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风 高地风
关注数: 7 粉丝数: 6 发帖数: 3,204 关注贴吧数: 3
中国摇滚之--SUBS 嗨,我们是SUBS!  我们组队于2002年初,在这之前我们4个人都非常喜欢听朋克,我们的吉他手吴昊是原来PUNK-HARDCORE乐队粪狗(SHIT DOG)的吉他;贝司手朱磊来自郑州;鼓手施旭东是粪狗的贝司,现在也是脑浊的贝司;主唱抗猫是原来女子朋克乐队NO PASS的主唱。(在此特别感谢最初半年愉快合作的贝司孙霞!)  后来我们在一起发现了共同的音乐兴趣,那就是象FUGAZI、the(international)noisecon spiracy、MAKE-UP、THE HIVES等这样的乐队,具有独立精神、好听、而且很冲!虽然我们的音乐不象其中任何一支乐队,但我们有共通的核!  SUBS在2003年2月20日开始了第一场演出,随后虽然非典肆虐,我们没能象预想的那样在2003年给大家更多的演出,但是我们在一年中不多的仅10场演出中已经抓住了SUBS最好的状态,而且这种东西也将支持SUBS在以后给大家更多更过瘾的现场!  SUBS旨在坚持追随自由的意识,我们不只是年轻的荷尔蒙冲动,我们爆发的是沉淀在生活最基本状态中的异见。我们确信从音乐中得到的力量、确信PUNK、HARDCORE、EMO从思维方式到音乐元素带给我们的快感!我们不信仰任何即成的主义、不信任任何媒体与权威、不归属任何群体、也不曾界定过自己是任何风格,但我们喜欢大家称我们是一支“独立朋克乐队”。  SUBS在2004年将录制和发表首张EP,并在全国巡演,到时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加入到SUBS的音乐中来! 乐队博客:http://subs.blogcn.com/
西方摇滚之--Aghora 美国金属乐队----Aghora / 贺博 译Aghora在1995年由刚刚进入柏克利音乐学院的Santiago Dobles创建,最初的乐队成员是主音吉他Santiago,节奏吉他Max Dible,贝司Andy Deluca,他们全部都是柏克利的学生。直到1997年。Santiago 和Andy在迈阿密遇到了乐队的其他成员:主唱Danishta Rivero (Santiago的妹妹);地方死亡金属吉他手Charlie Ekendahl;鼓手Sean Reinert(Cynic, Death 和Gordian Knot),Aghora的音乐才开始变的鲜活起来。他们一起录了两张DEMO并开始寻找出版商。那时侯,Aghora在网上的传播已经使他们在前卫摇滚和金属领域小有名气,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在等待他们第一张CD发行。1999年,乐队开始录制他们的处女专集。Sean作为特邀嘉宾曾在专集录制期间加入乐队两个星期。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在最后将乐队所有成员的声音混合到一起,也就是我们说的混音啦。1999年,他们录制了包含九首歌曲的处女专集"Aghora"。专集由Santiago Dobles, Dan Escauriza和Sean Malone制作。专集于2000年3月发售。许多人都习惯把Aghora 和 Cynic联系到一起,很显然是因为两个叫Sean的都是Aghora的成员。两个乐队的关系是这样开始的,Santiago青少年的时候就是Cynic的超级歌迷(我记得他经常穿着Cynic的T-恤,呵呵,其实他就这一件!)。Santiago到迈阿密的时候与Cynic的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且发展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所以,从Cynic到Aghora是一个很自然的进程。Aghora是第二个Cynic吗?我想不是的。Aghora在Cynic的影响下又由Santiago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他们的作品是非常不同的。
