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sea0 seesea0
关注数: 0 粉丝数: 25 发帖数: 3,708 关注贴吧数: 3
安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20 定西市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一五”是全区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纲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着眼于全区的长远发展,提出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及主要措施。 一、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狠抓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地方工业,全力构建区域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16.36亿元,年均增长12.7%,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三次产业比趋向合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1.02亿元,年均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9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683元,年均增长6%。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十五”预期目标。 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造林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2%。顺利实现了梯田化区(县)的目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9%。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探索和创立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 3、产业开发成效显著。马铃薯、畜草和劳务等优势产业迅速壮大。“十五”末,全区马铃薯和畜草两大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亿元和1.95亿元,劳务总收入2.8亿元。粮食总产量18.8万吨,创历史新高。 4、项目建设有所加强。争取、引进和筹集建设资金16亿多元,建成各类项目180多项。新修、改建县乡公路169公里,乡村道路872公里。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专业市场及住宅小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9个镇的镇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了建设进程。村镇建设以小康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完成规划35处,建成了18个各具特色的小康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倍多。 5、地方工业稳步发展。新上了一批与农村产业及资源联接紧密的工业项目,完成了16个投资额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了一批优势产品,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效益逐步回升。“十五”末,工业增加值完成2.76亿元,年均增长18.3%。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累计上缴税金1.06亿元,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县)创建成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保持了较低的生育水平。科技体制不断创新,科技成果逐步涌现。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建、改建和维修校舍8.2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完成卫生重大项目24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救灾救济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全面加快。
老炮长的故事(原创) 俺村有一个普通农民,大家都叫他炮长,因为在夏天的一段时间中他属于工人,其他时间都是农民。做工人的任务就是管理一台防暴增雨的高射炮,在这个岗位经历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打我记事时就好像有这回事,突然看到感到异常的亲切。小时候大人不喜欢雷雨,因为夏天的雷雨可能会夺走他们一年辛苦的果实,但小孩就无所谓了,可以借机休息(应该叫喘息更合理吧),同时也可偷偷到炮点附近偷看实弹射击。 呵呵,炮弹要真正出膛需要很多手续的,那时电话不普及,炮手们总是骑着自行车到离炮点四里远的饲养场去等电话,请示,有时雨已经下过也不一定能看到实射。当浇的像落汤鸡似的炮手请示回来告诉可以射击了,躲在简易帐篷里的我们心情也格外紧张和兴奋。过一会,就听得外面的炮像炸雷似的连续响起,那个雷应该就在眼前,地动山摇,尤其当炮口朝向你这一侧时,伴随着耀眼的火光。呵呵,那个带劲就甭提了,别说小孩,就连大人也跟着凑热闹。 现在炮点的位置已经换了,村里的小孩也知道打雷时有炮响,但不再知道村里还有个老炮长,或许是不再关注了吧。今天无意中在某个网页上看到老炮长,虽然岁月在他额头雕刻的皱纹清晰可见,但那副矍铄的精神和脸上洋溢出的对这份工作的专注感染了我,唤起了我儿时的诸多甜美的回忆。
“农家书屋”遍地开花 农民读书不再难[摘录] 2007-10-05 09:27:53 来源: 新华社(北京)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多方合作,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索,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加速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  甘肃:“农家书屋”已达552家  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甘肃省于2005年7月在兰州、定西、天水三市选择15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启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同年12月17日,甘肃省第一个“农家书屋”在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村落成。自此之后,“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目前,甘肃省已建成552家“农家书屋”。  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李家堡村,村民史正常从洋芋地里干完农活回家,顾不上吃晚饭就要接待来他家看书、借书的人。村里的“农家书屋”就设在自己家的北房里,这成了村里和他一样“爱看书”人的聚集地。  和史正常一样,在甘肃省,在552个村庄,农民看书不再是一件难事,他们可以在自家门口的“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  “我爱看书,但以前看书是件难事。书的价格太贵,买不起啊。”史正常说。以前甘肃许多农民面临读书难问题。因为甘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980元,除了教育支出之外,人均文化支出只有30元,大多数农户还不具备花钱买书读的条件。  史正常说,有了“农家书屋”以后,他们村里起了些小变化:“不光是大人们喝酒赌博的少了,借书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娃娃们也不再满世界乱跑,一放学就来书屋看书了。”书屋的登记本显示,书屋建成一年多时间,已经有1500多人次来借书,而这个村子的总人口也不过2000人。  为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财政厅等部门以专项投入和社会捐助两种方式,每年约投入200万元资金,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支持力度,许多地区为“农家书屋”建设给予配套补贴。  目前甘肃正在全省各地农村开展“书香农家”农民读书活动,以便通过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形式,带动、引导农民走进书屋,让“读书育人创业”成为甘肃新农村新农民的新风尚。
