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写意
春天的写意
关注数: 0
粉丝数: 8
发帖数: 948
关注贴吧数: 22
【人生感悟】【13.04.15】人生有美好也有无奈 一楼百度
【新人报道】潜水有段时间了,忍不住冒个泡 喜欢老大的歌,更喜欢老大的种种,无论是谦虚也好,自信也好都很吸引人,越关注越是被吸引。
【签到】好久没回来了 突然想回来看一下,顺便签到。希望每天都有好心情。2013-03-23
【报到贴】2010年4月 2010年4月20日,报到。
事半功倍的大智慧:把事做到点子上 事半功倍的大智慧:把事做到点子上不必海阔天空,能把事想到点子上的就是大智者;不必口若悬河,能把话说到点子上的就是真口才;不必东奔西走,能把事做到点子上的就是好人才。要迅速地把事情做到点子上,就需要有一种全智的思维模式,能便捷地分析出对方的意图,从而快速地制定出自己的策略。作者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解析如何利用 OK思维模式科学地、系统地实现这一世人的梦想。本书谨献给所有热爱思考的读者,企业工作者尤为受益。
人生感言——随想篇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而我们只能是其中的某一种,或者幸福,或者痛苦。
【成语分类】写物 一天象 晴阴 风和日暖 风和日丽 光芒万丈 黄绵袄子 火伞高张 流金铄石 秋高气爽 彤云密布 天朗气清 旭日东升 雨过天青 风雨 飞沙走石 和风细雨 洪水横流 惠风和畅 急风暴雨 列风淫雨 滂沱大雨 凄风苦雨 倾盆大雨 十风五雨 天末凉风 五风十雨 冰雪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粉妆玉琢 六出纷飞 天寒地冻 天女散花 雪窖冰天 星月 春花秋月 风清月朗 日月合壁 无边风月 月白风清 月落星沉 月明千里 夜晚 半夜三更 斗转参横 更深人静 黑天摸地 漆黑一团 天昏地暗 夜静更阑 夜阑人静 月黑风高
【成语分类】交往 ⑴深交 不存芥蒂 称兄道弟 乘车戴笠 穿房入户 耳鬓厮磨 分甘共苦 骨肉至亲 管鲍之交 海誓山盟 患难之交 酒逢知己千钟少 李代桃僵 莫逆之交 气味相投 千丝万缕 情同手足 情深潭水 情投意合 如胶似漆 色授魂与 深悄厚意 声应气求 生死骨肉 桃花潭水 天高地厚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病相怜 同袍同泽 相知有索 有缘千里来相会 总角之交 ⑵浅交 白头如新 庆吊不行 若即若离 似曾相识 一日之雅 一面之交 ⑶态度 爱人以德 避让贤路 不分畛域 谄上欺下 成人之美 杵臼之交 摧眉折腰 大开方便之门 多许少与 阿谀逢迎 阿谀取容 阿其所好 非意相干 结草衔环 口角春风 口血未干 礼尚往来 毛遂自荐 门不停宾 门无杂宾 排斥异己 千恩万谢 强而后可 强人所难 秦庭之哭 求人不如求己 犬马之报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 三顾茅庐 扫榻以待 视同路人 束缊请火 水陆毕陈 投桃报李 为人说项 问长间短 以德报德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有来有往 远交近攻 赞不绝口 众人国土 钻皮出羽
【成语分类】对立 ⑴多少 多 包罗万象 比比皆是 不乏其人 不计其数 不可胜计 不一而足 不胜枚举 不知凡几 车载斗量 成千成万 触目皆是 大有人在 颠来倒去 堆积如山 多如牛毛 多多益善 丰富多采 俯拾即是 高朋满座 更仆难数 观者如堵 广土众民 衮衮诸公 韩信将兵 汗牛充栋 浩如烟海 恒河沙数 户限为穿 挥汗成雨 几次三番 肩摩踵接 肩摩毂击 接踵而至 举不胜举 举国上下 劳师动众 琳琅满目 林林总总 鳞次栉比 屡次三番 屡见不鲜 鸾翔凤集 满谷满坑 漫山遍野 目不暇接 南面百城 骈肩累迹 千门万户 千村万落 千枝万叶 千千万万 千人唱,万人和 趋之若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人多势众 人山人海 人才济济 人心向背 人心所向 三番五次 森罗万象 实繁有徒 十羊九牧 十步芳草 史不绝书 水泄不通 随踵而至 无穷无尽 形形色色 洋洋大观 一而再,再而三 应有尽有 云屯雾集 再三再四 指不胜屈 座无虚席 少 百年难遇 杯水车薪 不可多得 残缺不全 沧海一粟 东拼西凑 东鳞西爪 孤军作战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寥若晨星 寥寥无几 聊胜于无 屈指可数 区区之众 三言两语 三三五五 三三两两 硕果仅存 所剩无几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一鳞半爪 一星半点 一个萝卜一个坑 蝇头微利 只鳞片甲
【成语分类】事态 ⑴行为 恰当 补偏救弊 不可偏废 不为已甚 惨淡经营 惩前毖后 抽薪止沸 从长计议 打边鼓 大处着眼 公诸同好 瓜田李下 惠而不费 激浊扬清 将功补过 截长补短 留有余地 孟母三迁 爬罗剔抉 排沙简金 徘难解纷 庖丁解牛 被发缨冠 批亢捣虚 牡牡骊黄 弃之可惜 擒贼擒王 求同存异 求大同,存小异 忍辱负重 入境问禁 深厉浅揭 慎终如始 师出有名 实事求是 双管齐下 顺风而呼 顺水人情 随时制宜 听其言而观其行 推贤让能 问心无愧 小惩大诫 心病还须心上医 惺惺惜惺惺 燕翼贻谋 一定不易 以身作则 以蚓投鱼 引以为戒 有的放矢 泽及枯骨 斩草除根 正本清源 作善降祥 不当 碍手碍脚 暗送秋波 拔本塞源 拔苗助长 抱薪救火 北辕适楚 悖入悖出 包办代替 本末倒置 不择手段 不得其门面入 不得要领 不辩真伪 藏垢纳污 操刀伤锦 厕足其间 串通一气 吹毛求疵 大做文章 打草惊蛇 倒打一耙 倒裳索领 倒果为因 灯娥扑火 妒货嫉能 短垣自逾 多此一举 割鸡焉用牛刀 恶作剧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飞蛾投火 