中国摇滚之--RECYCLE RECYCLE(再循环)乐队 --------------------------------------------------------------------------------   RECYCLE(再循环)乐队是北京一支流行朋克乐队。乐队成立于2001 年10月,当时乐队主要由主唱兼吉他手王彦,主音吉他手王坚和鼓手刘忠组成,这是几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渴望改变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年轻人。当时他们都来自于其他乐队,有着丰富的乐队经验。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共同的理想他们走到了一起,并开始了正规的创作与排练。他们认真的态度,使乐队很快的进步与成长,并且受到了外界的关注与认可。2002年,乐队经过了一番人员变动,贝司手彭朋加入乐队,原反光镜吉他手兼主唱郭峰接替了吉他手的职位,使乐队有了更完整更稳定的阵容。2003年9月,贝司手彭朋离队,主唱兼吉他手王彦拿起了贝司,乐队对歌曲重新编配,形成了新的三人阵容。乐队曲风以流行朋克为主,又融入了很多其他音乐成分,编曲新颖标准,结构明朗,旋律轻松动人,积极向上,也有年轻人的激情与冲动。歌词是他们对自身生活的总结,机智幽默,又有一种特殊的严肃与深刻,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的想法与观念,在近百场演出的磨练下,乐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RECYCLE激动人心的现场之中。乐队的成员在努力做一种专业的有素质的朋克音乐,他们通过音乐和行动宣传动物保护、和平、自由、平等,并且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希望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阔大了乐队的影响力。RECYCLE(再循环)乐队官方网站www.recycle.126.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主唱/贝司:王彦  主唱/吉他:郭峰  鼓:刘忠
西方摇滚之--Aeternus  组建时间: 1996  国籍: 挪威   风格类型: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 Scandinavian Metal(斯堪的纳维亚金属) 乐队介绍:->AETERNUS乐队成立于90年代初,乐队来自挪威一个阴雨连绵的城市BERGEN。最初,乐队就是由主唱兼贝司手ARES一手操办,而AETERNUS也是从他的思想意识中诞生出来的-阴沉的旋律,描写自然中黑暗势力的歌词。这一切就是为什么将AETERNUS称之为TRUE DARK METAL的原因。 ->乐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在此时期内乐队曾经录制过两张DEMO,其中第二张引起了一些听众的注意)。1995年,他们终于与一个小的独立公司VIEW BEYOND PRODUCTIONS签下了一张小专辑的合同。同年乐队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小专辑《DARK SOCERY》,专辑中的作品以其缓慢,凝重,黑暗而又阴沉的气息吸引了不少歌迷和唱片公司的注意。但乐队却一直保持了冷静并最终挑选了一家位于GRIEGHALLEN规模比较大录音室,邀请了PYTTEN(EMPEROR乐队前两张专辑的制作人)为乐队担任制作人。->1996年HAMMERHEART唱片公司表示有兴趣与乐队签约,在听过乐队以前的作品后马上和乐队定下合同。1997年一月,AETERNUS完成了他们第一张正式专辑的录制工作。三月,乐队发表了他们的专辑《BEYOND THE WANDERING MOON》。首批的3000张精装版一售而空。随后乐队和HADES,HELHEIM等乐队一同参加了在欧洲的巡回演出。在此期间,乐队受到了各地歌迷们的欢迎,他们音乐上庞大的影响力震憾了乐队所到的每一个地方。七月,乐队又为EMPEROR和LIMBONIC ART乐队的演出担任暖场。1996年时,乐队就拥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阵容,主唱兼吉它手ARES,他还在GORGOROTH和IMMORTAL的现场演出时进行客串。来自THY GRIEF的鼓手VROLOK,他也是GORGOROTH乐队的固定成员。女性贝司手MORRIGAN,她曾在OBTAINED ENSLAVEMENT乐队担任临时成员,也为NOCTURNAL BREED乐队的专辑《DESTROYER》客串演唱。现场演出时,AETERNUS乐队一般邀请OBTAINED ENSLAVEMENT的DODEN来帮助乐队制造厚重的DARK METAL音响。可以说,乐队的三名主要成员的活动都优先AETERNUS的安排,而其他乐队只是作为他们的即兴组合。 ->1998年,HAMMERHEART公司重新限量发行了乐队的小专辑《DARK SORCERY》,并加增了一首乐队早期的作品“DARKEST CIRCLES OF TIME”,这首歌充分体现了AETERNUS乐队黑暗的根。