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凌云山 剑凌云山
关注数: 6 粉丝数: 4 发帖数: 2,099 关注贴吧数: 15
【YY】桃夭 桃 夭我戴着盖头,在娘的搀扶下,上了来接新娘的花轿。听着四周热闹非凡的钟鼓乐声,耳畔忽然荡起那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两行热泪潸然而下……我七岁那年,娘面带笑容,持着一个绷子对我说:夏儿,今天我开始教你女红。当时娘的身影在晨曦中多么温柔。而现在回想,那日的阳光竟是我幼时七年里最冰冷的。我那时太小,太单纯,娘教我什么,我就开开心心地学,却不知它会伴了我到现在,甚至终身。那日起,娘便不许我再跨出家门,因为,我是女儿身。我整日呆在家里,听着札札的机杼声,却黯黮了柳絮飞扬的春晓,红枫飘舞的秋暮。绣花时,偶尔听见一两声莺啼,一两阵燕啭也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望望窗外的燕影。若是能看见一只鹊鸟栖在枝头,便高兴地笑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畅快。有一次,我翻弄娘的脂粉奁,发现夹层里,一块绣帕工整地包着一本书。我轻轻打开那块绣着乌枝红花的帕子,里面的书虽是破旧,却很平整,封面上仍能认出淡淡的两个字:“诗经”。扉页角上写着一个淡淡的小字“春”,仔细想来,娘似乎也曾提过,是伊的小名。我也跟娘认过些字,就翻读起来。其中有一页大概是最常翻的,都已发黄,而字迹模糊的地方也被细心描过,我痴痴地看,细细地品,读罢数遍,满口余香,暗自喜欢,默记于心。良久才不舍地慢慢包好书,带着胀热的飞红的脸和“突突”直跳的心轻轻放回原处。那一页,记的是《桃夭》。夜里,我躺在床上想着那首诗,辗转反侧而不能寐。书上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一定很美吧!我虽没见过,却能在眼前浮现出桃花繁艳,绿叶蓁蓁,及秋硕果累累的景象。次日不及天明,我便跑去灶边问早起煮粥的娘:您见过桃花吗,娘?娘一怔,点点头,又摇摇头,眼睛却没离开沸滚的粥。她默默地起身,小心地从脂粉奁里取出那块包书的绣帕,指着上头艳丽的花儿说:夏儿,这便是桃花,你若要学,我今天就教你绣。我从有过那日的快乐,极认真地学,而娘却没有了往日的笑颜,常停下针线,望着窗外出神,黯然的目光流出几分伤悲。我捧着绣好的一帕桃花痴笑,娘却背着我,摩挲着那本《诗经》暗自落泪。我不明白娘为什么哭,我还太小。后来,娘对我说:夏儿,你要专心做针线,男孩儿读的书莫要乱翻,你不能看。我问她:为什么,娘?娘扭过头,声音颤颤而无力地回答:因为,你是女儿身。我忍着泪没再追问,因为我忽然想起了扉页上的名儿和那一帕桃花。我再也没见过那本书,也从未见过桃花。花轿落地了,我拭干泪痕,像泼出的水一样落在了婆家,一户没有桃花的宅院。时间转眼便过去了,我带着冰冷得连自己都寒噤的微笑,持着一个绷子走到女儿面前:秋儿,今天我开始教你女红。那一年,她七岁。窗外飘来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后记:金陵中学校刊《精灵》2004年6月刊,有一篇叫《女儿红,女儿泪》文章,我看过之后实为感动,但是感觉奇葩未放,美玉尚缺,如此之好的题材,应可以改得更完美些,或云更符合我的审美,所以我将原文的主题加以改动并深入,另写了一篇。大概有人发现,我的文中只出现了女性(我、娘和我的女儿),我觉得除去了男性,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宅中-轿中-宅中)女儿之间的循环(斗争-失败),更能表现其辛酸。在删去原文里夫、兄的同时,我也增加了“娘”这一角色旧时生活的暗示,更深化了“宿命轮回”的主题。或许我写的并不如原著好,但却是另一种故事,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YY文”。仅供自娱自乐,发出来了,也不想侵犯版权,所以大家看了,一笑了之,切勿转发,否则我可要背上“剽窃”的罪名啦。
