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皓832 722皓832
关注数: 4 粉丝数: 68 发帖数: 1,356 关注贴吧数: 3
第三个万达”新址曝光,落户赤峰城区核心地段赤峰乐居。 赤峰“第三个万达”新址曝光,落户赤峰城区核心地段赤峰乐居 。 2013年实力雄厚的万达地产首次落地赤峰,打造了赤峰第一个地标性商业广场—赤峰红山万达广场;2019年万达地产再次轰动赤峰,占据松山区核心位置,打造又一力作—松山万达广场;2020年,时隔半年,万达地产作为实力房企,再启楼市风云,回归居住本质,万 达第三子万达·如意府即将盛世起航。 万达·如意府,是赤峰万达地产打造的第一个纯住宅项目。 万达·如意府项目落子赤峰市红山区钢铁西街与松州路交汇西城市场 西侧,位于红山区、松山区、新城区三区交汇处,三区交汇,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可想而知。占据红山区核心腹地,同时,万达·如意府也是赤峰交通中枢,北邻城市中轴钢铁西街,横贯东西,链接红山区与新城区;东临松洲路(在建新路,预计年底开通),贯穿南北是衔接红山区与松山区的主要干路。可直接接通至赤峰长途汽车站及高铁站,项目西侧为赤峰市306国道(又名腾飞大道)又称城市观景大道。南通高速路口,满足您和家人的长途出行,项目周边公交站有12路,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路网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方便。 周边成熟的商业氛围与完善的设施配套,成就缤纷生活!万达·如意府围绕商业核心,可享红山万达广场及中心城区醇熟配套,全城高端人群集中商圈,享受最繁华的城市商圈生活。更囊括周边超市等商业, 生活所需一应俱全,缤纷体验一站享受。周末轻松看电影、与家人逛街吃饭、与三五好友K歌娱乐,万达·如意府都是您最理想的选择。 于生活而言,出则繁华入即宁静是最好的方式。万达·如意府,助你演绎从容生活的优雅节拍,踏出家门,休闲、购物、美食、学习一应俱全,为您打造高端智慧生活!成为赤峰人民的“高端品质生活供应商”,为这座城市缔造繁华,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中央文件再提“收缩型城市”,通辽.鄂尔多斯等这些城市要注意了 中央文件再提“收缩型城市”,通辽.鄂尔多斯等城市要注意。 有城市在扩张,有城市在收缩。有城市在新生,在城市在衰落。 01 影响中国城市格局的重量级政策来了。 近日,“2020年城镇化重点任务”下发。其中,除了备受瞩目的《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之外,城市区划政策同样迎来大调整。 一方面,中心城市崛起,再度获得政策鼎力加持: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这说明,虽然面临意外事件冲击,但“以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发展”的城镇化思路并没有改变。 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将被继续置于关键首位,而且城市扩张、市辖区调整、土地供给都获得更多想象空间,一些省会的扩张合并之路将会加速。 另一方面,官方提出培育“新生城市”,同时再次提及“收缩型城市”,两类城市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统筹新生城市培育和收缩型城市瘦身强体,按程序推进具备条件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有序推进“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 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 这意味着,有的城市即将获得扩张之机,撤县设区、撤县设市乃至撤镇设市,均已在路上。这些新生城市,将会成为区域经济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改变既有的城市格局。 有的城市可能面临持续收缩。减少市辖区,撤销行政区划与周边城市合并,乃至精简行政人员配置,都不是没有可能。这些城市未来想要进行规划摊大饼,几乎没有可能,而资产价格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这两种城市的命运,将会大相径庭。 02 哪些城市在新生? 撤镇设市、撤县设市,不只是简单的名字之变,不仅是行政级别的提升,更涉及一系列的城市扩权,财权、事权、地权、人事权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属于名副其实的城市大扩张。 撤镇设市,已经不是新鲜事。 2019年9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正式升级为“县级龙港市”。龙港市不设乡镇街道,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龙港镇,原属苍南县。这一次撤镇设市,不仅让龙港与原来的苍南县获得同等层级,而且龙岗作为县级市,由省政府直管,管理权限大幅提升。 事实上,浙江龙港仅位列全国百强镇第17名(19年因撤镇设市而退出榜单),比龙港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镇还有不少,这些镇未来同样有望跻身“撤镇设市”之列。 