也是游客游览的主要区域。
孙武庄园知青留影 秋风起,脚痒痒,9月8日,60多名老知青结伴前往昆山孙武庄园度假,老友相见,风采依旧,家长里短,热闹非凡,茶馆叙旧,餐厅碰杯,湖岸留影,廊桥漫步,相互祝福,共庆平安。
无锡登惠山观石门白云洞 惠山座落于无锡市西,登惠山有南、中、北三条通道,我选择了北道,登三茅峰,相传江阴茅氏三兄弟在此建有三处道观,然后下山路上观石门摩崖石刻和白云洞文昌阁等道观。山上树木葱茏,山道游人不多,挺适合休闲吸氧练腿力的。懒人懒办法,乘索道上山,可省不少力气,但也少了爬山的乐趣,登山其时是项很好的运动,只是要量力而行,一路上山,遇到一些爬山者,其中也有好多老者。83岁老顽童发现山坡上有块平整大石,大概是一时兴致,涂鸦“龙山坡”,呵呵,也许几百年后,可成惠山上一个古迹了。
无锡惠山寺与锡惠胜境 无锡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公元423年),距今近1600年了。惠山寺属禅宗道场,历史上5次遭劫,又5次重建,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而成为无锡十大丛林之首,寺内有保存完好的唐代听松石床、唐宋经幡、宋代金莲桥、明代古银杏、清代御碑等珍贵文物。 古华山门是惠山寺以前的头道大门,门前,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老经幢,南边的建于1100多年前的唐代陀罗尼经幢,是无锡现存最早的地面文物,北边的是建于宋代的大白伞盖神咒幢,唐宋两朝经幡并存一地,实属罕见。 金刚殿惠山寺的第二道大门,金刚殿是两层建筑,下层门洞上方有“锡惠胜境”四个大字,上层挂着乾隆皇帝钦定的“江南第一山”匾额。惠山寺正门,“惠山寺”为乾隆所题。
无锡南禅寺和清名桥古运河区 在无锡火车站乘坐地铁1号线,2站到崇安寺,3站到南禅寺,快捷便利,出站步行即可到达南禅寺景区,继续前行就到了古运河清名桥景区。 望湖门,位于中山路解放南路一侧,西汉高祖5年,无锡县建立,城外有郭,郭设4门,明嘉靖23年南门改称“望湖门”,1949年,改朝换代,城楼被拆,隔了60年,执政者大概想要重现辉煌,2009年复建南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望湖门。南禅寺位于另一侧,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距今已跨越1470年历史,初名护国寺,曾占地100多亩,是南朝480寺之一的江南名刹,规模宏大,号称“江南最胜丛林”,明永乐年以来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至今南禅寺依然立于古运河畔,只是周围已被酒楼商铺包围,灯红酒绿,声音嘈杂,全没了以往的宁静庄严肃穆。妙光塔在南禅寺的东侧,高43.3米,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至今也有千年了,当初因宋徽宗赐名“妙光”,故有“妙光塔”之称,古塔为7级8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铃,随风叮当作响。
无锡崇安寺与公花园 无锡崇安寺是国家4A景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从火车站出来乘地铁1号线到三阳广场下车就到了。崇安寺自有寺以来,已有1600年历史,现寺院所在地为1905年建成的公花园,属于中国最早期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
澳门历史城区 进入盛夏7月,中国又有两个地方(可可西里和鼓浪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有了52个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的53个,相信不久将来,中国一定可以争得第一。港澳台三地,只有澳门的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一起去看看吧。 从深圳蛇口客运码头乘船进入澳门。从议事厅前地进入历史城区,议事厅前地其实是个不算太大的广场,面积才3700平方米,广场上有喷泉,原址是一个葡萄牙军官的铜像,文革中被毁,建起喷水池,因而索性俗称“喷水池”,整个广场由碎石铺成波浪状,人们闲时在此休息。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玫瑰圣母堂供奉的是花地玛圣母,是葡萄牙人很崇拜的神,教堂内还存有许多油画及雕像,教堂后面设一小博物馆,内藏圣保禄大教堂遗留下来的早期雕刻及遗物。穿过这条狭窄拥挤的小街,将进入大三巴耶稣会纪念广场
