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y1970101 lhy1970101
大家好!回想过去,关注未来,关注你我他,关注这个社会,关注这个国家,欢迎来到我的i贴吧.
关注数: 83 粉丝数: 43 发帖数: 689 关注贴吧数: 7
【散文随感】麻雀要飞      午睡醒来的时候,似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       打开隔壁房间,砰的一声,一只麻雀勇敢地撞上玻璃,掉到了地上。       我捡起那小小的麻雀,温温绵绵软软的,早没了知觉,昏睡过去。我为小麻雀的命运感到悲哀。与其说悲哀着它的命运,倒不如说悲哀着自己的心情。小麻雀,你何其鲁莽,竟选择用弱小的身躯与玻璃碰撞。就算我是一位屠手,你还有更多的选择。就算难逃一死的厄运,你也该做最后的盘旋,又何必让抗争变得如此短暂。        或是哀怜,或是我近乎悲哀的呼唤,小麻雀奇迹般的醒过来了。        我轻轻地放手,它轻轻地飞。它轻轻地趴在玻璃上,扇着它轻轻地翅膀。        或许吃一堑长一智,它没有用力的碰撞,它只渴盼窗外的亮光。那是它的自由,那是它的天堂,那是它的向往,那是它飞来的地方。        反复两三次,小麻雀只喜欢那扇窗,只喜欢趴在玻璃上去畅想,去迷茫,去彷徨······我不知道,它弱小的心灵会何其悲伤。为何选择了亮光,却迷失了方向,为何那看不见的墙会挡住它的翅膀,使它无法飞翔。        我只好打开窗,把那呆傻楞的小麻雀用力一抛,它终于找到来时的方向。        小麻雀是勇敢地,却只表现在鲁莽。小麻雀是聪明的,却飞不越那无形的墙。小麻雀是浪漫的,只想着要展翅飞翔。小麻雀是幸运的,不知我的怜悯能否给它带来心灵的悲伤?而我是可怜的,从没想过,要冲出樊笼,冲出篱墙,到外面去试着做一次飞翔。
【散文随感】谈情说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可谓情态万种,爱姿多端。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万古不回头。     堂妹在我们家,不是最美,却是最有才的女孩。十年前,直为情,生死相许,妙龄奔了黄泉路。每每忆及,都是一场噩梦。天人永隔,弥留之际,只有痛苦和面目狰狞。或许是壮烈,那是凄然之美。留下的遗书,也曾感人之深,催我泪下。而如今,只剩下孤坟野墓,几乎没有春秋祭,那生死相许的人,竟不来扫墓?哀乎,嗟乎,生死相许,骗有情人走向黄泉路。梁祝化蝶,是千万有情人,共同编织的千秋美梦 。梦就像我们吹的肥皂泡,总会破的。可是,破了吹,吹了破,又像我们玩的游戏,何时休,何时休······     人性自有史以来,就有自身的缺陷和弱点。我们厌倦丛林社会的残酷,便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说白了,理想就是艺术。或许,这个说法不专业。艺术,往往是我们构思出来的最美的东西。理想与追求何不如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追求理想,追求艺术,爱慕美好的东西。生活也在艺术化,爱情婚姻也在艺术化。我们,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全人类都在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更高更美的东西。社会,生活,爱情,婚姻······不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吗?爱情是老美老美的东西,哪怕以死相许,也是凄然之美。现在竟拿爱情婚姻当儿戏······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有时,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有时,又乱的完全没了章法。或许,我们的思维在变,观念在变,又变得太快,让灵魂无法跟上来。     或许,我们人类一直生活在梦里。那是厌倦麻木了历史真实的冷酷。或许,我们追求理想,追求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陶渊明的逃避,我们奉之为伟大的艺术。     我们的爱,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生死相许,是心血来潮的爱,是会吓人的,生命与呼吸才是最伟大的幸福。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爱,并不表示,没有全身心地去爱。那种凄然之美,不是我们的选择,平淡朴实才是真。书本和艺术,有时会害人,当我们陶醉其中而忘乎所以的时候,就是毒害最深的时候。所以读书如喝酒,不是越多越好,它让聪明人更聪明,糊涂人更糊涂。    