2019年全国百强镇 撤县设市,更是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早在1990年代,“撤县设市”就已蔚然成风,不过随后就被叫停。直到2017年,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导之下, “县改市”重启上阵。 最近3年来,全国已有至少28个县完成“撤县设市”,从普通县升级为“县级市”。 仅2019年,就有安徽广德、湖南邵东、河南长垣、陕西子长、黑龙江嫩江、四川射洪、云南澄江、安徽无为、新疆库车、广西平果等地完成撤县设市。 而正在推进“撤县设市”的地方,还有数十个之多。不难预测,随着政策加码,未来几年来,还会有一批新生“县级市”诞生。 显然,无论是县还是镇,都偏向农业管理模式,无论是财政权、规划权、管理权乃至土地审批权,都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一旦升级为“市”,则意味着正式向城市管理路径转变,从农业向工商业跨越,这显然有利于城市自身的扩张。 03 哪些城市在收缩? 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自2019年提出之后就广为人知。但对于收缩型城市,向来缺乏官方定义。根据研究,一般常住人口或城区人口出现连续3年的下降,可以视为收缩信号。 一般而言,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失往往与经济增速、财政收入下滑关联在一起,从而形成城市经济基本面的整体性收缩。 这其中,最为知名的收缩型城市当属黑龙江鹤岗。 这个东北小城,一度拥有煤炭之都的煤炭,但随着资源枯竭,经济、财政、人口都出现明显收缩。城市收缩,房子也跌成白菜价,如今一套房子总价在深圳买不到一平方。(参阅《鹤岗的房子,你真的“买不起”!》) 那么,全国共有多少收缩型城市?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龙瀛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间,全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也曾发布研究成果称,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根据如是金融研究院的数据,从2014年到2017年共有26个城市出现连续3年的人口净流出,这些城市多数位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均有不少县市出现人口收缩。不难发现,这些收缩型城市,多数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因产业变迁而导致人口外流、城市收缩;还有部分位于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缺乏亮点,难以吸引外来人口,加上自身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滑,出现明显的城市收缩。 可以预料,正如《中国经济差距不在东西,而在南北》一文所论,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下半场加速,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加上经济南北分化态势进一步加剧,部分北方地区的人口流失只会更加严重,收缩型城市还会进一步扩容。 04 收缩型城市,未来怎么办? 去年政策要求“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但如何瘦身、何以强体,却一直缺乏细则。 这一次,新文件更进一步: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 这意味着什么? 一是调减市辖区数量,一些市辖区可能要进行拆分合并。 二是调整收缩型县市,这些县市又可能面临跨区域的整合,有些城市可能会面临“消失”的命运。 这将带来深远影响。 城市收缩,规划不会再允许扩张,未来想要再玩大建新区和土地财政的游戏,恐怕行不通了。 随着人口流失和城市收缩,这些城市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从而与地铁、城轨、新基建等扩张无缘。 更进一步,如果面临被拆分合并的命运,那么这些城市不仅失去了过去的荣光,或许还会失去自己的“名字”。 05 有城市在新生,有城市在收缩,这给我们带来多少启示? 其一,城市收缩,房价等资产价格同样无法维持。房地产的根本支撑在于经济和人口,经济衰退,产业衰退,人口外流,那么原来的房地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 这一道理在国内外都适用,无论是美国底特律,还是黑龙江鹤岗、甘肃玉门,随着城市收缩,资产价格都出现明显下滑。 其二,一二线城市优势会更加突出。无论是“全面放开落户”,还是“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均标志着“大城市化”的政策思路将会一以贯之。(参阅《超级文件发布!再不放开落户就晚了》) 大城市的吸引力将会获得倍数级提升,城市竞争的马太效应只会更加明显,人口、资源、产业向大城市集中,将是不可避免的大势。 其三,到年轻的城市去。