从97年十二月到1998年2月期间,乐队又录制完成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AND SO THE NIGHT BECAME》,这可以说是乐队最为黑暗的作品,歌曲体现出了史诗般的气魄和传统北殴民谣的凄凉感觉,箱琴,键盘和DARK METAL的典型旋律配合的天衣无缝。->1999年,乐队加入了第二个吉它手VRODET,他来自波兰但一直住在挪威的BERGEN。十一月,乐队终于发表了新专辑《SHADOWS OF OLD》,沉寂了将近十年后AETERNUS终于赢得了他们应得的荣誉。这次乐队的作品似乎爆发了他们愤怒,歌曲的风格较贴近MORBID ANGEL等乐队,排山倒海的气势简直可以令人窒息。虽然也有民谣的作品在其中,但显然成分比重相对上张专辑少的多了。AETERNUS的成功完全在于乐队成员的才华,他们相对挪威其他的乐队少了一分张狂但多了一分深沉和诗人气息。因此他们是挪威最好的史诗性DARK METAL乐队。
苏格兰音乐 苏格兰位于欧洲北部大不列颠岛的西北部,大不列颠岛也就是联合王国所在地。苏格兰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使在与英格兰合并之后,也保留着很大的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传统。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总是与其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苏格兰人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突出。独特的自然条件使苏格兰人一直保持着较少的人口和空旷的土地,也使得苏格兰人保持着风笛和短裙以及独立和自豪。 苏格兰西北部就是有名的苏格兰高地,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冰川时代留下的地貌、崎岖的山峦、精致的湖泊以及巨石覆盖的原野。这里清澈的溪流为高地的传统特产——苏格兰威士忌提供了重要的原料。高地东南部没有多少城镇,被称做高地旅游中心。那里有雄伟的山脉、秀丽的山谷、恬静的湖泊、奔流的溪水和开遍石南花的的原野。苏格兰的南部虽是山地,但远非高地那样桀骜不驯。这里与英格兰北部地形相似,是一个地形舒缓、环境静谥的地区。有长满青草的山坡,有拥抱着宁静溪流的宽敞的谷地。 民族音乐篇: 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都源于凯尔特人,但民族性格却差异极大,音乐风格更是大相径庭。爱尔兰人的音乐中不但没有风笛,在很多处却有手风琴的伴奏,很平和,很乡土,象是美国的乡村音乐,但却无法产生苏格兰音乐中的那种肃杀。 苏格兰音乐原是属于战争的音乐。风笛手吹出的乐音,用于行军、用以召集高地人、用以战争、用以表示哀悼。也属于和平的音乐,用来跳斯特拉斯佩舞,用来与小提琴、手风琴和谐地演奏舞曲、用来庆祝、也用来求爱。从苏格兰低地爱丁堡一带,到北方高地及至群岛,在各种场合都能听到它,在酒吧中一同大声合唱,在乡村里一同跳舞,在城市的街角风笛手忘我地演奏…… 苏格兰的传统器乐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纯器乐和舞蹈伴奏音乐两类。 纯器乐主要是专门为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它们既包括大量的为苏格兰风笛的作品,同时也有源于舞曲后逐渐专门化的器乐音乐,如凯尔特竖琴和小提琴等器乐组合形式。 苏格兰地区的主要乐器有凯尔特竖琴、苏格兰小提琴和苏格兰风笛。 在世界众多的民族中,风笛也许可以看作是苏格兰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尽管一些人认为苏格兰的小提琴和竖琴在其音乐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竖琴 竖琴在苏格兰音乐历史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因为那个时代的石刻中已经有了描绘竖琴演奏的图象,由此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认为,竖琴在苏格兰的出现不迟于公元9世纪。但关于竖琴早期演奏的音乐内容、演奏的方式都不为人所知。尽管在18世纪以前竖琴音乐是苏格兰贵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贵族中雇佣竖琴演奏家也非常流行,但到了18世纪末期,这种器乐及其音乐就彻底消失了。现在在爱丁堡的苏格兰珍宝博物馆中还藏有两把保存完好的15世纪的苏格兰竖琴 ,这两把竖琴为19世纪末苏格兰竖琴音乐的复兴提供了竖琴制作的样本 。