【散文随感】那一纸婚书     杰两口子离婚了,离得近乎草率,连双方父母都不知道。俩孩的四口之家,应该还算幸福,为啥说离就离了呢?就为了一次争吵,就为了一次互不相让,都想得到对方的尊重,都想着对方该谦让。      协议离婚,很简单,俩孩媳妇都要,财产,能带走的杰全不要。      媳妇走了,带着俩孩,带着自由,带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喜悦,回了娘家。孩子也高兴,走姥姥家,像过节。或许最难熬的是夜晚,或许夜晚使人深思,劝人冷静。夜晚鸟儿要归巢,峰儿要回窝,孩子们吵着闹着要回家,要找爸。      一个电话,杰在半夜领回自己的孩子。一阵敲门声,未圆的月伴着一声鸡叫又把媳妇送到了杰的家 。      离婚的媳妇回来了,回到那不是家的家。或许是为了那对孩子,或许还有未了的情缘,总之她一个人默默地回来了。没有了那纸婚书,这还算是家吗?     男女结婚是为了生活的更好,那一纸婚书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完整。婚书的正面写着你我的需要,背面刻着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家是需要和义务的归宿。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法则,谁违背了这个法则,就会给自己找来烦恼。青年男女的结合,往往会走一个极端,要么把爱情捧上天,要么把经济当做婚姻的基础。过分看重经济,会把感情当儿戏。单纯追求爱情,从九天摔下的滋味会使人难过,像黛玉葬花,徒增几多忧。       婚姻,有时就像烤肉串,那铁签子上串满爱心,冲突吵架是调味的粉尘,那熊熊炉火在检验你的自信。没等烘烤,那粉尘会迷了你的眼,一汪热泪伴你逃离;炉火太热,同时灼伤了你的肌肤,你怕疼,怕伤害,你袖手旁观。只有经过了刺痛和灼伤,只有烘干你的眼泪,才能装下你的自信。还要靠你那双巧手拿捏把握适度,那爱心与争吵再加上一点冲动,才会互相包容,才会考出味美的肉串。       三年过去了,那纸婚书不再重要,他们就这么过着。没有了争吵,没有了冲动,有的是包容理解和尊重。一纸婚书,无法保证家庭的完整,无法保证梦不会破碎。爱有时像昙花,梦会变得空洞。一点义务,半点情趣拴系着两颗心。俩孩子的闹声诠释着心的归属······把婚姻,把感情寄托在那张纸上,纸或者会完好无损,破碎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脸。面对苍老的面容,再也找不回那逝去的华年······
【散文随感】恻隐情那是大爱心     爱的空间太小,因为我们习惯了去恨。当你恨得坦然,恨得义正,恨得词严,爱成了灰色,只能悄悄蹲下,藏在墙角,掖在旮旯。     爱的意蕴复杂,深远,太多的时候,我们追求爱情,企盼一个梦,喜欢把自己沉浸于一个美丽的故事······      真善美,成了恻隐之心,难言之情,我们一次次呼唤,人间有大爱吗?我落寞的心,有谁来关爱呢?       前几年,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谈起他的一次办案经历。那一次,他带着执行庭的几个人刚走进那家,就被震撼住了。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家徒四壁,衣不遮体,他不相信共和国还有这样的角落,他不相信这是执行的对象。办案多年,看惯了恶意逃避,转移财产······他的心震动了。此情此景,他没有理由不脱下自己的大衣,给瑟瑟发抖的孩子们披上,没有理由不掏空自己的口袋给她们放下······需要秉公执法的人,竟会动情,眼里浸着湿润······      我知道,那是恻隐之心,或是心血来潮,谁能说,那不是真情;或是怜悯,谁能说那不是关爱?那是久违的情,藏不住的爱。      我们习惯了锦上添花的追捧,冷却了雪中送炭的余暖。或许,只有灾难,才能唤醒人们的良知,真善美是灾难的影子。汶川地震,天地无情,人间有爱。谁能说,情不炽热,爱不纯真。呼唤真善美,也要唤醒灾难吗?自相矛盾的逻辑。原来感情不是逻辑,感情不是哲学。感情是火山,一旦喷发会连带着灾难。人间有大灾,人间有大难,同样,人间有大爱。尽管来的奢侈,来的无奈,我们应该相信他真的存在。