【班迁】怀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侬去也,莫牵连……遥想初三时……虽然艰难困苦……但是走到门外栏边……总有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再麻木的心也会感动,再疲惫的心也会畅然,再应试的心也会飞翔……那段日子虽然艰苦……现在回想……仍然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时光……下面的描写是当时一篇日记里的,抛开文采不谈,单体会我那时无比畅快的感情吧……天阴沉沉的布满乌云,好像随时会有银丝从云缝中钻出来落在地上。雨终究没有下大,依旧是润一润地面,湿一湿花草,却也引来一幅美景。细细的春雨洒过后,园中的草木都似乎有了灵性。繁茂的枝叶显得更有生的气息;像是沐浴春雨后变得愈加深沉,却又似晨雾一般清。似刚从仙泉中走出的少女,带着涵蓄的、浅浅的微笑,颔首低眉,信手采来素色的野花装点乌亮的,梢儿还带着水珠的秀发。玉兰花开得不多,但一朵朵藏在深绿色的海洋里,如一颗颗珍珠,瓣儿并不像其他花一样张扬,而是一个个纯白的玉盏,不知装着什么玉液琼浆,发出阵阵、时隐时现的幽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真正似雪花般飞舞的还是一群群白色的蝴蝶,满园皆是。它们时而在黄杨树的小花间飞舞,时而在火一般的石榴花与吊铃似的紫藤萝上歇息。有时则成双成对,翩翩然如起舞的花瓣、飘落的绒羽,在草地似的藤萝长廊顶上嬉戏。……光阴荏苒……这还是过去了……我从行知楼搬到了汇文楼……风景就弗如之甚了……不过还是让人发自内心地赞美……那时上操路上都要抬首观望那“乌枝托白玉,碎翡饰新红”的玉兰与早梅,还有那既有黛玉的清高,又有宝钗之艳丽的海棠……往电教组跑腿的时候也不禁驻足回眸那些垂枝上或红或白的石榴花、吊满长廊的紫藤萝……中午狂奔到食堂门口时也会刹住腿,踮过地上那些飘落的夹竹桃花瓣……不愿让自己的车轮印出现在虽已锈黄落地却飘香依旧的玉兰瓣儿上……那是多么美的日子啊……现在却……虽然搬到了向往已久的高中楼,走廊却朝校园外,有如面壁一般……好比被从大观园的绣房赶到了铁槛寺的禅院……恐怕再不会有“倚栏痴望姹紫嫣红开遍地,侧耳笑闻燕啭莺啼传满园”……真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别’家院”了……适应就好了……清朝的汉人不也适应了“留头不留发”了么……噷……不过,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再结实的八角笼也是关不主眼望青山难飞回的画眉鸟的……或许……我能在这墙角发现什么孤芳自赏的玫瑰呢……附: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我的绘画水平不高……谅解,谅解……)
【乱写】赏月日记两则 6.10(五月十五) 星期六 晴今晚甚晴,长烟一空,浮云俱散,皓月当空,一泻千里,光洒万户。月出于斗牛而西行,其西南一孤星独曜。念昨夜月尚缺,今宵竟圆,且逢无彩云之追蔽,车马之喧嚣,乃于子亥外户彳亍而行。散步至河畔,徜徉间抬望夜灯只暖与月色之寒相映,低首,复前行,临水,见近岸之柳皆披单色彩灯,随风招摇,如繁星之隐现,又若波光之粼粼,烟柳曳风,参差遮掩,光闪迷离,林间魑魅;树影婆娑,雾中魍魉。风走落叶,蝠袭飞蛾,枫红桃盛,蛙声虫鸣。坐于河岸石柱,闻美乐之悠悠,观好景之难得。一侧柔柳微风,一侧冷月溯流。水面鳞动,浮光跃金,溶散于水;风主水平,静影沉璧,破镜重圆。望万家灯火映水面,百光杂碎动鳞波……良久方归,归而回望于途,但见一月一星而以,水中之影虽繁而尽失,实为一憾。乃于三更记之,时丙戌五月之望。8.9(七月十六) 星期三 晴“时逢三五便团圆”,飞彩说不得,凝辉也差强人意。“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唉……两夜无云,月圆,就寝时,我这久居明灯之下的双眸(插一句:想到关于WC3的一篇文章里NE说的话:“人类发明了灯,于是双眼在对灯光的依赖下退化”),忽然看见那如霜如粉,非银非水的月光,那古老、安详、静谧的光,淡淡地洒在地上、帘上、床前、身旁,在人类嘈杂的灯光下怎能发现这样朴素的月影、与世无争的光?就像散发着阵阵乳香的婴孩,静静地呼吸,鼻翼微微地扇动,胸腹轻轻地起伏,手脚自然地摆放。清风吹起窗帘,拂动月光的发梢,驱走炎炎的夏热,带来粼粼的回忆。