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声彰高义 暗_星墨
先有鸿钧后有天,紫妈还在天道前。生来只有17岁,一个混沌算一年。
关注数: 3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20,746 关注贴吧数: 110
一台各方面都没有短板的diynas设备应该是什么配置 如题,一台没有短板的nas(兼职家用服务器)应该有以下软硬条件:能撑起多个虚拟机的性能、多网卡、核显支持最新视频编码的解码,足够多的sata硬盘位,相对较低的功耗和噪音,较小的总体积,功能足够完善的系统。 在满足各种需求无短板的前提下还要留出足够的可升级空间,目前还没找到物美价廉的方案——当然,如果预算足够,想要更好的配置都有得是,但价格嘛…… 首要条件:二手物件足够便宜,高性价比,适合垃圾佬捡垃圾。目前来看这条与其它条件是不相容的,较高的需求需要高规格的配件支持,而高规格往往意味着高价格,以至于不得不为一些性价比不高的功能付出较高的溢价 主板: 1、matx版型 再大一点上到atx版型就会过大,难以塞入较小机箱,以至于机箱占地面积过大无处摆放,再小一点换成itx版型又过于缩水,sata、m2、pcie槽都会被迫减配,matx版型就刚刚好 2、6个以上sata口 众所周知,4口机械盘nas属于最标准的nas配置,剩下2个则用于安装2.5寸固态作加速盘或系统盘,sata固态的速度对于nas的系统盘读写性能需求而言完全够用 3、2个以上的m2插槽 与pcie基本等同的协议和高带宽特性让m2接口的用途过于繁多,系统盘、存储盘、转各种乱七八糟的接口等,以至于一条插槽完全不够用,至少得多一条备用,sata不够用的时候可以插asm1166转6个sata出来,需要网卡、usb等配件也都可以转,怎么都不嫌多 4、2个以上的板载网口 单网口对于现在越来越宽泛的all in one需求来说难免显得捉膝见肘处处受限,无论是一个接路由一个接pc,还是划一个给op当旁路由,都需要至少两个口才合适,以至于单网口设备都不得不插一根usb网卡(但usb的螃蟹网卡总是不太让人满意),速率至少千兆起步,2.5g相对合适 5、三条以上的pcie插槽 pcie插槽是主板上绝对不嫌多的东西,三槽位对于matx来说其实是标配,一条留给dg1等解码显卡,一条留给万兆网卡(板载万兆过于昂贵,但万兆网卡就便宜得多),最后一条留给未来可能需要升级的各种配件,如固态nas用的多个m2扩展卡,raid阵列卡、sas阵列卡等等 6、支持12代以上cpu(到目前为止) 越新的cpu性能自然就越强(价格当然也……),核显性能自然也更高,适合解码需求,可以支撑更多的虚拟机,满足aio需要 机箱: 体积尽量小,布局紧凑,风道够用就行,带有热插拔硬盘背板和抽拉式硬盘托架,支持下压式散热器,sfx电源(atx体积过大,小1u又过于亡命之徒),可容纳matx主板 目前能找到的符合上述要求的机箱要么乔思伯要么星之海,500起步的售价,像见方l这种相对便宜的又没有硬盘托架,体积还大,连3d打印都没找到合适的方案 主板基本上只有云星的z690之类的超级妖板,799的价格,matx版型,4个m2,4个2.5g,3条pcie,8个sata,该有的都有了,缺点是我买不起,一张主板顶垃圾佬一台nas全家 服务器主板或许还有更合适的,但我是个不合格的垃圾佬,对服务器级别一窍不通 目前个人在用的配置是8100+华擎z370m itx+3d打印4盘位带背板托架方案机箱+小1u电源,双网口有了,只是千兆,6sata口,但m2就一条,pcie也只有一条,毕竟itx的局限性在这,核显uhd610也是个短板(虽然我其实大多数时候用不上,但显然有短板就称不上六边形),算上内存固态之类林林总总下来花了九百多,再升级有点肉疼了
