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江 踏江
关注数: 30 粉丝数: 0 发帖数: 6,897 关注贴吧数: 61
【乾州故事】铁佛起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如坐针毡,调集重兵对陕北根据地进行“围剿”。为了保卫党中央和陕北根据地,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决定:迅速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抗日力量,扰乱敌人后方,牵制围剿部队。于是派中共地下党员吕剑人、张庚良回乾县发展地下武装力量。 当时乾县非法武装虽然强大,但比较零乱,铁佛寺、注泔、关头、临平等处的头目又各霸一方。只有张庚良的本家张敖娃、张科科为首的铁佛寺民团同原国民党十七路军旅长刘文伯在陕南被红军打败后回乾县与二张联合组成的这支非法武装,人马多,势力大,是改造利用和联合的主要对象。于是,张庚良首先通过绅士刘文伯当上了铁佛寺保安队分队长,在乾县站住了脚。中共党组织派在杨虎城宪兵营做地下工作的刘庚等人来铁佛寺协助工作,张庚良把他们分编到各班当战士。通过交朋友、拜兄弟、教识字、教唱歌,他们宣传抗日,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吕剑人又为铁佛寺保安分队收编了关头分队十多人,还购回一批枪支、弹药、油印机和望远镜等物资。部队接连开展了几次小规模战斗,缴获了一批枪支,收编了从永寿县保安队哗变的雷振忠等20余人,并吸收了部分农民青年。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部队已发展到200余人,长短枪200多支,战斗力大大加强,这一切引起了县保安大队的怀疑,且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党组织指示部队加紧准备起义,公开打出抗日旗帜,成立陕甘边抗日联军。1936年10月初,听说国民党东北军有一个连沿西兰路北上围剿红军,为了破坏敌人交通线,补充军需,部队决定打伏击。但敌军另走它路,伏击未成,只打死一个敌兵,反被永寿县保安大队抓去两名战士。为了防止被捕队员泄露机密,刘庚与张庚良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打他个措手不及,乘胜起义。17日下午,部队从铁佛寺分几路出发,傍晚在阳峪乡新店村汇集。张庚良、刘庚做了动员,对攻打永寿县城做了部署。战士们士气高涨,严阵以待。天黑后,队伍直奔永寿县政府,迅速隐蔽在县政府周围,让熟悉情况的雷振忠叫开县政府大门。雷一进门就把卫兵抓起来,战士们立即冲进去,敌保安队仓皇应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敌人多数被俘,部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县长祁云石见状,惊恐万状,拿起电话向外求援,但电话线早已被起义军切断。拂晓,战斗胜利结束,祁云石以及伪府其他成员全部被赶到打麦场上。刘庚宣布了祁云石的罪状后,当场将其正法。然后释放了全部在押囚犯,大街小巷贴满红红绿绿的标语和油印的《告民众书》。 10月18日早饭前,部队撤离永寿县城,在乾县梁山乡坊里村休整后,正式宣布陕甘边抗日联军成立,张庚良任司令员,刘庚任政委。300余人分编为特务、手枪、骑兵、长枪等4个大队。战士们高举抗日的旗帜,高唱抗日战歌,浩浩荡荡开进麟游山。他们一路严惩恶霸,救济贫民,所向披靡,活跃于麟游、扶风一带。 陕甘边抗日联军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极大恐慌,多次派兵追剿,都未能得逞。11月底,敌人派东北军独立十团和麟游县保安队联合追剿,联军在永寿县岳御寺被敌人包围,战士们英勇抗击,最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失败,特务队长祝永德等光荣牺牲,张庚良、刘庚只好决定分散隐蔽,化装突围。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毕竟是陕甘宁边区第一支公开打出抗日旗帜的武装部队。这支武装力量的建立与活动,不仅对全省革命形势是极大的促进,也对保卫陕北根据地、保卫党中央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爆发后,当年起义播下的星星之火终于在渭北高原燃起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燎原烈火。(乾县县委办 王建平 赵军领 供稿)