紫荆广场观升旗 早晨7点多,从香港尖沙咀码头乘天星小轮前往湾仔会展中心,即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维多利亚港最为瞩目的建筑之一,远远看去,外形如一只飞翔的大鸟。会展中心是香港回归当天中英双方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地方。 船行不多时就来到了海湾的另一边,到香港金紫荆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金紫荆广场实际是香港会展中心前一片小广场,广场上安置一座金紫荆铜像雕塑,是中央政府在97回归时赠送香港的。铜雕高6米,镀金紫荆花代表香港,花岗石基座上圆下方中间长城图案象征祖国,意为香港是中国的。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当天上午8:30,金紫荆广场上举行了国旗和区旗的升旗典礼,以后,每天上午8:00正,广场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吸引游客和市民观看。
位于南翔的古猗园是上海古典园林,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乾隆11年、53年和同治光绪年间又分别多次大兴土木,修缮扩建,2009年,古猗园再次改造和向东扩建,面积达到100多亩,古朴淡雅,遍植梅花、牡丹、荷花等,四季可赏,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各具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散发着古猗园特有的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气质。保存有唐代经幡、宋代普同塔、南厅、微音阁等历代文物和遗迹,引人在欣赏园景时,更能探古思幽。 古猗园南大门位于沪宜公路,离地铁站约1.2公里,是中规中矩的中国园林门,正门上方“古猗园”由胡厥文题,屋脊上装饰的是龙和象。门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子,一狮子双足抚摸球,另一狮子则抚摸幼狮,两狮子呲牙咧嘴看着每一个进出的游客,这对石狮子原来自本地城隍庙,1958年移至古猗园。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多由此入园。进园门就是一块被称作“南翔壁”的仿砖照壁,高5米,宽10米,壁上方是一对展翅飞翔的白鹤,全壁雕有南翔镇名称历史传说的图案。古猗园的牌楼在大门的西侧,里面是停车场和古猗园餐厅,供应南翔小笼包子。
南翔老街之云翔寺 南翔老街上的云翔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4年(公元505年),因有白鹤常停留于此,故寺名初为“白鹤南翔寺”,寺庙香火旺,引得众人来,寺旺人兴,居民渐渐多起来,因此建镇名南翔。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赐额“云翔寺”。因天灾人祸,寺庙在上世纪时已经毁损,能见证历史的仅有双塔一对,和散落在古猗园内的唐石经幡和宋普同塔。2000年时,上海市佛教协会决定于原址重建,历时3年5个月,耗资近亿元始建成,建筑为仿唐朝风格。《重修云翔寺碑记》中说:“而今古刹重光,梵宇嵯峨,造提蔚然,古朴大方,俨然一派唐风,三世释尊,千手观音,文殊普贤,妙相庄严,大雄宝殿,气势崔巍,双翼展出,庑廊花木蓊欝,错落有致,小溪幽雅,金鳞游泳,生机盎然,钟鼓楼雄踞东西,山门前须弥灯铜狮井然有序,旗杆高耸入云,整体似凤凰展翅,盖胜唐时全盛之貌焉”。 可是细细看来,寺庙大门上方匾额所题是“留云禅寺”,明明是云翔寺,为何匾额题“留云禅寺”?原来上海南市区原有座创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留云寺,抗战时期毁于战火。2001年,留云寺第六代传人、台湾悟明长老倡议重建留云寺,上海佛教界集合众议,决定由慧禅法师受命在南翔古镇原址西移60米重建留云禅寺,使云翔寺与留云寺合而为一,续接香火。并由世界佛教僧伽联合会名誉会长、台湾海明禅寺法主和尚悟明长老题写“留云禅寺”匾额。 公元2004年10月《重修云翔寺碑记》对这一变动没做任何说明,不知何故。 现在南翔人一定很后悔当初做出的这个决定,千年云翔寺只能留在历史中留在传说中,这块匾却再也挂不上寺门了,站在故地,难以释怀,连佛教协会赵朴初老题的《云翔寺》也只能刻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对山门,悲乎。众多慕名而来南翔游“云翔寺”的游客,对眼前寺门上却挂“留云禅寺”也一定难以理解。 寺门上挂《留云禅寺》导览图上标《云翔寺》赵朴初老题《云翔寺》一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题觉醒法师(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题《重修云翔寺碑记》
南翔老街三味观 但凡能称得上老街,总会有些说的出口上的了台面的味道,南翔老街亦如此,早在清末民初,上海就有了“银南翔”之说,算是上得了台面的渊源。 首先是水乡味,既然是江南古镇,总少不了个水字,择水而居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仁者乐水”,南翔老街邻水而建,两条河成十字形交叉与老街为邻,将老街劈为四个区域,人员走动,自然桥多,有报济桥、永安桥、兴隆桥、太平桥、吉利桥、金黄桥等,枕河人家必然也多,成了老街一味。 报济桥,位于云翔寺前,建造于宋景佑四年(1037年),桥石板上有白鹤浮雕图案,相传因白鹤飞临此地而建云翔寺,象征南翔先有寺后有镇的一段历史,2008年重修,桥柱上刻“古今千年留胜迹”似有画蛇添足之意。