佛头著粪 腹诽心谤 付粉施朱 肝胆楚越 顾此失彼 孤注一掷 挂一漏万 光宗耀祖 过犹不及 含沙射影 好高骛远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画蛇添足 缓不济急 混淆视听 混为一谈 混淆黑白 贼轻畸重 将错就错 借花献佛 借题发挥 结党营私 近水楼台先得月 拉拉扯扯 离经叛道 例行公事 笼络人心 掠人之美 慢条斯理 猫鼠同眠 蒙混过关 迷人眼目 明珠弹雀 明知故犯 皮里春秋 强干弱技 惹是生非 软硬兼施 上树拔梯 嗜痂之癖 丝来线去 耸人听闻 颂古非今 隋珠弹雀 贪小失大 探头探脑 唐突西子 挑肥拣瘦 铁网珊瑚 愉鸡摸狗 拖泥带水 推涛作浪 退避三舍 推波助澜 剜肉补疮 亡乾得矛 文人相轻 无理取闹 惜指失掌 习非成是 膝痒搔背 洗垢求短 夏日可畏 嫌好道歹 显亲扬名 削足适履 小题大做 兴风作浪 寻事生非 压良为贱 揠苗助长 掩日捕雀 掩耳盗铃 一动不如—静 摇鹅毛扇 以卵投石 以售其奸 以水救水 以酒解醒 以讹传讹 以升量石 以珠弹雀 以冠补履 以火救火 倚姣作媚 因循坐误 团噎废食 引狼入室 饮鸠止渴 隐介藏形 引足救经 引鬼上门 蝇粪点玉 郢书燕说 庸人自扰 游移不定 鱼目混珠 遇事生风 玉石不分 缘木求鱼 灾梨祸枣 贼去关门 斩尽杀绝 占山为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张大其事 招风惹草 执迷不悟 指鸡骂狗 煮鹤焚琴 铸成大错 捉刀代笔 自轻自贱 自食其言 自相矛盾 自不量力 自讨苦吃 走漏风声 钻空子 坐收渔利 坐视不救 举措失当 轻重倒置 舍本逐末
【成语分类】举动、行事、经历 ⑴动作 动作 一举一动 翻来覆去 金鸡独立 前仰后合 心闲手敏 眼明手快 指东画西 左右开弓 说 喏喏连声 插科打诨 听 隔墙有耳 姑妄听之 看 东张西望 挤眉弄眼 鹰瞵鹗视 吃喝 撑肠拄腹 对酒当歌 浮一大白 狠吞虎咽 长夜之饮 呼喊 大声疾呼 声嘶力竭 吆五喝六 振臂一呼 打骂 饱以老拳 大打出手 打情骂俏 拳打脚踢 指桑骂槐 ⑵行走 走 步履维艰 东摇西摆 东倒西歪 蹑手蹑脚 衔尾相随 快慢 超轶绝尘 风驰电掣 横冲直撞 急起直迫 狼奔豕突 星驰电走 姗姗来迟 安步当车 倍道而进 大步流星 飞檐走壁 健步如飞 马不停蹄 躲藏 藏踪蹑迹 东闪西躲 匿影藏形
【成语分类】德才 ⑴高尚 高尚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安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精彩推介】好贴收藏
【电脑知识】Win XP六条未公开的秘技(ZT) ·支持137 GB以上大硬盘 想要使用137 GB以上大硬盘,必须使用48位LBA模式。首先你的主板BIOS必须支持48Bit LBA,其次WinXP 家用版和专业版必须安装SP1补丁。然后打开注册表,在如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Atapi Parameter”找到“EnableBigLba”选项,将其值由“0”改为“1”。如果该项不存在,可以自建“DWORD值”项目,同样设置.最后重新启动即可. ·删除共享文档 如果你不需要共享文件,可以这样移除它:进入HKEY_LOCAL_MACHINE SOFTWARE Microsoft Windows CurrentVersion Explorer My computer Namespace DelegateFolders,删除键值“”。 ·锁定桌面 想要锁定桌面不被别人肆意修改,可以使用很多工具例如TweakUI,不过其实在注册表里进行小小的改动即可实现:进入HKEY_CURRENT_USER Software Microsoft Windows CurrentVersion Policies Explorer,建立DWORD值“NoDesktop”,将其值修改为“1”即可。 ·停用“上次访问时间标记(Last Access Time Stamp)” 不想要这项功能,可以这样修改:进入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Control File system,新建DWORD值“NtfsDisableLastAccessUpdate”,将其值修改为“1”即可。 ·设置“远程访问连接服务器(RAS)” 需要的话可以这样修改:进入HKEY_LOCAL_MACHINE SOFTWARE Microsoft Windows NT CurrentVersion Winlogon,新建字符串值“KeepRasConnections”,将其值修改为“1”即可。 ·使用明文密码(Lain Text Password) 访问UNIX或者LINUX服务器的时候,有时需要明文密码这在XP下很容易实现:找到“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 lanmanworkstation parameter enableplaintextpassword”并将其值设置为“1”即可。
