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llje wxllje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374 关注贴吧数: 5
南安五台山 早报讯(记者陈祥木 通讯员苏金福 文/图)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钦安殿、浮碧亭的旁边有着这样合生的树。日前,早报读者苏先生与朋友在游玩中发现,南安五台山风景区也有这样一处“连理枝”。  苏先生在永春石鼓小学任教。2日上午,苏老师与朋友一起到南安五台山风景区游玩。当苏老师等人来到山中一段小路时,眼前的一幕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枝“横空出世”的小树干,把相隔不远的两株茶树“牵连”在一起。苏老师等人第一次看到这种奇景,他们近前观察许久,都没人能够分辨出这个枝干究竟是从哪棵茶树生长出来的。  面对大自然这一杰作,苏老师等人惊呼:“这么奇特的树木,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连理树(连理枝)?”   苏老师说,人们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耳熟能详,但亲眼所见这一奇景,也不枉此行了。  (首位向96339提供线索的苏先生获得话费50元)  ◆相关链接  连理枝  1.连理枝的形成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  相邻的两棵树的枝干怎么相依在一起呢?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细胞叫做形成层,这一层细胞有很强烈的向外和向内的分裂作用,细胞分裂,增生了许多新的细胞,就会使树干长粗。如果两棵树在有风的天气里,树干互相摩擦,把树皮磨光了,到无风的时候,两条树枝挨近,形成层就密接在一起,互相增生的新细胞,就会长在一起,越是靠得紧,就越容易长在一起。  2.创新连理枝:嫁接  古人从自然界里看到了连理枝的形成,就创造了人工嫁接的方法。  从古书上的记载来推断, 我国很早就用嫁接的方法来栽培果树。例如唐代郭橐驼所著的《种树书》中对于嫁接作了很多有意义的记述,书中说: “桃接李枝则红而甘; 梅树接桃则脆; 桃树接杏则大; 李树接桃则为桃李。”(网摘)
大话八闽:九日山无石不刻字 宋代泉州港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大港,是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源远流长且有着众多珍贵的历史史迹,位于泉州南安丰州九日山的祈风石刻群,就是其中见证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多的祈风石刻。九日山在晋江北岸,距泉州市区7公里,远在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移居闽地的中原移民每逢九九重阳登临此山遥望中原,由于重阳节为九月初九,因此这座山就被命名为九日山。 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中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古泉州港是偏安东南的南宋王朝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当时,出入泉州港的许多番泊船队,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一年两度,熙熙攘攘。由于当时的远洋航行,专靠信风驱动,故每逢海舶往返季节,就由泉州郡守等官员,率领有关僚属到丰州延福寺侧的通远王祠(后改称昭惠庙)举行祈求海舶顺风的典礼。祈风典礼完成后,参与者饮宴于延福寺,并乘兴登游九日山,然后将经过简略镌刻于山中岩石上。九日山存13段海交祈风石刻,就是宋元祈风活动的真实记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