尽管人们现在更多地使用吉他为苏格兰歌曲伴奏,但一些人坚持认为竖琴是苏格兰音乐最有力、最恰当的载体,苏格兰竖琴研习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竖琴再一次成为苏格兰人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苏格兰竖琴音区为G-降a,其定弦以降E为低音,按五度关系定弦依次为降E,降B,F,C,G,D,A和E。 苏格兰小提琴 小提琴可以被称为苏格兰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特别是在苏格兰的东北地区,小提琴已经成为比风笛更流行的乐器。尽管现在有一种被手风琴取代的倾向,但在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手中,小提琴依然是苏格兰舞曲的最佳诠释者。公元10世纪,苏格兰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形似提琴类的乐器,当时被人们称为FEYDL,REBEC和CROUD。18世纪前关于小提琴演奏的资料,我们只能从少量文字记载中得到某些印证和启示。据文字记载,在公元16世纪,苏格兰小提琴乐队曾在王宫为苏格兰女王MARY演奏组曲并得到了女王的赞赏。意大利小提琴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苏格兰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苏格兰的小提琴制造者仿造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技法,并将这种传统的提琴制造业发展并延续到现在。
西方摇滚之--Abyssos 组建时间: 1996  国籍: 瑞典   风格: 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 Heavy Metal(重金属) ->在瑞典,BLACKMETAL的发展不象挪威那么快,多数乐队还在模仿他们的发起者DISSECTION的乐风,而一些老乐队象THRONE OF AHAZ,UNANIMATED等也早就解散了,后起之秀中大部分实际上是图有虚名(象NOCTE,MORK GRYNING等),缺乏自身的特点。而ABYSSOS在众多乐队中可算是很不起眼的,但他们音乐却值得大家去品味一下,因为他们在DISSECTION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自身的特点,乐队成员均以吸血鬼的形象出现,而华丽的音乐不仅继承了DISSECTION的遗风还突出表现了中世纪黑暗的氛围,可谓是成功的结合。 ->ABYSSOS乐队在1996年第一次进入录音室制作他们的小样专辑《WHEREVER THE WITCHES MIGHT FLY》并引起众多唱片公司的注意(当时DISSECTION刚刚解散,而唱片公司都象找一支乐队来延续他们的风采),而乐队的小样被多家杂志,电台评为是当年瑞典最佳的乐队小样。在小样发表后不久,乐队签约于伦敦的唱片公司CACOPHONOUS,1997年五月,乐队进入位于约克郡著名的ACADEMY录音室进行他们第一张正式专辑?TOGETHER WE SUMMON THE DARK?的录制工作。这张专辑收录了乐队9首歌,平心而论,ABYSSOS这张专辑很是一般,甚至还不如他们的小样出色,也许是他们太想继承DISSECTION的风格,所以整张专辑可以说只是对DISSECTION单纯的模仿,虽然乐队在专辑中也加进键盘,女声伴唱等手法,但实在是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段落。这张专辑在发表后被媒体进行了大肆的宣传,但反响很一般。所以ABYSSOS也渐渐从歌迷的视线中消失,或许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乐队可以仔细考虑一下他们的音乐方向。->1999年,乐队默默的推出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FHINSTHANIAN NIGHTBREED》,乐队换掉了原来的主唱,邀请了AF FHISTHA作为乐队的客串主唱,这次ABYSSOS的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乐队成员的技术明显比上张专辑中要成熟的多,音乐也不在拘泥于传统的瑞典式BLACKMETAL,键盘,女声伴唱等在乐曲中穿插的非常恰到好处,ABYSSOS的这次进步预示着瑞典的BLACKMETAL不能再深陷在DISSECTION和BATHORY等乐队留下的荣誉中沾沾自喜了,否则很有可能最后全部被越来越大众化的NEW WAVE OF SWEDISH DEATH METAL所取代。Fhinsthanian Nightbreed (1999)Together We Summon The Dark (1997)