「行走在乾县」狄仁杰之墓 屈军生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文友,他对文史、佛法都有研究,是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小楷,令我羡慕不已。曾送我一副小楷,内容是先生自拟的,言语恳切,令我感动不已 国庆节假日,受文友屈军生先生之托去了一趟乾陵陪葬墓之一,唐武周时期名相狄仁杰墓地。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望云思亲”的由来》,按照先生的考证,这个说法来自于和狄仁杰相关的一个典故。但是苦于手边没有墓地照片,所以托我前去拍照。由此可见先生做事的严密、认真。因为先生对于事理、文理考证的严密,所以与先生交往密切的国内文史专家甚多,可以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先生的鞭策之下,我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自我的要求。 按照屈军生先生提示,我明确了墓地的大致方位,在乾县县城东北马家坡附近,距乾陵3.4公里,在312国道上的右侧,站在国道上,就可以看得见巨大的坟冢。但因为进村的水泥路比较隐蔽,所以找到这里还是费了一番周折,为了大家更方便找到这座墓地所在,我把具体路线与大家分享一下:从乾县裕华十字(乾县高速车站西边第一个大十字)往北走1000米左右来到马家坡(路的左侧有一个大转盘,竖立着“古韵丝路,乾州新风”的大幅字牌,路的右侧可以看到“华严寺”的路牌),不上坡,直接向右拐,路右侧东北方向有一条水泥路,沿着这条路向北走10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孙家坡。看到村子,就可以看到那座巨大的坟冢。 坟冢周边长满了各种灌木,紧挨坟冢还有几株柿子树。在坟冢周边可以看到乾陵2号陪葬墓的4个界碑。但是在界碑之内的农田仍在耕种。坟冢个别地方有被挖掘破坏的痕迹 据笔者走访当地人,有一70岁左右的老者称,这墓地原有墓碑,墓地南面有石羊一对,他小时候曾见过。后来因为灌溉农田(墓园周边为农田),田地塌陷,墓碑遗失。另据一50岁左右人称,此地原是马家坡的基本农田,叫做石羊地。在墓地北边有一处活动板房,住着一对老夫妻,是乾陵管理处雇请的看护人员。据守陵人讲,两年前石羊已移至乾陵博物馆内。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关于狄仁杰的墓地,现在有这样几种说法,其一就是乾陵陪葬墓之一。在陵园的东南隅分布有陪葬墓17座,它们是两个太子、三个亲王、四个公主、八个大臣。这些墓冢成扇形分布在陵的东南方。1960年至1972年,文物部门先后发掘清理了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五座陪葬墓,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其中的大型壁画、石椁线刻画、唐三彩、金玉饰器、贴金铠甲骑马俑、玉质哀册、铜镜等均属罕见的文物精品,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三座墓内的1200平方米壁画,堪称“盛唐绘画艺术的地下画廊”。目前,乾陵陵园、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地宫四个景点全年对外开放,供中外游客参观。陪葬墓中,太子、亲王、公主的名称基本上说法一致,即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但是很多资料中,关于大臣墓主人的说法就前后矛盾,这其中主要问题是前边明确指出八个大臣,后边却给出了10个名字,“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苏定方、薛仁贵”,360百科、百度百科都是如此。大量的关于乾陵的介绍都是用这个版本的说法,真不知道是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是故意而为之?为进一步求证,作者打开了乾县政府网站,在乾县政府网站的链接下,找到了“乾陵旅游”板块,点击链接,在“乾陵概述”栏目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这个说法和范紫东《乾县新志》中说法一致。范紫东参阅的是《文献通考》。