南翔老街之老字号 南翔老街核心之人民街,自西起南华路至东边生产街,一条不足300米长的石子路,尤其是东边自解放街起的150米内,聚集了众多的老字号,名副其实的撑起了古镇老街的称号。 百年以上的老字号,有长兴楼、大昌成、宝康酒楼、苏义顺等。 长兴楼,于清光绪26年(1900年)开张,1937年建造3开间,2008年重新建造为4开间楼房,坚持做传统小笼百年确实不易。大昌成,南翔百年老店(1865),原是经营南货,真正的百年老店,高大上的店名,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可如今,嗨,毁三观呀!开开关关百五十年,真不知该偷着乐、心里笑,还是该长歌当哭。
迎春团拜知青风貌 1月10日,按理已是三九天全年最冷的时候了,可江川的知青们却怀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从各地赶赴迎春团拜会场,兴奋的表情洋溢在脸膛,温暖的话语传递着友情,相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知青真挚的情谊长存,愿年年相会,日日思念。
搭顺风金鸡报晓,迎新春知青团拜 1月10日,知青2017年迎春团拜活动如期在杨浦区顺风大酒店举行。 “在辞旧迎新之际,给各位兄弟姐妹们拜年啦!”“我们要继续发扬北大荒精神,抱团取暖,用阳光的心态过好每一天,携手友谊,迎接人生的灿烂黄昏。”
南翔老街之檀园 檀园开设于老街上的混堂弄,混堂这个词上海人都晓得的,就是洗澡弄堂的意思,大概这条路上很早以前是开设公共澡堂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人像下饺子般泡在个大水池里,水混混的池子里洗澡,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澡堂。想必家家都有了私家浴室,也不必再去混堂了。混堂弄这个老地名还在,正映证了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混堂弄上最出名的当属檀园,虽然它现在只是个重建园林。但追根溯源,檀园为明代艺术家李流芳的私家花园,是当年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场所,于明清换代之际被毁。2011年恢复重建,占地约10亩,内建有宝尊堂、山雨楼、次醉厅、芙蓉沜等景点,居中是片葫芦形水池,厅堂环立于周围。
皇家卫队换岗仪式 看皇家卫队换岗仪式,是到访伦敦游客非常想看的一道风景。英国皇家卫队,是英军陆军中精锐部队,对队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身高体重都有严格标准,对长相、嗓音也有很高要求,长相要俊朗、嗓音要洪亮,口齿要清晰,并非想加入就能加入的。皇家卫队的士兵是从陆军部队中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一旦加入,还要进行严格的军训和仪仗队训练。皇家卫队的队员头戴黑熊皮帽有约200年历史,戴帽能使士兵看起来个头更高更威武。不过由于动物组织的不断提抗议,从2001年开始帽子用人造皮草代替。 皇家卫队的换岗仪式主要在骑兵卫队阅兵场、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骑兵阅兵场是皇家骑兵卫队,宫和堡是步兵卫队。 阅兵场司令部门口, 两侧门廊下是威武的骑兵,双目盯视前方,骑在马上纹丝不动,风采照人,坐骑毛发光滑锃亮,双耳竖起,警觉异常,同主人一样,站在门廊内纹丝不动。墙上挂着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去惊动马匹。
大英博物馆之中国瓷器篇1 大英博物馆95号馆于2009年5月设立,展出Sir Percival David爵士收藏的1700余件中国瓷器。Percival David从1910年他18岁时就开始狂热的收藏中国瓷器,以私人之力收藏的中国瓷器数量之多品质之高种类之全,仅次于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比如中国瓷器汝窑全世界总共收藏67件,台北故宫23件,北京故宫17件,Percival David的基金会竟然有11件。其收藏的中国瓷器涵盖了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磁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时间跨度从晚唐起,宋、金、元、明、清至民国的瓷器悉数收藏。95号馆就是专为他设立的,也幸亏有了这么一位藏家,我们才能见识到这些稀世宝贝。 元青花瓷龙纹大瓶,特点在于颈部仿照青铜器,带有二个耳环,由景德镇制造,时间为公元1351年,至正11年。这对龙纹大瓶几乎囊括了除人物外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元素,如龙纹、海水、蕉叶、扁菊、云纹、杂宝等,且绘制精良,难有与之比肩者,故此对大瓶作为元青花标准器当为魁首。