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加一气 乱加一气
生活游戏皆修仙
关注数: 23 粉丝数: 27 发帖数: 1,273 关注贴吧数: 12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批量交付世界最大功率超级电容单体 中新网长沙9月12日电(颜常青)手机充电仅需2秒钟、储能式轻轨列车充电仅需20余秒钟就能满足正常运用,这就是超级电容的神奇功能。如今,中国人已牢牢占据这一世界前沿技术的高地。  9月12日,从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其旗下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功率超级电容单体(7500F)成功实现了批量生产,首批5000只7500F超级电容产品已交付用户。  何为超级电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介绍,通俗地讲就是第三代储能装置,第一代为机械式储能,如飞轮、发条等;第二代为化学式储能,如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而第三代就是以超级电容为代表的物理式储能装置。  “充电次数10000次以内、充电时间长达数小时、存在爆炸与污染环境的风险”VS “100万次、数十秒、无污染以及爆炸风险”。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宁波超级电容研究所所长阮殿波用一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超级电容较之传统化学能电池的优势。据阮殿波透露,其可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系统、国防与航天、起重机械势能回收、发电与智能电网等领域。   阮殿波举例说,比如目前港口的起重吊机,其一次吊起上百吨的货柜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其在落下时的能量基本被电阻装置等消耗掉,如果采用超级电容进行势能转换电能的回收,约可实现高达80%的电能回收再利用,其绿色、节能、环保的成效相当突出。  正是鉴于超级电容卓越的绿色、节能、环保优势,近年来,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就超级电容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全球已有十几家超级电容器生产商,可以提供多种类的超级电容产品。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超级电容,近年来以中国南车为代表的企业在超级电容的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器件加工、系统集成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发明和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若干制约超级电容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大功率超级电容研发能力的国家。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正与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开展沟通与交流,开发运用以超级电容为主动力源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城市公交车辆等绿色智能产品。  鉴于超级电容的应用价值,由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高比能、低成本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及示范电站关键技术研究主题项目的子课题,参与国家“863”计划。
诗是被现代诗玩死的,与韵何干 五四以后,随着白话文的研究普及,一部分新文化运动的棋手把传统诗词以‘古’名之。来和白话诗相对照,并自命白话诗为‘新’。从那时起,对传统诗词的批判也就等同于对古文言的批判。但是传统诗词的语法是和古文言有本质区别的。称呼其为传统指的就是指在这种文体中有着始终不变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即为韵。这韵在唐人看来,是其本身所认同的,因此不以两晋为古。宋人也是认同的,把诗发展成词仍不以唐诗为古。明清小说盛行仍认为诗韵为己所欣赏,所以也不以唐诗宋词为古。单新文化运动搞个‘古诗’名词出来。这本身就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不成熟,尽管它反应了时代的进步性。这场新文化运动就像个学步的孩子,难免摔跟头,很不幸的是对诗词的理解就是它摔破了皮的一个跟头。 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了解总是逐步加深的,对于韵的理解也是这样。把韵以律的形式加以固化本身就是在对韵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采取的手段。随着认识的深入,韵和律所谓的因果性联系不断受到挑战。今天可以说,律只是韵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但不是韵的全部表达方式。就如同直线是曲线的特殊表达方式一样。因此说不合律的就不合韵本身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新文化运动时由于没有认识到韵和律的关系,或者说当时持批判态度的人也是用旧的韵律一体观来解读诗词文体的。因此他们自身也是在旧的框架下进行的批判,因此既不彻底也不准确。这种幼稚病不只出现在一个领域里,马克思曾经谈到过工人对资本的反抗由于不明白生产运作方式因此把仇恨发泄到机器上进而捣毁机器,新文化白话诗对传统诗词的批判也可以说是把怒火发泄到了韵的身上。 现在的诗之式微一方面是所谓的现代诗自己把自己搞成了四不像,几十年仍不能产生万人传诵的诗篇,另一方面把传统诗词扣上一个‘古’诗词的帽子加以排斥。因此要想恢复诗词活力首先就要给传统诗词证明,把这个‘古’字丢到垃圾箱里。诗词就是诗词,前人历经千年都不曾以‘古’名之,当代人这种说辞只能表达自己的虚弱而已。现代诗的式微或者死亡这都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造成的必然结果,没什么值得痛惜。说现代诗死了中国诗就终结了这种论调和说皇权制度消亡了,皇帝变平民,人类社会由此就会终结一样是可笑的。传统诗词在这种情况下将从被学术权威封禁的冷宫里重新回到大众身边。 因此我不会为现代诗的死亡掉一滴眼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