【散文随感】生死情结     或生活死,我们无从选择,不是雍容不是大度,生也欢快死也悲哀,那是我们的生死情结。      活着需要生的勇气,更需要生的智慧,欢快往往拥抱着悲哀。生命的轨迹是条线,穿针的时候要找到那个眼。睡眼会惺忪,泪眼会迷糊,找不到那针眼,线会随风儿飘,针会随心儿转。一不留神,线成了团,针扎疼了你的心肝。怕疼,你会扯断线,急急登上对过的岸,永别这苦海无边。咬咬牙,你拔出针尖,从此那心便多留了一个眼。多扎几次,那颗七窍玲珑心,堪比远古的圣贤。生不在于那根线有多长,死不在于那针眼是深是浅。生为这般,死又为哪端?     生与死都为了那解不开的结。穿针引线是一种潇洒,诠释着生命的张扬,韵律的美感。死是一团解不开的线,只有腐朽糜烂,只有流星一现,就算能化为神奇,也难得一见。     醉了,你知道酒浓,爱了,你懂得情重,撒手去了,你感觉一身的轻松。上吊的老孙走了,留下一堆的烟蒂;海子走了,留下若干的暗示;三毛走了,留下若干的爱情故事。多吸一支烟,那是留恋这尘世,等着有人劝他走上回家的路;多留一点暗示,那心灵希望多一点关注;故事太美丽,使一颗凡心难以负荷,生命无法将它托起。      走的再轻松,也拼命眷恋那最后一口气,始明白呼吸是多么惬意。面目的狰狞,那是痛恨最后的选择太漫不经心,后悔太肆意,却又姗姗来迟。       生命不在于长短,你总羡慕流星的短暂,只憧憬灵光在你的梦中闪现,你只在意那道划痕,你只在意那次失落。如果流星不是记忆,如果解脱真的很美丽,如果那不是故事······       生不如死的活着,那是一种坚持,那是一种等待。坚持一种信念,等待那迟开的玫瑰,等待那一生的约定。再痛苦,也要坚持,再难熬也不能失约。等到头白了,眼花了,悠悠吐出最后一口气,那才是欢快,那才是惬意,缓缓合上的眼神告诉大家,坚持的是你,等待的是你,失约的是玫瑰······谁能说,这是苟且偷生;谁能说,你活得太窝囊;谁能说,这是遗憾;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完美;谁能说,最后一口气不是圆圆的;谁能说最后的眼神不是美满 的;谁能说,那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死情结,焚弃个性换取生的安逸,焚弃生命换取死的火焰,左手右手,何必非要做一个选择?生与死紧紧地拥抱,打一个抑郁的结,解不开,丧失的是自我,生与死都不会圆满。打开了,才会看到希望的火焰,只要燃烧过,又何必在乎生有多长,死有多短,爱有多深,恨有多浅?放开了,才会发现你飞的更高,看的更远······
【散文随感】四十岁的记忆     人生如登山, 好不容易攀上那高峰,又不禁惊叹,年已四十。回首过往的岁月,尽在身后,尽在脚下。      当你年小的时候,喜欢幻想,爱做梦,喜欢憧憬,爱想大山背后的景色。年轻的时候,嫌时间过得太慢,总希望早一点看到明天,看到希望。睁大眼睛,聆听新年的钟声。扳着指头,一次次算着自己的生日。长高一寸会欢呼,增加一岁会雀跃。无忧无虑,淌金流银的岁月,从你的指缝滑过。登高一呼,勇攀高峰的信念在你心中闪烁。      终于攀上峰顶,就在要歇息的一瞬间,你突然变得气定神闲,不禁要左顾右盼。          登高才能望远,回顾来时的岁月,过往的足迹。或被岩石遮住,绿叶扶持,或被鲜花淹没,溪流挡住。看脚下白云悠悠,晓雾弥漫,虫鸣啾啾,林鸟盘旋。赏不完的美景,看不完的灿烂······      或者,你喜欢睡在过去的梦里,或者你要选择下山的路。回头吗?喜欢山后的风景吗?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上山的路,只有一条,你无法选择,只有登攀。下山的路却有两条,你会不断地留恋,难免步履蹒跚,难免为自己的不慎而汗颜。       四十不惑,却会经常无眠。两万多个日夜,早已过半。看春花,思冬寒,念悠悠岁月,为何飞转如梭?
