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商客887Ω 圣诞饺子汤
关注数: 17 粉丝数: 91 发帖数: 5,604 关注贴吧数: 6
多日不来,泉吧竟然”济南吧“化 作为一个老泉吧人也是老高楼迷,在泉吧有些年头了,也发了一些帖子,这两年岁数大了,工作家庭占的时间多了,来吧里少了,偶尔来看一眼,体验非常差,简单的说就是,泉吧已经沦落为普通地方贴吧。 如果我没说错,老泉吧人应该知道,济南泉城吧不是地方普通贴吧,而是关心济南城市建设,为济南发展建言献策的专用贴吧,大多数成员是高楼迷来的。想当年泉吧是何等热闹,何等振奋,以至于很多哥们每天起来,第一眼就是打开泉吧看看有没有新消息,这是什么,这是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是对济南快速发展的期待,是作为济南人的使命感! 但是看看现在吧里的帖子都些啥玩意:什么被出租车宰了吐槽的、吐槽黑中介的、八卦电视台主持人的、讨论yq的、还有各行各业的广告...各种郎闲玩意,这还是当年那个泉吧吗?吧主哪去?还是忘了这个吧是干啥的了? 当然写这些乱七八糟帖子的人家也有自己的用意,但是你们找错了地方,有病去医院,上学去学校,各有各的地方,我不是吧主,但是我作为一个老泉吧人,不欢迎这种跟济南建设发展无关的帖子,请走开! 有一肚子话,想了想到此为止吧,咱也不是吧主,也说了不算,我希望各位泉吧吧友,各位关系济南发展的乡亲同仁,要有一分责任感,自觉抵制无关帖子,多关系济南发展建设,多转发济南建设的帖子,共同为济南的发展尽一份力!祝泉吧早日恢复昔日荣光!祝济南早日腾飞!
强行碰瓷? 喊出济南泰山一体化的“青岛启示” 2019年12月10日 21:31 来源:凤凰网青岛综合 作者:茗萱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城市群10%的面积承载超过2/3的经济总量。而《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对我国12个大型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作出了评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份额超过40%。如今,城市群一体化成为高质量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建议济南重新思考“北跨”战略。在演讲中,黄少安更倾向于济南"往南发展",现在莱芜济南一体化了,济南也应该和泰安一体化。 再看山东发展的另一个龙头城市青岛,不但为了与济南都市圈共同担当起推动全省发展的重任,单单对城市进一步发展而言,喊出济南泰山一体化又有哪些启示? 凰探第658期 济南泰安一体化发展的“青岛启示” 在全球城市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作为经济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群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城市群的组成则少不了核心大城市和其一体化的构成单元,它们之间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了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纵观世界各地,如今建立建成城市群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共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蓬勃发展也为其他城市带来了更多启发——只有一体化、融合发展才是如今强大的动力,一旦突破城区的藩篱,发展的潜力就会迅速释放出来。 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建议济南重新思考“北跨”战略。在演讲中,黄少安更倾向于济南"往南发展",现在莱芜济南一体化了,济南也应该和泰安一体化。 早在2003年6月,山东就为济南明确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但十几年来济南只有“东拓、西进”迈出了步伐,整个城市呈狭长状,城市交通越来越不堪重负。要解决这个情况,只有往北或者往南拓展。 黄少安教授进一步阐发了以济南为中心,济南、泰安、莱芜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规划构想,淄博、济宁、曲阜、临沂、日照,都将深化与济南以及各自之间的联系,可以真正形成“大济南”和以济南为中心的城市群。且相比于北跨的辐射能力,济南向南发展对整个山东的带动能力更强,更符合济南的发展方向。 济南向南发展后,再加上已经合并莱芜,届时环绕泰山山脉将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大城市圈,济南的地位和发展程度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推动济南进入“强省会”时代。 我们再看山东所规划的另一个都市圈中心城市青岛,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启示也呼之欲出。青岛该与谁协同发展,为全省发展作出与青岛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 一体化发展,谁与青岛最“适配”? 大城市以及以其为中心的城市群,因其规模经济效应、集聚效应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成为经济活力的源泉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地。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依托各方面的绝对优势,要承担起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中核心、引领、辐射的重任。而要承担重任,势必也要形成以青岛为中心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济南如今已经阐述了以济南为中心,济南、泰安、莱芜一体化发展的方向,落实后势必带来重大利好。而纵观青岛周边的兄弟城市,烟台、日照、威海、潍坊,哪里才是青岛的机会? 首先,青岛与烟台都是山东经济发展强市,近年来青烟威地区也先行改革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营运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大之间的交通建设力度,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但从山东半岛城市群结构而言,烟台的定位是引领烟威都市圈,自成一体,与青岛都市圈协同合作发展。且山东自贸区的分布方面也是烟台自成一体的。而威海则是也被纳入烟威都市圈,威海与烟台距离相当接近,两地同城化发展更加现实。 再看日照,虽然近年来青岛与日照一直强调串联和同城化发展,还规划了时速350公里的沿海高铁直接通达日照。但总体而言,青岛与日照在距离方面较远,且其间的五莲山脉阻隔了两城之间的联系。从产业上而言,日照与青岛都是沿海城市,同质化较重,也不是一体化的最好选择。 而潍坊,与青岛毗邻而居,文化同源、产业同态、互补性强,有着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且潍坊2007年就实施了“青潍一体化”发展战略,今年以来更在高密规划建设青潍一体化先行区,为半岛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点。2018年济青高铁正式开通,更让青潍两市实现“30分钟生活圈”。 