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_Panda CN_Panda
关注数: 59 粉丝数: 185 发帖数: 5,026 关注贴吧数: 20
纪念米军空袭无国界医生营地,发片《迎风而立的狮子》 1987年,在日本从医的岛田航一郎(大泽隆夫 饰)受长崎大学医院的派遣启程前往肯尼亚的热带医学研究机构。对航一郎来说,能够像他所崇拜的阿尔伯特·史怀哲医生那样在非洲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此行无疑是毕生难得的良机。航一郎的女友秋岛贵子(真木阳子饰)同样是一名医生,她遵循着父亲的足迹在条件落后的小岛独自经营诊所。为了事业各自奉献着人生的二人,此刻不得不面对长期分离的现实。 来到肯尼亚的半年里,航一郎每日沉浸在繁忙充实的临床研究之中,在梦寐以求的事业里时间转瞬即逝。某天,他接受邀请前往当地的红十字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医疗支援。本带着些许玩乐放松的心态前往当地,可在此期间他却亲眼目睹了少年士兵血肉模糊、痛苦万分的惨痛场景。少年们为了尽快重返战场不惜注射大剂量的麻药,此情此景带给航一郎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此为契机,航一郎提出申请转入该医院,与担任护士的草叶和歌子(石原里美饰)每日奔波在救死扶伤的最前线,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本该在阳光雨露之下快乐成长的孩子们的生命。他以一颗赤诚的心温暖着身心饱受创伤的少年,不知不觉间航一郎变成了这群异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这一日,又一名少年士兵被送入医院。他身受枪伤,并且曾亲眼目睹父母被杀害的残忍一幕,麻药也无法减去他心头的剧痛。航一郎以极大的耐心尝试走入少年的内心世界… 感兴趣的同学,磁力链接: thunder://QUFmdHA6Ly93d3c6cGlhb2h1YS5jb21AZHkxMjYucGlhb2h1YS5jb206MzA1NDMvxq67qLXn07BwaWFvaHVhLmNvbdOtt+e2+MGitcTKqNfTQkQxMjgwuN/H5dbQ19Yucm12Ylpa
延平海战之朝韩海军战术 从海战角度来看,还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两国海军的海战技术的,说实话,我觉得我国军队与其拍点什么《目标战》,《战狼》这些片子在部队教育,不如放一些这些片子 片子开始朝鲜海军扮渔民进行侦查,可见朝鲜军队还是对情报很重视的。舰队主官亲自侦查,定下战术目标,就两国海军而言,韩海军炮术准,在观察过韩国的军舰后,定了接近来打,朝鲜军比较有利,而且观察了船结构,也有信心能将其击沉(结果的确击沉了) 战略来看,适逢世界杯,朝鲜上层笃定韩军是不会开第一枪的,就此制定战术。 开战时,韩国人的舰炮和多管炮看着高级,打了几十炮炸来炸去就砸死了那几个船舷侧的几个士兵,没有一个重创船体内部的镜头,而相反的是朝鲜每一发主炮弹几乎都是穿透到韩国巡逻艇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坏人前期无敌的老套路,而是朝鲜当时警备艇装备了T34 85 坦克的炮塔,主炮85MM炮,而韩国巡逻艇普遍装备的是40MM舰炮,接近战于是被社会主义大雕打出屎了。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背景资料的详实还原。 而朝鲜方安排了狙击手,一开战韩军的舰长,副舰长,舵手,枪炮手,医护兵就都被狙了。 事实上自1997 年起,西海海域韩朝双方海上军事冲突已经发生了几十次冲突,很多都是这样的炮战。双方人员都互有伤亡。海军是技术兵种,朝鲜在装备技术方面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然而终究是兄弟阋于墙,何人痛?何人快?真是可悲可叹!    再附上几次延坪岛海战资料:    朝鲜韩舰艇在1999年6月15日也曾在延坪岛附近发生战斗,是继停战后韩朝之间最大规模的冲突。据估计朝鲜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伤。1艘鱼雷艇被击沉,5艘舰艇重伤,4艘舰艇轻伤。而韩国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史称“第一次延坪海战” 第二次延坪海战(本片背景)发生于2002年6月29日(即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季军赛当日),交战持续14分钟,是韩国海军和朝鲜人民军海军在延坪岛海域的一次武装冲突。    当日上午10时许,2艘朝鲜人民军海军警备艇越过韩美单方面划定的北方分界线,并攻击紧急出动的韩国海军高速艇。双方交战25分钟,韩军有6人死亡、18人受伤,1艘高速艇被击沉。据韩国估计,朝鲜有13人死亡,25人受伤。朝鲜警备艇被彻底破坏,舰桥和舰炮面目全非,警备艇甲板上的朝方战斗人员大部分已死亡,但警备艇还是被拖回了朝鲜。    为纪念此次海战,韩国在京畿道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修建了第2次延坪海战胜利碑,并将新造的一系列导弹高速舰以战死者的名字命名。 本吧很多帖子都有资源了,就不重复啦
