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法师 chocolate338mg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关注数: 63 粉丝数: 461 发帖数: 4,758 关注贴吧数: 7
写给刁吧 我从2015年开始刷关于这个案子的贴吧,当时的主阵地应该是南大碎尸案吧,那个时候到去年11月,4年的时间我经常刷但是从来没有发过言,不发言的原因无非就是:1经常看吧友怼着怼着就骂起来了,这种对骂看着心累;2刁案太恐怖,不敢多参与讨论。 从去年11月开始发言,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可笑小马哥之前说我水平不行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只想说呵呵我的发言史到现在也就一年。 去年真正发言参与进来,我是纯粹为了分析这个案子,慢慢由浅入深、也慢慢认识了很多人,现在有一个自己的圈子,正是这个圈子的存在让我获得很多信息,不过我每次也是把很多信息在刁吧做了归纳整理,也算是我对案子的一点微薄的贡献吧。刚进刁吧是纯粹的一尘不染的初心,在发言的一年里,跟吧友交流的一年里,我真是大开眼界,网上发言因为不需要面对面,谁也不知道隔着屏幕在那头打字的人是个什么货,所以各种不过脑的分析、不在乎别人感受的攻击、辱**比皆是,时至今日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去年刚发言时候的纯粹初心,我渐渐为吧里各种秀智商、无下限的戾气心力交瘁,越来越觉得不值得,记得我当初跟前任吧主说我想做小吧,也是因为某个SB一直在攻击我,当时只想分析案情的我没心思跟这个人胡扯,所以只想有了权限我可以封掉他,然后把精力放在案子上。而现在,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注意力总是放在ID上,放在那些毫无营养、没头没尾的发言上,这真的还值得在这个平台费那么多功夫吗?现在我帖子也很少发了,越来越没有发的动力,我觉得我以前害怕的东西都应验了,以前刷了那么多年不发言的做法太正确了。
尸块状态的信息总结 基于真实的尸块信息进行分析方有价值,本贴将汇合天涯、南大小百合、西祠胡同、新闻报道等各处有关本案的网友发言捋一下尸块的基本状态。出处我将放在后面,这里先总结一下刁的尸块基本状态: ♛1.关于头: 被烫过,呈现不同程度的猩红色,脸颊最红;右耳缺失残存根部,脸被划了几刀,JF缝合后辨认面部,系所有尸块中最完好的; ♛2.关于内脏:齐全没有缺失,小肠、子宫均找到,被煮过,分开装,肠体来回叠了四层半; #2.1 这里重点说肠子:肠体组织较有规则性,按装尸袋底部直线型来回排列,总共四层半,掺杂部分碎肉块,部分颗粒状排泄物溢出; ♛3.关于肉块:切得很碎,部分被烫过,最小的已是肉沫; ♛4.关于手:手指被切割,混于碎肉中; ♛5.关于脚:被锯下来的(不确定,全网只有一个自称当年附近的小学生提到过) ♛6.人骨:肉归肉,骨归骨,四肢和头部为较锋利刀刃切割,骨架均在关节处下刀; ♛7.分装方式:肉、骨、内脏分开装,尸块和骨架叠放较有规律; ♛8.刀法:呈现两种以上刀法,普通的刀切的,但切的很零碎,就是四肢切割过程中是一次成型;其实手法老辣,但后续处理有很多疑点,介于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经过多切口的对比勘验,碎尸所用的刀具非医用手术刀。尸肉块或片切割的比较齐整,并非绝对整齐。
