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霹雳馨
超级霹雳馨
关注数: 33
粉丝数: 71
发帖数: 1,191
关注贴吧数: 41
【空气凤梨】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茶花盆景
茶花浇水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用含有油污或者肥皂粉之类的水浇花。这些物质对土壤会产生破坏性作用,改变盆土的酸碱度,严重的还会引起花草死亡。相比而言,淘米水或者鱼缸换下的旧水,有一定的肥力,比自来水要好许多,这些水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第二,盛夏中午时分忌浇水。此时由于气温比较高,植物根系毛孔张开,猛然浇水,容易让花草“感冒”。 第三,叶面有毛的花卉,不可用喷壶浇水。叶面喷水后不易蒸发,非常容易腐烂,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用喷壶浇水,应当采取浇灌措施。 第四,花朵如果正处在盛开时期,不宜多喷水。否则会造成花瓣腐烂。如果期望花草结种,在花开时期浇水,也会影响植物受精,从而降低结果率。 第五,切忌浇“半腰水”。“半腰水”是只浇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长此以往,土壤中干湿交界处会形成一个坚硬的板结层,使植物的根系难以下扎。因此我们在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浇则浇透”的原则。同时伴随浇水还要养成松土的好习惯:松土应在浇水后,盆土半干时进行,深度以见根为准,切断一些表层根也无妨,反而有利于催生新根。
茶花品种 茶花的花朵、枝叶、树体具备了给人以美感的各种性状,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而广为栽培。同时通过各国园艺家的努力,陆续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经权威人士统计,在包括中国山茶花品种在内,现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种亦有1000个左右。为赶超山茶花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9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日本等国引进近千个品种,在众多的引进品种中,根据我国历史、风俗习惯,众多山茶花爱好者的爱好及我们多年来对金华、温州等地的调研和花友的探讨,从中挑选较为喜爱的品种也不过近百种之多。 本文的目的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的山茶花爱好者大多由于客观环境等条件所限,不可能大量引种山茶花品种,为此我们按花色分别采用对比法择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供国内广大山茶花爱好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购买时参考,同时按山茶花物种分类原则加以注明,现推荐分述如下: 一、品种推荐 1、红色类品种;此类品种颜色鲜红纯正,较适合喜爱红色的国人的习惯。 A、红山茶品种:美国大红,红珍珠,格兰娜达,超级花仙子,毛缘大黑红,超级赛牡丹,克瑞墨大牡丹、火瀑布、火舞、火烧云、赤丹、革命旗 B、云南山茶及杂交种:比尔大牡丹,哈罗德,帕克斯先生,拉丽皮特,比尔大齿轮、娃丽娜深 2、粉红类品种,此类花色娇嫩淡雅,花如美人,较受年轻男女的喜爱 A、红山茶品种:天骄,赛牡丹,戴氏之歌、伊莉莎白织女、牛西奥雕石、小桃红 B、云南山茶杂交种:珍妮泊塞尔,上海女士、山茶之都 C、非云南山茶杂交种:新中友谊,埃尔西朱瑞,欢乐 3、白色类品种:此类花洁白高雅,极受山茶花爱好者所喜爱。红山茶品种,天鹅湖、白天鹅,秀雅白齿轮,银浪涛,可娜 4、黑色类品种:此类花品种为数不多,较为珍稀,且观赏性极好。 A、红山茶品种:黑魔法,午夜,皇家天鹅绒 B、云南山茶杂交种:特蕾尔织娘 5、黄色类品种,金黄色重瓣的园艺品种是现世界山茶花园艺家为之奋斗的目标,至今的金黄色山茶花均为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野生山茶花,现今的园艺品种均为淡黄色的品种。红山茶品种:黄达、澳洲黄 6、白夹红条斑品种:此类花,红白相间,秀雅中且显活泼。 A、红山茶品种 狂想曲,公正评奖团,马卡德 B、日本红山茶 津川绞 7、粉红夹红条斑块品种类,此类花妩媚招人喜爱。 红山茶品种: 尼柯尔、情人大卡特、劳拉夫人、开赛、粉丹 8、红夹白斑块或条品种类,此类花艳丽非凡,观赏性极好。雅俗共赏,亦最受国人所喜爱。 