在这个大瓶的瓶颈上,书写着“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舌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看懂了么,时间地点人物是由目的所有要素信息一应俱全,交代的清清楚楚,因此,这对龙纹大瓶是青花瓷中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精品了。这件是名副其实的真品,非江湖冒牌货。乾隆御制碗,这件物品真伪难说,说明里是南宋(1086+-1125年),碗里题词却是:“均窑都出脩内司,至今盘多椀艰致;内府藏盘数近百,椀则晨星见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椀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乾隆丙午御题”。很可能是件伪品,中国奸商哄过老外,老外上当受骗,是哑巴吃亏,大英博物馆尊重捐献者Percival David基金会也就认了。。
大英博物馆之欧洲篇 欧洲人的祖先是非洲人,当古近东埃及文明出现时,欧洲还处于野蛮时期。尽管如此,欧洲人对自己的东西却是十分珍惜,保护的很好,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可以感知。 史前欧洲(公元前)部分: 福克顿鼓,约公元前2500-2000年,这些雕刻华美的石灰岩圆石是在约克郡福克顿一处古墓里发现的。旧石器时期打制的石斧工具和石制武器青铜材质的酒壶,法国巴斯出土,约公元前400年,酒壶上了红釉,镶有珊瑚,是当时杰出艺术作品。
克伦威尔和丘吉尔 英国有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是17世纪的英吉利共和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一个是二战三巨头之一,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温斯顿.丘吉尔首相。 在议会大厦的入口处,矗立着17世纪时率领议会军把查尔斯一世送上断头台,并建立起共和政府的“独裁者”克伦威尔,这位将军,气宇轩昂,目光炯炯,手持宝剑,何等的威风,正是他,带领英国迈出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关键一步。1658年他患病在伦敦去世,2年后,查理二世复辟,他的遗体被从威斯敏士特教堂掘出,斩首示众,其头颅就被挂在议会大厦对面威斯敏士特寺的尖顶上。但英国人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1899年,在克伦威尔300年诞辰之际,英国议员发起为克伦威尔铸造铜像,今日我们所见的克伦威尔铜像,就出现在他应该出现的地方,议会大厦入口处,静静的看着议员们在他脚下进进出出。
大英博物馆之中东篇2 古代中东覆盖了现代中东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海湾各国、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土耳其。其中心是叙利亚和阿拉伯沙漠,人们生活在底格利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其东南部分叫美索不达米亚沿地中海东岸向南的部分称为黎凡特地区。 1.古代伊朗部分: 塞勒斯圆筒亦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塞勒斯是波斯(现伊朗)第一个阿契美尼斯王朝的国王,他在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伦后,发布了关于军队和政策的法令,后来作为国家人权的宪章,用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形式----巴比伦文字刻在一个粘土圆柱体上,这就是第一个关于人权法的宣告。圆筒上的文字大致为:波斯是崇尚自由的帝国,期望在世界各地的波斯人民回到祖国怀抱。圆筒上的铭文鼓励波斯帝国崇尚自由,允许离散在外的人群回到祖国,被视为容纳和尊重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象征。这个圆筒被单独存放在一个玻璃柜,可见博物馆对其十分珍惜。类似的洪水碑刻,公元前7世纪,碑刻以巴比伦文字记载了在巴比伦流传的圣经中的洪水故事,显示闪米特人的宗教与神话之间的共同之处。雄性狮身人面像,头戴象征神性的有角头饰,来自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波利斯,是波斯版本的亚述守护神像。一组狮子扑食浮雕
友谊心桥-江川 西山联谊,用餐时看到“江川餐厅万里河餐厅往里走”标识,以及江川餐厅和万里河餐厅所附的照片,不由让人将江川和万里河联系起来,这一联系,就穿越啦。
友谊心桥-抢亲 1楼先给度娘,最近度娘有点麻烦,碰着些不顺心事,犯点情绪,咱也认了。首先声明,这不是王老虎抢亲,也不是聊斋狐狸精诱书生,是大宋年间一桩抢亲奇事。
友谊心桥-真棒 前几天,沪杭400来位知青朋友借两地联谊会搭起的友谊之桥,来到苏州西山太湖之滨,三天两夜,老友相逢,叙旧谈新,无比激动,其热烈欢快的场面感动了无数人,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的道一声:“真棒”!