此书的作者是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马端临,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文献通考》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与《通典》、《通志》合之称为“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2011年乾县地方志办公室校注的范紫东《乾县新志》P236,明确记载狄梁公墓:《关中陵墓志》:“狄梁公葬乾州北门外五里许,当乾陵东有知州戴胜聪所立墓碑。”,今县东门外偏北里许马家坡东之墓,有清乾隆年间巡抚毕沅所立之碑,文曰“唐狄梁公之墓”。有墓下见一碑,系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戊戌仲夏陕西督学使者白山觉罗逢泰立。 也就是说,按照史书记载,狄仁杰墓地最少应该有三块石碑,明国时期应该还有两块。现在则一块都没有了。不知道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据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私自将石羊搬于五凤山(五峰山)林场,后被追回,归于原处。 关于狄仁杰之墓还有这样几种说法,大多认为应该位于洛阳。据2017年洛阳新闻网刊发段宇京(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的文章《大唐神探今何在——试析狄仁杰墓的确切位置》称,在洛阳有三处传说是狄仁杰的葬地:白马寺、梁周寺、双碑凹。作者段宇京认为:狄仁杰不会独葬白马寺,白马寺这个墓葬应该是唐代武周时期被封为“梁国公”的白马寺住持薛怀义墓;孟津宋庄梁周寺村理由不充分。虽说有一些关于狄仁杰的传说和和遗址(梁周寺有古桥一座,因狄仁杰被封“梁国公”,故称“梁桥”,“梁桥残雪”为孟津八景之一),但也不足以说明狄仁杰的墓葬在此;双碑凹位于今白马寺北边约5公里的邙山之阳,属孟津县平乐镇管辖。上屯村西1公里、翟泉村北1.5公里处,高矗着两通石碑,该地归翟泉所有,村民称此地为“双碑凹”。此处有资料支撑,也是狄仁杰家族墓所在,最为可信。 关于狄仁杰河南洛阳墓葬,范紫东的《乾县新志》中也有记载:《河南通志》“洛阳金墉城及孟津县西,俱有梁公墓”。而本传不载葬所,公以功名终,应得陪葬。所以范紫东认为乾县的这个才应该是狄仁杰的墓地所在。近期有人提出的,位于太湖县花亭湖,旧《太湖县志》记载:“狄公庙,县北三十里,九村畈保(近属寺前镇)。一种可能是狄公巡抚江南,突然逝世咋葬于此。 按照乾县政府官网的说法,狄仁杰的墓地不在这八大臣之中,按照范紫东《乾县新志》中所说现在的2号陪葬墓为狄仁杰之墓,就像河南的那个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在三处埋葬。这其间确有矛盾之处,令人难理解。 至于到底是在河南洛阳双碑凹还是在乾县城北孙家坡,在现有资料无法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尊重传说,期待考古挖掘来证明。 乾州碎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西咸公交发公开信致歉:x202路屡遭拦截殴打 暂停运行 西部网讯 昨天(4月24日),西咸公交X202路(天雄西路·兴信路口至空港新城管委会)的常规线路试运营,而仅运营一天,陕西西咸新区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就发布道歉信表示:西咸公交X202路(天雄西路·兴信路口至空港新城管委会)于4月25日起暂停运行。 具体如下: 致群众的一封公开道歉信 敬爱的群众: 我们十分抱歉!西咸公交X202路(天雄西路·兴信路口至空港新城管委会)将于4月25日起暂停运行。2018年4月24日早6:50,正在试运营的X202路(天雄西路·兴信路口至空港新城管委会)行驶至西咸新区肿瘤医院站时,被自称咸阳市交通局和咸阳市公共交通公司的数十名不法人员强行阻拦,用公交车、乘用车等围堵逼停正在运行的公交车辆,驱走乘客、抢夺发动机钥匙、殴打驾驶员、擅自驾车行驶,持续至下午2:30,此后,在东风路、渭河二号桥又发生多次类似事件。 公司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图左为不明身份者,图右为工作人员不明身份者殴打工作人员不明身份者殴打工作人员 经研究评估,为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该线路暂停营运,给您带来的出行不便,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对今日乘坐X202被驱离的乘客,请联系公司(电话或微信留言)领取退票款和补偿。