A、红山茶品种: 毛缘黑玛瑙、凯夫人、复色美国大红、复色大海轮、新查里斯顿小姐、客来邸、云斑大元帅、魔术城、大彩云、超级阿兰、花牡丹、复色火瀑布 B、云南山茶花杂交种复色帕克斯、复色埃玛、新塔里尔小姐、斑色情人节、复色大齿轮、牛西奥新红宝石 C、非云南山茶杂交种,复色期望 D、日本红山茶品种: 春日野、岩根绞、红千鸟、御所车 9、粉红色夹白斑块品种类 A、红山茶品种 云斑山茶之都、复色埃尔西朱瑞 10、黑色夹白斑块品种类:品种极少,花艳丽夺目。红山茶品种:午夜飘云、复色天鹅绒、复色黑魔法 11、现常见的让边品种,大部分是“马卡德”品种的变异,且花色也极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可不种。 红山茶品种: 宽彩带(亦称女皇二号)、窄彩带、琼克来尔、请求、闪烁 12、斑叶类:此类品种,叶镶金银边,且有些品种同时具云状叶,实属难得一见的珍品。 红山茶品种: 金边可娜、弁天神乐(日本)金边皇冠 13、 香味类:此类品种,花大多为粉红色花,且有些品种瓣不多,需进一步加以改善提高,我们从花姿、香味结合来评判。 A、红山茶品种: 克瑞墨大牡丹、香神、清香玛里矣 B、非云南山茶花品种 哈氏微笑、大庄香园、怒江香谷 14、微型类:此类品种,树从状生长,生长较缓慢,树势低矮,花小,但花较多,非常适宜小盆栽培,整体观赏性效果较佳,如国内名种粉十样锦等。 A、红山茶品种: 塔米亚、鲍布的爱物 B、非云南山茶杂交种:黑骑士 15、最优秀的齿辨品种类 A、红山荼品种 超级花仙子、凯夫人、毛缘黑玛瑙、白天鹅、可娜。夏威夷、超级赛牡丹、秀雅白齿轮 B、云南山茶杂交种大齿轮 16、国内浙江红山荼十大名种 花牡丹、绿珠球、大朱砂、鸳鸯凤冠、粉十样景、花鹤令、花佛鼎、花芙蓉。十景牡丹 17、 一树多色、变化多端、盛花时节、整体观赏极佳,此类品种大多为国内传统红山茶名种。 鸳鸯凤冠、十八学士、花芙蓉、苍悟幻境、五色芙蓉 18、茶梅类:由于其抗性,适应性相对于山茶花来讲都要强,且叶小又较耐修剪,又适宜于从植布置,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广,但品种选择尚需提升。财神(大红花型)、丹玉(红夹白斑块)、绞笑颜(粉夹红斑块)、相夫恋(粉红)、飞龙锦(鲜红夹白斑块、生长较缓慢,适应盆栽观赏)、黄海内宝珠(荼梅中唯一黄色品种)、绯之垮(最香)
芦荟常见的品种 芦荟,又名龙角 肉多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有的象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却不及10厘米,其叶子和花的形状也有许多种,栽培上各有特征,千姿百态,深得人们的喜爱。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 芦荟品种很多,已分类定名的有500种以上。但目前已知有药用价值的仅十几种。品种不同,药效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异。主要的药用芦荟品种如下: 1.木芦荟,又叫木剑芦荟、直立芦荟、木本芦荟、鹿角芦荟、乔木状芦荟等,小日本称为木立芦荟。 木芦荟原产地为东南非洲,叶汁极苦。药典中未载入,日本鬼子认为木芦荟是最好的药用芦荟品种。在小日本进行商品化生产用木芦荟加工成芦荟干粉,可医治各种疾病。木芦荟还可应用到食品中。木芦荟的主要特点是,植株直立成乔木状,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原产地株高可这6米以上,在温室中也可长到2米左右,但单叶比较小,叶肉也较薄,适宜于加工利用。当然不同的栽培品种其形态上有很大变化。一般12月开出红色的圆锥形总状花序,但一般果实不成熟。但其主干基部可不断长出侧枝,可用于分株繁殖。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老叶药效好。内含抗癌成分,能治疗糖尿病等,被日本鬼子认为是最好的药用品种。 X 2.库拉索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洋芦荟。也叫美国芦荟、芦荟蕃拉、翠叶芦荟、真芦荟。 库拉索芦荟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群岛和巴巴多斯岛,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巴巴多斯芦荟。我国称之为翠叶芦荟,日本叫“芦荟蕃拉”。其叶汁经干燥获得的生药叫“老芦荟”,为红色膏体,呈不透明的红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称“肝色芦荟”,载入药典中。 