【索引】民族介绍 【民族介绍】高山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745570【民族介绍】拉祜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745684【民族介绍】水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745750【民族介绍】纳西族http://post.baidu.com/f?kz=109822397【民族介绍】东乡族http://post.baidu.com/f?kz=109824210【民族介绍】畲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745462【民族介绍】佤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745369【民族介绍】僳僳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73051【民族介绍】黎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71814【民族介绍】傣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11486【民族介绍】哈萨克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11297【民族介绍】哈尼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10984【民族介绍】土家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10782【民族介绍】白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310343【民族介绍】瑶族http://post.baidu.com/f?kz=108261294
【民族介绍】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27.800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意为依据物体形态画出来的痕迹。流传于海内外两万余卷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到纳西族人民各方面的知识,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民族介绍】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测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部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人口34.5993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水族有自已的语言,水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过去曾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其中象形文字多,仿汉字甲骨文、金文多,通用的单字只有一百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的民间文学多以口头文学流传于世。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少数信天主教。
【民族介绍】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这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民族介绍】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人口63.037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共建有57个民族乡。 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烟叶为主。畲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民族介绍】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人口35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等县,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佤族有自已的语言,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分为三大方言。过去佤族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部分地区传入了基督教。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民族介绍】僳僳族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4年8月23日,建立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为自治州。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民族介绍】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人口111.08万(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未期,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民族介绍】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 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后又相继成立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
