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_将军 秦_将军
关注数: 578 粉丝数: 2,150 发帖数: 21,657 关注贴吧数: 50
【将军】看看220V市用电怎样变成弱直流电? 这个电路用得非常的广泛,用得最多的就是笔记本充电机,显示器电源板,电源,打印机电源板等各种电源板,只要是涉及到220V交流转弱电直流的几乎都是这个电路,百变不离其中,这个图懂了受用一生啊!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看得懂或听得懂我讲的什么。下面我就来讲讲这个图的工作情况,他是怎么打22V市用交流电转为弱直流电,不希望有人插楼,所以用记事本写好后再一起发上来。 这个图叫“UC3842开关稳压电源电路图”,从图上的最左上角开始是220V交流电输入, VA为火线,VB为零线,火线220VA输入经为第一个电子元件就是F1,也就是俗称的保险,当后级有短路现像后,流过F1的电流会加大,电流过大后发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保险熔断,这也就起到了保险的做用,以免后面短路烧起来。 保险后面接零火线之间接的是个VDR1,这是一个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特性是正常情况下是不导通的,只有在电压过高时(260V以上),压敏电阻内部被击穿,成完全导通状态,此时的电路又形成了一个短路的回路,于是保险F1熔断,又起到了安全保护做用。也就是有时候为什么用得好好的,断电后忽然开机显示器就开不起来了,保险熔断保护了。 C16为一个低频滤波电容,与后面的电感L1、C13、14、15组成低频滤波电路,滤掉电路中的杂波,得到相对纯的交流电。 再后面就是D1-D4,这是由四个二极管按一定的首尾次序连起来的,纠正一下,图中的四个二极管方向有两个画反了,正确的该顺时针转一个位置,图是在网上找的,错误难免了!这里通过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后就变成了直流电了,四个二极管左边有个向下的三角形符号,那就是直流电的负极,但在直流电流中的负极通能为接地(GND),负极对面的就是正极,但此时的电流不是纯的直流电,所以,其后面马上接了两个大的电解滤波电容,电容的特性是通交流电,隔直流电,电容的负极会接地,交流电会能过电容过滤到负极,得到较纯的直流电,同时,利用了电容的充放电功能,将电压提升到300V,为UC3842提供供电。 之后电路就会为两路,一路经过变压器的初级线圈N1,另一路经限流电阻R1后直接到 UC3842的供电脚第七脚,UC3842有了供电后会内部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开关电压由第6脚输送级场管的栅极(G极),控制场管的开关,使电流时有时无,电压时高时低(有一定的频率),从而又产生出交流电为变压器的初级N1向次级N2产生感应电流提供所需条件。 变压器次级线圈N2会得到从N1那边过来的感应电流,当然,感应过来的也是交流电,通过由二极管D7、D8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后,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直流电压大小,但是,这个电流仍然不纯,还要经过电容C5、C6、L2组成的LC滤波电路后,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较纯的直流电,为上级安全,这里又用了一个电阻保险器RF后输出。图中标出的输出是24V,我估计这是个打印机的电源板。 那么这么变压器后面的输出的电压怎么保证是我们想要的电压呢,UC3842还有个反馈电路与他的第2脚相连,在电感L2前有条线由限流电阻R6接到光电耦合器PC817中发光二极管的正级,如果后面的输出大于24V,那么发光二级管就会发出相对强的光,光电耦合器的光感接收部分是一个光敏材料组成,对光线敏感,把这个个信息就传给UC3842的第二脚反馈取样(话说图中的这里又画错了),UC3842根据这个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频率来控制给变压器的频率,从而保证有正确有输出。(这图仔细一看很多错误,不知道谁画的). 好了,大概就是这样了,UC3842的第1脚为补偿,第2脚为电压反馈,第3脚为电流取样,第4脚为RC/CT,第五脚接地,第六脚输出,第七脚供电,第八脚为Vred基准电压!好了,就写到这!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人听得懂,不过召下大巴,我要申个精试试!
