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adJoshua AzadJoshua
I
关注数: 197 粉丝数: 309 发帖数: 16,028 关注贴吧数: 0
关于海中的些许记忆 或许我本身的经历在这个学校里称不上愉快 我自己也算不上多好的学生为母校挣得过荣誉反而干出过不少糗事(笑) 当然高考我也比较水比不上吧里学霸 作为一个小透明的发言吧 很多事情上 我在这个学校的记忆 或者说我对学校的那一份憧憬和怀念 不是因为 我相信各位海中的学子 也不会是因为这个学校在教育的天梯上有如何的强大 拿了多久的状元 打压了多少旁边的学校 当然这可能是一时感慨的因素 却不是让你离开之后惆怅的理由 以后你们离开海中到别的省市各奔前程 或许就很难看到下午雨后海中那灿烂千阳流云舞歌 或许就很难呼吸到那略略闷热潮湿的空气 或许很难体会到偶尔刮来的一阵大风驱散闷热的快意 或许很难感受到晴朗的天台之顶的璀璨群星 或许很难再呼吸到澄澈的空气 也或许很难再有这一分如此明晰的道路任你我驱驰 或许很难再有盛夏被汗水湿透衬衫而带来的一份羞涩 或许很难再有憧憬某分关系而带来的期待 或许很难再找到一起翻墙在网吧咆哮的损友 或许很难再找到一起蹲在类似物理竞赛实验室小黑屋肆意发言的机油 当事情的片段模糊 而青春中那近乎永恒的盛夏的气息从未从生命中淡去 就算走的如何遥远 相信各位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带有着从这个高中出来而带有的盛夏的气息和浪漫 也许你们还在学习的或者已经毕业的有些学霸只是为着更好的前程 但是这些气质总会影响些什么 这一分气质我相信你们会比其他人能走的更远 而非像这次高考而有所成败 高考完的筒子们 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各位已经收获了我相信远胜其他很多人的人生盛夏了 这是骄傲与珍惜的资本 即使海中相比以前缺失了很多 但是在这个只有夏天的海岛上有着只有你们体验过的感觉 值得回忆珍惜的 或者说真正在困惑寒冷之时得以温暖人心的 不是你高考曾有何高度 我相信如果有这样的事物温暖你是来自高中的记忆 一定是在海中的这份感觉 相比其他很多学校这一点我才是觉得海中人得以骄傲的事物 写的有点乱 我本人也是如此 大概这些零碎的感觉 也是我想表达的 并没有太多值得感慨的 只是一个中二大叔的一点无病呻吟罢了 我并不在乎我明天是否有饭吃 或者我是否有个很好的前程 或者我应该为什么取得怎样的成绩 我只想体验那些作为人在世界中的美好 回顾已经渡过的高中三年 我必须说 海中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就算有半夜上网被抓住这类这类 但是我依旧无比怀念那个只有夏天的青春和高中 高兴也好失望也好恐惧也好憧憬也好 都是我人生最高的至宝 另外图书馆的老师身体还好吗 那种趴在那里一起聊天胡侃的日子顶棒了 我很期待有人会在图书馆代替我的位置呢
花三十分钟赶了一篇宪政学的作业。。虽然很匆忙但也是我的一些…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 也许读的比较匆忙我对大家的理解可能还颇有欠缺,同卢梭一样,对明君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个政府形式。但是明君不会一直有,故而高效而廉洁的政府需要一种制度来产生。政府作为一种行使权力的机构,自然有必要思考其权力来源和权力的构架形成。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的思考权力在于民众,权力由人与人的契约而产生,在这之上再产生政府,不存在强力的长久统治,权力源于民众彼此为了保证相对的平等而进行的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力给一个机构来保证每一个人的自由。由此缔结的社会契约保证权力的意志是来源于公众的意志,从而保证权力的运行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出让自然权力而产生社会权力。 卢梭在那个时代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思想,但也是存在比较多的局限性的。首先政治的权力来源和架构与社会的运行是离不开经济即生产力的。我们不能剥离政治和经济来看待问题并理解权力的产生。其次自愿缔结而成的社会契约大抵是不存在的,除了原始居民部落或者移民小团体。在大的社会环境想要自发缔结社会契约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卢梭也说强权可以强迫服从,当强权消失的时候政权也就消失了。但我们反过来想强权若是不会消失,那么这个强迫人民的政府是否也不会消失。所以我们有必要思考强权的来源和强权的发生以及强权同人民的关系。卢梭对于人民暴力革命来争取社会权力更替政府的行为支持,但是也可以知道,一个暴力革命之下必定是存在一个强力的权力团体才有能力结束暴力建立政府,从这个角度上看依旧是强力在主宰人民,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强力是怎样产生的,而在革命之后产生的政权和人民建立怎样的关系,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统治,或者说回应最初产生强权的愿望——民众对于政治稳定和平等以及社会生产的需求,才能用社会契约的思想来建立一系列政治机器。社会契约产生的形式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和形式,契约不仅是权力的相互影响和出让交换,也是一种经济的关系。社会存在经济共同需求和生产力要求与发展,那么彼此之间产生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便也是契约,强权中必定占有更多的社会经济和资源,才会产生强力的源头,但是生产的主题是民众而不是强权本身,所以民众是有能力推翻强权本身的,但是个人是缺少这样的能力的,所以当这个强权危及到每个人的正常生存或者说危及到社会生产基础以及发展的时候,生产的主体便会更换这一样一个政权,即强权的产生是属于生产主体的愿望,所以政府一经产生必定是掌握有强权的存在,这种强权并不代表压迫,而是代表的是社会资源的优势和力量,是一个生产主体的意志的体现。但这种强权并不一定代表生产主体的意志,这也是政府和民众产生矛盾的一个原因我认为。所以在一个强权产生统治之后同民众建立怎样的关系才是需要深切考虑的。强权不可避免,之后建立的联系才是关键。 那么关于现今中国呢,首先强力的政府已经建立然后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但是是否和民众缔结了符合社会契约精神的契约呢,或许说建立政府后和民众建立的关系又如何呢。我觉得,某些方面确实建立了一定的合理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完美的,或者说是不完备的,现今存在大量的生产矛盾和社会矛盾,是立于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上的,是立于由不平等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带来的不平等的制度和信息资源上的,是立于由这些种种不平等所产生的人的自身缺陷和差异上现有社会契约并不能很好的弥补以保障每个人契约平等之上的。而强权也并没有真正建立由民众自下而上的权力交予,而是强权依旧保留了极大的自身这个团体的权力,这对于这个政府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这样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若是生产主体的权力诉求和变化而产生的权力要求的变化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产生新的强权推翻现有政府也是可以遇见的事情。社会契约的价值在于生产主体的权力自下而上得到体现,但是就现状是并没有得到满足的,实例太多,而时间如此长久依旧没有建立这样一个完善的权力关系也是值得反思的,时代在变化,如果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和民众建立真正的良好的权力运作关系,即保证社会契约的公平与合理,权力的主体即生产主体的权力意志的体现,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岌岌可危了。 人类存在就会有强权,这个必须承认。只要不影响社会体制的运作并维护生产的稳定,就可以允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