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渍
墨渍
关注数: 16
粉丝数: 384
发帖数: 26,763
关注贴吧数: 12
相对论的相对是客观不变主观变,是主观和客观的相对 如题
不愧是天才王垠,只用九天就找到关键了 对 Michelson-Morley 实验的怀疑 许多的经验告诉我,当所有的逻辑都完美地适配在一起,却只有一个“特例”的时候,你就应该思考对这个特例的理解是不是错了,所以才导致这个特例的存在。对于物理学,这个特例就是光速。 400 多年前,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发现这个特征:“匀速运动的观察者体验到的所有物理规律,和静止的观察者,是完全一样的。” 直到 1887 年,有人发现似乎有个例外情况,那就是光。为什么光是例外呢?因为有这么一个实验,人们认为它证明了“运动的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不随自己的运动而改变”。为了解释这一个特例,就是相对论产生的原因。 这个关键性的实验,叫做“Michelson–Morley 实验”。如果没有它,相对论恐怕就不会产生。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实验之后,我发现它值得大家重新分析一下。我的感觉是,它的实验装置过度复杂,依赖和限定条件很多(比如地球的运动),依赖的原理过于间接和脆弱,而且有太多可能的干扰,比较难复现。实验数据的解释和理解似乎也有问题,有被人曲解的嫌疑。实验本来的目的,它证明的事情,和“人们说它证明的事情”,似乎是两回事。通常人们认为 Michelson–Morley 实验证明了“光速不随观察者运动而改变”,而其实它本来不是用来证明这个事的。如果你仔细读了 Michelson–Morley 实验的说明,就会发现它真正的结论是:“没有探测到近地面的 aether wind(以太风)。” 这个 aether(以太),就是人们曾经认为光的传播需要的介质,就像水是水波传播的介质一样。实际数据其实显示“好像有一点以太风”,但他们说这是“误差”,因为不符合“期望的强度”。严肃地说,我觉得这样把实际探测到的数据,简单地解释为“误差”,是不够慎重的。也许它不是误差呢,也许你期望的强度并不正确呢?但这还不是重点。 我的理解是,如果那真是误差,这个实验也许大概率说明了“近地面的 aether wind 不存在或很微弱”(注意限定词),却并没能证明“aether 不存在”,也没有证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更没有证明“光的速度不随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所有后面这些说法,似乎都是其他人的发挥甚至曲解。这就像没探测到风,就说“空气不存在”一样。 实际上,Michelson 和 Morley 起先只是想做实验说明“aether 存在”。这就像如果你能说明“风存在”,那你就可以支持“空气存在”这个说法。注意这里的用词,“说明”和“支持”并不等于“证明”。如果 aether wind 存在,那就可以支持“aether 存在”这个说法。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试图探测 aether wind。然而他们却失败了,没有成功探测到期望强度的 aether wind。后来人们就开始说,这个实验“证明了 aether 不存在”,进而说它证明了“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进而说“光的速度不以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如果你没能证明 A,那就等于证明了 NOT A 吗?学过逻辑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你没能证明 A,那就只说明你没能证明 A,并不等于 NOT A 就被证明了。很多人似乎认为“没能证明 aether 存在”,就等于“证明了 aether 不存在”。物理文献似乎也普遍这么说。而且就算你的实验是针对“aether 不存在”,只用一个实验其实也难以真的证明它,这就像只写一个测试并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要证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就更加困难。 我们应该严格区分“证明”和“猜测”。经常发生的事情似乎是,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就声称已经“证明”了什么,不容置疑的样子,而那往往仍然只能算是“猜测”,事实完全可以是另外一回事。实验正确虽然可以增加理论的可信度,但它却不能 100% 地证明它。历史上实验太多了,数据正确结论却错误的实验,比比皆是。“地平说”支持者们也做过很多实验的,跟你说各种证据显示地球就是平面,然而他们真的证明了地球是平面吗? 我发现相对论的教材并不比地平说更严谨。相对论的教材往往直接告诉你:“Michelson–Morley 实验证明了光速不随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说得好像这实验本来就是用来证明这个事情的,这就是终极结论,不容置疑的一样。这种说法,包括了我曾经喜欢的《Relativity in Illustration》。这本书几年前帮助我理解了狭义相对论,然而现在读第二遍,我发现已经不怎么喜欢了。我觉得作者其实缺乏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只拿到一点线索,就开始使用“必定”之类的绝对化说法,而其实证据不足。经常采用说教式的语言,比如“观点必须屈服于事实!” 事实是什么呢,“光速不变”真的是事实吗?我这次阅读,已经在书上写下了很多质疑和批评。 “Michelson–Morley 实验证明了光速不随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这个说法,很像 AI 视觉领域的“Top-5 标准”。实验数据可能都没错,但“Top-5 标准”使得数据被曲解为“超越人类的机器视觉”,以此说法掀起 AI 热潮,而数据本来说明的事情完全是另一回事。