【散文随感】一群小蜜蜂     院中的水龙头,聚满了蜜蜂,很多人在围观。是分峰吗?不像,没见蜂王。嗷,想起来了,准是那养蜂人又回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那养蜂人都在院外搭帐篷住下,刚来的时候,总有成群的蜜蜂围在水龙头周围,久久不肯离去。有好事者拿蚊子药一喷,蜜蜂若无其事,好像在考验着彼此的耐性。      终于有人壮起胆子,蹑手蹑脚走过去,轻轻拧开水龙头,人是安全的,有几只蜜蜂被冲走又勇敢的爬了回来。人群开始欣喜,蜜蜂原来是友好的,它跟我们一样是来取水的。大家仍然小心翼翼的挨个洗着手擦把脸,生怕冲淡了这种友好的氛围,谁也不愿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今年的这个时候,那群小小的蜜蜂,又如期而至,它们总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回来了。我也满心充满了喜悦,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那不是一群小小的蜜蜂,那好像是我多年的老友。      人的情绪总是怪怪的,有时如天气,转瞬即变。当你突然记起蜜蜂的寿命只有几十天的时候,那这群小小的蜜蜂肯定不是去岁的峰了。内心便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感觉,无奈呀,造物弄人,人的寿命不也区区几十年吗?小蜜蜂啊,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哪。你的长途颠簸,与人类的半生流离何其相似。      你总是花的追随者,人类有时甘做护花的使者;你是无私的奉献者,人类是地球的改造者;你默默辛苦,不知为谁甜,人类默默耕耘,往往不知自己的所为到底为什么。你的王国有着王后,雄蜂,工蜂,分出个三六九等,人类的身份自古便有着高低贵贱优劣之分。你们,小小的工蜂,一出生还没孵化,就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份,注定要成为弱势的,低贱的,受剥削的,短寿的······你们无从抗争,或许抗争豪无意义,或许你们如人类一样受到的是愚化教育。     人类有时与峰不一样,有时会有一点小聪明,人的一生又总在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人们也会用假的王台骗取王浆,会把蜜蜂倒来运去,坦然而心安的收获着······      与人类世界相比,蜜蜂王国那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虽有等级不同却又各安天命。蜜蜂或许真的比人类更可怜,可谁又会去可怜它呢?是人类吗?它喜欢人类的可怜吗?人类与蜜蜂有的一比吗?笑笑而已。      久别了,重逢了,我亲爱的小蜜蜂,酸酸的感觉早冲淡了那份喜悦······
【散文随感】红心樱桃    樱桃熟了,就像一颗红心。由青涩到成熟,似乎就在一瞬间,却盛载着老少几代人的期待。      一颗小小的果子,晶莹剔透,心的形状,红的鲜艳透彻。当你馋涎欲滴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摘一颗放到嘴里,轻轻一咬,酸的感觉,甜的味道,随着一个吞咽动作在你整个的身心弥漫,荡漾开来······每当闭上眼睛,回想这种感觉,那是口渴时的一滴甘露,炎热时的一丝清凉,酷冷时的一片悟心热。      或者有人说,不过一粒小小的果子,也就是酸酸甜甜的味道,有那么神奇吗?      那就像一杯酒,不过是苦辣的味道,如果我们用心情去品味,那就成了千滋百味。如我们的人生,大家头顶着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甚至同样的一日三餐,又为什么会滋生繁衍幸福快乐,苦难悲伤不同的情绪,迥异的感受呢?