西方摇滚之-- Abba  风格: Euro-Pop(欧洲流行) Pop/Rock(流行/摇滚) Swedish Pop/Rock(瑞典流行/摇滚)  ABBA是瑞典的流行组合,成立于1973年。成员包括:比约恩·奥瓦尔斯(Bjorn Ulvaeus,1945年4月25日生于哥德堡)、本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1946年12月16日生于斯德哥尔摩)、阿格妮莎·福斯克格(Agnetha Faltskog,1950年4月5日生于乔克平)、安妮-弗瑞德·林斯塔德(Anni-Frid Lyngstad,1954年11月15日生于挪威的纳尔维克)。在成立乐队前,安妮和阿格妮莎已是瑞典颇有名气的独唱演员,比约恩属于Hootenanny演唱组,本尼是Hep Stars乐队的成员。后来,本尼和安妮、比约恩和阿格妮莎分别结成夫妻,并用每个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组成ABBA乐队。 ABBA的单曲《滑铁卢》(Waterloo)在1974年的欧洲电视歌曲比赛中获奖,并获得英国单曲排行榜冠军,进入美国单曲排行榜前10名。他们迅速在欧洲走红,随后是惊人的成功:连续18首歌曲进入英国单曲排行榜前10名(其中8首达到第1名),8张专辑达到排行榜第1名。第1张专辑《滑铁卢》在1974年的英国专辑排行榜列第28位;《ABBA》在1975年列第13位;《精选集集》(Greatest Hits)达到1976年的第1名并在榜上停留长达130个星期之久;《Arrival》同样达到1976年专辑榜的第1名。随后发行的专辑都是第1名:1978年的《The Album》,1979年的《Voulez-Vous》和《精选集2》(Greatest Hits Vol. 2),1980年的《Super Trouper》,1981年的《The Visitors》,1982年的双唱片《单曲集--第一个10年》(The Singles-The First Ten Years),1981年出版的《西班牙专辑》(Spanish Album)。录音工作分别在英国的Epic公司和美国的Atlantic公司进行。其中,《舞蹈皇后》(Dancing Queen)达到1976年美国单曲榜的第1名。 他们在1977年进行了第一次世界性巡回演出,1979年进行了全美国的巡回演出,他们是继"披头士"(THE BEATLES)后最成功的乐队,他们自己创作歌曲,歌词典雅,旋律优美,并且制作精细。 比约恩和阿格妮莎在1979年离婚,本尼和安妮在1981年离婚。1982年,演唱组随之解体。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为安妮制作了个人专辑《Something's Going There's Something Going On》上升到英国单曲榜第43名;由迈克·查普曼(Mike Chapman)为阿格妮莎制作的《Can't Shake Loose》在1983年达到美国单曲榜第29名。乐队在九十年代重组,并在1999年初到北京演出。
西方摇滚之--A.F.I. 组建时间: 1991   风格类型:Hardcore Punk(硬核朋克) Punk Revival(复兴朋克) 乐队介绍:  故事的开始并没有什么传奇性或者惊人之处,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1)美国加利福利亚州Ukiah的四个高中小子戴维·哈瓦克(Davey Havok)、亚当·卡森(Adam Carson)、维克(Vick)和马卡斯·史托夫里斯(Markus Stopholese)在他们家乡小镇上为了打发课余那些无聊的时光而在车库里弄出些噪音来的结果,标准也是够噪够狠就行。那时候他们的效仿对象就是诸如“黑旗”(Black Flag)、“一群死雷子”(Sick Of It All)等硬核朋克乐队,而且给自己起了个非常标准的名字:A Fire Inside,然后乐队就取了三个词的词头来表示队名,即AFI。A Fire Inside,内部火焰,他们就是把他们最初的“内部火焰”燃烧到了他们的乐队中去,压根也没想过什么成名成星,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恰恰是燎原星火的第一点火星。  哥儿几个也照样分了工,主唱是哈瓦克、吉他手是史托夫里斯、贝斯手是维克,鼓手则落在了亚当·卡森身上。然后乐队的历程就和大多数朋克乐队差不多,技术平平但也搞了几场小演出,在小镇上也算有点小名气。不久,维克被吉奥夫·克莱斯格(Geoff Kresge)顶替。本来平时的课余时间就不少,哥儿几个死磕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也算是练出点技术,歌也有了那么几首像点样子的(当然现在听来是十分不成熟的),就和当时的同乡乐队“脆弱变化”(Loose Change)一起发行了一张名为《落后于时代》(Behind the Times)的7寸EP唱片。  