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越好💌 这是为什么呢9
关注数: 57 粉丝数: 247 发帖数: 7,809 关注贴吧数: 21
枸杞盆景换盆 1/6 选盆做好盆的消毒杀菌: 给盆景枸杞换盆,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盆,盆的口径要比原先的盆大一些,最好选择瓦盆,透气性能好,如果换用的是新盆,要把新盆放到清水中浸泡一天一夜,这样可以去除盆的碱性,如果是旧盆的话,要消毒,杀菌,先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然后喷洒消毒液。 2/6 选好季节天气和时间: 进行盆景枸杞换盆,一般都是在春季进行,在枸杞还没有发芽或刚发芽的时候,就是3、4月份,一定要避开开花期和结果的时间,同样换盆的时间最好在早上或晚上进行,选择的天气阴雨天气比较好,绝对不能在高温天气进行,这样才能利于枸杞的恢复和生长。 3/6 注意枸杞的生长情况原有盆的情况和换盆时间: 给盆景换盆还要考虑枸杞的生长情况,在缓苗期的枸杞是不能进行换盆的,还要换盆的时间也不能频繁,换盆的间隔时间最少也要一到两年,同时要看枸杞原先生长的花盆,如果是在塑料盆中生长的,这个时候可以把塑料盆剪刀剪开,整体直接移植到大一点的盆里,在四周填上新土,换盆时必须保留大部分的旧的盆土,避免伤害好枸杞的根系。 4/6 给枸杞进行合理的修剪: 枸杞进行换盆之前,要对枸杞进行适当的修剪,这个修剪的时间一般是在冬季或春季进行,枸杞不生长或生长缓慢,没有发芽之前进行,把多余的枝丫去掉,老根和坏掉的根系去除,减少枸杞的蒸腾作用,另外对枸杞的根部也要进行适当的修理,去除多余的毛细根,根部不能太长太多。 5/6 换盆前几天浇透水进行盆土分离: 在需要换盆的枸杞盆里提前三四天把水浇透,让土层能结成块,带半潮湿的情况下,沿着盆的四周用长刀深深地花开,让盆土和盆分离,然后轻轻敲击盆壁或者把盆倒扣,这样盆土就会很快整体从盆里分离出来,并且能够很好地保护好枸杞的根系。 6/6 新盆地垫上瓦片并施足底肥移植后浇透水: 选择的花盆盆地一般都留有小孔,这个小孔是为了排水和透气,这个小孔需要找一个瓦片遮挡住一部分,然后铺一层细土或腐殖土,在土层的上面在施足底肥,然后把枸杞移植到这个花盆中,把盆土压实,盆土要离盆口有一定的距离,然后把水浇透,在放在遮阳地方几天,让枸杞恢复一下。
五夫古镇,朱熹故里。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諡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五夫镇名字的由来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距市区55公里。地处崇山峻岭之中,东面营盘岗海拔1157.7米,南面笔架山海拔1026.8米,西面蜡烛山614.5米,北面梅岭岗海拔797.8米。年平均气温17.9℃-18℃,平均年日照1910.2小时,平均降水量1881.4毫米。面积17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26万亩,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农业镇。辖11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101个村民小组、79个自然村,人口1.5万人。老区建制村8个,分别是典村、溪尾、翁墩、田尾、毛厂、大将、澄溪、古亭。评定革命“五老”10人,现健在2人。 五夫之名始于晋代中期,至中晚唐金吾上将军刘翔迁居五夫时,古镇已具雏形,原隶属建阳县。1951年1月,五夫属第四区。1958年9月,建立乐园公社。1962年改为五夫人民公社。1984年置五夫乡,1989年撤乡建镇,辖玉虹街居委会和五夫、五一、翁墩、典村、溪尾、茅厂、大将、澄溪、田尾、古亭、兴贤11个建制村。 五夫镇有“邹鲁渊源”之称,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早在晋代即有蒋姓朝官五大夫,南唐时有上大夫池繁禧、大将查文微居此。后唐金吾上将军刘翔看中五夫地方之胜,携家迁居五夫,历世不移。宋代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群贤荟萃,工商仕农极为昌盛繁荣。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五贤,刘氏宗族三忠一文,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一代词圣柳永等,他们生于斯,长于斯,都为五夫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达50年,使五夫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留下众多的理学文化遗迹。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五夫镇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2月,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五夫为“福建省商业重镇”。 五夫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有99名热血青年参加红七军团二十师五十八团、红军闽北独立团、红军闽北独立师、少共国际师等革命队伍。30名青年参加地方武装组织,输送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参加革命队伍。在土地革命反“围剿”时,五夫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掩护了陈耿等一批红军指战员,把兵工厂、医院、铸币厂安全转移。全镇有10多个自然村被国民党烧毁,许多地下交通员和红军家属被杀害。《福建省崇安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五夫籍的革命烈士就有129名。 1929年2月13日,陈耿、杨峻德率领游击队和民众队在五夫与国民党詹树政民团和建阳驻军卢兴邦团激战。1931年10月,中共崇浦县委在五夫燕子岩成立,丁辉如被闽北分区委任命为崇浦县委书记。1940年7月,日本军飞机轰炸五夫。1942年1月,五夫成立抗日军民合作支前站,筹集抗战物资、民工接运后方军属优抚工作。1949年5月17日,城工部科长邓崇贵率领游击分队进占五夫,在五夫民兵群众的全力配合下,俘虏了退居五夫的国民党崇安县交通警察大队70余人、民团20余人,缴获70多支枪,解放了五夫。1949年6月13日成立崇安县人民政府,同时派出工作组接管五夫,成立政权机构——五夫区公所。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五夫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现有企业6家,新建水库5座,蓄水266万立方米;建立发电站5座,总装机550千瓦,变电站2座,10000千伏安。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全镇有1所中小合并学校,8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硬化道路,村村户户饮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有7个村完成了信息站点建设。浦南高速公路在五夫设立互通口。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385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2968万元,工业产值20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2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