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co利义 cosco利义
关注数: 20 粉丝数: 554 发帖数: 14,334 关注贴吧数: 61
关于孔雀鱼繁殖操作的几点探讨 先来谈谈我的孔雀包养史。其实我的孔雀史很短,几个月而已,打小一直养金鱼,十来年前开始养日本锦鲤,当年的饲料都是几十斤一买,最高战绩是在0.8吨的小水体中养出一条73cm长15斤重体态丰盈的母红白。从那么大的鱼转战到如此小型的热带鱼,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虎皮、月光、曼龙等等小鱼买了少量试玩后,最后定格在孔雀,就是因为无论从品种还是繁殖上来说,孔雀的可玩性很高,同时只要水质处理得当,孔雀不比有些热带鱼那么矫情,那么娇贵,当然前提还是水质得当啊。另外有些事,玩别的鱼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机会体验的,比如就在昨天上午,因为一条怀孕后期的黄礼服突然莫名的不行了,我和女儿竟然都想到了“杀鸡取卵”(只是告诉她消息没有事先交流),最后抢出来了十几条(按她的个头应该有七八十条不少都还没发育完全),我跟女儿下午在去花鸟市场的路上,一直在纠结这到底是“杀生”还是“放生”,还特地叮嘱她不能让奶奶知道啊,老人念佛。 同道中不少前辈总结了很多经验,其中不少都很精辟,获益匪浅。这里谈一些不同点,希望能够对自己也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1.在我看来,频繁换水,大量换水,即使在最初的几周内并非不可为,如果把握好水质与水温,我觉得频繁的高溶氧次新水刺激对幼苗相当有利,成长的快,同时大量换水也降低了水中氨氮有害菌的浓度,这样就能够更快地度过脆弱的幼苗期。我个人是这么操作的,几个繁殖小缸内(不设过滤和打氧系统,避免对抗水流的体力消耗,最多几升水只放初生幼苗),每天早晚利用300升主缸内更强大的硝化过滤系统,取缸内的水进行更换,繁殖小缸经常是虹吸到底,只留少量的存鱼水;而主缸内由于不停地在向几个繁殖缸、待产缸输水,每天总会补充两桶新水,更新量在10%左右,有时水不够直接自来水。如此循环,这几波幼苗都是这么繁殖长大的,幸运地没有遇到水霉或者针尾,当然也错过了治病练手的好机会,很难说这事的好与坏。 2.关于幼苗该多长时间待在繁殖缸里,何时换缸?我的意见是尽早。正如一位前辈所说,那种亚克力透明繁殖盒就像牢笼一样,这种狭小又不利于水流更新的小空间,即使是成年强壮的鱼,长时间待在里面也不免生病,何况幼苗?所以我的幼苗一出生就离开那里转到繁殖小缸,那里空间相对大换水也更方便。但是那里毕竟还是小,随着生长喂食量加大,在没有过滤硝化系统的情况下,早晚还是会出问题,所以我还是盯上了主缸。这里我推荐使用某宝上大量销售的那种网箱,有十多厘米的立方体的,也有二十多厘米长方体的,抽掉中间的隔板,养殖空间大小对孔雀的个头刚合适,而网眼的直径可以保证一周左右的小苗不会被外面的大鱼吸走,这时候就可以转缸了,找一个缸里水流平稳的角落安置,小苗在这样的环境下,水体的溶氧高更新快,食物残渣和粪便透过下面的网眼或下落或被大鱼吸走,所以小环境非常好同时也安全,小苗自然长得也快。 3.食物。其实你我和鱼没啥两样,每天最重要的还是吃。孔雀鱼适合吃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杂食,多重食物类型能够互相补充,我常喂的有五六种,活体、冷冻、合成、半成品都有,这个大家很好理解;二是易获取且便宜与否,这里不是指那种养几条小鱼消遣消遣的小姐姐小妹妹们,那样的话成品饲料最好。当你随着饲养数量的增大品种众多且有数百条以上时,吃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的体会是鱼虫红虫季节性强同时较脏,水温高时喂食还不错,病菌难繁殖不易发病;成品饲料养分合理取用方便,但吸收差了点;丰年虾真不错,无论活食冰冻皆可,养分好又干净,只是真贵啊,我养的多,虾卵买少了不够吃,只能先供应小鱼苗。那成年鱼吃啥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菜市场买划好的鳝丝,在稍加观察后,我问摊主把丢弃的内脏取回来,试用之后发觉很不错,这几个月一直在喂。那么好在哪里呢?首先是营养到位,这点大家看一下就懂,里面的东西和人吃的火锅很像啊,血肠肝卵俱有;其次是相对干净,划鳝丝之前先要烫,大量的病菌寄生虫已被干掉,内脏成半熟状态;最后一点吗,很不好意思地宣布,不要钱啊,降低养殖成本啊。大伙可以试试,但是但是但是,三遍之后是重点,你的过滤系统得顶得住,我每天晚上喂两三条内脏,第二天一早水不混不臭,如果发现水变了,那一定要赶紧换水减少投喂,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过滤承受力的量。 以上是个人的入门级经验,前辈们只当看个笑话,说错了还请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