人们都太相信实验和数据,却经常不去仔细理解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不仔细检查数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就算实验和数据完全正确,也可以得出错误的结论。 难以置信,整个 AI 领域居然会采用如此歪曲数据的标准,没有一个内行专家站出来,指出这个异常严重的问题,但这就是我看到的事实。既然 AI 领域可以这样,物理领域大概也不会例外。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人都是可能腐败变质的。而且不只是个别的人,整个领域的人都可以一起变质。 关于光速是否恒定,光是否需要介质,历史上还有其它一些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科学界却似乎很偏爱 Michelson–Morley 实验。光就这一个实验得出“光速不随运动改变”的结论,坚定地把它叫做“事实”,好像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一百多年过去了,也没有设计过不同的实验来显示同样的结论。我觉得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我开始怀疑物理学家们的推理和解释数据的能力,甚至开始怀疑他们的道德品质。 我建议大家都直接地,实际地去看看这实验具体在做什么,而不是偏听别人的解说。我将会花一些时间把这一切弄明白——破解物理学。
双生子佯谬是不是理解错了公式 两个双生子,速度是相对的,一个速度是v,另一个速度就是-v,但是带入公式后,因为是平方的,所以正负号没什么影响,所以两个人时间还是过得还是一样快
假设一年以后是生化危机,现在可以做准备 应该设计一台什么样的机甲
怎么才能拿到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评委是些什么人? 有没有可能其实他们水平不怎么样,只是因为奖金在他们手里,所以想发给谁就发给谁? 还是他们水平超越时代,整天翻论文,就好像老师给小学生阅卷一样,真能挑出最有价值的那篇? 或者有个我不知道的网上投票,就好像选超女一样可以拉票,谁最后得票最多谁得奖?
游戏里装备加敏捷都是很不合理的 果体的时候敏捷最高,加一件装备就减一些敏捷(最低可以减0),装备越多敏捷越低这样才合理
人工智能做配音应该很有搞头 可以直接把字幕转成音轨的那种 以后的字幕都参考这种格式,方便直接转语音 配音演员都下岗吧
我造一个机器人 机器人一步跨度1米,一秒钟能走3万万步, 十秒钟后机器人走了多少步,走了多远,机器人速度是多少
光是一种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量,不是粒子 光要是粒子的话,玻璃早被打成筛子了。。。
人的智能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向上的,思维扩散。一个是向下的,控制。 思维扩散=智商,一般认为智商越多越好。 但是如果智商too much了,就会lost control。 可证: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禁qiang没必要吧,只禁zi弹不就行了 想要一把了
目前机器人的问题和下一代机器人的构想
量子纠缠也是扯淡的? 最近对理论物理感兴趣,看了一些科普,发现量子纠缠只是一个猜想,不是一个实验结果,竟然就被全盘接受了。场面有点像薛定谔的猫。 爱因斯坦提一个悖论,问这样可能吗?其实他是为了反驳。结果波尔给这个不可能的东西取了个名字,说这是真的存在的,真是气死个人。然后所有人还认可了 理论物理真是疯了
【真空不空】绝对真空不存在能量,也不能传递能量 目前想到这些 猜测1:能量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就好像灵魂不能脱离肉体单独存在(误) 猜测2:真空不空,真空中充满着一种目前还没发现的物质(以太) 猜测3:光在真空中以这种物质为介质传播,光速是介质的速度叠加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猜测4:这种介质在空气中也存在,且随着空气运动 猜测5:光表现出量子性和粒子性是因为光的介质是一粒一粒的 猜测6:光子就是电子,电子就是以太,光和电只是以太的两种运动方式 猜测7:
真空不空,绝对真空里光不能传播 能量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物理学大厦里的两朵乌云是什么? 一朵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另一朵呢?具体是什么现象用经典物理解释不了?
大发现,声音的波粒二象性 从微观角度来看的话,声音就是空气分子的运动,空气分子是粒子,所以声音肯定也有粒子的性质,空气分子也可以叫“声子”,声音有波的性质也有粒子的性质,这就叫声音的波粒二象性。 然后我们还出测量出声音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一段ge一段ge的,就叫声量子。 通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会发现声音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再来个天才提出一个音速不变原理,用这个原理当前提推导下去,就能发明相对论了 实践发现,在超音速的客机上两个乘客竟然可以正常谈话,这就证明了相对论是正确的
声音也有波粒二象性吧 从微观角度来看的话,声音就是空气分子的运动,空气分子是粒子,所以声音肯定也有粒子的性质,空气分子也可以叫“声子”,声音有波的性质也有粒子的性质,这就叫声音的波粒二象性。 然后我们还出测量出声音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一段ge一段ge的,就叫声量子。 通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会发现声音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再来个天才提出一个音速不变原理,用这个原理当前提推导下去,就能发明相对论了 实践发现,在超音速的客机上两个乘客竟然可以正常谈话,这就证明了相对论是正确的 今天没喝酒我已经醉了
AI实验室都“黄”了,我们还有几个能坚持人工智能研究?