库拉索芦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较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每片重可达0.5~1.5kg,单株重可达10~20公斤,肥厚多汁;呈狭披针形,长15~36cm、宽2~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或稍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小花长约2.5cm,黄色或有赤色斑点;管状小花6裂;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三角形蒴果,室背开裂。花期2~3月。三年以上老叶药效成分高。叶肉粘胶物质占总叶重的65%~75%,是药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种。因叶肉成分中有一种腥味,口感略差。 4.皂草芦荟,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 皂草芦荟的叶汁如肥皂水一样,十分滑腻;叶片薄,其上花纹和斑点极多。皂草芦荟也未被载入药典,但被证明外用治疗风湿症效果很好,新鲜叶汁也有一定护肤作用。皂草芦荟的形态特点是,茎高30cm左右,叶片比木芦荟大。耐寒性较强,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用于繁殖新植株用。皂质芦荟有许多变种,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用于观赏,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较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皂质芦荟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正背面生长有不规则的白黄色斑纹,从幼苗到成株斑纹不褪。几乎无茎,叶从生。春开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数芦荟不同之处是叶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所以无苦味,无通便效果。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叶肉碱性强,内服易引起“烧心”,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5.上农大叶芦荟 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选出的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绿,最大叶片长可达85厘米,宽可达12厘米,叶肉肥厚洁白且无苦味。在盆栽条件下分蘖能力极弱,主茎不分枝。它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保护地集约化、产业化芦荟生产适宜的优良变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生长速度快,也适宜家庭栽培。我国云南元江地区和海南岛种植的元江芦荟和海南大叶芦荟,也被认为是早年引入的库拉索芦荟的变种。这三种与库拉索原种的区别主要是:叶色青绿或黄绿,白粉不明显,叶斜展疏散。叶面易生凹凸的病斑病块、抗病性差。但速生,皮薄,叶肉粘胶提取率高。 6.中国芦荟,又称斑纹芦荟。又名油葱,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 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因所含蒽醌类物质较少,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已载入我国药典,其叶汁干燥品为不规则团块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黑绿色。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有一定面积栽培,东南亚诸国都有种植,主要是海外华人较多地区。其特点是,茎较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叶面有白色斑纹,叶肉质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cm、厚5~8mm,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抱茎。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为总状花序,疏散型;花梗长约2.5cm,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二位,花柱线形。