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662960 1052662960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232 发帖数: 12,340 关注贴吧数: 142
【水利学院 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介绍】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前身为水利系,学院历史溯源于1965年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农学系农田水利专业。1966年5月,成立水利系,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科专业,是我省第一个水利水电高等教育系科。1993年由水利系与农业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在原工程技术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2013年10月,为充分体现水利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促进水利学科发展,学院正式更名为“水利学院”。 目前,学院设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和建筑工程三个系;设有省级农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工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含材料与结构实验室、岩土实验室与测量实验室)、院级专业实验教学实验中心(含水资源与节水灌溉重点试验室、水力实验教学中心、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验室);设有水利水电设计研究所、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校内实习基地和昆明松花坝水库、晋宁大春河水土保持示范园、曲靖市麒麟区节水灌溉示范园、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四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国家级、省级“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土地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农业水土工程”是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是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云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云南省高校水资源与节水灌溉工程研究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具有水利部“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工程测量等资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挂靠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授5名,副高25名,硕士生导师20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5人。1998年设立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设立农业水工建筑二级学科硕士点。现设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木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函授本、专科专业。现有本科生1900人,硕士生58人及函授本、专科430人。2010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70%、2011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21%以上,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近六千名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许多学生已成为我省水利、农业、建筑等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省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水利部行业公益基金和教育厅科研基金等项目三十余项;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工模型试验项目二十余项,完成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专题研究五十余项,完成病险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三十余项,中小水电站设计十余项,完成《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建设参考标准》编制以及滇池保护治理生态湿地规划设计等生产项目。2009年完成“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规划设计,“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在土坝综合防渗结构体系中的设计研究及应用”和“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支援贫困地区建设”、“厅校合作,构建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和“面向云南水利特色、强化立体实训、培养边疆水利应用人才”项目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二等奖和省级三等奖6项。学院教师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教材四十余部,拥有5项国家实用新型和创新设计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EI、中文核心论文等300余篇。 求知在农大,成才在水院,多年来,学院一直秉承“继承、创新、发展”的方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本科教学为核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致力于推动学术、学科、学风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奋斗。 四十余风雨,正当年,自将信念至砥砺,学院必将团结协作,发扬“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遵循学校“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开创未来。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