机器人城
近视眼能这么治好吗?我这么想有没有道理 起因是前一阵子指甲被门挤了,长出一个白印子来,然后白印子随着指甲就慢慢长上来了,刚刚剪了指甲,白印子完全没了。 既然指甲是一直长的,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指头上的肉也是同样的速度在生长,因为如果指甲和指头长得不一样快,指甲不就和肉分离了吗?所以说我两个月里不但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指甲,也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指头 那既然手指头能长一个新的出来,晶状体是不是也能长一个新的出来。如果我把眼睛包起来,坚持两个月甚至半年不用眼睛,等晶状体变成全新的了再拆开,近视不就好了吗?
5块钱买的不会变,腰是拆开吗
作为世上唯一一个知道强人工智能原理的人,我该怎么套现? 作为世上唯一一个知道强人工智能原理的人,我该怎么套现?
这是个啥
太阳一直在散发热量,就是因为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地球才有温度,才 太阳一直在散发热量,就是因为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地球才有温度,才有生命。太阳就像一个核电池,一直在放电,这是不可逆的,总有熄灭的一天。我的问题是当初谁给太阳充满的电。
转让通用人工智能理论 五百万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小猪佩奇去猪爸爸办公室玩,按门铃 铃。。。 门铃:哪位? 猪爸爸:你好啊,我是猪爸爸。 门铃:你好啊,“猪爸爸”。 铃。。。 门铃:哪位? 小猪佩奇:是我呀。 门铃:你好啊,“我”。 可以说深得人工智能的精髓了
我有一个机器人的项目,需要找人合作 如果把机器人比成人的话,我要做的就是人的神经系统,也就是链接大脑(人工智能)和躯体(机械)的那个部分。有了这个设备,可以普通机械和电脑链接起来,使其可以通过编程操作或者用鼠标键盘或者定制手柄操作。 这个产品的前景大家可以想象下,目前可以用来把普通的收割机改造成智能收割机器人,以后可以用来制造高达那样的人形兵器,等人工智能成熟了生产终结者的时候也离不开它,当然要是你只想把自己的汽车改成无人驾驶也可以。
祝苍老师节日快乐 祝苍老师节日快乐
这个怎么画
科幻向,人工智能的未来 人工智能的终极形式,是不是1T个摄像头和1T个麦克风遍布全国每个角落,一台主脑接收全部信息,它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会,但是它没有权限主动做任何事,但是有相应权限的人想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能用它做辅助
大家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的未来 人工智能的终极形式,是不是1T个摄像头和1T个麦克风遍布全国每个角落,一台主脑接收全部信息,它无所不知而且无所不会,但是它没有权限主动做任何事,但是有相应权限的人想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能用它做辅助
人是随机变异和优胜劣汰产生的 人是随机变异和优胜劣汰产生的
吧里太冷清了 百度请人工智能来发帖
未来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 人类从生下来就要戴上BB小子,用来接收任务,获取任务提示,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经验值,升级可以解锁技能和属性点,人工智能负责统筹安排发布任务
头文字D是最好看的国产电影 唯一的缺点是女主不漂亮,但是美也把平均分拉回来了
北边鹅庄那个叫米兰坊的理发店真坑人啊 有去过的没
霍金发表那么多**言论 应该根据网络造谣罪把他抓起来,转发都够5亿遍了吧,对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想找个文化人代笔 我的首选当然是刘电工啊,别人也凑合 第一章概要 人工智能吧的活跃人物睿爱军(一个技术不行但是特别努力的老头)在家里被杀,主角(就是我)被当成杀人犯抓起来。 在狱中,公安叔叔很努力地给主角做思想工作,但是主角一个字也不肯说,律师也劝你再不说话没办法做辩护啊肯定是死刑了啊,主角还是缄口不言!(这时候媒体开始关注了) 终于到了审判的日子了,主角在最后时刻出示一份睿爱军的遗嘱(有这好东西早怎么不拿出来呢),确认无误表明不要主角为自己的死承担责任,主角被当庭释放了。 这案子太奇葩了,舆论越传越疯,最后焦点访谈都来了,主角道出实情。 事情是这样的:主角终于想到一个完美的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真·人工智能,不是大数据深度学习之流的弱智能),就去找睿爱军谈合作,睿爱军本来说好要把棺材本都拿出来支持主角的,但是等主角把方案告诉了他他又鬼迷心窍了想据为己有,主角一时情急就把他杀了(主角用的是自制的电磁枪,这个当亮点突出一下),睿爱军临死之前出于对人工智能的爱写下了替主角脱罪的遗嘱。 真相大白,报道之后马上有天使投资人主动联系主角,投资1000万,但是主角出于考虑只接受了100万创办了机器人公司。 (以下的话主角没有告诉任何人,其实主角去找睿爱军,没想到睿爱军比主角还穷,技术又要保密没办法去找人拉赞助,两人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睿爱军毅然决定豁出自己的老命给主角蹭个头条,于是精心策划搞了个大新闻。。。) 第一章结束,向那些无名的英雄致敬