【民族介绍】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人口125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2年建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县级),1957年11月18日与蒙自专区合并成立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4年5月18日建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79年11月28日建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建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民族介绍】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民族介绍】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人口159.48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民族介绍】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人口213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白裤瑶”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民族介绍】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人口为192.0597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 朝鲜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民族介绍】少数民族春节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民族介绍】22个人口较少民族概况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民族政治上得到翻身,经济社会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其加快发展。
【民族介绍】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人口二百五十四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布依族是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人民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
【民族介绍】彝族 彝族现有人口657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其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在滇池、邛都(现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其中一支以“昆明”为名,在今云南洱海周围从事农牧生产,于8世纪前后建立了“南诏”奴隶政权。
【民族介绍】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民族介绍】苗族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739. 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民族介绍】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45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结束了这里的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从1950年至1965年,先后建立起12个藏族自治州、县。
我国的四大名楼(转载) 黄鹤楼 湖北武汉 岳阳楼 湖南岳阳 滕王阁 江西南昌 蓬莱阁 山东蓬莱
农历传统节日(转载)
阿根廷:世界的粮仓和肉库(转载)
【20060616】中国历史六大古都(转载)
【20060616】历法知识百问百答(转载)
【20060616】农历月份的别称(转载)
【20060616】茶马古道(转载)
【20060616】厄尔尼诺(转载)
【2006年6月】【名言录】名人名言录 (转)3
【2006年6月】【名言录】名人名言录 (转)2
【2006年6月】【名言录】名人名言录 (转)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八章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转贴) 第十八章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第一节建筑与文化艺术 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悠久历史 第三节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生活常识】463种生活小窍门(转贴)3 301、生活窍门:不锈钢厨具去渍窍门:用做菜剩下的萝卜头反复擦拭渍迹处,便能除去。如果渍迹产生的时间已久,那么在萝卜头上沾些去污粉,效果很好。 302、生活窍门:锅用久了,锅底常有厚厚一层黑渍难以除去。如果在使用新锅前先在锅底涂上厚厚一层肥皂,那么锅底变黑后,轻轻一擦,即可除去。 