蒴果呈三角形,长约8mm。花期7~8月。分蘖能力极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我国民间有此变种普遍栽培。 据分析,中国芦荟的叶肉多糖成分含量和保湿性优于库拉索。苦味淡,适宜护肤美容,通便效果较差,植株抗病性差,叶多有病斑。 7.珍珠芦荟,又名绫锦须芦荟、须芦荟、德国菠萝,也叫木锉莲,木锉芦荟 珍珠芦荟无地上茎,每簇有50余片披针形叶,叶尖有长须叶表面有白色斑点.它属小型品种,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下,主要供观赏用,置于向阳的茶几案头,别有情趣。珍珠芦荟叶片虽小,但叶片所含多聚糖类的粘胶汁十分丰富,是作自然美容护肤的佳品,效果很好对口疮、口腔炎、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好。 8.开普芦荟,也叫好望角芦荟、青鳄芦荟 开普芦荟主产于南非共和国的开普州,其生药产品称为开普芦荟(Cape Aloes),从叶子取出的汁液干燥成固体,黑褐色或绿褐色,破碎面有像玻璃一样的光泽,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的琥珀黄色或红褐色。别称“透明芦荟”或“光亮芦荟”,我国药典称其生药为“新芦荟”。作药用时,一般认为品质稍逊于老芦荟,但各国药典中都列有,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 它是芦荟中的一个植株高大的种类。茎发达直立,高3~6米;叶30~60片,簇生于茎顶,宽12cm,有尖锐的刺;叶的颜色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状花序长60cm左右;花梗长约3cm,花被6,呈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微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具绿色条纹;雄蕊6,花药与花柱外露。果为蒴果。花期2~3月。无侧枝,用种子繁殖。 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龙舌兰图片如下: 库拉索芦荟和中国芦荟是最适宜直接美容的芦荟,其鲜汁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还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的作用,不仅能防止小皱纹、眼袋、皮肤松弛,还能保持皮肤湿润、娇嫩,同时,还可以治疗皮肤炎症,对粉刺、雀斑、痤疮以及烫伤、刀伤、虫咬等亦有很好的疗效。对头发也同样有效,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预防脱发。 几年前,一个美国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蒽醌类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芦荟毒性的重视。2月19日,卫生部等6部局发出了“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规定的公告”,强调芦荟产品中仅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可以被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添加库拉索芦荟凝胶的食品必须标注“本品添加芦荟,孕妇与婴幼儿慎用”字样,并应当在配料表中标注“库拉索芦荟凝胶”。公告还指出,库拉索芦荟凝胶的每日食用量应不大于30克。若无法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企业应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 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原产于非洲北部的芦荟自古被视为“万灵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本刚介绍说,目前已知的芦荟有30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芦荟品种有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斑纹芦荟(又名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木立芦荟(又名日本芦荟、小木芦荟)等。“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品种。