青春总是过得飞快,随着他们高中毕业升入不同的大学,克莱斯格也暂时搬到了新泽西并参加了当地的“77颗空弹”(Blanks 77)乐队,AFI似乎也和中国的大多数高中生乐队一样“寿终正寝”了。然而要真是那样的话今天还怎么看得到AFI?上大学头一年的暑假时,乐队做了一个在他们历史上的“标志性演出”:他们也正儿八经地搞了个重组演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引起的反应非常热烈积极。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于是乐队成员决定“弃学从艺”,正式退学做专职乐队。说到这儿,我也正经一把:国情不同,劝同学们还是要思量再三,勿盲目效仿,嘿嘿。说来已经是1995年左右了,乐队从一帮懵懂的学生乐队已经正式进入到专职乐队(当然专业性还是差点)的行列,车库里的时光也没有白白打发,他们就是从那里面死磕出技术和特点来的。他们广泛地吸收学习了前辈们如“错配”(The Misfits)、“但泽”(Danzig)甚至如“仁慈姐妹”(Sister of Mercy)和“小瘦狗”(Skinny Puppy)等的元素,糅合起来形成他们自己的特点。乐队当然也没闲着,出单曲是个不错的扩大知名度的方法,在和“后裔”(The Offspring)乐队主唱德克斯特·郝伦(Dexter Holland)创办的厂牌“硝基”(Nitro)签约前,他们已经发行了数首单曲。在此前,乐队也并没有“原地踏步”,而是走上了和当年“黑旗”一样的道路,自1995年就开始全美巡演,无数次穿越北美大陆,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这后来甚至成为乐队的一项传统,除了欧洲,在1998年的时候还自费去了趟日本。“巡演对我们来说一直就是最重要的事,”鼓手亚当·卡森说道,“我们正是通过不断的巡演来获得我们的歌迷的”。“我从19岁开始就巡演了,”主唱哈瓦克对此说道,“我们总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在某个地方首次演出只有两个人看,那么我们会再次回到那个地方,直到来看我们的歌迷增加到10个,30个,然后上百、上千。我们会坚持回到那个地方演出直到人们不得不注意我们”。有这样的坚韧态度,更多乐迷群体的认可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1996年时,“硝基”唱片公司为乐队发行了首张专辑《为你自豪》(Very Proud of Ya)。随后(1997)乐队发行了两张LP《Answer That & Stay Fashionable Wingnut》与《闭上你的嘴,睁开你的眼》(Shut Your Mouth & Open Your Eyes)。同时,乐队成员也有所变动:在录制《闭上你的嘴睁开你的眼》时,贝斯手克莱斯格离队,顶替他的是在乐队巡演中担任临时乐手的哈特(Hunter,前The Force乐队成员),他加入后不久(1998)即参与录制并发行了一张EP唱片《内部火焰》(A Fire Inside);吉他手史托夫里斯随后很快也离开了,接替他的是前“赎罪87次”(Redemption 87)乐队吉他手贾德·普杰特(Jade Puget),而这发生在乐队录制历史上首张堪称经典的第四张专辑《日落下的黑帆》(Black Sails in the Sunset)的时候。所以可以说,普杰特的到来恰似及时雨,大大增强了乐队的“战斗力”。他加入乐队后的任务并不轻松,不仅要弹好琴,还要负责歌曲的旋律创作。因为他自乐队成立初期就是乐队的外围乐手之一,还参与录制了一张和别的乐队一起做的合辑,没有比他更能理解和发挥乐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旋律了。所以后来他能成为乐队的吉他手是顺理成章的事,可以说他是能配合哈瓦克那沉思的幽暗的歌词而写出好旋律的最佳人选。
苏格兰音乐 苏格兰位于欧洲北部大不列颠岛的西北部,大不列颠岛也就是联合王国所在地。苏格兰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使在与英格兰合并之后,也保留着很大的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传统。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总是与其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苏格兰人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突出。独特的自然条件使苏格兰人一直保持着较少的人口和空旷的土地,也使得苏格兰人保持着风笛和短裙以及独立和自豪。