哪里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哪里就有充满想象的未来。 随着全面放开落户,新一轮抢人大战正在打响,哪些城市能吸引到更多高学历人才,哪些地方能涵养更多年轻劳动力人口,这些地方的未来一定不差。绚丽人生 14江苏南通未来如何,收入低,房价高作者 32全面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南通前景不错。星辰大海 8请问重庆会成为中心城市吗?作者 30重庆本来就是国家中心城市。涠洲岛 11疫情之后的武汉呢?作者 29湖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9.2%,武汉影响更大。不过武汉工业基础好、交通优势科教优势仍在,很快会触底反弹。伱嘚葫蘆能裝天嘛 27希望东北可以复兴A... 4河北石家庄咋样?正考虑买房落户石家庄了 小编给个意见作者 25在京津之侧,没法像中西部省份一样打造强省会。辛力 22不要看武汉这次自然灾害的影响,武汉工业门类齐全,国产替代产业核心区域,军工,生物科技,芯片,汽车,船舶,电子等除飞机火箭之外高科技产业势头迅猛,另外离深圳也不远,金融上也能借力,未来一定是大武汉小罗不投 21请问下,江西赣州和江西九江看好哪个?Fãs de Ronaldo 20未来东北除了沈阳,还有哪些城市不会成为收缩城市?神之手 4请问凯风君,未来济南怎样?作者 19济南这两年发展不错,强省会+争取国家中心城市陈稀 19现在是强省会浪潮了,政治中心越来越重了。阿亮C 4湘潭这座主席老家城市还有希望吗?作者 18长株潭一体化。百里东君 17以后基本省会之下无都市适者 9安徽省合肥市主城区常住人口逐年上涨,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在逐年下降,大部分人口外流到苏锡常,上海市,浙江省发达地区。安徽省常住人口只有三分之一。农村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留守。作者 15这两年随着合肥崛起,安徽人口有所复苏回流。适者 15常住人口越来越少的城市,国家要严控房地产开发了,保护耕地,否则浪费了资源,形成了鬼城就后悔莫及了!很多城市土地经济,碧桂园在县城开发房地产,到时候死的最惨!适者 15我是安徽人比你清楚,合肥市工资收入低,合肥市还有留守家庭,他们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安徽省人口统计有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是有区别的,安徽省常住人口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星靜雨月》愛! 14反而看好广东沿海一带和珠三角大湾区,广西沿海一带加南宁,以及整个海南岛,也许云南的昆明以及云南边境的两三个也有机会。现在东盟是是中国第一大的贸易地区,国家都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可包括广西沿海地区加南宁,广东也有份的就是湛江,海南的洋浦港也在内的。以上所说的地方人口不少,年轻人也多。当然现在广西和云南经济总量不大,当国家真正想对接东南亚,广西和云南必定发展。好多人说东北有一亿人口,其实广西,云南,贵州这三个加的人口也有一亿人口,三个省人口总量超过东北人口总量。目前广西和云南都还没怎么开发,从现在起广西和云南,大家会慢慢感受到他们的变化。Sunset Coast 12近年撤县设市那个表格有错误,2018年最后的是河北滦州作者 6笔误,少了一个字。zhicong 11梅州五华县如何?作者 10粤东西北差不多..hee 3请教一下东莞怎么样,外向型城市,在犹豫入户买房作者 11外向型城市,今年经济压力会比较大。但东莞制造业发达,且在深莞惠都市圈辐射范围内,基本面没有问题,可以放心落。一路一带🇨🇳 111,湖北需要一年时间经济恢复,2,武汉经济水分太大,把葛洲坝东风二个不在武汉的公司计入武汉,强制二个公司总部(空壳)搬入武汉,武汉经济水分该挤挤了。3,湖北现在逐步发展宜昌和襄阳,区域发展平衡,4,武汉以后就在城市排名8-10名左右。5,不要吹武汉,天津青岛后挤武汉水分,地方官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太严重了,引起高层重视,势必挤水分。林学超 7浙江温州呢作者 10温州是经济强市。2019年GDP6606.1亿元,常住人口930万,相比去年增加5万人。黄笛 10福建三巨头未来怎么走呢?大胖子 10西安未来怎么样北落师门 10请教一下,山东淄博未来走势如何風來 10汉中怕是要凉了湛蓝天 10武汉盘龙城片区怎么样氢氦锂铍鹏🤓²⁰20 5衡阳前景怎样?定位湖南省域副中心,但省里集中发展长株潭,而且感觉近些年长沙的发展也有点吃力。作者 9长沙力有不逮。衡阳人更多来了珠三角,在广东辐射圈。郑新 5请教一下,环京北三县有可能合并成市吗?或者燕郊镇(百强排名50+)升市?作者 9关键在北京通州。今年年初,环京三县与通州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北京优质资源将向三地转移,未来四地有望进一步同城化。细雨中的我 9弱弱的问一下:山西省会太原发展前景如何?将来有没有存在感?望回复cloris 9请问一下,四川绵阳未来怎么样?叁拾陸劃 2请问老师,济南和沈阳谁是第十个国中,济南周边的齐河如何作者 8如果只有一个名额,沈阳概率最高。天上的星星灿北斗啊🇨🇳 8请问下大佬,江西赣州和江西九江看好哪个?南昌怎样?图样图森破 6作者 宁波怎么看 会被上海杭州虹吸还是紧跟杭州发展的节奏作者 7跟着上海走。沪舟甬跨海大通道已经纳入规划。yyaoxi 7哥,广西柳州怎么样?适者 7芜湖市是安徽省第二大经济发展城市,未来十年应该有个飞跃发展的,主要看市政府官员能否有苏锡常城市官员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理念?!芜湖市政府官员发展经济理念还是有欠缺的,这一课