X202路公交线路的开通解决了沣西新城、空港新城等区域长期以来群众对公交的诉求,空港新城部分群众为此公交线路的开通特准备了锦旗…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群众出行,构建新区绿色智慧公交体系,推进大西安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为己任,我们反对和鄙视任何侵犯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不法行为,任何行为都阻碍不了大西安一体化发展的脚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拓展阅读】该线路全长24km,由天雄西路·兴信路口出发,经天雄西路、兴咸路、统一路、白马河路、世纪大道、渭河大桥、东风路、文林路、迎宾大道、周公大道至空港新城管委会,将沣西新城和空港新城连接贯通,大大满足了沿线群众的日常出行需求。 该线路途径25个站点,单趟运营时间70分钟,线路开通初期配置10m级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8辆,首末班发车时间为早6:10至晚20:00,发车间隔暂为35分钟,乘客可通过投币、刷长安通卡或扫码支付乘坐公交,并享受西安市同等优惠票价。
火了,乾县姜村镇康家村威风锣鼓队,2018锣鼓喧天闹乾州 2018年3月2日,正月十五,姜村镇康家村威风锣鼓队又一次进乾州城。10时许,康家村书记康宗碧亲自带队,在康开富,康昌护的指挥下,康蒲二个自然村一百多个强汉子众志诚成,你敲我打,激情四射,鼓声震耳,冲破云霄!围观群众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开始了康家村威风锣鼓队闹乾州。陕西关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乾县姜村镇康家村是渭北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关中平原这片黄土地养育了世代人的生命,也滋润了康家村人的精神生活,近年来康家村的文化拜年活动红红火火的延续着。 记得2017年春节,村委会就组织春节联欢会,"美丽家园梦"正在康家村上演!摄影、牌匾展览吸引了众多村民以及邻村的人们,老老少少积极参与,歌舞、杂技表演、表彰大会……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小小的演艺,更是节日期间的喜庆气氛!在村领导和一批文化爱好者的组织下,康家村威风锣鼓队规模越来越大!这莽塬战鼓是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也叫"风搅雪",数千年来,深受老百姓欢迎。万国大街彩旗招展,红灯高挂,围观人挤得水泄不通,响彻云霄的鼓声和着人们的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咚咚锵,咚锵,咚锵……似高山流水壮丽的瀑布轰轰烈烈,似中华男儿熊健的舞姿铿锵有力,似汹涌奔腾的大海浩浩荡荡!这锣鼓敲出了康家人的心声,敲出了姜村人的激情,敲出了乾县人的幸福、文明与美德!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粗犷豪放,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是人民淳朴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文化需要我们传承,“锣鼓不仅展示了乾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乾县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更敲响了新时代乾县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最强音。正月十五月儿圆 锣鼓喧天闹乾州 彩旗缤纷人声鼎沸 捂不住的都是笑容享受着威风锣鼓的激昂 在前合后仰的人群里 拍下这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我的康家村威风锣鼓要火了为康家村人叫好,为万国大街助兴,为乾州人喝彩,锣鼓喧天喜事连连!一传十,十传百,手机微信满天飞,咸阳陕西到国外,图片视频风远扬,你美我美家乡美!红灯高挂,彩旗飘飘,万国大家一片沸腾。火了,火了,康家村威风锣鼓队火了,火了万国大街,火了大乾州,火了春天,火了故乡游子的心!
