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看帖 寂寞看帖
关注数: 120 粉丝数: 282 发帖数: 10,496 关注贴吧数: 88
都昌县大树乡简介 大树乡位于九江市都昌县西南部,西南濒鄱阳湖。距县城7公里,面积55.1平方公里,人口2.81万人。都中公路横贯东西。辖参岭、大埠、白山、东山、牡丹、大树、玉阶、龙门、烽火、岭上、罗岭、瓦塘、枫田、马塘14个村委会和林场。农业以水稻、棉花、小麦为主。盛产紫皮大蒜、芝麻、烟叶等。大树是都昌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城发展的延伸,都中公路的改造,灾后移民建镇,给大树乡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 大树乡的建筑业很有特色,以形成了建筑、建材、采石、运输一条龙。全乡有三个建工队,固定资产超8万元,从业职工近千人,企业资质等级为四级。全乡有五座砖瓦厂,新开采的石头塘,石质坚硬,供不应求,瓦塘坂村发展成为运输专业村,从事建筑运输的车辆有二百多部。大树乡建工队不仅在都昌县城占有很大的市场,而且在景德镇、九江、湖北等地也有一席之地。大树利用移民搬迁在乡政府建起了一个设计合理、配套完备的农村集镇。全乡铺通了所有村级公路,都中、都蔡、万里大道东路贯穿插全乡。电视光缆正在铺设之中,用户电话600多部。大树集镇由南京工程学校设计、大树建筑公司承建的绿化工程、高杆路灯、镇标、宣传文化中心全面竣工,为投资者提供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都昌县鸣山乡简介 鸣山乡地处都昌县东北部,东与本县中馆镇及鄱阳县响水滩接壤,南与土塘镇交界,西与蔡岭镇相连,北与大港镇为邻。全乡68.5平方公里,下辖八个村(居)委会,人口21416人,耕地1384公顷,6万余亩山林,森林覆盖率近90% 、农业 鸣山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原生态保持得十分完好,空气洁净、水质澄清,喜施农家肥,因此所产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品质优异。九山雷竹鲜嫩洁白、营养丰富,无论鲜吃、干吃均味美可口;鸣山观茶叶生长地虽海拔不高但终年云遮雾罩,该茶只开花不结籽,叶片肥厚、汁浓汤清,再加上纯手工揉制,愈发醇香,实为不可多得的茶中佳品;源头优质稻完全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种植,推广稻鸭共栖工程,全生长期不施农药化肥,所产大米粒长尖细、晶莹透亮,煮之香气扑鼻,食之香甜软糯。[1] 2、工业 鸣山乡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招商引资,2008年引进外资1000万元,形成了以制衣、制鞋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扩大了当地就业,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九山村,石英矿储藏量达1600万吨,品质极好。[1] 3、艺术品制造业 乡政府从鸣山的优势出发,提出“调整种植结构,山上发展雷竹茶叶,放手大搞古建木雕”,形成“山头仙茶戏云雾,山腰雷竹迎风舞,山边果园连成片,成片农田种粮棉”的农业结构模式,鸣山观茶叶享有盛名。鸣山古建木雕历史久远,清乾隆年间皇宫大兴土木,乾隆下诏书命鸣山选派古建工匠,地方官员选派了10余名鸣山九山里村能工巧匠进京献艺。故宫、大前门等古建木雕工艺品,出于鸣山乡工艺人之手,1987年5月成立了乡仿古建筑公司,企业资质等级为四级。该公司承建的仿古建筑有县电视台仿古建筑群,景德镇市古窑厂的仿古建筑群,陶瓷博物馆仿明代建筑群,以及宁绍会馆、庐黄龙寺大雄宝殿、东林寺罗汉堂、天主教堂、仙人洞仿古建筑群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园林建筑有景德镇市园林处办公楼、烟波楼、梅苑、长廊、环翠楼、菱角湖心亭及庐山小天池长廊、待睛亭、观音堂等。[2]
都昌县多宝乡简介 多宝乡位于县西北部,南、西、北三面濒鄱阳湖。距县城19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1.73万。辖宝桥、洛阳、罗垅、多宝、寺前、昭兴、仁义、长平、金沙、枫树、周仓11个村委会和水产场、农场。境内定江王庙与庐山隔水相望,威名远扬。 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芝麻为主,渔业为辅。多宝的蔓荆子,药典上称作“都荆子”,具有散风、清热、止痛的功能,是驱头风、止头痛、治风湿痹痛的名贵药材。