303、生活窍门:塑料砧板使用方便,但菜刀留下的裂痕容易生污纳垢,用去污粉不易洗掉,可改用漂白剂沾在海绵上,挤压着洗刷干净后再用水冲一下即可。 304、生活窍门:残茶妙用:把残茶晒干后,放在厕所或臭水沟渠旁燃烧,能消除恶臭。将晒干后的残茶燃烧,可以驱除蚊虫。 305、生活窍门:感冒鼻塞时,可用大蒜头1瓣,用刀削成与鼻孔相吻合的形状,塞进鼻孔,连续几次,即可治愈。用薄荷油闻鼻,也可以即刻使鼻孔通畅。 306、生活窍门:鼻塞严重影响睡眠时,用热水洗脚,促使鼻粘膜充血消退。既能解除鼻塞,又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从而促进睡眠。 307、生活窍门:皮肤瘙痒时,可将一撮香烟灰放在一容器内,滴上几滴水,使其呈糊状,敷于患处,即可止痒。用鲜丝瓜叶捣烂搽患处,效果也不错。 308、生活窍门:桔皮妙用:将粥煮至半熟时加入两块鲜桔皮,煮熟的粥生津开胃,格外香甜。沏茶时加入几丝桔皮条,饮服时清香爽口,润肺祛痰。 309、生活窍门:拌凉菜宜先放入花椒油、芝麻油、糖、醋等调味佐料,以使凉菜更加进味、爽口,待食用前再放入食盐,可防止凉菜水分渗出,带走营养成分 310、生活窍门:油热几成?一二成时锅底中部略有小油泡泛起;三四成时油面始波动,无油烟;五六成时波动加剧,油烟上升;七八成时油面平静,油烟滚滚 311、生活窍门:炖牛肉时,把泡开的茶根装入纱布袋,放在水中与牛肉共炖,牛肉很快便会炖烂,且风味独特、鲜美。 312、生活窍门:鉴别注水肉!在切开的肉表面贴上一张薄纸,稍后若能完整揭开,且纸已湿透的可能是注水肉;切开粘膜处,有较多稀粘液的肉要慎食。 313、生活窍门:侧卧按摩治鼻塞:左侧鼻塞面向右躺下,右侧鼻塞面向左躺下,用食指和中指捏住鼻子,按摩鼻梁两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即可消除。 314、生活窍门:外出旅游面包保鲜小窍门:把面包用原来的包装蜡纸包好,再拿两张报纸,用水浸湿后包在蜡纸外层,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将袋口扎牢。 315、生活窍门:生花生米放在容器里晒2-3天,然后晾凉,用塑料食品袋装好,封口扎紧,放置冰箱内冷藏,可保存1-2年,随吃随取随加工,不会坏掉 316、生活窍门:白萝卜和蜂蜜都有润肺止咳作用,可用来治干咳:将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每次60毫升,加入适量蜂蜜调均匀,每日3次,连服3-5日 317、生活窍门:煮豆粥时,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否则就不容易煮烂;待水开锅时,兑入几次凉水,被凉水“激”几次,豆子就很容易开花了。 318、生活窍门:春天是哮喘病多发季节,可用大蒜瓣自疗:大蒜2-4瓣捣成泥状装入瓶中,闻大蒜气味,每日3-5次,大蒜瓣一日一换,连用3-4日。 319、生活窍门:当心买到假碘盐!将碘盐撒在切开的土豆片上或淀粉溶液中,可变成浅紫色,颜色越深,含碘量越高,无颜色反应的则是假碘盐。 320、生活窍门:竹笋越新鲜吃起来口感越好,要想竹笋保鲜,可以在竹笋切面上涂抹一些食盐,然后将它放入冰箱中冷藏,就可使其吃起来鲜嫩爽口。 321、生活窍门:巧用废瓶盖:刮鱼鳞。取长约15厘米的小圆棒,在其一端钉上2-4个酒瓶盖,利用瓶盖端面的齿来刮鱼鳞,是一种很好的刮鳞工具。 322、生活窍门:绿豆蛋花汤治口疮:鸡蛋1个,打入碗内捣散;将适量绿豆浸泡10多分钟,煮沸1-5分钟,用此汤冲蛋花,早晚各服一次,服1-2天。 323、生活窍门:掺假食用油的鉴别:鉴别掺入蓖麻油的食用油时,将油样静置一段时间后,油样能自动分离成两层,食用油在上,蓖麻油在下。 324、生活窍门:市场上常出现假粉丝,所以买粉丝时应细辨,慎买发黄、发绿等色泽鲜艳的粉丝;用水煮时有酸味或其他异味的粉丝应引起警惕。 325、生活窍门:如何去竹笋涩味?将竹笋连皮放入淘米水中,放一个去籽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326、生活窍门:鼻塞家疗:将葱白一小把或洋葱头三四个切碎,熬汤,熬好后趁热用鼻子使劲吸热气,也可以将食醋烧开,用鼻子吸醋气,疗效都很好。 327、生活窍门:巧用废瓶盖:削姜皮。姜的形状弯曲不平,体积又小,欲削除姜皮十分麻烦,可用汽水瓶或酒瓶盖周围的齿来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328、生活窍门:勾中指止鼻血:鼻子流血时,自己双手的中指互勾,一般一会儿就能止血。幼儿不会中指互勾,大人用中指勾住幼儿的左右中指,同样可止血 329、生活窍门:衣领及袖口上的污垢,用一般的肥皂很难洗净,可以用洗发水涂于污迹处,再用刷子刷,或将剃须膏涂在污垢处,几分钟后再洗,效果会更好 330、生活窍门:巧手清除絮状物!衣物晾干后,有些面料的衣物爱沾絮状物,可以找一块浸水后拧干的海绵来擦拭衣物表面,可轻松除去其表面的杂物。
【生活常识】463种生活小窍门(转贴)2 121、生活窍门:擀面条时,如果一时找不到擀面杖,可用空玻璃瓶代替。用灌有热水的瓶子擀面条,还可以使硬面变软。 122、生活窍门:用洁厕灵当疏通剂:隔三差五地将适量洁厕灵倒入马桶,盖上马桶盖闷一会儿,再用水冲洗,能保持马桶通畅。 123、生活窍门:被蚊虫叮咬后可将热水瓶盖子(取自约90度水温的热水瓶)放在患处摩擦2-3秒钟,然后拿起,连续2-3次,瘙痒即会消失。 124、生活窍门:将待熟的香蕉放入冰箱内贮存,能使香蕉在较长时间内保鲜,即使外皮变色,里面也一样新鲜如初。 125、生活窍门:巧用84消毒液:洗衣时,白色纯棉织物易被其他衣服染色,可将被染衣服泡到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中,利用其脱色性,还您衣服的本来面目 126、生活窍门:用墩布拖地很沉,且容易腰酸背疼,地面也要很长时间才干。用旧毛巾当抹布擦地,干净、干得快、省时间,用旧化纤料效果更好。 127、生活窍门:喝烫过的白酒对人体有益。