没有找到“第一现场”的原因分析 一般碎尸案都是“远抛近埋”,即离第一现场远的地方没有隐蔽性地抛,离第一现场比较近的地方隐蔽性地埋,而本案凶手却选择近抛,原因分析: 96年台海危机,大路上(如汉中路、中山路)有联防查人,细看凶手抛尸地点(参看茅小喵)都在中山路、中山北路、汉中路包围圈内,凶手没有办法走过大路进行“远抛”;凶手身处闹市,附近住宅密集人流量大,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无法保证完全没人,不具备“近埋”的条件,所以选择“近抛”: 近埋的弊端:闹市挖坑埋尸容易被目击,容易留下脚印、挖坑工具留下线索... 而抛的好处:只要没人目击,抛完尸块与他就无关了 所以既然凶手只能选择“近抛”,并且呈现出“少量多次”、“多地点”的特点,所以其用意明显:避免被人猜出第一现场!!!(并且我认为凶手故布疑阵,典型是抛南大) 本案凶手采取肢解碎尸的处理方法,此手段必然会在第一现场留下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痕迹,比如死者在被罪犯肢解过程中流出来的血渍、油脂,据一位住在青岛路、当年经历过排查的土著说道:JF当年上门主要是看墙壁(是否有新刷痕迹、是否有血等痕迹)、及询问,故可推测案犯在处理第一现场留下的痕迹的同时,要误导JF追查,不能让他们上门,下面谈一下我对案犯“隐藏”第一现场所做的“努力”:
麻某做119案的可能性分析 324林伶案凶手麻某的落网,让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基本皆是他是119案凶嫌! 从作案对象来看,324案和119案都是在校女大学生,特点是:年轻(尚未毕业)、单纯青涩(与社会人相比)、有文化(结合96年大学未扩招的背景),并且麻某所住的南京石鼓路地址离南医大和南大皆不算特别远(离南医大更近一些),麻某92年26岁,96年30岁,具备作案的空间条件(有独立住所)、符合作案年纪,所以存在并案可能性,让大家产生119案凶嫌怀疑实属正常。 经过第一直觉的破案兴奋感,我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还是认为可能性比较小(但不是没有),理由如下: 1. 长期研究119案的人,对凶手的描述基本为:凶手是个能让刁放下戒备、认识但不熟、有一定文化、外表斯文人畜无害的成熟稳重的半熟人,而麻某并无文化,主业司机,从其发型来看并不具备成熟稳重的半熟人特质,生性谨慎的刁不可能大晚上跟这样一个人主动进入第一现场; 2. 如果是陌生人作案,麻某住所非容易劫持进屋的1楼,石鼓路住宅密集,人多眼杂,并且其住所离南大存在一定距离,他很难做到把刁劫进家里却完全没有目击者,刁的外套完好,没有外力撕扯痕迹,排除暴力劫持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麻某不具备无目击劫持刁的条件; 3. 两案的作案手法相差较大,324案凶手仅是把尸体抛入下水道,没有对体液进行灭迹,留下致命线索,而119案凶手对尸体残忍肢解碎尸,并煮烫,凶手生物痕迹已大概率消灭,手段天差地别,不像出自一人之手。
聊一聊当年南大同学怀疑的“南大医学院研究生” 信息出处: √1.作者:sagittarius_l 回复日期:2004-9-24 15:51:00   我大学同学老爹当时参与这个案子,同学复印了一个照片,是头的,耳朵被切掉还有一点点连着,我看了以后把午饭全部吐光,整整1格礼拜没敢吃饭。据说曾经怀疑过一个硕士研究生,后来因为没有作案时间而放弃了 √2.[角落][飞语]发表于:00-03-0814:07[显示全部帖子]第18楼 自杀是很文静的.96年医学院的碎尸案破了么?非刑侦专业的人想掩盖线索,把凶杀和专业紧密相连是很明智的 √3.流浪之矛Lv 5 时间:2005-08-26 02:39:00 南大的案子,听说怀疑过医学院的一个研究生,但后来证据不足就不了了之了,希望公安局能把凶杀抓到。。。。。