清茶会友,西山迎客 明天就要出发去西山,想着要见到许多江川的老朋友,心情无比激动,先准备好茶具,到时泡上一壶清茶,浅酌慢饮,唠唠嗑,聊聊天,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家长里短都是情,互道珍重夕阳红。
谷雨时节,正是赏牡丹的时候,今天兴致勃勃到古猗园,却不料盛开的牡丹少的可怜,问之,原来是昨日一场大雨,将花打的零落不堪,但既来之则安之,还是得拍些,好歹也算是看过了,一年一回,再看就的等明年了。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 顾维钧是上海嘉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生于1888年1月,卒于1985年,享年97岁,是个长寿老人了。其一生以外交事务为主,曾任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付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当然也得了个国民党“战犯”头衔,位列国民党战犯第22位,排在宋美龄阎锡山之前。之前,1928年,他还因是北洋政府官员而被南京国民政府通缉。日前,我前往嘉定参观了顾维钧陈列馆。陈列馆位于老街法华塔内。
当年没房自己盖 《印象马库力》画册P18-1照片是当年13连知青在荒草甸子上盖知青宿舍的画面,做画册时没有收集到画面上知青的姓名,是留下的一个遗憾。现在,我们找到了他们,弥补了这一缺憾。右起:胡蓉娣、贾志刚、朱云龙、王雪香、韩洪武、李伟英、史秋香、李晓敏,跳板上左:吴庆英、右:张庆尧,房顶上从下起:曲长柏、“小烟鬼”、任飚、张友娣、钱正平(无正面画面)。知青人名提供者任飚,在此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们将继续寻找画册照片中尚没具名的知青姓名,恳请知情朋友们提供线索,帮助我们完善画册,万分感谢。
隔壁公园里的海棠花开的正旺,拿起相机拍了些,与大家分享,赏花观花,拥抱健康和欢乐。 贴梗海棠
梨花飘香幸福来 清明前后,百花开,春意浓,梨花枝上层层雪,幸福快乐寻上来。
天无二日胡侃一气 自从后羿射日,天上10个太阳就剩下1个了,以前10个太阳轮值,有昼无夜,后来只剩一个太阳,晨起暮落,昼夜分明,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华秋实,四季轮替,万象更新,“天无二日”成为不二法则。
广州陈家祠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7路,西关地盘上。祠堂于光绪20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氏族人合资兴建的宗族祠堂。在广东现存祠堂中,陈家祠最富有广东特色的艺术建筑群,布局严整,装饰精巧,富丽堂皇,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陈家祠为三进式庭院,由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明明是个宗族祠堂,却偏偏要在醒目处挂上个陈氏书院的牌子,似乎要给祠堂更增添些书香气,为陈氏族人增光添彩。
广州西关步行街 1500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在广州某地登岸传教,这个地方由此得名“西来初地”,后称西关。到广州游玩,想逛逛老城,非西关莫属,这里最有老广州味道,类同于上海城隍庙。西关现属于广州荔湾区,步行街位于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之间,全场1200多米,统称上下九步行街,说来有点拗口。步行街的骑楼长廊建筑绵延千米,始建于清代,独具岭南特色,雨季有利于商户和行人避雨,且能遮阳,实用而美观。
新场古镇7-风情 古镇闹中取静,风情万种,有许多特色的吸引年轻人的茶楼酒吧,也有怀旧的小铺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眼前,让你不能自已就迈步进入欣赏,有些奇言妙语也能让你会心一笑,河岸边风铃叮当,留住你的脚步,让你不禁瞪大眼睛看少年们的留言。 201314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家茶楼,这位留马尾辫的小伙邀请我进内参观,当然是欣然接受啦。