乾县1000万斤酥梨遭滞销 3分钱一斤没人要 “320斤落果酥梨只卖了10块钱”,这是最近陕西乾县74岁果农郑爷爷的亲身经历。个大橙黄、又脆又甜的酥梨,没打农药不施化肥,汁水饱满,但就因为表皮有“果锈”,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只能贱卖。  唐朝 “皇家贡梨”如今销路难 每斤只卖3分钱   前不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发表了一条标题为《辛酸!7旬老人320斤落果梨卖了10块钱》的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并获得了近万次转发。可是郑爷爷说,虽然卖出了300多斤梨,他们家还有3万斤,而这些酥梨只是乾县注泔镇南羊牧村大量销路困难酥梨中的极少部分。这些从唐朝开始就作为“贡梨”进献的果子,如今像秤砣一样沉沉地压在果农心上。  急寻好心网友! 1000万斤酥梨仍待售…   截止到目前,其他村民家还有许多梨尚未出售。与郑爷爷同村的一位大姐,家里整整3万斤酥梨还没有卖出,由于家中老人生病住院,大姐为了照顾老人耽误了销售期,酥梨就堆在家中的房间内,经央视财经记者采访得知,这些梨如果按1元/斤出售,除去成本,大姐家的收入也不过一万多,天寒地冻,村里的道路泥泞,对于酥梨的运输很不利,如果这些梨在这个冬天卖不掉,那大姐家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不仅是乾县注泔镇,其周边的村庄主要经济作物也都是酥梨等水果。据了解,全县水果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58万吨,其中梨的种植面积达3.1万亩,年产10.5万吨,目前全县仍有1000万斤梨待售。   据悉,往年不等酥梨成熟就有大批客商上门收购,而今年冬天,酥梨成熟之后卖不掉,果商不收,无人问津。果农眼睁睁看着梨就要烂在家中仓库,欲哭无泪。   这些酥梨春节后就不能再存放了,如果届时价格下滑,对果农们将是严重损失。眼看着天气慢慢回暖,酥梨就都要烂掉果库里。农民十分着急焦虑,忙碌了一年辛辛苦苦,烈日下除草施肥,浇水,农民指望着卖酥梨营生,供孩子读书和一家人生活开销。现急寻好心网友帮帮果农,让果农们过一个暖冬!销售电话:18291055826, 021-61897188。  “互联网+”为酥梨赋能:郑爷爷的梨终于卖完啦!   早前滞销的消息刚出时,便迅速得到大量网友的围观,还引发一些电商平台的关注。在得知陕西郑爷爷酥梨销售困难的情况后,电商拼多多团队到达乾县南羊牧村,和郑爷爷取得了联系。   在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郑爷爷的故事后,一波又一波的电商平台已经来过,但郑爷爷家中还有1万5千斤梨没有卖出。  那些梨子上存在斑斑点点的“锈迹”,就是这果锈让郑爷爷的梨卖相变差,只能以3分钱1斤的价格卖给果汁厂。可是要知道,在整个乾县,就算是品相最好的梨,收购价也只有5毛钱1斤。   郑爷爷重病在身,老伴也沧桑干瘦,线上店铺负责人当即表示将郑爷爷家的梨全数收购。  “互联网+”为酥梨赋能 网友:良心水果 希望爱心传递下去   如今郑爷爷和一些村民的酥梨走到了网上,虽然在表象上略差一些,不过口味丝毫不受影响。在网上商店,梨的拼单价为11.9元/5斤,19.9元/8斤,相比外面水果店、路边水果摊要便宜很多,很多热心网友纷纷加入团购,很快销售一空,从留言反馈的内容中能看出大家对梨很满意。  “不错!不错!良心水果,水果很甜!”“本想献爱心买了好不好无所谓的,哪知道郑爷爷家的梨这么好。满满的一箱两层。还没有一个坏的,一看就是实在本分老实人家,没有化学纯天然的梨。感动。还会来的,吃个放心,纯天然的梨,准备推荐给单位里的人买。”   “满意,梨很好吃,希望爱心传递下去。”“满满一箱两层,各个金黄饱满,汁多味美,真正的纯天然,好梨!准备再买送给爸爸,爸爸最爱吃梨了。”这样的商品评价留言有很多,网友通过爱心行动尝到了好吃的酥梨。   目前郑爷爷的梨已经基本售空,但是全县仍有1000万斤梨滞销待售,现在已有许多电商平台加入提供销售渠道,但还有许多果农需要您的帮助,唐朝的贡梨,您不尝尝?用爱心,帮他们过个温暖好年!销售电话:18291055826, 021-61897188。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