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y_a
lzy_a
青岛啤酒
关注数: 81
粉丝数: 70
发帖数: 822
关注贴吧数: 46
C3的3个USB接口,是2.0还是3.0? C3的usb接口,说明书说不建议使用900ma的设备,应该是不支持3.0吧
4重制官方卖的氪金券和游戏里尖晶石换取的银色券有什么区别? 4重制官方卖的氪金券和游戏里尖晶石换取的银色券有什么区别?而且尖晶石兑换的银色券,有30个尖晶石,也有40个尖晶石兑换的,这个也有区别吗?
win11,桌面全屏会经常缩小,马上又恢复全屏 win11,桌面全屏会经常缩小,马上又恢复全屏。 谢谢大家
NZXT 恩杰 S340 Elite 改前面板钢化玻璃透视 从计划到完工,前后断断续续一个多月,总算完成了~ 设计的支撑梁、订做的烤漆钢化玻璃,做了防尘防震,开孔固定。安装不算难,关键是设计和细节费不少精力。 原机箱的前面板和防尘网都没有破坏,可以随时换回去。 由于我先前就有了AER RGB2 120mm套装,而且水冷是X52,240的冷排,所以前面板的风扇是120mm的;如果是280冷排的,就可以买140mm的AER RGB2风扇,这样钢化玻璃呈现灯光会更好看。510Elite就是两个140mm RGB风扇。 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比如说开孔,还是机器利用电脑程序开孔比较精确,自己测量手动开孔还是有误差,不过好在容错率还比较高。 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Gp4y167yn&urlrefer=d1dd06f274d929acec9476ce7ee2fd5a
NZXT 恩杰 S340 Elite 改前面板钢化玻璃透视 从计划到完工,前后断断续续一个多月,总算完成了~ 设计的支撑梁、订做的烤漆钢化玻璃,做了防尘防震,开孔固定。安装不算难,关键是设计和细节费不少精力。 原机箱的前面板和防尘网都没有破坏,可以随时换回去。 由于我先前就有了AER RGB2 120mm套装,而且水冷是X52,240的冷排,所以前面板的风扇是120mm的;如果是280冷排的,就可以买140mm的AER RGB2风扇,这样钢化玻璃呈现灯光会更好看。510Elite就是两个140mm RGB风扇。 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比如说开孔,还是机器利用电脑程序开孔比较精确,自己测量手动开孔还是有误差,不过好在容错率还比较高。 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Gp4y167yn&urlrefer=d1dd06f274d929acec9476ce7ee2fd5a
生化危机3片尾曲 Staffs & Credit(简谱)分享 还是喜欢原版3的。 看网上很多人在找这首音乐的简谱,都没有完整可用的。十一有时间,就把这首音乐的简谱听写下来了~ 因为是自己听着写下来的,身旁也没有乐器可以校准音准。如若出现错误,请大家海涵。自己感觉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修改了一下乐谱重新发,刚才发贴有错误的第一版删除了。
“书呆子”的成就和奖杯,必须一周目内一次性取得所有文件吗? 一周目通关了,缺了3个文件。达成成就,二周目是56个文件必须重新收集呢?还是补上另外3个就可以?
Mac mini diy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把Mac mini 组装完了。自己组的inter第七代CPU平台,看网上不太多,所以在这里说一下,,或许对想要组装第七代CPU的朋友有一点点帮助,尤其是想实现4K H.265硬解的朋友。 为了看电影方便,一直想组个mini的主机放在客厅作为HTPC。配置不需要高,不玩游戏,不做图,但是需要支持4K视频的硬解,尤其是H.265 10bit的显卡硬解。 CPU和显卡 自有了想法,就一直在琢磨,看遍了百度上所有相关4K硬解的信息,最终发现想法有些超前。有些独显可以满足,但在不玩游戏的情况下,成本就太高了,况且并不MINI,与想法冲突;核显除了刚发布的inter第七代全系酷睿CPU的HD630可以满足需求外,其它都不行。不玩游戏,只是看个4K电影,CPU固然不需I5以上;而且考虑到MINI的散热问题,我们应当尽可能选带T的低功率CPU。然而,第七代的I3 CPU有价无货,TB上的I3正显版散片也只有几家在卖,价格也不算宜,低功率的就更少之又少。从一篇测评中,猛然发现原来新一代奔腾很多型号的核显也是H630,于是官网查询得知,最便宜而且是低功率集成HD630的CPU是奔腾G4600T。立马TB搜索,不多不少,就一家有得卖,没得选择,直接下单买下了这块35W的G4600T。机箱 在关注硬件同时,也一直在心思着买个什么样的机箱。半个多月时间内,几乎看遍了所有的MINI机箱,有的机箱mini但不好看,有的机箱好看但不mini。就这么纠结着,直到某一天看到了Mac mini DIY。决定其实就是这么容易,因为它既mini,又好看。