想那月光下必是冷的,但看着却有种默默的温情,仿佛旧时相识一般……窗外的蛐蛐儿鸣声随凉风入耳,方觉一片孤寂,但转念想:我在,月在,风在,还有什么寂寞?信步踏入月色中,身后又多一影相伴。正怡然间,回首抬眼窗外,茫茫苍穹中,只一月孤悬,也无星相随,也无云相追,想天下芸芸众生对月抒怀时,月如有愁又相谁抒?嫦娥思故土,连月也望不见……看似天下万家灯火,再热闹不过,却实是“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便于那楼头夜倚栏的红袖也难消受,何况这寒魄之月……恐怕也只有平日里逐月的彩云和轻拂月影的风能宽慰她了。不禁想起一句《红楼梦》里的唱词:“则与你:春日早起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白天我爱那飘遥自在的白云,夜晚就爱那拂面洗心的清风;白天我爱那一片蔚蓝的碧落,夜晚就爱那一轮皎洁的冰盘。不愿打破这意境,烹茶赋诗,红袖陪读…………
【竹海】那个 昭朔琰 JJ不是要看么…… 竹 海五月二日,值长假,同父母等人驱车六十公里,至城南边素有“南京的安吉”之称的“石塘竹海”一游。横溪镇,小桥后,一块不起眼的牌子指路,西行十余里,渐见鱼塘,茶园,稻田,鸡舍,耕牛等,路愈窄,草木愈繁。路旁之景,由田至草,至灌木,至树,至竹。夹道虽已无成片金黄的油菜花,却是满地蔷薇铺遍,香浸车中,再沁心脾。不由想起一句诗,“楼台倒影入池塘,满架蔷薇一院香。”但这里没有楼台,也无花架,不过那绿波中浮的片片白花,却似自两侧坡上随“流”而下,之后又忽然静止住一样。路上逢着一两棵竹子便兴奋不已,而后随路随波上下,两侧树渐稀,竹林渐密,正行着,忽上一山头(坡顶而已)见已有近十余辆车停斯,另一侧,百米远处坡下,界石之后,便已是安徽地界了,于是停车下行。由册路走进一片竹海,土径上铺满狭长的竹叶,踏上去绝不同于一般的落叶,干而略滑。路杈处见四面竹树环合,不知所向,扎营于此的人说,石塘便在几步之遥,而林密不得见罢了。于是沿小路走数十步,路曲折上下,正疑错道,忽一坡一转,只听三五步前一片惊讶之声,便心中激动,三步并作两步跟上,跟着也一坡一转,也不禁失声惊叹:竹后坡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蓝,在此一片翠绿之间,更如瑶池仙境,如曾青般的颜色,闪动着神秘诱人的色彩。九寨沟的水也不过如此了。如果说酒能使人醉,花香能醉人,那这幅世外桃源般清秀静雅的福地洞天也能使人沉醉,让人不禁狠命地看,仿佛要将这美景收于眼中,能欣赏一世般。环塘的,漫山的竹子,黄绿掩映,错落迷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竹海亦泛涛,如苍之涛般,而每一朵“浪花”都潇洒飘逸地舞动,发出“沙沙”的低呤,而起伏的山丘又如海上波涛般,令人疑心正站在绿色的海洋中间,成了它的一份子。水光潋滟,山色却不空朦,倒如重影般迷人眼。盈盈一水间,世上仿佛只存在这石塘竹海,连我也不见了。消遣似乎无鱼,但也说明此水“至清”,湖底如山峦起伏,且“树木”甚繁,好似一座水下桃源,一座无人问津的城,无声无息,不论水面冷热,湖底依旧,水草不摇。就连湖中山色也如嵌于境中,石塘清兮,可以擢我缨,可我没有缨;塘水浊兮,可以擢我足,而它又不浑,只有将手伸入这寒不侵骨,温不暖肉的水中,只可说“清凉”,不似九寨的水“寒”。独入篁竹间,塘边小道,青竹翠蔓,竹影迷离,细叶交织,参差披佛,碧空如碎,再望鳞浪,虽不似浮光跃金,也无静影沉璧,却也令人不禁想到“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竹叶在枝上美,铺于路中亦美,飘落翻旋于空中更美。空中的片片青而轻且清的竹叶让人浮想联翩(想到《苍之涛》的主界面与飘逸的音乐)。正陶醉间,忽闻前方似有豺狼虎豹行于草丛之声,疾行视之,原是清流潺潺声,仔细听之,还真有些佩环之音,向左流入塘中。右边则是一片水源处的浅草滩,自在的蝴蝶舞于垄上,涓涓的溪流淌于垄下。只因这水声,林愈静,山更幽。竹径没幽处,草色没羊肠。先闻鸟啼,又闻流水,湖畔待风来,听涛竹林间。碧云天,黄叶地,春色如波,波上竹声脆。蔷薇四处流芳,篁竹八面环塘。见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逍遥自在,息心忘返。自清晨去,正午后方迟迟而返,因感此行回味无穷,乃以文记之。---------------------2006年5月21日