嗷,原来幸福只是一种心情。      每当时令来临的时候,或许市场早摆满了樱桃。你为什么又非要惦记老家院子那棵樱桃呢?几乎每天一个电话,重复着同一句话,“妈,樱桃熟了吗?”      或者,你认为,市场的樱桃,远没有自家院子那棵新鲜。可味道还不是一样吗?不管路途遥远,车马劳顿,就为那颗小小的樱桃,值吗?      当老父老母,站在院子里,每天感悟着那一颗颗樱桃,由青到红,自小而大,那还是一颗樱桃吗?那是儿女的成长,父母的期盼啊!      樱桃满树,硕果累累,那是颗颗红透的心。它有一份沉重,压弯了枝,更有一份欢快,树上缀满采摘时的欢声笑语。      红心樱桃,真的不是俗物。它能传承几代人的亲情厚爱,它能接纳呼朋唤友的喜悦,它能见证你从小到大的成长。一只小篮子,采摘的是一份心情,带走的是一份喜悦,品味的是一份留恋,那是对故土亲人的难舍。
【散文随感】渴望父爱     那个时代,单纯而苦涩,情感与物质一样欠缺。夫与妻没有卿卿我我,一个家庭的存在只是为了相互依存而已。每个人的行为简单而机械,谁也不会甚至不想走出那个篱框。每个家庭都会有一群孩子,现在回忆过去,往往感觉最强烈的是童趣,是小伙伴。而最难忘的是在父亲背上的那一次瞌睡,甚至连母亲的怀抱都没有真正的记忆。父爱母爱只是一张黑白相片,色彩强烈的是那个新书包,那件新衣服,年节时的爆竹,元宵的烟花······      这或许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苦涩而不心酸,甚至还颇有自豪感。      父爱是什么?如山如海如诗如茶?好像哪一个词都不太贴切。从父亲身上,我们学会了坚强,自信,自立自强而宽容。       或许父爱只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是一次次无奈的眼神,父爱难言而无奈!       父爱是生存,是艰难,是苦闷,父爱是一根接力棒。父爱是难言的苦衷,“孩子,希望你将来比我做的好!”那一声长叹,意味深远,回味悠长,哪个父亲不想做得更好?       当我们还在梦着父亲宽厚的脊梁,坚实的项背,我们也做了父亲。       我们渴望做一个严肃,刚强,博大而精深的父亲,可往往会给孩子过多的溺爱。当孩子逐渐有了坏脾气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收敛反而感叹古人易子而教的高明。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千古不变的明训。我们缅怀,敬重,盛赞自己的父亲,更要自省。父爱是一根接力棒,那不是简单的权杖,那是责任和义务。愿天下的儿女都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愿天下的父亲一代更比一代做得好。       过去的苦难,不应该成为永恒的记忆,只有抹平了伤痕,我们的胸怀才会宽广。胸怀宽广,才会看到希望,才会细细而源源不断地诠释我们的父爱。或许父爱关乎到儿女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也只有到那时,我们做父亲的受到称赞与美扬我们才会心安理得。