不过那应该寄希望于奇迹了吧 √4.graceyaLv 3 时间:2008-06-22 06:42:41   警方通过逐一排查,最后锁定在一个医学研究生,对这个男生的审讯持续非常长的时间,都快准备结案了,但这个男生的背景非常不一般,家人经过非常艰苦的运作,终于将他划出嫌疑人从局子里弄了出来,案子就成了悬案 √5.2013-01-10 15:07:54 “当年我们的老师曾经说,有一个医学院的研究生被警方盘查很久,但最后证据不足还是家人背后使了劲,便从嫌疑人名单中排除了。” √6.phoenix_1120 发表于:2008-10-17 14:54:14 第2楼   我知道谁是凶手!!!南京大学上下彻底掩盖了这件事情!!如果上天有眼,就让死者安息吧! 97年冬天的南京大学附近小粉桥和天津路异常恐怖,从南大西门到消防中心到汉口路背后就是南大的医学院,真是阴森恐怖,特别是新教在地下室那边,阴冷的很!这个凶手就是南大医学院的学生,当时是研究生在读,男性,年龄在26左右,有过失恋的打击,性格孤僻内向,不擅长与人沟通,自卑感强,懂得解剖学,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在肢解尸体的过程中,表现得异常冷静,反而很细心!对于外界报道的心里素质好,其实是假的!网上可以查到这个家伙的资料!我姨父是法医,他对这件案子有独特的分析!!有兴趣的话可以和我联系!! 从上面信息可以看出,当年警察曾高度怀疑南大一个医学院研究生,但是此人有不在场证据并依靠家人关系把他救了出来。注意,不在场证据完全可以是他家里人的证明,而不是监控这种铁证。欢迎有此线索的人多多完善。
此案凶手抛尸所用的“黑色垃圾袋”是否属实? 此案较为确定的抛尸装具,是一个桂林山水包、一个上海旅游包、床单、刁的外套,凶手连私人旅行包、床单都用上了,说明他就地取材、家里并没有很多袋子。96年普通人家买菜买水果啥的都会拿回家一些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红色、绿色、白色、黑色很多颜色,正常是不会有非常多的黑色塑料袋的。 今天发帖聊一聊凶手抛尸用的塑料袋,网上的很多信息经多人转述、网友以讹传讹,最初的真实信息大多已变样,所以我想对此案的一些基本情况做个讨论,也欢迎大家质疑,在辩论中弄清此案的基本信息,给破案提供参考。 首先对黑色塑料袋做个具体的区分。黑色塑料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很厚、很结实、不透明的比较专用的垃圾袋,这种袋子用途较专业,一般是大批量进货的时候才会用,普通人家家里很少有这种垃圾袋;另一种是比较薄、有点透明、质量比较差的小黑色垃圾袋,平时买菜买水果啥的会用到,这种袋子普通人家家里一般都有。 网上很多人对凶手抛尸用的装具的描述表格,绝大多数人(包括大家普遍比较认可的茅小喵)都提到凶手使用全是黑色塑料袋,此处用以下网友的发言来探讨凶手所用的塑料袋是否有其他颜色: 1. 韦光鹏的帖子想必各位都看过,他的说法:此案用到的塑料袋是有,但是都不是黑色。 2. 2000年网友发言,此处说到黑色大口袋。(1月19日清晨,两位民工在华侨路的垃圾堆里寻宝,发现了两个黑色大口袋,很沉,当即喜上眉梢。打开一看,是肉,再一看,天啦,有头发、指甲,还有明显不属于猪的某些器官。两人控制住没有晕倒,跌跌撞撞跑到派出所报了案。警方认定是碎尸,经过技术处理后,在《扬子晚报》上刊登了认尸启示。) 3. 老南京 热情的哈哈256 曾说此案凶手抛尸曾用了一只蛇皮袋,网上没有此说法,希望老南京能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4. 玩家整理塑料袋的出处:很普通的,可以说,菜场买菜用到,有一个提到,菜场,红色塑料袋。比如下面这段: 狐小妖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6-06-03 17:29 [只看该作者] 第10楼 那时我和同学在南师大旁的宁海商场里兼职卖音像磁带,有便衣警察拿了两个塑料袋问我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袋子,我们看也就是很普通的袋子,菜场多的是,然后听说这就是装尸块的袋子,好吓人哦! 