关于宿命的问题 首先声明:阅读本帖虽然可以使你头脑中的有序信息量增加,然而,同时由你身体释放出的热在增加宇宙中其余部分的无序度方向将有大得多的效应(大约是一千亿亿倍),为了防止宇宙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我建议你现在停止阅读……上面那段废话可以不用管,下面切入正题……话说一个夏夜,我正欲睡觉,忽然发现床头有一只蚊子,好可爱啊,纤细的身材,尖尖的小嘴……正想着,它突然飞过来要咬我!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摸了它一下……结果……它就躺在地上了,六条腿还在痉挛似的颤抖、摇晃,我又感到它可怜,于是……结果了它的性命……本来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一只蚊子咬我,我杀了它,但是我躺在床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思忖着,蚊子也是有生命的,它吸我的血,为了生存,为了产卵,为了繁衍,人何尝不是呢?其他物种有何尝不是呢?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说到底,还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我杀了蚊子,它没吸我的血,我生存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一点,人这个包含我的物种的延续性就增大了一点;而我又怜悯它,说明……这个……暂不考虑……总之,我认为,包括人类的任何物种,生存的价值就是延续自己的种群,无论进化、学习、发展,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但是,这个目的貌似很渺茫,繁衍和延续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就是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或是说,这是我们的宿命……(貌似才切入正题……)所有事物都不是凭空就有的,都有过去,都有原由,而且事物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这些影响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是环境使然,而将这一切的影响,一切的原由溯之于源,便是宿命……也就是说,无论是大爆炸还是创世纪,在宇宙初始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安排好了,所有的物质,所有的能量,以及这些物质与能量的宿命——它们怎么运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包括人,我们的一举一动,就像我现在在发这个帖子,也是在宇宙的开端就注定的,只不过通过一系列必然的事物间的影响造成现在的状况……呃……这个……貌似有点消极的味道,但是就像爱因斯坦所说:“上帝不玩弄骰子。”威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也不能完全使我信服,我的确这么认为。不过我还是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命运——无论这是不是必然的。回到游戏方面:这个也是我在玩过苍之涛之后才有的感悟,感觉整个世界就像被太一之轮上的生克似的宿命所操控,不过是刻了无数的关系,冥冥中,就按这生克进行着……也没有人能改、没有人能刻……这个……纯属无聊之余的胡思乱想,人要以自己的思想去认识这个世界,不免会有主观,或者说,哪有绝对客观的事呢?如果不从梦中醒来,谁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梦中呢?或许,我就生活在他人的梦里,梦一醒来,我也消失了,也许连记忆都不会留下…………P.S.小朋友看了不要产生厌世的情绪或不求上进,只待命运带来的辉煌哦……