另一方面,潍坊作为山东内陆地区和半岛地区的几何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潍坊想要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必须依靠青岛;青岛若想加强与国内城市联系,潍坊则是必经之路,因此两地一体化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青潍一体化进程提速 抓住城市群,就抓住了中国经济的根本。在济南提出济南泰安一体化的同时,青岛也应加速促进青潍一体化,从而推动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群。 早在10年前,青岛就曾与潍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青潍一体化发展”概念。可以说有很深的渊源。2017年提出的青岛都市圈概念中,潍坊也整体划入了青岛都市圈。 今年年初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在披露潍坊2019重点工作计划时,明确了要围绕区域一体化、特别是青潍一体化的重点项目规划,加强与青岛等周边城市基础设施的串联。而潍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青潍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联通连接水平。 目前,青岛与潍坊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详实的规划,济青高速改扩建、潍莱高铁、潍烟高铁等项目都在规划中;京沪高铁二通道潍坊段和济南—潍坊、潍坊—黄岛、潍坊—青岛胶东机场、潍坊港疏港高速、莱州—董家口港潍坊段5条高速的工作也在进行。 近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还发布了潍坊至青岛公路及连接线工程、明村至董家口公路两条高速公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两条交通大项目更进一步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使青岛与潍坊串联更紧密。 另一方面,2018年7月转任潍坊市代市长的田庆盈、2018年12月25日出任潍坊市委书记的惠新安都是从青岛走出去的官员,对促进两地携手前行可以说是难得的机遇和推手。 此外,在持续推进青潍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在更高层次、更大层面谋划推进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由青岛市牵头,胶东半岛五市拟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提出的在高密市高标准规划建设潍坊临空经济区,对助推青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越协调越均衡,城市群发展也就越有活力越有后劲。青岛与潍坊实现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能推动潍坊经济发展提升,也能够扩大青岛都市圈的影响力,增强辐射能力,真正昂起胶东半岛发展的龙头。
济南机场总体规划即将获批 二期工程全面扩建   近日,记者获悉,济南机场总体规划即将获得批复,今年将全面展开改扩建二期工程;青岛新机场下半年将投入使用;烟台机场二期工程争取今年开工;威海、临沂机场扩建,济宁、菏泽新机场建设也即将启动。   近年来,山东民航事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今年2月份,省机场管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全省机场资源整合一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省机场管理集团董事长王卫中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9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参与一期整合的济南、东营、烟台、威海、日照、临沂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74万人次,同比增长13.42%,远高于华东地区平均增长率(7.97%),整合成效初步显现。今年,烟台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千万,届时,山东省将拥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千万级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将力争突破6000万人次”。   与此同时,全省机场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济南机场总体规划即将获得批复,今年将全面展开改扩建二期工程;青岛新机场下半年将投入使用;烟台机场二期工程争取今年开工;威海、临沂机场扩建,济宁、菏泽新机场建设也即将启动。我省机场在“大整合,大建设,大发展”关键时期取得了良好开局。   未来,山东省机场要“大力拓展航空运输市场,积极开展非航业务,逐步实现做大做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省机场集团和各相关单位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思路、共谋协同发展。此次集中签约,正是落实这一发展理念的务实举措。   参加此次签约的,均是在各领域水平领先、业绩卓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和企业。未来,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将助力省机场集团做好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管控体系搭建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同时双方将在日照建立民航培训基地,打造全行业示范性教学品牌。民航山东空管分局将帮助省内各机场进一步提升航班容量、改善运行品质、储备专业人才,为生产快速增长奠定基础。与中航信的合作,将重点聚焦智慧机场建设,主要围绕自助服务、离港技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通过与中免集团、拉加代尔公司的合作,将全面改善济南机场整体商业布局,力争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元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与山东新奥、济南港华燃气的合作,是省机场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做出的积极探索,主要是依托新能源,践行“绿色机场”理念,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降低集团运营成本。与山航、东航的签约,是对前期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将立足省机场集团发展新形势,统筹推进全省机场航空市场的拓展与航线网络的优化,推动山东省机场“提总量、调结构”总体目标的实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