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曾游历多宝西山,在《本草纲目》中说蔓荆子为上品,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筋骨寒热,温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窃、去百虫,久服轻身耐老。蔓荆子适宜生长在沙山上。多宝乡政府将沙山分到各村委开发管理,鼓励他们在管理好野生蔓荆子的同时,大力发展扦插,种植蔓荆子。 全乡调整农业结构,又开辟了新的药材基地,种植了丹参、玄胡、白术、车前子、玄参等药材,还和江西中医学院合作开发出“蔓荆子”保健药枕,并通过省级鉴定,投放市场,效果颇佳。药材生产已成为该乡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近年可发展到20000多亩。乡政府已规划建“药材一条街”。 多宝乡山水秀丽、风物宜人。威名远扬的定江王庙与避暑胜地庐山隔水相望。庙内有定江王塑像,庙傍有朱元璋的“点将台”、“插剑池”和亲笔题写的“水面天心”等古迹。乡政府从多宝的实际出发,设想在西山湖边引资兴建湖滨浴场,开辟一个旅游避暑胜地。多宝乡扼蠡水之咽喉,是江西的水上关津要塞,揽湖山之胜景,是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都昌县左里镇简介 左里镇位于都昌县西北部,交通便利,省二级公路袁多公路穿镇而过,镇内山水相依,土地肥沃,是都昌滨湖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重要基地,1992年建制为镇。因位于彭蠡之左而得名,简写为“左里镇”。左里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左里镇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近年工业发展迅速。 左里镇位于都昌县西北部,南临鄱湖,北望匡庐,距九江市80公里,交通便利,省二级公路袁多公路穿镇而过,镇内山水相依,土地肥沃,是都昌滨湖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重要基地,建国前夕,左里为环山区左蠡、苏旧乡,建国初属第二区。1956年改称左蠡区,1958年成立左蠡公社,1962年将华光、黄金、长平、枫树6个村划分归多宝管辖,将前山、杨岭2个村划归苏山管辖。1992年建制为镇。因位于彭蠡之左而得名,简写为“左里镇”。 左里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南及西北部为湖滨,其余为丘陵,平均海拔32米。最高点苏山,海拔311米;最低点城山村上湾自然村,海拔17.8米。境内大部分属下蜀黄棕壤,湖滨为湖积物潮泥土。地表经流除西北部注入团子口以外,其余流进新妙湖。年均温度17.5℃,一月均温4.2℃,七月均温30.1℃,年无霜期约265天。年均降水量1377.2毫米,多集中在4~6月份。 左里镇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下设左里居委会,源树、林山、新湖、周茂、清辉、白辉、新溪、双明、旧山、永华、城山、付桥等12个行政村,1个林场,238个村民小组,人口2.36万人,耕地面积28642亩,山林面积33456亩,水域面积5800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农业以水稻、棉花、药材为主导,水产品年均总产量达2000吨,产值达580万元,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综合养殖有了天然条件,目前,已发展规模化养猪场20余家,其中综合立体养殖场5家,一批重点企业——全省首家橡胶制品厂九江世龙橡胶厂、产品远销欧美的嘉力欣工艺品厂等企业落户左里,镇内通信、交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善,集镇功能基本齐全。 近年来,左里镇在策应县委“招商兴工,富民强县”主战略的基础上,立足本镇实际,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左里”的思路,积极规划建设农工商贸集镇。(2008—2025)17年集镇规划已全部完成,第一期建设已经启动。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返乡创业得于有力推进。新农村亮点异彩纷呈,“一村一品”格局逐渐形成,新型能源沼气得以全面推广。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先后被省、市、县授予“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平安乡镇”等荣誉称号。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