中秋节词选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水龙吟 咏月 晁端礼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苏轼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念奴娇•中秋 杨万里  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 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 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十二时 秋夜 辛弃疾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鹧鸪天 辛弃疾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鹊桥仙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望汉月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长相思 京妓 柳永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杨子兴在内官营镇崖湾村调研[转] 记者 晁君杰 --------------------------------------------------------------------------------   杨子兴在内官营镇崖湾村调研时指出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关键  9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子兴在陪同省扶贫办副主任、世行项目办主任任燕顺在安定区内官崖湾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示范点调研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不是盖新房,生产发展是关键,示范点建设要从资金使用、产业开发、扶贫工作上创新一个模式,形成一种机制,为全市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树立典范。  陪同调研的还有市委常委、安定区委书记李旺泽,市长助理、安定区区长郭维团以及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  内官营镇崖湾村位于定临公路沿线,属纯山区村,虽交通便利,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主要以马铃薯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这个村被确定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同时,被列为全省100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之一。该项目区按照“推一带三”的模式,覆盖崖湾、中河、文昌、文山4个村894户3959人。目前,项目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尊重民意、不走形式“的要求,基本做好了道路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住宅规划。  杨子兴在调研时指出,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急盼解决的事做起,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起,从具备条件的事做起,从有能力有实力办的事做起,让农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项目建设前期,要采取召开群众大会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项目建设中期,要考虑让群众信任、办事公道的农民代表参与进来,尤其是在项目后期,要真正让农民参与项目管理,各级政府要改变办事方式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老百姓自觉投身到建设中去,让每一笔资金每一个建设项目最大化地产生效益、发挥作用。 来源: 定西日报 编辑: 康云
『转』手机的一些基本常识 1.手机进水 手机一进水,请切记不要作任何按键动作,尤其是关机(一按任何动作,水马上会跟着电路板流串),正确的方法为马上打开外盖,直接将电池拿下,直接强迫断电,可保主机板不被水侵袭。 2.如何让手机电池起死回生   当你的行动电话电池使用时间变短(记忆效应或老化)时,你是否会再买一颗电池来更换呢?   下次当你碰到这种情况时请省下你的钱,告诉你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不妨试试看:   1).把电池用报纸包起来再放进塑料袋裹包好放入冷冻库三天(报纸可吸收多余水份)   2).三天后取出常温下放二天   3).二天后将电池充电 , 充饱后装进行动电话裹测试 (预估可救回 80%-90%)   本讯息由知名电池厂商工程师透露,根据测试过的朋友指出效果相当有效.   至于有没有效果,反正电池快没用了,而且冰箱人人有,各位朋友不妨试试看吧 ! 3.给你的手机做个CPR吧!   你的手机是否常断电?或是明明充饱了电没多久就又没电了?你一定怀疑过是不是手机的寿命终了?   别担心,它只是一时“心跳停止”,只要一块小小的橡皮擦就能起死回生了!   把电池取出后用橡皮擦把电池上的接点(黄铜片)擦干净,再装回手机上,你会发现真是太神奇了!它竟然活过来了!还像颗新的呢!   真的很有用,提供大家做参考! 4.教你如何消除手机屏幕刮痕   大家是否常常会遇到手机屏幕有刮痕而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呢?   告诉大家一个好用的秘方....(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把牙膏适量挤在湿抹布上后用力在手机屏幕刮伤处前后左右来回用力涂匀.....   你将发现.....手机的屏幕刮痕会因此而消失....很神奇吧... !!   更神奇的事....在用干净的抹布或卫生纸擦干净后..手机屏幕还会变得更亮哦....   台大化学教授表示:原理为牙膏它只是刷牙的辅助用品,具有磨擦作用(修补作用)和去除菌斑,清洁抛光牙面,因此使用在手机屏幕上面会有同样的效果。 5.手机信号剩一格时不要使用 手机剩一格时不要使用收讯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大家都知道手机的电磁波一直是让人担心的问题.而手机的设计为了在收讯较差的地区仍能保有相当的通话质量,会加强手机的电磁波发射强度.当收讯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 发射强 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电磁波强度高达0.6W(瓦特).0.6W究竟有多强呢?我无法具体描述它对你的脑袋会有什幺不良影响,但可以换成两个例子来比较:   1).把喇叭直径约4公分左右的小型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然后贴在耳朵上 ,那样的噪音能量一般为0.25W,不到0.5W。   2).把手指头放在输出强度0.1W的雷射光前面(相当于光纤网络的? D干线能量)几秒钟内你会有灼痛的感觉,你能长时间忍受上述这两种状况吗?   那你又如何确认0.6W的电磁波紧贴在你的耳朵上会没事呢?   为了你的健康在使用手机之前建议你先检查一下收讯格数,用免持听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
1000元在30年前值多少 民以食为天,首先说吃。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更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水产品,以鱼类为例,由原来的平均0.20元一斤上涨到现在的平均5元一斤,上涨幅度大于25倍,如果把海参、海胆、鲍鱼、对虾、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加以参考,它们的价格增长至少在75倍以上。综合考虑,加权平均,食品价格增长18到20倍应该是很客观的了。  其次说穿。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300到500元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  下面说住。30年前的住房几乎没有花钱去买的,大家基本都是租住,租金很便宜,有单位的还有住房补贴,平均每个月租金也就3到5元。现在呢?500元一个月,你能租住到多大面积的房子呢?有人要说了,我住房不用花钱,房子被我买下了。我的问题是,你买房花了多少钱?所以说,房租价格几乎整整上涨了100倍以上!还有水费、电费、煤气费、暖气费,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了50倍都不止。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接着说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从不花钱到花钱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即使你只花了1分钱,和不用花钱比较的话倍率也算是无穷大了。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儿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肯定在100元以上。如果病大,那就更麻烦了。记得小时候得胆道蛔虫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也就花费几十元钱,现在你住一个月的院试试,少说也得几千元。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不多吧?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缴,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综上所述,加权平均下来,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应该增长了25倍到30倍的样子。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那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题。30年前,人民币对美元是2点几比1。现在呢?是8.7几比1,贬值了差不多三倍。按理说生活费用的增长应该倍乘这个数字,但是考虑到许多不可比因素和一些实际情况,我认为在25倍到30倍的基础上再加10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生活费用比30年以前大约增长了35到40倍的样子。  那么,现在的1000元相当于过去的多少元呢?大约为25到29元的样子。那么,30年以前的全国工人平均工资是多少?粗略估算应该是38元以上吧。38元相当于现在多少元呢?大约是1330元到1520元之间。文 黄振华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