主板 确定了机箱,对后续的折腾减少了不少麻烦。本来一直在研究ITX主板,现在只能研究ITX TN主板了。由于ITX TN超薄的主板本来就不多,选择的范围缩小后,我的折腾也少了。110TN,无论是技嘉的还是华硕的,都仅支持HDMI1.4,为了能够一劳永逸实现HDMI2.0的输出,于是在TB寻到了技嘉的工包主板MDH11HI。此款主板支持HDMI2.0,1151接口,DDR3L笔记本内存,支持M.2SSD,一切都不错,而且技嘉刚刚发布了这款型号支持第七代CPU的BIOS。于是商家当天刷BISO发货。内存 可惜主板不支持DDR4,闲鱼上买的二手2*4G金士顿骇客神条1600 DDR3L。 硬盘 不想本就有限的空间再添堵,于是买了个64G的M.2 SSD,用来做个系统足矣。由于走的还是SATAⅢ,所以速度和普通的SSD一样,走PCIE的M.2 SSD成本太高,用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必要。 CPU diy散热 TB上买的那种通用的,做工一般般,尺寸上也不太合适,毫不夸张80%的时间都用在了散热的折腾上。虽然DIY的组件本来就会存在这些问题,但这个散热器还是有些粗糙了。IO挡板和框架 TB上有卖技嘉B75挡板的,这个B75挡板其实和B85,包括我买的MDH11HI主板是通用的,直接买了个回来用。和散热一样,这个挡板的做工也真是不敢恭维,挡板长了一些无法安放到框架里,需要自己打磨,而且价格不菲。由于挡板材质偏硬,安装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其他机箱配件 TB上基本大同小异。有一点必须要说下,以前的老款主板支架是有电源指示灯的固定座的,现在的很多支架已经取消了固定座。想要安装电源指示灯的,就需要自己用胶布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这个LED灯,看起来小事一桩,但也是费点功夫。 电源开关可以买个高大上的,我先临时用这个配件套件里的。 多买了个可调速小风扇,装在了机盖上,插在主板fan,可以给机箱适当散散热吧~ 最后就是需要一个主板DC电源适配器,我买两个90W的,当插入硬盘供电时,无线鼠标稍微远点总是信号不好,怀疑是供电不足,但是没有考证。大家买个功率高点的吧~安装的过程和其他朋友基本如出一辙,就不废述,也没啥难度。 简单说下安装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问题。一些小的问题,大家应该稍微动手都可以解决,我只说一个纠结了我一天的问题。MDH11HI主板设计了一个PCIE插槽,正好在散热片与散热风扇交接处的下方,由于插槽有些高了,导致风扇垫高,并且超过了2.5CM的绝对值,没法塞进机箱。我看到有其他朋友成功安装过B7 TN主板的,他们也有这个插槽,但他们并没有介绍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请教了几个朋友也没人能解决。百般无奈后,我决心把这个插槽给拔掉,反正在这个机箱里也无法扩展。由于PCB板好几层,担心锡焊的话,万一破坏其他线路,导致主板报废,于是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办法,用钳子把塑料掐碎,然后把针全部剪短或者拔掉,这样在不破坏根基的基础上降低了高度。费时费力,但是总算成功了。如果大家想选择技嘉TN主板,不在乎HDMI2.0的话,可以选择另一款型号MDH11KI,这个主板取消了这个PCIE扩展插槽,而且支持DDR4内存。温度控制 散热折腾这么多时间,也就是希望温度能控制得住。还算好吧~待机基本35℃;1080P视频播放43摄氏度;4K H.265 10bit硬解50摄氏度左右。如果上正常51W的CPU,散热压力会明显增大。如果选择和我这样普通的DIY散热器的,最好还是上个低功率的CPU,或者有更好的散热方案。 4K硬解 H.265 10bit终于可以进行硬解,不需要像上一代核显还需要混合解码。CPU占有率12%左右,自己很满意了,毕竟这只是一款奔腾低功率的CPU。播放器需要进行硬解的设置,这里就不多说了。
Mac mini diy(1151平台 七代CPU G4600T HD630硬解H.265 10bit)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把Mac mini 组装完了。自己组的inter第七代CPU平台,看网上不太多,所以在这里说一下,,或许对想要组装第七代CPU的朋友有一点点帮助,尤其是想实现4K H.265硬解的朋友。 为了看电影方便,一直想组个mini的主机放在客厅作为HTPC。配置不需要高,不玩游戏,不做图,但是需要支持4K视频的硬解,尤其是H.265 10bit的显卡硬解。 CPU和显卡 自有了想法,就一直在琢磨,看遍了百度上所有相关4K硬解的信息,最终发现想法有些超前。有些独显可以满足,但在不玩游戏的情况下,成本就太高了,况且并不MINI,与想法冲突;核显除了刚发布的inter第七代全系酷睿CPU的HD630可以满足需求外,其它都不行。不玩游戏,只是看个4K电影,CPU固然不需I5以上;而且考虑到MINI的散热问题,我们应当尽可能选带T的低功率CPU。