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69JSe 敌敌畏德罗巴
都督中外诸军事
关注数: 327 粉丝数: 615 发帖数: 16,731 关注贴吧数: 49
关于【晋书卷二十一●礼志下】太元十二年,议二王后与太子先后。 █████████████ 【原文】太元十二年,议二王后与太子先后。 博士庾弘之及尚书参议,并以为:"陈留,国之上宾。皇太子虽国之储贰,犹在臣位,陈留王坐应在太子上。" 陈留王「曹」劢表称疾病积年,求放罢,诏礼官博士议之。 博士曹耽云:"「曹」劢为祭主而无执祭之期,宜与穆子、孟挚事同。" 王彪之云:"二王之后,不宜轻致废立。记传未见有已为君而疾病退罢者,当知古无此礼。孟絷、穆子是方应为君,非陈留之比。" ========== ①: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岁在丁亥,公元387年。 ②:陈留王曹劢,薨于晋穆帝升平贰年(358年)十月十四乙丑。 ③:王彪之,卒于孝武帝太元贰年(377年)十月十二壬寅。 ④:曹耽,按晋书礼志及《通典》、《文献通考》,主要活跃在晋穆帝时期。 =========== ⑤:庾弘之,却是孝武帝时期的。 东晋孝武皇帝泰元十二年,台符问:“皇太子既拜庙,朝臣奉贺,应上礼不?” 国子博士车胤云:"百辟卿士,咸预盛礼,展敬拜伏,不须复上礼。【省略】 太学博士庾弘之议:“按武帝咸宁中,诸王新拜,有司近臣、诸王、公主上礼。【省略】 =========== ⑥:孝武帝时期的陈留王是曹灵诞,这老兄活到晋安帝时期。 █████████████ ㈠:如太元十二年,时间错误,此事发生在晋穆帝时期,而晋穆帝無嗣,讨论的意义何在? =========== ㈡:时间的确无误,或当有缺字,如:『「初」,陈留王「曹」劢表称疾病积年,求放罢,诏礼官博士议之。』 或:『「X帝X年」,陈留王「曹」劢表称疾病积年,求放罢,诏礼官博士议之。』 即作者引用前事置于此,如此当较为合理。 校勘记没有表示疑问,此也不见宋书礼志记载,所以没能有参考。 =========== ㈢:晋朝的五个异姓王国,陈留王曹氏,燕王慕容皝、慕容俊,代王拓跋氏,楚王桓玄,宋王刘裕。 慕容前燕、代国已经灭亡,桓玄、刘裕在孝武帝之后。 已知文中二王之一,为陈留王,那么另一王是何人? 按二王三恪,卫、宋、安乐、山阳诸封国亡于永嘉之乱。 晋成帝咸康贰年(336)十月,诏曰:『其祥求卫公(姬署)、山阳公(刘秋)近属,有履行修明,可以继承其祀者,依旧典施行。』 而后续并無卫公、山阳公后人的记载。 司马道子「时为」琅琊王,虽贵为同母弟,但显然不是指他。 █████████████ 仅是个人的一些观点,请大家指正
晋愍帝遇害的四个版本 太平预览●人事部●五十九:许肃为晋愍帝侍中,左卫将军麹武将与许肃齐心拒守。而外救已退,城遂陷没,逼愍帝,送于平阳。「许」肃后冒难侍左右,刘载(刘聪)乃以帝为归汉王,顷之(十二月贰十戊戌),阴行鸩毒。帝因食心闷,「临崩」欲见许侍中。「许」肃弛诣贼相见,帝已不复能语。「许」肃曰:"不审陛下尚识臣不?"帝犹能执肃手流涕。「许」肃歔欷登床,帝遂殂於扶抱之中,昼夜号泣,哀感异类。「刘」载(刘聪)外欲明己不害,乃伪责诸臣欲尽诛之。群臣并窜,惟「许」肃独曰:"备位故臣愿乞得殡殓,然后就戮。"「刘」载(刘聪)特听许。事讫,诣「刘」载(刘聪)曰:"国乱不能匡,君亡弗能死,举自莫非愧耻,将何颜以存?所以忍辱,正以山陵未毕故耳!微情已叙,甘就刑戮。"贼议之曰:"此晋之忠臣,宜加甄赏。"「刘」载(刘聪)遂从议,故得全免。 ===== 十六国春秋〔屠本〕前赵录四:戊戌,杀愍帝于平阳。帝之蒙尘也,侍中许肃冐难侍左右,帝临崩言欲见许侍中。 「许」肃驰诣相见,帝已不能语,「许」肃曰未审陛下尚识臣否。帝犹执「许」肃手流涕,「许」肃歔欷登床,帝遂投于其懐抱之中,「许」肃昼夜号泣。 「刘」聪外欲明已不害,乃伪责「西晋」诸臣欲尽诛之,羣臣逃窜,惟「许」肃独曰:备位故臣愿乞得殡殓就戮。 「刘」聪许之事,讫诣「刘」聪曰:国乱不能匡,君亡弗能死,举目莫非愧,耻所以忍辱,正为山陵未毕耳,微情已叙,甘就刑戮。 「刘」聪义而免之。 ==== 晋书本纪:十二月戊戌,帝遇弑,崩于平阳,时年十八。 === 资治通鉴:戊戌,愍帝遇害于平阳。 ==== 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书的原始史料了,就这四个版本来看,只是屠本有质疑是明代人所作伪书,个人觉得还是屠本叙事最通顺和最有感染力的。 房玄龄、司马光「团队」能看到的原始档案肯定很多,写的那么简略。 晋书既然说: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于中宗皇帝。 如果房玄龄给晋愍帝蒙尘于平阳的笔墨多一些,不是更能提现出司马睿“中兴”之“应运”?