【散文随感】变异的栀子也开花 几年前,买过的几棵丹桂,竟存活了一棵,却又变异成了栀子。栀子,的确是栀子,专家一句话,就能把你变成傻子。此君在桂花界挺有权威,不由地你不相信。       “爸爸,咱家的栀子开花了!”有时小孩的关注挺让人不解,他每天都要向你汇报着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毕竟是无心插柳的杰作。一朵花虽然洁白,却如当年傻帽的我。        栀子花开呀开,为何不尽显你的风采?挥洒一枝一叶的芬芳,也要求助花枝的摇曳,风的帮忙。或许一朵花再美丽,也只有洒出她的芬芳,闻到她的幽香,才会令你心驰神往。或许你不满足于一缕幽香的淡淡,你要近观,这时你是多么的贪婪。一朵洁白,一片浓郁,那阵花香好像不是通过鼻子,而是直接沁入你的大脑,甚至搅乱了你的思维。那醉人的花香,使你飘飘然,有种欲醉欲痴的感觉,却为啥会头痛呢?噢,花香袭人哪!       太香或者太美的东西,大凡都有灵感。像栀子花开,尽显一份矜持与高傲。只有无礼的风敢于或者也只是小心翼翼的缓舒袖慢挥洒,让她香飘优雅。只有带着退避三舍的敬畏,她才会赐你满脸满眼的幽香。你的靠近,你的抚摸,你的鼻嗅,对她抑或是一种侵犯,是万般无礼。所以她会用变味的浓郁,刺人的芬芳将你驱逐,将你淡远。就算你是护花的使者,也只有被淘汰,被落选。       这样美而不凡,品味高雅的的东西,毕竟离我们太远。或者只能成为心中的女神,只能敬而远之。远观而不能近赏,闻其香却不能瞻其容,岂是遗憾二字所能道个分明。      花开可称其为美,风吹为其添香。当你最终参透了花香袭人的哲学与无奈,那等你的便只有夕阳无限,只有花落时分。      由洁白至淡而粉最后竟黄,那不是高贵至尊的没落,那不是盛而衰的循环。那是对美妙曼殊的不舍?是对高傲品性的坚持?      那应该是一种高贵典雅,是人生的积淀,是品格的升华。是对年少轻狂,无知与浅薄缓慢的抛弃。      昨日的洁白,今日之黄花,我更崇尚后者。花香袭人,是一种微微的刺痛。黄而不落,是一种坚持,是一份守望。身后是昨日的轻浮,眼前或许是明日的辉煌。      当你看落了枝头的黄花,猛醒时分,记忆遁于无形,只剩一缕清香······
【变异的栀子也开花】 几年前,买过的几棵丹桂,竟存活了一棵,却又变异成了栀子。栀子,的确是栀子,专家一句话,就能把你变成傻子。此君在桂花界挺有权威,不由地你不相信。       “爸爸,咱家的栀子开花了!”有时小孩的关注挺让人不解,他每天都要向你汇报着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毕竟是无心插柳的杰作。一朵花虽然洁白,却如当年傻帽的我。        栀子花开呀开,为何不尽显你的风采?挥洒一枝一叶的芬芳,也要求助花枝的摇曳,风的帮忙。或许一朵花再美丽,也只有洒出她的芬芳,闻到她的幽香,才会令你心驰神往。或许你不满足于一缕幽香的淡淡,你要近观,这时你是多么的贪婪。一朵洁白,一片浓郁,那阵花香好像不是通过鼻子,而是直接沁入你的大脑,甚至搅乱了你的思维。那醉人的花香,使你飘飘然,有种欲醉欲痴的感觉,却为啥会头痛呢?噢,花香袭人哪!       太香或者太美的东西,大凡都有灵感。像栀子花开,尽显一份矜持与高傲。只有无礼的风敢于或者也只是小心翼翼的缓舒袖慢挥洒,让她香飘优雅。只有带着退避三舍的敬畏,她才会赐你满脸满眼的幽香。你的靠近,你的抚摸,你的鼻嗅,对她抑或是一种侵犯,是万般无礼。所以她会用变味的浓郁,刺人的芬芳将你驱逐,将你淡远。就算你是护花的使者,也只有被淘汰,被落选。       这样美而不凡,品味高雅的的东西,毕竟离我们太远。或者只能成为心中的女神,只能敬而远之。远观而不能近赏,闻其香却不能瞻其容,岂是遗憾二字所能道个分明。      花开可称其为美,风吹为其添香。当你最终参透了花香袭人的哲学与无奈,那等你的便只有夕阳无限,只有花落时分。      由洁白至淡而粉最后竟黄,那不是高贵至尊的没落,那不是盛而衰的循环。那是对美妙曼殊的不舍?是对高傲品性的坚持?      那应该是一种高贵典雅,是人生的积淀,是品格的升华。是对年少轻狂,无知与浅薄缓慢的抛弃。      昨日的洁白,今日之黄花,我更崇尚后者。花香袭人,是一种微微的刺痛。黄而不落,是一种坚持,是一份守望。身后是昨日的轻浮,眼前或许是明日的辉煌。      当你看落了枝头的黄花,猛醒时分,记忆遁于无形,只剩一缕清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