苏格兰西北部就是有名的苏格兰高地,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冰川时代留下的地貌、崎岖的山峦、精致的湖泊以及巨石覆盖的原野。这里清澈的溪流为高地的传统特产——苏格兰威士忌提供了重要的原料。高地东南部没有多少城镇,被称做高地旅游中心。那里有雄伟的山脉、秀丽的山谷、恬静的湖泊、奔流的溪水和开遍石南花的的原野。苏格兰的南部虽是山地,但远非高地那样桀骜不驯。这里与英格兰北部地形相似,是一个地形舒缓、环境静谥的地区。有长满青草的山坡,有拥抱着宁静溪流的宽敞的谷地。民族音乐篇: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都源于凯尔特人,但民族性格却差异极大,音乐风格更是大相径庭。爱尔兰人的音乐中不但没有风笛,在很多处却有手风琴的伴奏,很平和,很乡土,象是美国的乡村音乐,但却无法产生苏格兰音乐中的那种肃杀。苏格兰音乐原是属于战争的音乐。风笛手吹出的乐音,用于行军、用以召集高地人、用以战争、用以表示哀悼。也属于和平的音乐,用来跳斯特拉斯佩舞,用来与小提琴、手风琴和谐地演奏舞曲、用来庆祝、也用来求爱。从苏格兰低地爱丁堡一带,到北方高地及至群岛,在各种场合都能听到它,在酒吧中一同大声合唱,在乡村里一同跳舞,在城市的街角风笛手忘我地演奏……苏格兰的传统器乐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纯器乐和舞蹈伴奏音乐两类。纯器乐主要是专门为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它们既包括大量的为苏格兰风笛的作品,同时也有源于舞曲后逐渐专门化的器乐音乐,如凯尔特竖琴和小提琴等器乐组合形式。苏格兰地区的主要乐器有凯尔特竖琴、苏格兰小提琴和苏格兰风笛。 在世界众多的民族中,风笛也许可以看作是苏格兰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尽管一些人认为苏格兰的小提琴和竖琴在其音乐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竖琴 竖琴在苏格兰音乐历史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因为那个时代的石刻中已经有了描绘竖琴演奏的图象,由此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认为,竖琴在苏格兰的出现不迟于公元9世纪。但关于竖琴早期演奏的音乐内容、演奏的方式都不为人所知。尽管在18世纪以前竖琴音乐是苏格兰贵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贵族中雇佣竖琴演奏家也非常流行,但到了18世纪末期,这种器乐及其音乐就彻底消失了。现在在爱丁堡的苏格兰珍宝博物馆中还藏有两把保存完好的15世纪的苏格兰竖琴 ,这两把竖琴为19世纪末苏格兰竖琴音乐的复兴提供了竖琴制作的样本 。尽管人们现在更多地使用吉他为苏格兰歌曲伴奏,但一些人坚持认为竖琴是苏格兰音乐最有力、最恰当的载体,苏格兰竖琴研习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竖琴再一次成为苏格兰人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苏格兰竖琴音区为G-降a,其定弦以降E为低音,按五度关系定弦依次为降E,降B,F,C,G,D,A和E。苏格兰小提琴 小提琴可以被称为苏格兰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特别是在苏格兰的东北地区,小提琴已经成为比风笛更流行的乐器。尽管现在有一种被手风琴取代的倾向,但在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手中,小提琴依然是苏格兰舞曲的最佳诠释者。公元10世纪,苏格兰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形似提琴类的乐器,当时被人们称为FEYDL,REBEC和CROUD。18世纪前关于小提琴演奏的资料,我们只能从少量文字记载中得到某些印证和启示。据文字记载,在公元16世纪,苏格兰小提琴乐队曾在王宫为苏格兰女王MARY演奏组曲并得到了女王的赞赏。意大利小提琴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苏格兰小提琴艺术的发展。苏格兰的小提琴制造者仿造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技法,并将这种传统的提琴制造业发展并延续到现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