铁弗匈奴刘卫辰反复横跳三十二年 晋穆帝升PING三年(359)四月,刘悉勿祈,卒,其『三』弟?刘卫辰杀其子而代之。 晋穆帝升PING四年(360)三月,刘卫辰遣使降前秦,请田内地,春来秋返;秦王苻坚许之。 七月,刘卫辰如代国会葬,因求婚,拓跋什翼犍以女妻之。 晋穆帝升PING五年(361)正月,刘卫辰掠前秦边民五十馀口为奴婢以献于前秦;秦王苻坚责之,使归所掠。刘卫辰由是叛前秦,专附于代国。 晋穆帝升PING九年(365)正月,刘卫辰复叛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东渡黄河,击走之。 七月,铁弗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皆叛前秦。 八月,前秦邓羌讨刘卫辰,擒之于木根山(内蒙鄂托克前旗西)。 十一月,秦王苻坚还长安,以铁弗匈奴左贤王曹毂为雁门公,右贤王刘卫辰为夏阳公,各使统其部落。 孝武帝宁康二年(374)是岁,代王拓跋什翼犍击铁弗匈奴刘卫辰,刘卫辰南走。 海西公(晋废帝)太和二年(367)十月,代王拓跋什翼犍击刘卫辰,刘卫辰奔前秦,秦王苻坚送刘卫辰还朔方,遣兵戌之。 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十月,刘卫辰为代国所逼,求救于前秦,(拓跋鲜卑代国灭亡的导火索,前秦灭代国之战)。 秦王苻坚以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为北讨大都督,帅幽、冀兵十万击代国;使并州刺史俱难、镇军将军邓羌、尚书赵迁、李柔、前将军朱肜、前禁将军张蚝、右禁将军郭【和谐】庆帅步骑二十万,东出和龙(辽宁朝卝阳),西出上都(大致Beijing),皆与苻洛会师,以刘卫辰为乡导。 【前秦灭代国之后】是年十二月,秦王苻坚召代国长史燕凤,问代国所以乱故,燕凤具以状对。 苻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拓跋寔君及拓跋斤,至长安,车【和谐】裂之。 秦王苻坚,分代民为二部,自黄河以东属刘库仁,自黄河以西属刘卫辰,各拜官爵,使统其众。 是月,刘卫辰耻在刘库仁之下,怒,杀前秦五原太守而叛。 刘库仁击刘卫辰,破之,追至阴山西北千馀里,获其妻子。 久之,苻坚以刘卫辰为西单于,督摄河西杂类,屯驻代来城(内蒙东胜市西大成梁古城)。 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十月,刘卫辰居朔方,士马甚盛。后秦主姚苌以刘卫辰,为:使持节、都督北朔杂夷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 西燕国主慕容永以刘卫辰,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大将军、朔州牧。 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七月,刘卫辰献马于后燕。 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七月,刘卫辰派遣次子?刘直力鞮攻鲜卑贺兰部,贺讷困急,请降于北魏,贺讷,魏王拓跋珪之舅也。 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北魏灭刘卫辰之战:刘卫辰派遣子刘直力鞮.帅众八万攻北魏南部。 已卯(初十),魏王拓跋珪引兵五六千人拒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