好多年过去了,宁海商场也倒闭了,但这件事情我们可还记忆忧新啊~现在老咯 5. 这位网友说了黑色袋子。 我是董小雯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6-06-04 23:09 [只看该作者] 第24楼 那时我还在南大边上汉口路小学上小学呢,确实有这事,到处贴着照片,照片上是黑色袋子,还有白布,上面还有血呢,是一直没破,现在想想还挺黑怕的~ 6. 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个当年的网友发言,说到白布,请看上面一条和下面这段: 懒的起名字 [角落] [飞语] 发表于:06-06-03 21:45 [只看该作者] 第17楼 恩 恩 那时我们小学门口还贴照片地...记得照片上 有一块血湖淋拉的白布....我记性真好 7. 包桔子一样的小塑料袋。出处:当时听说,头被煮,肉被切成小块,用小塑料袋子包好,象包桔子一样,放在几个行李袋中,记得部分在珠江路被发现。 8. 此处说是一些随意的袋子,出处:肠子被叠的很整齐这些应该都是后来被传的夸张化了。当时一些朋友从公an局有拿回来装尸块和碎石的袋子什么的照片,都是一些很随意的袋子,背包。不过碎尸肯定整理过,因为那些装碎尸的袋子上一点血迹也没有 综合以上信息,关于此案凶手抛尸所用的垃圾袋,黑色塑料袋是有的,但是不是全部都是黑色塑料袋,而是兼有其他颜色(红色肯定有)的塑料袋,并且是来源于菜场那种随处可见的普通塑料袋。有几处网友说到凶手抛尸有些地方肉块直接洒在地上,很可能是使用了这种质量较差的普通塑料袋致使凶手慌乱抛尸过程中肉块洒落。上面信息还提到白布,没有更多信息不知是啥。
基于刁爱青高中、大学同学对她的描述信息的刁性格分析 姜堰论坛上刁爱青初高中同学对其的描述: 1. 受害人和我是同学,高中的,她是文科班的,当时高一高二时文理科还混在一起,后来会考后高三了,文理分班了,刁选择了一班,也就是文科班,文科班当时大部分都是女生,刁在其中各方面都很普通,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不像那些网友分析的那样。 2.兔兔孙 发表于2016-1-19 20:04:56:高一的同学,她平时说话诙谐 3.2008-9-7 11:55:00:当年此事发生时,我正在溱中读高二,班上同学都听说了这件事。据认识这个女孩的同学讲,她挺老实内向的一个人,不会因为感情的事被杀。但也有人说,她在补习班的时候作风不行。当时还有警察到我们学校调查的。另外,这个女孩是上的成教,成绩并不好。 南大同学对刁的描述: 1.2000年网友发言:最令那几年在校的南大学子揪心的莫过于1996年初的碎尸案,警方和大伙都称为119特大碎尸案。死者是信息管理系一位成人教育班的女生,来自苏北农村,性格内向,没有朋友,也没有仇人。 2.“碎尸惨案”的主角是老一舍学生,家在姜堰,煮面时常打照面,并无过人之处,不知为何遭此不幸? 3.作者:跳舞吧 回复日期:2004-9-24 13:00:00 那个案子啊,我们都晓得,尤其是信息管理系的应该都知道,呵呵。听说那女生是泰 兴人还是泰州人,平时很孤僻的。 4.不变的清 [网易辽宁省沈阳市网友] 举报2008-07-04 21:59:28 这女孩我见过…… 那是我还是南大的一名学生,她总是郁郁寡欢的,后来就不知道怎么,我是她死后很久才知道她的死讯的,但我凭我的感觉,她一定死于情杀! 因为之前她有一段时间总是很晚才从北大楼那边回来,当时已经是冬天了,南京天也黑的早,你说她总那么晚回来,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至于是不是她有了男朋友或者相好的,很难说。但我觉得她的死一定和之前这段表现有关系~~~~ 5.记得他失踪的那9天里,老乡会一部分玩的比较开的聚会,其中有一个女生。当时确实也谈到过她,不过说实话她没什么好谈的,只是谈了一些琐事,这个女生好像有点看不起她。 