纪念中山先生 昨日,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91周年,大陆台湾不约而同举行了纪念活动。10月,是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陆将举行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台湾由于政党轮替,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届时如何活动不得而知。去年去了广州,在中山纪念堂和越秀公园中山纪念碑瞻仰了中山先生。 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致性的建筑物之一,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这里原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全部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高49米,是广州近代著名的建筑杰作。
由上海市知青历文化史研究会和海湾园知青文化广场主办的“知青心民族情”迎春闹元宵歌舞于昨日下午在同济大学礼堂演出。由四川西昌知青纪念馆艺术团、浙江杭州红叶舞蹈团、上海金达莱艺术团、上海黑土情知青艺术团、上海红土情知青艺术团、上海红枫知青艺术团、上海西域歌舞团、上海体育学院女子鼓乐队、上海稻花香知青艺术团、知青上海艺术团合唱团、上海延边知青合唱团、上海勐龙知青舞蹈团等12个知青团体演出18台歌舞节目。演出由上海体育学院女子鼓乐队的《盛世中华》开场锣鼓开始。
喜洋洋迎猴年,笑呵呵显风采 1月16日,正是隆冬三九,一年一度的迎春团拜会如期召开,近300位江川知青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普陀山酒店2楼,呼朋唤友,嘘寒问暖,紧握双手,深情拥抱,冷清的空气,顿时热浪阵阵,暖意融融。已跨入爷爷奶奶辈年龄的老知青们,个个喜洋洋,人人笑呵呵,一张张笑脸上绽开着的是知青的精神气质,尽显时代风采,一道道皱纹里犁进的是风刀霜剑,不失岁月印痕。把酒迎猴年,其心盼再聚,让知青的这份纯真情谊在杯杯醇酒中融入我们的血液,温暖我们的胸怀,伴随我们的生活,长长久久,绵绵纯纯。
台湾行-一家亲 台湾的山水固然美丽,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等等等,但跟大陆比起来,则是小巫见大巫了,大陆的高山峡谷、江湖河海、草原荒漠远非一个小岛可比,但小岛的人文是道美丽的风景线。同属中华民族,基因相同,语言相通,虽然两岸分隔了60多年,往远说则是三、四百年,大清够不着,甲午割让给小日本,隔阂客观存在,但血脉总是相通的,中华文化同样滋润了台湾民众。因是自由行,使我们有机会更多的接触到台湾的普通民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看法,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或是上几辈人的各式经历。总体来说,台湾人很自足,但也有不满。台湾人很热情,对人诚恳,像极了自家人,但对大陆的感情又很复杂。
台湾行-高铁台铁捷运 台湾出行交通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方便的,一个狭长的岛屿,南北也就300多公里,跟大陆出行动辄就是上千公里几千公里相比,是很短的距离了,也就从上海出发过南京那点路。台湾出行不外乎飞机、火车和汽车了,相信大陆客是没有谁想乘飞机的了,除非土豪或赶时间分秒必争之客。台湾的火车有高铁台铁和捷运(地铁),这次我们全乘过了。 从桃园到高雄,我们乘坐高铁,台湾高铁也就这条线路,共设8个车站。出机场后,乘转驳车去桃园高铁站,买车票给我个意外,售票处看到65岁以上可半票,直接跟售票员说,二张半票,同时将大陆居民通行证递上,售票员也不看不问,将已经放到窗口的2张全票收回,给出2张15元的半票,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半票只对台湾居民。台湾仅有1条高铁,连接台北和高雄,设8个车站,全长345公里,单程1个半小时。车上乘客不多,非常安静,座位很宽敞,座位椅背后有详细的车上服务咨询,各种标识一目了然,即使目不识丁也能从图示上找出需要的资讯,非常的人性化。资讯特别提醒“敬请将手机铃声转成震动模式,使用手机时请轻声说话”,难怪车厢这么安静,原来有提醒。