关于宿命的问题 首先声明:阅读本帖虽然可以使你头脑中的有序信息量增加,然而,同时由你身体释放出的热在增加宇宙中其余部分的无序度方向将有大得多的效应(大约是一千亿亿倍),为了防止宇宙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我建议你现在停止阅读……上面那段废话可以不用管,下面切入正题……话说一个夏夜,我正欲睡觉,忽然发现床头有一只蚊子,好可爱啊,纤细的身材,尖尖的小嘴……正想着,它突然飞过来要咬我!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摸了它一下……结果……它就躺在地上了,六条腿还在痉挛似的颤抖、摇晃,我又感到它可怜,于是……结果了它的性命……本来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情,一只蚊子咬我,我杀了它,但是我躺在床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思忖着,蚊子也是有生命的,它吸我的血,为了生存,为了产卵,为了繁衍,人何尝不是呢?其他物种有何尝不是呢?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说到底,还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我杀了蚊子,它没吸我的血,我生存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一点,人这个包含我的物种的延续性就增大了一点;而我又怜悯它,说明……这个……暂不考虑……总之,我认为,包括人类的任何物种,生存的价值就是延续自己的种群,无论进化、学习、发展,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但是,这个目的貌似很渺茫,繁衍和延续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就是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或是说,这是我们的宿命……(貌似才切入正题……)所有事物都不是凭空就有的,都有过去,都有原由,而且事物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这些影响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是环境使然,而将这一切的影响,一切的原由溯之于源,便是宿命……也就是说,无论是大爆炸还是创世纪,在宇宙初始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安排好了,所有的物质,所有的能量,以及这些物质与能量的宿命——它们怎么运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包括人,我们的一举一动,就像我现在在发这个帖子,也是在宇宙的开端就注定的,只不过通过一系列必然的事物间的影响造成现在的状况……呃……这个……貌似有点消极的味道,但是就像爱因斯坦所说:“上帝不玩弄骰子。”威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也不能完全使我信服,我的确这么认为。不过我还是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命运——无论这是不是必然的。回到游戏方面:这个也是我在玩过苍之涛之后才有的感悟,感觉整个世界就像被太一之轮上的生克似的宿命所操控,不过是刻了无数的关系,冥冥中,就按这生克进行着……也没有人能改、没有人能刻……这个……纯属无聊之余的胡思乱想,人要以自己的思想去认识这个世界,不免会有主观,或者说,哪有绝对客观的事呢?如果不从梦中醒来,谁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梦中呢?或许,我就生活在他人的梦里,梦一醒来,我也消失了,也许连记忆都不会留下…………P.S.小朋友看了不要产生厌世的情绪或不求上进,只待命运带来的辉煌哦……