沈阳全市摩天大楼130座 全球城市排第12位国内列第6位 沈阳全市摩天大楼130座 全球城市排第12位国内列第6位来源:沈阳晚报 2019-04-09 16:10 [摘要] 最新出炉的《2018沈阳高层建筑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年底,沈阳建成及封顶的“150米+ ”高层建筑数量达到130座,在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排名中,沈阳位列中国第6位,全球第12位。 说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城市会是哪儿?纽约?迪拜?还是上海?这些大都市都拥有众多的摩天楼,但是有人能想到咱们沈阳的摩天楼数量也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超过首尔、洛杉矶等城市吗?最新出炉的《2018沈阳高层建筑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年底,沈阳建成及封顶的“150米+ ”高层建筑数量达到130座,在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排名中,沈阳位列中国第6位,全球第12位。从它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更是不断增强的“沈阳自信”。 沈阳摩天大楼数量全球排第12位 一座不断生长的城市,必定有其不凡的高度。行走在沈城的街路上,您一定很少留心头顶150米高空发生的那些事儿。 根据“沈阳摩天汉——新沈阳城市网”发布的《2018沈阳高层建筑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年底,沈阳建成及封顶的“150米+ ”高层建筑数量达到130座,“200米+ ”高层建筑数量33座,“300米+”高层建筑数量4座。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017年是沈阳高层建筑建设的“黄金五年”“150米+”“200米+”“300米+”的高层建筑数量几乎都是5年前的4倍。 在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排名中,香港、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沈阳、成都、南京、武汉、南宁排在国内1—10位,沈阳列第6位,全球第12位,排名超过首尔、墨尔本、洛杉矶、北京、杭州等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沈阳无论是全球排名,还是全国排名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晒晒沈阳高层建筑TOP10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咱们沈阳已建成及封顶高层建筑TOP10都有哪些吗?答案马上揭晓!沈阳已建成及封顶高层建筑TOP10分别是:市府恒隆广场西塔楼(351米)、盛京金融广场T2(334米)、茂业中心(311米)、盛京金融广场T1(300米)、新地中心(260米)、龙之梦双塔(245米)、北约客(239米)、新世界SA1(224米)、皇朝万鑫(219米)。 据了解,站在市府恒隆广场西塔楼楼顶往西看,能看到卫工明渠,而往东南方向看,可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峦出现在天际线,那就是棋盘山。 在沈阳已开工建设的摩天大楼中,海拔最高的当属宝能环球金融中心(568米),比上海地标建筑金茂大厦还要高140多米,比沈阳人心中的“沈阳高度”——辽宁广播电视塔(彩电塔)高263米,竣工后将跻身世界摩天大楼前十位。 据分析,预计年内,宝能环球金融中心T2和华强商业金融中心主楼两座“300+”超高层建筑将封顶,届时,沈阳“300米+”高层建筑数量将达到6座。 和平是沈阳“高层建筑第一区” 摩天大楼这么多,究竟哪个区最多?根据《2018沈阳高层建筑年度报告》,自沈阳首座150米以上高层建筑落成以来,和平区已保持沈阳“高层建筑第一区”的称号十余年,但未来几年坐拥金廊众多大项目的沈河区大有赶超之势。 数据显示,在已建成及封顶的130座“150米+ ”高层建筑中,和平区占59座,沈河区占48座,浑南区占8座,铁西区占6座,大东区占5座,皇姑区占4座。金廊区域占82座,非金廊区域占48座。 其中,沈河区的第一高度是市府恒隆广场西塔楼(351米),和平区的第一高度是盛京金融广场T2(334米),大东区的第一高度是龙之梦双塔(245米),浑南区的第一高度是万达公馆(约190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天下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标签: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