因白酒中的醛对人体损害较大,只要把酒烫热一些,就可使大部分醛挥发掉,这样对人身体的危害就会少一些。 128、生活窍门:巧用废瓶盖洁墙壁。将几只小瓶盖钉在小木板上,即成一个小铁刷,用它可刮去贴在墙壁上的纸张和鞋底上的泥土等,用途很广。 129、生活窍门:当你非常口渴而家中又无凉开水时,可把装有热水的杯子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后在冷水中撒上一把盐,这样能加速开水的冷却。 130、生活窍门:写钢笔字时,如写了错别字,抹点牙膏,一擦就净。圆珠笔芯写字不流利时,将笔头插进吸过香烟的过滤嘴中转一转即可。 131、生活窍门:如果你身边只有温开水而又想喝到浓郁的香茶,可在温开水中放少许白糖或红糖,搅拌溶解,然后放入茶叶,5分钟后,你便能如愿以偿。 132、生活窍门:将废弃无用的橡皮盖子用双面胶固定在房门的后面,可防止门在开关时与墙的碰撞,能起到保护房门的作用。 133、生活窍门:将西瓜浸入15%的盐水中3-5日,捞出揩干,再用西瓜蔓叶中挤出的水汁涂一遍,密封于聚乙稀塑料袋内,放入地窖,可使西瓜保鲜半年 134、生活窍门:鉴别宝石的窍门:将宝石放在衬物上让日光照射,穿透宝石的光线在衬物上呈现金星样子的为真品。若是假宝石,衬物上会呈现一块黑影 135、生活窍门:怎样烧鱼鱼不碎?1烧鱼之前,先将鱼下油锅炸一下。如烧鱼块,应裹一层薄薄的淀粉再炸。炸时注意油温宜高不宜低。 136、生活窍门:怎样烧鱼鱼不碎?2烧鱼时汤以刚没过鱼为宜,待汤烧开后,要改用小火煨焖至汤浓放香时即可,煨焖时要少翻动鱼,可将锅端起轻轻晃动。 137、生活窍门:鸡肉与芹菜同食会伤元气;牛肉与栗子同食后会呕吐;兔肉与芹菜同食会伤头发;蟹与柿子同食会中毒;洋葱与蜂蜜同食会伤眼睛。 138、生活窍门:戳伤手指的救护窍门:用冷湿布冷却患处,用厚纸作夹板固定受伤手指,再用绷带包扎好。普通扭伤或脱位,可自行将患处整复好,恢复原状 139、生活窍门:面粉能洗净葡萄!葡萄去蒂放在水盆里,加入适量面粉,用手轻搅几下,然后将浑浊的面粉水倒掉,用清水冲净即可。 140、生活窍门:车船行驶途中,将鲜姜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可以防晕车;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有相同效果。
【生活常识】463种生活小窍门(转贴) 百科知识【生活常识】463种生活小窍门http://post.baidu.com/f?kz=104813828
【心灵感悟】【2006年6月6日】人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成长的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断的成长的过程。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任何知识想不通过学习就得到是不可能的。
【好帖链接】【2006年6月6日】这是一个知识性的链接 好的东西见了难免让人感觉到欣喜,所以忍不住要把它收藏下来。
【转】【2006年6月6日】百科知识汇编3 百科知识汇编http://post.baidu.com/f?kz=100748738
【转】【2006年6月6日】百科知识汇编2 百科知识汇编http://post.baidu.com/f?kz=100748738
【转】【2006年6月5日】百科知识汇编 百科知识汇编http://post.baidu.com/f?kz=100748738
【感悟】【2006年6月5日】人生有很多的可能
【心情故事】感谢一片香茗吧带给我快乐的心情和一种家的温馨感受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春天的写意是我常用的马甲之一,今天我就通过它讲述一下我和“一片香茗吧”的故事。以前我不知道贴吧有些什么作用,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用它来实现人生的一种提升。直到几天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一片香茗吧,第一次相遇我就知道这里会是我的另外一个家,一个充满温馨和诗情画意的家。好了,马上进入今天的主题。下面我就开始讲述我的心情故事,希望不会引的大家拍砖(说笑的就是真的有我也不怕) 今天还是像前几天那样下着雨,造成了我们出行的不便。其实我也没有想去哪里,只是这几天脑子里想的事情太多,故生烦躁之心,而今天的阴雨天气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难免心里有一丝惆怅。 我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只是今天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我之所以会有一种惆怅的心情,并不是因为今天天下着雨,而是因为我内心并不快乐。所谓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外因只取一个辅助的作用。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看待它们的看法。只要我们内心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境,我们的心情自然也会慢慢的好起来的。 是的,只要我们的内心是快乐的,我们便是快乐的。不管我们快乐还是不快乐,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去,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快快乐乐的过完每一天呢?