台湾行-赏美食 要尝台湾美味佳肴小吃,大多在夜市。我们第一餐是在西子湾观完日落并参观好打狗领馆后,乘船渡江进入旗津半岛,此时,街面灯光闪烁,夜市已开张,人头挤挤,食客们蜂拥而至。找到一家较大的店面,其实也就像上海的两开间门面,门前一侧有一张大台上面摆放各种海鲜,及少量蔬菜,另一侧是几个大玻璃柜和塑料盘,全是生猛海鲜。我们选中这家,却没位置,走了一圈回来,老板笑容满面,说有位了,我们看看,门前沿街3张桌都有客,一楼店堂内满座,哪有空位?伙计领着我们往里,转角有一狭窄楼梯,“楼上”,哈哈,可以到楼上,贵宾待遇啊。上去一看,其实也简单,水泥地,吊扇加吊灯,两圆桌,皆满座,老人加小孩,看样是家人聚餐,临窗两小桌,空着一桌,给我们了。肚子也饿了,早上从深圳出来,经桃园到高雄,还没吃过正餐,便抓紧点了4个菜,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番,填饱了肚子。
台湾行-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 在台北,参观了中正纪念堂和国父纪念馆,是在“苏迪勒”台风到来之前,天空有点阴沉,云层厚厚的,太阳偶尔露个面,勉强跟你打个招呼,说声对不住,不能一直陪你,嘻嘻。 中正纪念堂位于自由广场,包括纪念堂主体、纪念公园、牌楼、瞻仰大道,广场两侧,分别是音乐厅和剧院。
台湾行-松园别馆 花莲松园别馆不好找,明明按图索骥过了市党部和英雄馆,又过了中山路美仑溪河,按理松园别馆就该在附近了,可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烦人,往前行,过马路,路边有块三寸宽不起眼瘢痕累累的小木牌,凑上去一看“松园别馆”四个字,谢天谢地,应是此地了,顺着台阶就上。松园别馆位于花莲美仑溪畔近太平洋入口处高地上,是听松林低语、观太平洋美景的胜地。建于1943年,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期,做日军军事指挥所,也是日本高级军官的休憩所,据说当年日本神风特攻队出征时在这里接受天皇赏赐“御前酒”,然后跟美国佬拼死拼活的打仗,难怪美国人在战争后期要对台湾狂轰乱炸。一些台湾人至今想不通,国民党和大陆说我们台湾人抗日,可美国人为什么轰炸我们?你说思维乱与不乱。松园别馆主建筑为2层混凝土结构,另有3幢为木结构,是花莲目前仅剩的日本殖民台湾时的军事建筑。
台湾行-花莲望洋 在上海是看不到太平洋的,得去宝岛,花莲当属最佳地。花莲是台湾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南北长142公里,也是台湾原住民最多的地方,第一大族为我们熟悉的阿美族,为我们开车的司机阿龙的妈妈和老婆都是阿美族人。花莲有漫长的海岸线,紧贴着太平洋,到花莲,第一是看洋,不是看洋人洋货洋书洋楼,是看太平洋,浩瀚寥廓深邃湛蓝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清晨来到海堤,那一轮从太平洋喷薄而出的太阳是那么令人叹为观止。
台湾行-枋寮 从垦丁到花莲,可走公路,或走铁路,走向都沿着太平洋,我们选择了铁路,最近的车站是枋寮。趁着候车还有些时间,在车站附近转转。初来咋到,人地两疏,被车站对面一根圆木上“枋寮艺术村”五个字吸引,信步过去,是条小街。
台湾行-晨曲暮光 登上垦丁森林公园观海楼楼顶,环顾四周,皆是茫茫森林和草原,郁郁葱葱,莽莽苍苍,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生态环境之好,超乎想象。
台湾行-垦丁看海 垦丁,位于台湾最南部,到垦丁,看海是必须的。这整块伸出在海里的大石,是著名的帆船石,远望似即将起航的帆船,又因类似有个大鼻子的脑袋,形似尼克松,古又称作尼克松石。此海边的沙砾颗粒粗大坚硬,因此海水格外清亮透彻。
台湾行-二二八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有个常设展览,《二二八0306见证台湾》,展览的内容竟然跟这幢建筑有关。
台湾行-抗战特展 在抗战70周年北京举行阅兵之际,台北中囘正纪念堂也有一个抗战特展,海峡两岸分别按自己对抗战的认知举行纪念活动。8月7日,台风“苏迪勒”光临台北前一天,我们在中囘正纪念堂参观了这个特展。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特展布置的很简单很简单,只是在纪念堂一条通道上,挂上些展览图片,也许是国囘民党真的穷到没钱了。展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