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璇洁 紫璇洁
关注数: 516 粉丝数: 870 发帖数: 27,636 关注贴吧数: 6
转载:马俊华先生的《对秦朝历史的几个误解的澄清》 对秦朝历史的几个误解的澄清                   ——读书札记之一                                 马俊华 长期以来,人们就对秦朝及其灭亡有着严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认为秦国专门信从法家,推行“严刑峻法 ”、“不施仁义”,苛刑暴政,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夭折短命,二世而亡。这种言论从西汉初 期就开始出现,一种贯穿迄今为止的两千多年,而从来不加质疑。就是现代学术对秦朝灭亡的研究成果, 也没有跳出这个窠臼。(可以参看林剑鸣著《秦汉史》中对秦朝灭亡的分析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5-206、211页)这种看法是对秦朝历史真相的严重误解,需要澄清。 一 1.真正灭掉关东诸侯的正是关东诸侯自己 秦国统一六国,并非出自狼子野心。真正灭掉关东诸侯的正是关东诸侯自己。春秋以后,关东诸侯逐步走 向腐朽,原有的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分封制度,经历长期的发展,其血缘纽带早已松弛,各个诸侯本 位利益意识增强,各自为政,相互征伐,致使王室日渐走向衰弱,徒有天下共主的虚名,不再能发挥其维 持诸侯之间和谐秩序的枢纽作用。而在诸侯内部,陪臣的势力也日常增强,出现“陪臣执国命”的现象, 危及国君的统治。这样,从宏观的整个天下到微观的诸侯内部,都出现了破坏礼乐制度,因私害公,进而 破坏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封建制度的现象。尤其是西周时期最初分封的“老牌”诸侯,诸如鲁、齐、郑 、晋,率先出现危机。它们一面是竞相争霸,相互征伐兼并,一面是国内公室被陪臣削弱和瓜分。鲁国是 周公的封国。因为周公卓越的功勋和德行,当初分封时,直接继承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并享有行用天子之 礼的特权,号称“周礼尽在鲁也”,诸侯国朝鲁“观礼”每每有之。可实际上,最早破坏周礼的恰恰是鲁 国。鲁国早在公元前562年就出现了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史称“三桓专政”)瓜分公室的 情况,实际上把鲁国分成三个国家。齐国在公元前480年以后,政权就落于田氏之手,公元前386年 ,田氏公开取代齐国。公元前403年,晋国分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其他诸侯国也相类似,臣弑君、子弑 父一类破坏礼法的现象非常普遍。可以说,关东诸侯破坏了西周建立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格局。诸侯之间长 期的征伐和兼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要结束这种局面的种种尝试。春秋 时期的主要方式就是 “争霸”,即大的诸侯国通过争当霸主和会盟,代替周王室来维持几个诸侯国之间 的秩序。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便是典型。可这种方式到了战国时期,就完全失效。各国都纷 纷 “争雄”,由一国统一其他国家来结束长期的纷争已经成为现实的共识。因为关东诸侯已经腐朽透顶 ,走向穷途末路,所以,这个统一的任务自然要由秦国来最终完成。秦朝面对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的 局面,奋然采取有效的行动。 2.秦国思想文化的性质 秦国本是西陲之国,西周平王东迁时,赐秦襄公以岐西之地,始封秦为诸侯,并许诺“戎无道,侵夺我岐 、丰之地。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因此,秦国成为诸侯较晚,与东方诸侯相比,缺少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相对于关东诸国,秦国属于蛮夷地区;与中原文化相比,它的文化相对落后。但是,秦国受封之后,由 于周平王西迁,尽弃丰镐故地,致使秦人占有西周故地和人口,有很好的机会和条件继承西周的文化。实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