迷失1971  1971年,北爱尔兰冲突升级,一场内战似乎就在眼前。年轻的英国新兵加里被调到贝尔法斯特执行任务。那里的局势令人困惑,即使是最富经验的士官也都焦头烂额。贝尔法斯被分裂为两个部分,一边是“忠诚的”新教徒,另一边是“敌对的”天主教徒。两边人都有着自己的准军事部队。不仅如此,街头上激进的匪徒、便衣特工都在为自己一方的利益不择手段。在一次巡逻中,士兵们陷入了打斗,他们中了一位丢失了武器。加里和同伴发现了小偷,追了出去。片刻之后,加里发现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在危险的敌对方领地里。为了回到军队的驻扎地,加里开始了一段充满不确定、恐惧与绝望的旅程。 本片在2014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并无重大斩获,但是聚焦于北爱尔兰问题的剧情长片仍然赢得了媒体的口碑,导演以“新导演”身份入围了欧洲电影奖“年度发现奖”的五位提名者之一。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柏林电影节,同样是关于北爱尔兰的武装冲突,德芒特的这部处女作在时间上看,可以被视为是英国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2002年勇夺金熊奖的《血腥星期天》的前传。然而,电影理念上的区别,使得这两部同一题材影片走向了电影创作中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   北爱尔兰问题从最根源上说,是殖民化过程中的宗教冲突。导演以一个“拯救英国大兵”的虚构故事重建了1971年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血腥“战场”。  空荡荡的马路,随处可见的路障,街边尚未燃尽还冒着火光和烟尘的汽车,清晨的贝尔法斯特如若再配上连绵不绝的枪声,就和新闻里战火纷飞的中东别无二致。正如北爱尔兰的局势一样,这座城市根据宗教和政治倾向的区别一分为二,马路这边是亲英国的联合派新教徒定居点,而马路那边就是极度危险,对于英国士兵绝对不能深入的天主教徒居住区域。加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要协助控制抗议的平民,保证军方能搜查和逮捕那些持有武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正是这种不经审判,就逮捕和关押的制度,引发了1972年在德里民权组织的游行和随之而来的血腥惨剧。尽管英国在这场政治冲突中似乎扮演着中立的第三方,即仅维持地区的安全局势,但不介入到对峙双方的政治冲突中。但事实上,加里所在英国部队却面临着全民皆兵的严峻处境。孩子们用粪便“炮弹”伺候他们,而妇女、老人、年轻人则组成了人墙,试图用石头、口水、谩骂驱逐这些自以为在行使内政的“入侵者”。人群的骚动使得局势很快失控,为了夺回一个孩子抢走的冲锋枪,加里与战友两人和大部队失散,进入了天主教徒的区域。如果说愤怒的人群所施以的拳打脚踢还让加里心存侥幸,但爱尔兰共和军极端分子,二话不说提起手枪就将其战友爆头,则彻底将影片引入了“加里快跑”的地狱模式。这一枪不仅把绝大多数观众震惊哑口无言,也将剧情推向了由手持运动镜头所构成的一波又一波逃命高潮中。 有兴趣的同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Finit%3Fshareid%3D2902079193%26uk%3D2215934477&urlrefer=79ff9ee7d9ca253394ee2719df3cbe26 密码:1ra8
想把《坂上之云》再看看 最新一期世界军事谈到对甲午的研究和认识,谈到日本人对日清战争的认识,总体来说日本对日清战争的重视远不及日俄战争,更不及太平洋战争,但是日本的研究资料还是非常细致的。战争时期日本模仿德军的参谋本部建立的系统就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包括大本营,参谋本部,陆军省,海军,外务省等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到了今天,研究还是非常细致,有关运输,管线布置,火炮等等都有专门的著作。而战前的政治布局,战略目标都有非常详细的分析。比如日军为何要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当时的记录就是战争以因为两大运河和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的工程期做倒计时的,因此需要在列强有能力干涉前完成战斗。而战前对琉球的入侵,朝鲜的战争计划都是有条理的进行布局。 相对来说,我国对这场输掉了未来的战争却是很少有系统的记载。当时参与的人多为幕僚,参谋,所著都是为自己辩解或者赞誉。之后涉及的文人对军事和国际政治几乎都不太愿意花心思去理解,去分析。写出来的许多著作都是空洞的爱国主义宣传而已。作者比较担心这种消费甲午的心理,让今天的中国人依然不愿意去仔细地思考战争. 坂上之云 ⊙人物造型用心 只要是实名的人物,造型都与历史照片极度相符~ 贴一个有意思的人物造型(他本人就长成这样~)⊙细节考据讲究 本剧秉持着日本历史剧一贯的细节考据风,以下有几点佐证: 好古之手(在旅顺战役备战挖壕之时)国内某剧(袖子捋是捋了,估计还没干活~)军事考证也是来自平间洋一这样的海上自卫队军官。还有「古代泳法指导」。。。。。 ⊙我朝也参与了此剧拍摄⊙女神级别的女演员 松隆子,石原里美,菅野美穗等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