艰苦的环境不能让我们沮丧,因为只要我们有信心和毅力,终有一天曾经困扰我们的困境将会被我们解决,或者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困境不再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然而一颗忧郁的心,又怎么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呢? 幸好生活不是一潭死水,这几天的一个偶遇让我的心情突然快乐起来,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一片香茗吧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是那么的亲切,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心和惬意。这里的很多文章,这里发生的很多故事让我突然学到了很多。每次来这里潜水看着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都非常的高兴,这里真的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来到这里也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在这里我们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我想有了这些营养,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补品,我这颗小树苗终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说到这里,我要好好的感谢我们的吧主,是她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给我们。也感谢所有热心的吧友,正是大家的努力才让一片香茗茁壮成长,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在这里潜水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出一份力,来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园浇浇水,灌溉一下这里的树苗,让它们能够快些成长为一棵大树。最后感谢所有曾经关注过一片香茗和正在关注一片香茗以及以后会一直关注她,并且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给她让她能够健康成长的朋友们。最后祝我们共同的家园——一片香茗吧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给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拙作,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大家可以不吝赐教。
【转】十种珍惜生命的态度
鞋里的沙 这是我买的一本书,书中有些道理我感觉很有用,所以就把它放上来了。
品味茶文化,做茶道中人 炎炎夏日,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细细品味一杯香茶了,但到底什么样的茶更适合自己呢?要想找到答案,不如上网逛逛吧。遛了一圈下来发现众多的有关茶的网站大多是想推销自己的产品,但独“茶文化网”(www.teaw.com)向我们介绍了众多有关茶的知识,例如如何品茶和古今中外的饮茶习惯。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茶文化网”就主要是宣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它为我们打开了这扇深邃的门,古典而久远,同时又在不经意之中融入了现代甚至西方的时尚元素。“茶舍”、“茶园”、“茶餐厅”等不同的频道会带你去领略茶文化深广博大的内涵。从中国饮茶的起源,到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从制茶方法的溯源到饮茶文化史略,在这里你都能找到答案,而且我国地大物博,茶叶的种类繁多,自然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了。网站上按茶叶的种类、加工方法、产地甚至是历史朝代等来分门别类,查找起来很方便。例如我国的茶区分布就主要有狮峰的龙井茶区、云南的普洱茶区、洞庭的碧螺春茶区等。而“世界茶苑”则汇聚天下名茶,领君细数醇香之茗,欣赏异域风情的茶文化。“茶品世界”这个栏目则教给你丰富、科学的喝茶知识。喝茶,又可叫吃茶,也称品茶,“品”字不仅带有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深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品茶有学问、有讲究,使你不仅能感受到传统的茶韵和现代生活的动感结合,而且还能轻松地渲染出古典与现代的双重气质,儒雅而含蓄。茶文化,还融汇于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在这里那含幽的清香已从“文学茶苑”中飘来。明代的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张爱玲的《茉莉香片》、老舍的《茶馆》……你都尽可从中细细体味自茶香中散发出的无限情趣。闲暇时,手捧一盏香茗嗅着清新的芬芳,这时心中便再无他求。淡淡幽幽中凝着惬意的清香,展现着宁静而朴实的魅力。正所谓“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如是 中国网友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