它含有丰富的凝胶,可加工提取芦荟原汁、浓缩汁、芦荟结晶粉。它的鲜叶可直接食用,可以被应用于食品、药品、美容品等方面。” 关于盆栽芦荟的养殖: 芦荟喜欢疏松透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并且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充足光照有助于芦荟的快速生长。芦荟极易成活,盆栽芦荟注意两点就好:一是光照要充足;而是要少浇水,每半个月浇一次水就够了。也可以采用页面喷洒的方式。最好不要淋雨,水分太多会导致芦荟页面腐烂而死。 芦荟的两种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法。芦荟生长2~3年以上时,可从地下茎或主茎的节部长出新的植株,待新的植株长到5~10cm高时可用刀将其切割下来进行繁殖。生根较好的子株可直接与母株分离,插入花盆或专用的苗床。如果根部有较大的伤口,应将伤口稍晾干后方可植入土中,否则易发生腐烂。茎节上生出的子株,一般不能形成良好的根系,与母株分离后,应先将切断部位在阴凉通风处晾干2~3天,再扦入花盆或苗床。子株扦插深度为1~2cm,扦插后,不必浇水,可加盖塑料棚,以保持空气湿润。生根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30℃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5℃以上。扦插后20~30天就可长出3~4个5cm长的根。 2.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也是芦荟良种繁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扦插繁殖与分生繁殖的区别是,分生繁殖是将带根的完整的芦荟幼苗植株,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带根芦荟主茎和侧枝的下端可以发生不定根的特性,分离繁殖芦荟新的植株,这对于分株发达和茎节容易伸长的芦荟种和品种特别适宜。在去除顶芽以后,侧芽讯猛地发育,长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 芦荟的扦插主要采用茎插和根插,而叶插很难成功。芦荟扦插可以露地进行,也可以在大棚保护地或温室内进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床进行大量繁殖,依季节不同,可以适当地地采取塑料覆盖保护或荫棚遮荫等措施,促进芦荟枝条发根和不定芽产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仙人球常见的品种 仙人球是仙人掌类植物中呈球形种类的总称,分属于仙人掌科的若干属。它的品种极其之多,形态千变万化。仙人球品种按不同的属性来分,可以分成不同的品种。 常见的仙人球品种有以下几种: 仙人球:又名草球,花盛球。茎圆球形,老茎圆桶状,花白色,具芳香。 短毛球:植株球形或筒状,花大,白色。 长盛球:球体黄绿或谈绿色,花大,淡粉色,有香气。 金盛球:球体黄绿色,丛生,花大,白色。 旺盛球:植株灰绿色,球形或筒状,花大,暗粉或深红色。 金虎球:茎圆球形,单生或成丛。球顶密被金黄色绵毛。有棱21-37,显著。 仙人球品种就其外观看,可分为绒类、疣类、宝类、毛柱类、强刺类、海胆类、顶花类等。仙人球的刺毛也有长、短、稀、密之分;颜毛有红、黄、金黄等。期中可以嫁接的仙人球的品种有绯牡丹、翠牡丹、山吹、红太阳、金晃、金纽、白玉翁和蟹爪兰等。 仙人球就是否可以食用上分,可分食用仙人球和观赏性仙人球。两者的区别如下: 1.可食用仙人球可以吃,观赏性仙人球不可以吃。 2.可食用仙人球共为12-14辨,刺是硬而直。观赏性仙人球的辨可多可少,不定的。样子多种多样。刺偏软而有淡黄色。 3.可食用仙人球色主要为墨绿色。全身散发着重重的仙人球味。呼吸起来就很绿色那种感觉。观赏性仙人球色为淡色。本身不会散发仙人球味。
茶花的叶子和花的特征 一、在茶花的栽培与管理,繁殖与育种,销售与选购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识别茶花品种的问题。成百上千的茶花品种要全都能辨认并非易事,但只要仔细地对每个品种“察言观色”,就能熟能生巧,记住它们的特征。可通过看花,看叶,看枝,看枝形,看长势,看果实,甚至用手触摸的感觉,识别茶花品种。当然,有时也需要把这些观察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才能识别出正确的品种。 要识别茶花品种,第一是要判别它的种类。如:是红山茶类还是滇山茶类,是杂交种还是茶梅类。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别: 1,叶片光滑,光亮并呈中等大小的,通常属于红山茶(C.japonica)品系。 