6.当时班上有同学和daq班上的女生处对象,在校里与daq也有过一面之缘,事情出来都很震惊,当时的成班,女生很多,但是daq完全不和其他人相同,很单纯,很普通,没经历过世事的感觉 新闻报道: 1. 根据刁爱青同学以及朋友们的回忆,刁爱青个子约一米六五的样子,身材适中,留着一头短发,性格文静、内向。 2.在刁爱青的好友吴晓洁看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样子看起来有点像假小子,其实特文静、内向。”吴晓洁回忆,睡在宿舍上铺的刁爱青总喜欢把蚊帐放下来在里边看书,或者听音乐。刁爱青喜欢王杰、齐豫等嗓音有些忧郁的歌手,她常哼唱的单曲是《萍聚》,“听起来很有韵味”。 3.在吴晓洁的印象里,相比同龄女生,刁爱青似乎更谨慎。她俩走在路上,陌生人搭讪,吴晓洁总会应付两句,而刁爱青从不理睬,她还提醒吴晓洁要注意安全。 4.刁爱青的另外一位同学潘秀丽,从小学到高中都和刁在一起。她回忆,刁爱青小学成绩较好,到了中学算是中等。长得不是特别漂亮,喜欢独处但并不张扬,朋友不多,爱憎分明。“很普通的一个女孩,有点孤僻。”
为何碎成2000多块? 碎成2000多片,首先,作案过程工作量非常大,需耗费较大体力,如果是我来操刀,估计手得酸好几天;第二,2000多片分好几个地方抛,并且是闹市抛尸,被发现几乎是必然的,会引来极高的群众关注度。所以,这里想探讨一下为什么碎成了2000多片。 一,为了方便抛尸。把一具成年女性的尸体碎成2000多片,在分装过程中会比较方便,无论是大包,还是小的垃圾袋,都可以装下。不过这里有个疑问,从网上现有的信息来看,印有“上海旅游”、“桂林山水”字样的包,容积都不是特别小,凶手如果纯粹为了抛尸方便根本没必要切得这么碎,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二,为了抹去留在死者身上的凶手的生物信息,如唾液、指纹、DNA等。无论死者是如何被凶手杀死的,死者身上肯定会有凶手的生物信息,也许是jing液、唾沫、指纹甚至血液,具备反侦察能力的凶手为了尽最大可能抹去这些生物信息,于是把死者的尸体切碎,甚至煮、烫。但是,如果纯粹是为了抹去生物信息,好像也只是需要在皮肤上洗净、煮、烫,把肠胃煮、烫(也许死者吞下了凶手的模块表皮组织),把生殖器官处理干净,其他身上的肉块也没必要切得那么碎吧。 三,纯粹为了享受。具体参照WCAT666的描述,享受夜里在灯光忽明忽暗、人影晃动中切肉带来的丝丝兴奋,在兴奋中追寻最为完美的一刀,那一刀最符合肉块纹理组织走势,就像完成一件杰出作品。如果真是这种原因,凶手真是极致变态,耸人毛骨,但是此案是孤案,凶手没有再犯,不符合变态凶手通常连续作案的特点。 四,强烈的情感纠纷,比如因爱生恨、严重的过节,故要碎尸万段。第一,死者来自农村,社会关系简单,且案发前几年一直处于高中生学习的状态,强烈的情感纠纷有点难说通,但是基于死者内向的性格,也许她结交了什么人,并且没有告诉周围人。从案件来看,凶手在南大周围有几天不被打扰的分尸条件,应该是本地人或者居住在南大周围的人,如果此人是死者来南大之后认识的,那也就3个月的时间,很难发展到要把她碎成2000多片的心理曾恒程度吧?如果像某位天涯好友所说的,刁爱青长得像凶手曾经深爱过得人(娟子),爱而不得,得不到就要彻底毁灭她,所以碎成这样,emmmm,好像说得通,而且这样的人可能受过高等教育,气质儒雅,某种程度上能让爱好文学、有些文艺的刁爱青放下戒备。如果是死者之前就认识的,那为何她的朋友都不清楚,当年JF也是调查过她老家的背景关系,完全没有线索。 五,想完美犯罪,炫耀自己。可能悬案推理小说看多了,自己就想完成一件完美犯罪,事实上南大案这么久都没有侦破,未来侦破的希望也并不那么大,如果真的出于这个动机,某种程度上已经做到了,而且这种人没皮没脸,不拿人命当回事,不敬畏生命,指望他自首基本没可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