机甲的个头 在自然界中,动物个头越大就越强壮,可是把这种想法带入到机甲世界里,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了,机甲强大不强大跟个头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跟引擎的功率有关系,三十米高的机甲不一定会比三米高的机甲力量更大,反而功率一定的机甲个头越大就越不灵活。 机甲世界里,三米高的机甲扛着三十米长的大刀一刀劈死三十米高的机甲才是常态。
02-21【玩具展示】这是什么漫画
【じ☆ve王麟ev☆じ】我想听昨日重现的中文版 朋友们来顶我啊
大家都来说说对什么机械感兴趣
人工智能我只服监狱建筑师 游戏里边每个小人都是智能的,玩家能做的就是编辑地图,地图以监狱的形式呈现,玩家编辑了地图,小人们在地图上生活,看着小人们跑来跑去,吃饭睡觉,工作学习,真心太赞了
英语和古文一鸟样 能看懂,不会说
非常可怕的六足机器人
假如宋喆突然暴毙,王宝强还能把钱要回来吗? 死人能不能当被告?
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机甲好比铁人三项运动员,坦克好比坐轮椅的残疾人运动员 残疾人运动员说,你胳膊腿都挺全乎有什么用,能抗住我一枪吗?铁人三项运动员说,呵呵
手里有50万应该买房还是存银行 把钱买房子,把房子出租,每月收1000块钱房租,70年后房子房子破了,还得续费土地年限 把钱存银行,每月收1000块钱利息,利息再存银行赚利息,70年以后存款接近300万了 到底哪个合适呢
我国量子技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一楼防吞
问:动物为什么要睡觉 答:动物是由植物进化来的
道德经是乱的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没有纸,文章都是写在竹签子上的,老子写了道德经,传给孙悟空,孙悟空把竹签子扛回家,累得不清,往桌子上一扔就睡了,然后再也捋顺不起来了。 所以道德经不但章节错乱,就算一章中的上下句都不通顺,后来还被篡改过
竟然是真的 有房一族,特别是贷款买房的,如果房价暴跌,怕不怕? 你一定想,“我不怕啊,我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只要按时还月供,房子就还是我的呀。房价便宜了我还不高兴?” What?!竟然如此的天真,too young too simple! 我现在就揭开这个银行不愿意告诉你的惊天秘密! 房价跌了,不管你能不能按时还贷,银行都有权收走你家房!房产贬值,银行要你补足抵押! 刘先生2016年买下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一年后,刘先生已经偿还银行本金1万元,剩余69万元。就在那时,房价像着陆失败的火星车一样,啪叽一下,硬硬生生结结实实地砸地上了。这套房子市场价仅为50万元。好了,银行这时候会给刘明白算一笔账:当初借他70万,是因为有价值不低于70万的房子作抵押。现在,房子仅值50万,但他欠银行69万。所以,请补齐抵押不足的差额19万(69-50)。 要么,刘先生拿出19万存款,做提前还贷;要么,刘明白有个祖传老古董,价值不少于19万,抵押给银行。 刘先生这回是可犯糊涂了,当初为了买房把积蓄都掏光了,而家里最值钱的古董是iPhone4S,上哪去凑19万呢? 银行连一声不好意思都不说,“啪”一锤子就把房子拍卖了。一般说,拍卖价肯定比市场价还要低。市价50万的房,银行拍卖了40万,刘先生不仅首付白交了、啥也没捞着,还欠了银行29万(69-40)!
【西哲】很羡慕上帝 随时可以把人类全部淹死的能力
20年产权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 续期价格达房价1/3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inance.qq.com%2Fa%2F20160415%2F058281.htm&urlrefer=f44974b429a09cdc80060daa38801823
最终极的哲学问题:我是什么
双足机器人除了倒立摆还有什么模型
破锅迟早药丸 想投稿竟然还要交评审费。。。
打算评职称了 发表论文选什么期刊好,《机器人》之类的行不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