2,叶片大,叶面粗糙,厚革质,叶齿尖,通常属于滇山茶(C.reticulata)品系。 3,叶片小,光滑,叶柄有毛,通常属于茶梅(C.sasanqua)品系。 4,叶片小,尾尖或者叶片小,表面粗糙,通常属于非滇山茶杂交种品系。 第二就是鉴别品种。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判别: 1,看花:要看那些开花正常的花朵,其花色,花型花径及花瓣形状,质地和排列方式,雌雄蕊情况等等,要仔细一一辨别和熟记。 2,看叶片:要看叶色,形状,大小,叶脉,叶齿,叶柄的特别之处。 3,看枝条:要看枝条的粗细,密度以及是下垂,弯曲还是挺硬。 4,看株形:要看植株是立性还是紧凑,是高大还是矮生,是生长快还是生长缓慢。 以上这些都与品种性状息息相关。 二、在没有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茶花的其它特性来判断茶花的花色,花径,花型,是茶花爱好者关心的一件事。总结长期积累的经验,以下规律可以借鉴: 1,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青绿色,花朵则是白色或淡粉红色。 2,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青绿色,但嫩叶有明显红条纹,花朵则是白色带红条斑。 3,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淡粉红色或者红色,花朵则是粉红色或红色。 4,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淡粉红色,但嫩叶出现红色或深红色条纹,花朵则是粉红色带红条斑或白镶边。 5,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赤红,橘红或紫红色,花朵则是赤红,橘红或紫红色。 6,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赤红,橘红或紫红色,但嫩叶上有黄斑或暗红色斑纹,花朵则是红色带白斑或白条纹。 7,如果嫩枝,嫩叶,叶芽,叶柄出现上述情况的交叉现象,则可断定是同株多色花。 8,嫩枝,嫩叶,叶芽,叶柄是黑红色,花朵则十有八九是黑红色。 9,嫩叶上有规则的明显红色或暗红色斑块,花朵上则有红条纹。 10,嫩叶上有不规则的明显红斑块或不规则条纹,花朵上则有红色斑块或斑点。 11,嫩叶上有黄斑块或斑点,老叶上有白斑块或斑点,花朵上则有白色斑块,斑点或条纹。 12,叶片大,花朵通常大。反之,花朵小。 13,叶片大小均匀,花蕾瘦尖,通常为单瓣花。反之,多为半重瓣或重瓣花。 14,叶片不规则,有黄边,若属粉色或红色花的,应该是复色品种。 15,叶片形状,叶脉明显与否,叶齿深浅都与品种相关,要记住一些特别品种的叶片性状,不看花也能知道是什么品种。如“大海伦”叶片呈倒卵形,叶齿深,“粉霞”叶脉清晰。 16,花蕾两头尖,中间大的,多为托桂型或牡丹型的品种。 17,花蕾圆形,顶部略平,像算盘珠子或像山楂果,多为重瓣品种。 上述的概括并非是绝对的,其中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 如何识别茶花的单瓣和复瓣种 单瓣花的茶花,大多属于原种,叶面的形状变化不大,叶面多数叶肉较厚,叶形基本为长椭圆形,个别品种有呈倒卵形的。其叶脉、叶纹模糊不清,叶缘锯齿钝,且叶色多为深绿,尤其是叶片大小基本一致。重瓣茶花因经过引种驯化和园艺培育,叶片形状随花型变化而变化。具体识别茶花单、重瓣种的方法可从以下十个方面考虑。 1.叶脉、叶纹十分清晰,如花鹤龄、赛洛阳等品种。 2.叶缘锯齿粗、清晰,东洋茶等多数重瓣品种的锯齿均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3.叶尾有长短尾,诸如花宝珠、花槟榔等名种在叶片形状上皆具有长短尾。 4.叶背侧纹隆起或脉纹清晰。 5.叶质较薄,如花芙蓉、花佛鼎等。 6.叶面扭曲,如胭脂莲、雪塔等。 7.叶片的形状大小不一,甚至有椭圆形,也有卵圆形。 8.叶表有明显黄斑,如白斑胭脂莲、皇冠等品种。 9.少数品种叶面出现粗糙发泡等现象,例如凤冠、粉霞、粉芙蓉等品种。 10.新叶叶面、新梢枝间呈现血丝、血斑、血块,也是复色重瓣花的特征,有此现象的,不是粉底红线就是白底红条的复色茶花,比如花宝珠、白十八、花芙蓉等品种。 种茶花久了,会慢慢注意到每个茶花品种的叶片细节特征,每个系列品种的茶花的叶片会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色彩稍有变化.比如赛牡丹家族,十八学士家族,十样锦家族,三学士家族,贝蒂家族,玛瑟蒂阿娜家族,芙蓉家族,等等,在品系内都具有相同的叶形,叶脉,锯齿等,而新芽的色泽各不一样,青绿芽的开白色花,青绿芽带血丝的开白中带红条的花朵,有时红色增多为半红半白.青绿芽带血丝并有部分泛粉红晕的,开花白色撒红条并在白色花瓣泛粉红晕,或部分变为粉红花瓣.