然而,第七代的I3 CPU有价无货,TB上的I3正显版散片也只有几家在卖,价格也不算宜,低功率的就更少之又少。从一篇测评中,猛然发现原来新一代奔腾很多型号的核显也是H630,于是官网查询得知,最便宜而且是低功率集成HD630的CPU是奔腾G4600T。立马TB搜索,不多不少,就一家有得卖,没得选择,直接下单买下了这块35W的G4600T。机箱 在关注硬件同时,也一直在心思着买个什么样的机箱。半个多月时间内,几乎看遍了所有的MINI机箱,有的机箱mini但不好看,有的机箱好看但不mini。就这么纠结着,直到某一天看到了Mac mini DIY。决定其实就是这么容易,因为它既mini,又好看。主板 确定了机箱,对后续的折腾减少了不少麻烦。本来一直在研究ITX主板,现在只能研究ITX TN主板了。由于ITX TN超薄的主板本来就不多,选择的范围缩小后,我的折腾也少了。110TN,无论是技嘉的还是华硕的,都仅支持HDMI1.4,为了能够一劳永逸实现HDMI2.0的输出,于是在TB寻到了技嘉的工包主板MDH11HI。此款主板支持HDMI2.0,1151接口,DDR3L笔记本内存,支持M.2SSD,一切都不错,而且技嘉刚刚发布了这款型号支持第七代CPU的BIOS。于是商家当天刷BISO发货。内存 可惜主板不支持DDR4,闲鱼上买的二手2*4G金士顿骇客神条1600 DDR3L。 硬盘 不想本就有限的空间再添堵,于是买了个64G的M.2 SSD,用来做个系统足矣。由于走的还是SATAⅢ,所以速度和普通的SSD一样,走PCIE的M.2 SSD成本太高,用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必要。 CPU diy散热 TB上买的那种通用的,做工一般般,尺寸上也不太合适,毫不夸张80%的时间都用在了散热的折腾上。虽然DIY的组件本来就会存在这些问题,但这个散热器还是有些粗糙了。IO挡板和框架 TB上有卖技嘉B75挡板的,这个B75挡板其实和B85,包括我买的MDH11HI主板是通用的,直接买了个回来用。和散热一样,这个挡板的做工也真是不敢恭维,挡板长了一些无法安放到框架里,需要自己打磨,而且价格不菲。由于挡板材质偏硬,安装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其他机箱配件 TB上基本大同小异。有一点必须要说下,以前的老款主板支架是有电源指示灯的固定座的,现在的很多支架已经取消了固定座。想要安装电源指示灯的,就需要自己用胶布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这个LED灯,看起来小事一桩,但也是费点功夫。 电源开关可以买个高大上的,我先临时用这个配件套件里的。 多买了个可调速小风扇,装在了机盖上,插在主板fan,可以给机箱适当散散热吧~ 最后就是需要一个主板DC电源适配器,我买两个90W的,当插入硬盘供电时,无线鼠标稍微远点总是信号不好,怀疑是供电不足,但是没有考证。大家买个功率高点的吧~安装的过程和其他朋友基本如出一辙,就不废述,也没啥难度。 简单说下安装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问题。一些小的问题,大家应该稍微动手都可以解决,我只说一个纠结了我一天的问题。MDH11HI主板设计了一个PCIE插槽,正好在散热片与散热风扇交接处的下方,由于插槽有些高了,导致风扇垫高,并且超过了2.5CM的绝对值,没法塞进机箱。我看到有其他朋友成功安装过B7 TN主板的,他们也有这个插槽,但他们并没有介绍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请教了几个朋友也没人能解决。百般无奈后,我决心把这个插槽给拔掉,反正在这个机箱里也无法扩展。由于PCB板好几层,担心锡焊的话,万一破坏其他线路,导致主板报废,于是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办法,用钳子把塑料掐碎,然后把针全部剪短或者拔掉,这样在不破坏根基的基础上降低了高度。费时费力,但是总算成功了。如果大家想选择技嘉TN主板,不在乎HDMI2.0的话,可以选择另一款型号MDH11KI,这个主板取消了这个PCIE扩展插槽,而且支持DDR4内存。温度控制 散热折腾这么多时间,也就是希望温度能控制得住。还算好吧~待机基本35℃;1080P视频播放43摄氏度;4K H.265 10bit硬解50摄氏度左右。如果上正常51W的CPU,散热压力会明显增大。如果选择和我这样普通的DIY散热器的,最好还是上个低功率的CPU,或者有更好的散热方案。 4K硬解 H.265 10bit终于可以进行硬解,不需要像上一代核显还需要混合解码。CPU占有率12%左右,自己很满意了,毕竟这只是一款奔腾低功率的CPU。播放器需要进行硬解的设置,这里就不多说了。
29UM68,连接DP没有信号,求助。 HDMI没有问题,两个接口都正常,但是使用DP线连接,提示没有信号,进入节能模式。显卡是960,各种方法用过了都没有信号。请问朋友们有类似问题的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