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__说__哥 传__说__哥
关注数: 588 粉丝数: 821 发帖数: 5,767 关注贴吧数: 13
武圣关羽之义,引用下南怀瑾论关公,个人觉得是论关公罕见好文 全文叫《武圣关壮缪遗迹图志》序 我就节选一部分 尝谓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人物,于史册名闻之外,而独能普遍流芳于百代,且又为后世所尽知之人物,誉圣颂帝,数不多得,文如尼山之孔夫子,固不具说。武则关、岳并称,而尤以关公为普闻,其故何哉?思之再三,俗称岳武穆独以精忠报国为典训,其量止于君臣之阃,而未能化及人伦之大者。至如世所标榜关公之忠义,则于忠道之诠释,不仅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其于义道之影响,且可概于朋友之适而及于社会之则。是诚春秋大义之微旨,故关公之典范,终能由人道而臻于神明之尊,岂偶然哉?非徒然也。 这段说得为啥忠的代表人物这么多唯二爷封圣,因为义不仅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现在社会中你要是被周围普遍认为不讲义气,那你完了。 再引用一段很精彩的部分: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公。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即此而观陈寿之微言,于关公之志节神采,及其进退权宜之际,情至义尽,从容不迫,固深得于《春秋》大义之旨,岂可以古文简略其叙述而诬以依曹为失节耶!故罗贯中之作《演义》,衍其内蕴,虽非信史,亦无溢美史迹之誉。《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此诚万古纲常之典范,美哉其人是之足以谓之神也! 《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句话真是圣言呀,人生中谁都会遇到很多进退失据之际,如何处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