芽黄绿色泛红晕的开粉红花,到淡大红色花朵,芽泛红色基调的开大红到深红花,有时黑红色.凡开红**调花朵的茶花,当植株被病毒侵染,叶片出现各式黄斑黄点的,花瓣上会形成白点,白块,有时会形成大块云斑. 山茶花对环境条件有哪些特殊要求?怎样养殖花苗? :山茶花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 越冬室温不得低于6t ,俱怕干风;在疏荫下生长良好,经不 起我国北方的烈日曝晒。对土壤要求严格,只能在酸性土中生 长,土壤含碱则叶片黄化,时间一长会全株枯死。 重瓣性强的品种花后不能结实,可采单瓣品种的种子播种 来培育实生苗,供重瓣品种嫁接时作砧木使用。春季花谢后开 始坐果,12月种子成熟,应随采随播,播后2个月才能出苗。 扦插时斋事先对枝条进行处理。9月份选生长充实的当年 生枝作插穗,先除去下部叶片,每枝仅留上面3枚叶片;然后 在枝条中部剥去一圈皮层,一周后在伤口处可产生一圈瘤状愈 合体。1月下旬自愈合体下面将枝条剪下来,用山泥将愈合体 裹住,埋人湿润的素沙或泥炭中,不久即可生根。 高枝压条应于第一年9月下旬进行,第二年5月剪离母体,10棵一组栽人大盆,放在蔽荫处养护,第三年3月分苗上盆,春节前即可开花。嫁接多用于重瓣性很强的优良品种,4月或9月都可嫁接,以清明节过后10夭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可切接也可靠接. 靠接时应按照留尾靠接的方法操作。 在我国北方培养山茶花时应掌握娜些技木要点?山茶花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那里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 署,雨量多,空气湿度大,阳光柔和,没有干风,土坡呈酸 性。我国北方的气候和土壤却恰恰相反。 要想把一盆山茶花长期培养下去首先应调制酸性培养土, 最好用松针土上盆,每年花谢后翻盆一次,换用新的培养土。 浇花的水应提前存放在大缸中,经日晒后再用;如果发现叶片 发黄应立即浇灌硫酸亚铁500倍液。追肥时应浇灌麻昔渣水和 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不要施用其他肥料。 春、夏两季应适当遮荫,秋季可多见阳光。开花前应在室 外养护,加强通风。经常向四周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盆土应 间千间湿,为根系创造良好的通气条件。 冬季室温不得低于8t,也不要超过16t。花谢后立即短 截花枝,促使腋芽萌发抽生新枝,为再次开花做准备,如果短 截过晚,长出的新枝来不及分化花芽就不能再次开花了。对多 年生老株应进行疏剪,将一些过密的侧枝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从而延长植株的寿命 栽培品种常按雄蕊的瓣化程度、花瓣自然增加和雌蕊的演变、萼片的瓣化情况,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1、单瓣类 花瓣5-7片,排成1-2轮,基部合生,雌、雄蕊发育完全,能结实。只有单瓣型1个型,如亮叶金心、桂叶金心等。 2、半重瓣类 花瓣20-50片,排成3-5轮,雌、雄蕊不同程度的瓣化,偶可结实。包含4个型,半曲瓣型如白锦球、五星型如东洋茶、荷花型如十样景、松球型如大松子等。 3、重瓣类 花瓣50片以上,雄蕊大部分瓣化,花瓣自然增加,通常不结实,是观赏茶花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包含7个型,托桂型如全盘荔枝、菊花型如石榴红、芙蓉型如红芙蓉、皇冠型如花佛鼎、绣球型如大红球、放射型如大红六角、蔷薇型如小桃红等。 问:如何根据茶花花蕾的形态来识别品种? 答:花是辨别品种的主要特征。一般情况下,以花的形态、花瓣的多少、花的色泽以及花茎的大小来识别品种。在茶花未开前可根据花蕾形态识别品种,如花蕾瘦长,体形小,似毛笔尖,一般为单瓣花;花蕾两头尖,中间膨大似“橄榄”,通常为武瓣品种;花蕾圆头形,较实,似“算盘子”或“山楂果”,基本上是全文瓣的品种。如将花蕾剥开就更能清楚地了解品种类型。将花蕾剥开一层花瓣后,就能看见雄蕊即为单瓣品种;花蕾一层一层剥到底,仍看不到雄蕊为全文瓣品种;花蕾剥开后花瓣和雄蕊混在一起是武瓣品种;花蕾剥开一层,花瓣就有一个较实的瓣球即为托挂型品种。至于花苞萼片的颜色,有绿色、黄褐色、有焦边、有不焦边等亦可区别品种。除以上作一般品种识别外,最终还是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确定品种。
仙人球留几个头好,多头的好看吗?
9
7
6
5
4
3
2
1
这么冷清
445
仙人球
9
78
6
5
.
.
.
.
茶梅一颗
刚买的
11
9
8
7
6
5
3
1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