【电容】电容在主板中的作用及鉴别 电视与电脑电路的工作状态不太一样:电视电路的多在高电压、低电流(相对而言)状态下工作;而电脑的CPU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状态。大电流需更大的滤波电容才能稳定工作,所以电脑主板上多见大容量电容。理论上讲电容容量越大滤波效果越好、CPU工作越稳定,但容量越大,体积越大(安装空间有限制),价格也越高。 电容在主板中主要用于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起滤波作用)。现在的PC越快,随着CPU主频和系统总线工作频率的提高,对主板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主板稳定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纯净的电流供应。从机箱电源出来的电流如果用示波仪器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的尖峰和杂波,这些尖峰和杂波都是主板稳定工作的大敌,因此主板必须对电源进行过滤和净化后能使用,针对不同的杂波用不同的元件来进行过滤和净化。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线圈(俗称线圈)和电容。原始电流首先流经扼流线圈,因为线圈有一个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过滤掉一些高频杂波,然后进入电容组进一步过滤、净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   主板上常见的电容有钽电容和铝电容(电解电容)。铝电容容量较大、价格较低,但易受温度影响、准确度不高;而且随着使用时间会逐渐失效。钽电容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不过容量较小、价格高。除非是需要大容量滤波的地方(如CPU插槽附近),原则上最好都使用钽电容,因为它不易引起波形失真。 电容的鉴别   那么,怎样从外观上来简单判断主板电容的好坏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颜色来区分: 黑色的电容最差,绿色的电容要好一些,蓝色的电容要比绿色的电容又要强一点。所以 我们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围滤波电容都用的是绿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则是黑色的。好次排序:蓝色>绿色>黑色。 2.从指标上区别: 电容电压的范围非常重要,可以在电容上看到”+、-”的字样,“+-”代表电容的极性(电解电容)。而电容的耐压当然是越大越好啦! 3.看电容的容量: 按照Intel主板技术白皮书的说法,现在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最低为1000μF,一般主板都采用1000μF的电解电容(很会精打细算啊),而在Intel的原装主板上,这样的电容单个容量高达3300μF,这就是大家推崇Intel主板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目前有些主板喜欢用少量的几个大电容来替代一堆的小电容,这样从用料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从生产成本上看则减小了,因为这些电容都是人工安装的,零件越少人为安装的步骤也越少,人工花费就越低,维修也相对方便,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这就是题外话了。总之,一块性能出众的主板必定拥有高品质的电容。电容是板卡设计中必用的元件,其品质的好坏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板卡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①电容的功能和表示方法。 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介质构成。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因此多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电容在电路中用“C”加数字表示,比如C8,表示在电路中编号为8的电容。 ②电容的分类。 电容按介质不同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③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④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由于单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
【Ctrl+V】win7破解开机密码 方法一: 1. 进入pe 2.进入c:\windows\system32下 更改magnify.exe和cmd.exe的所有者为administrator,(右键属性-安全-高级-所有者-在“目前该项目的所有者更改为administration”) 更改magnify.exe和cmd.exe的权限为administration完全控制。 3.改名magnify.exe为mangify1.exe,改cmd.exe为magnify.exe 4.重启进入win7登陆界面,左下有个功能键,点击启用放大镜。 输入 net user administrator (当前管理员)1111(改后的密码) 回车 方法二: 开机的时候按F8(不停的按)选择“带命令提示的安全模示” 进去之后全弹出一个命令窗口。 键入命令:"net user ***** 123456 /add",然后将会新添加一个"*****"用户的口令更改为"123456"。若想在此添加一新用户(如:用户名为abcdef,口令为123456)的话,请键入"net user abcdef 123456 /add",添加后可用"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bcdef /add"命令将用户提升为系统管理组"administrators"的用户,并使其具有超级权限 如果你的系统进不去安全模式的话,这就要恭喜你的系统可以进入PE,那么你可以在“开始”菜单下,点击“运行”(或按快捷键“飞行窗口键”(微软标徽)+R)会弹出一个运行窗口,输入cmd按回车,在输入上面所说的命令,功能一样. 最简单:开机到欢迎界面时,按Ctrl+Alt+Delete,跳出帐号窗口,输入用户名:administrator,回车,如果这个帐号也有密码,那么这样: 启动时按F8 选“带命令行的安全模式” 选“Administrator”跳出“Command Prompt”窗口 增加用户:net user asd/add 升管理员: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sd /add 重启,选asd进入 控制面板----用户帐号----忘记密码的用户--删除密吗 一、忘记密码,但是已经登录系统。 这种情况解决起来比较简单,首先在开始菜单中的搜索框中输入”mmc.exe”,或按住Win+R,打开运行窗口输入”mmc.exe”,单击确定进入控 制台。依次打开”文件”-”添加/删除管理单元”,在左侧可用管理单元中找到”本地用户和组”,依次单击”添加”-”完成”,再单击”确定”。展开控制台 根节点中的本地用户和组,选中”用户”,在右侧用户名上单击右键,”设置密码”,这里无须输入原密码。 二 、忘记密码,无法登录系统。 1找个PE盘启动电脑 2 进入PE后 到c:\windows\system32下 (1) 更改Magnify.exe 和cmd.exe 的所有者为:administrators (2) 更改Magnify.exe 和cmd.exe 的权限 administrators为完全控制 (3)改名Magnify.exe 为Magnify.exe1 改名cmd.exe为Magnify.exe 3 更改密码 (1)重启到windows 7 (2)启用放大镜 (3)剩下的事就非常简单了,输入命令”net user”查看用户名,再输入命令”net user 用户名 新密码”即可。(激活管理员帐号使用net user administrator /active:yes )最后关掉命令提示符窗口,在登录密码框中输入刚刚设置的新密码,看看,是不是成功进入系统了!最后,别忘了把先前移动、重命名的文件都改回 去,这可是严重的后门哦! 4 忘记密码,无法登录系统。 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试过安全模式、Win7系统盘修复、登录WinPE,但都无法修改系统文件,貌似以前Vista那种方法不能用了。而我的方法和登录WinPE修改文件方法类似。这里需要一张Ubuntu安装CD,我用的版本是8.10桌面版。选择光盘启动,进入Ubuntu安装界面,选择语言,然后进入第一项”试用ubuntu 而不改变……”。接下来等待载入文件,时间会稍长一些,进入桌面之后,打开Win7的X:\windows\system32文件夹,将这里的”osk.exe”剪切到其他位置,将”cmd.exe”更名为 ”osk.exe”,然后重新从硬盘启动。到Win7登录窗口,单击屏幕左下角的“轻松访问”图标,然后在弹出的窗口勾选“启动屏幕键盘”,单击“确定 ”,此时启动的就是命令提示符了。剩下的事就非常简单了,输入命令”net user”查看用户名,再输入命令”net user 用户名 新密码”即可。最后关掉命令提示符窗口,在登录密码框中输入刚刚设置的新密码,看看,是不是成功进入系统了!最后,别忘了把先前移动、重命名的文件都改回去,这可是严重的后门哦。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