【作文】[汇总]很多是受仙轩双剑的影响 水镜 暑假中,我有幸游了一趟四川,四川的麻辣闻名天下,但是水土不服令生在江南的我不仅胃里翻云覆雨,心中也郁闷得很。 去过黄龙与九寨沟后,我却似换了一个人。 黄龙景区是在一座海拔三、四千米的山上,我难免有些“高原反应”,不过看见了黄龙一个个黄底、碧水的扇形小池,层层叠叠、叠叠层层,如欧式喷泉的扇形水阶从山顶延至山脚时,我感到头痛得再厉害也值了。黄龙的水含钙特别多,所以钙化水流经的地面形成了黄色的钙化土。在钙化的土地上,涓涓的溪流中,修长的树木成片地生长,翠绿的森林下似流动的冰般透亮,当地人称“水在树中流,树在水中生”。树影在镜般的水中流淌,随着水阶间溅落,层层涟漪为同在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带来闪烁的星光。而林中静谧的小小的瀑布羞涩地藏在无数枝桠中,用溪中激起的新月般的一弯浪花,濯洗一旁嫩绿的新芽。 如果说黄龙的水是山的孩子,那么九寨沟的水就是与青山为伴了。九寨沟的一个个“海子”是在群山的怀抱中的湖泊。湖水远看似镜,近看是镜,水静处是镜,水流之处亦似镜。远处的湖似璧样无瑕,近处的又如玉般无疵,可谓“鸟在水中飞,鱼在水里游”。憩于水边,见湖水与青山共色;立于山间,遇群山同碧水共波。 将手慢慢送向水面,用指尖悄悄划破眼前的明镜,却又打着寒颤缩回来:湖水是那样的清,清得让人不忍去掺入一丝杂质;湖水又是如此的静,静得令我惊于打破她的宁静。九寨的水像是死了一般,没有一点体温,像是初化的雪水。我捧了一掬,送向干渴的唇边,我感到清凉的水顺着我的咽喉流遍全身,于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清凉与甘甜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感受着湖水的温暖,感到她那充满活力的生命力,正是她哺育了九寨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和其它的生命。这如镜的水在我的心底映出了自然的和谐。
【水镜】我小时侯的作文 水镜 暑假中,我有幸游了一趟四川,四川的麻辣闻名天下,但是水土不服令生在江南的我不仅胃里翻云覆雨,心中也郁闷得很。 去过黄龙与九寨沟后,我却似换了一个人。 黄龙景区是在一座海拔三、四千米的山上,我难免有些“高原反应”,不过看见了黄龙一个个黄底、碧水的扇形小池,层层叠叠、叠叠层层,如欧式喷泉的扇形水阶从山顶延至山脚时,我感到头痛得再厉害也值了。黄龙的水含钙特别多,所以钙化水流经的地面形成了黄色的钙化土。在钙化的土地上,涓涓的溪流中,修长的树木成片地生长,翠绿的森林下似流动的冰般透亮,当地人称“水在树中流,树在水中生”。树影在镜般的水中流淌,随着水阶间溅落,层层涟漪为同在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带来闪烁的星光。而林中静谧的小小的瀑布羞涩地藏在无数枝桠中,用溪中激起的新月般的一弯浪花,濯洗一旁嫩绿的新芽。 如果说黄龙的水是山的孩子,那么九寨沟的水就是与青山为伴了。九寨沟的一个个“海子”是在群山的怀抱中的湖泊。湖水远看似镜,近看是镜,水静处是镜,水流之处亦似镜。远处的湖似璧样无瑕,近处的又如玉般无疵,可谓“鸟在水中飞,鱼在水里游”。憩于水边,见湖水与青山共色;立于山间,遇群山同碧水共波。 将手慢慢送向水面,用指尖悄悄划破眼前的明镜,却又打着寒颤缩回来:湖水是那样的清,清得让人不忍去掺入一丝杂质;湖水又是如此的静,静得令我惊于打破她的宁静。九寨的水像是死了一般,没有一点体温,像是初化的雪水。我捧了一掬,送向干渴的唇边,我感到清凉的水顺着我的咽喉流遍全身,于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清凉与甘甜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感受着湖水的温暖,感到她那充满活力的生命力,正是她哺育了九寨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和其它的生命。这如镜的水在我的心底映出了自然的和谐。我好有超前感是不是有被耍的感觉
【诗词】普及中国文化 长恨歌 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