问点nas相关的琐事 如题,bro手头搞了台nec8洋垃圾,联想m720q同款的小主机,配置是i3 8100+16g内存,cpu可以随便换8-9代桌面端,现在插了个移动硬盘暂且当nas和媒体服务器用,后续打算换套外壳改装成4盘位的正经nas主机,有条件还能上qqc0以上是前提条件。 重点来了,主板有个pcie3.0x8的插槽,能插pcie网卡和半高刀卡,因为转出sata位的方案用的是m.2wifi接口,这个通道挺多的pcie槽居然就空出来了,一时半会想不到插什么好,插四口2.5g网卡吧,感觉有点浪费,平时这玩意放在弱电箱路由器旁边,更多是通过wifi来访问页面,原装的单千兆网口都够了 装个p4或者1650的刀卡吧,又感觉没什么需要用到独显的应用场景,打游戏肯定指望不了这个五年前的老东西,硬解个4k视频什么的用不到这么“高性能”的显卡,核显uhd630都能干,跑ai绘图或者本地llm模型是否又太弱了点(不太懂p4这玩意的推理性能,这玩意能跑ai吗?) 剩下的还能有啥显卡用途是真想不出来了,好像显卡这玩意要么性能需求贼高,要么性能需求贼低,就完全没有那种中间态需求一样 cpu也一样,这玩意甚至能上qqc0(9900t的es版),也不算贵,但实在没想到一台nas要这么高性能能干啥,当linux服务器跑docker应用也没啥中等性能需求刚刚好的项目啊 8u们给点建设性的看法
自由搏击,大伙切记不要路径依赖 虽然这是起点内鬼吧,也算是延续了鬼吧传统,但兄弟们,路径依赖要不得啊,二游圈里的打法跟网文领域不能一概而语,寻求正统然后无限切割只能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我要说,变百变嫁之类的不需要切割,无女主那更是绝对不能切割。 我们应该紧握的有且只有“男性文娱”这个最大的旗帜——只要你承认自己是男频,那就加入进来,不承认那就gun出去,越简单越好团结,越细分越容易内耗。 原因有三,听我慢慢道来, 其一:基数过大,细分赛道早已完成。 二游是以厂商以游戏为单位的,数量最多最多也就是上百,每个单位都有足够大的体量,足以支撑得起一个细分小市场。 而网文男频是以书和流派为单位的,各个流派都有成千上万本书,总计下来是个天文数字,你不能要求每个人喜欢的都和你一样。 与二游乃至所有游戏的厂商们寻求扩圈不同,网文先天性就已经完成了赛道细分,每一本书就是一个小的赛道,每一个网文流派就是小赛道聚集起来的大赛道,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不同的受众。 因而想要在数百万本书中寻求一个共通的“正统”拥护对象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只有“男性文娱”是唯一的共性,我们现在要反过来,以男性文娱的整体旗帜把无数个细分的小赛道团结起来,分辨敌我。 其二:网文对新颖性的无限追求与回归保守相矛盾。 游戏可以回归传统后宫,但网文不可能,也绝对不能,否则网文发展会极大受限,以至于失去生命力,这一现象与游戏圈的“扩圈/扩宽赛道”有所相似,但本质截然不同,可以说,扩张新流派是网文的生命线所在,我们能做且应该做的是限定范围,即扩张不能扩向cmg,平台不能转移支付。 其三:批判对象与服务业 这很重要,网文的生产者是个人作者而非平台,拿对待游戏厂商的态度套入个人作者显然并不合适,着重注意:出问题的是平台而不是作者,作者只是个体户,且并没有二游的暴利,所以消费者能对作者所要求的权利也同样不同,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一个月天天日更万字到最后拿四五千块钱的网文作者像服务业一样搞“服务业”,那是疯了,真正应当被要求服务业的是平台,是起点,是阅文,这帮抽水的才是罪魁祸首,千万千万不要把矛头对准个人作者。 综上所述,网文男频的主要斗争对象是阅文平台对女频的偏袒(转移支付),次要的斗争对象是入侵男频的女频读者(男频磕男主男二cp的腐女、贬低后宫的🐢和cmg),而不是个人作者,也不应当以所谓的“正统”去评判“非正统”的流派,因为网文没有正统一说。 对于变百变嫁之类的小众流派,我个人主张不切割,不去管,哪个作者反对男性文娱露头就杀足矣,须知网文与二游不同,这俩流派向来是小众中的小众,先天基础不足,并不像二游那样尾大不掉还窃居正统。 对作者的要求也依然应该延续网文传统,只到“不中途转赛道背叛基本盘读者”,“不搞绿帽不欺诈”的程度就足矣,真要干出这种事来,停订开骂就已经能让一本书彻底臭掉。
尘白如果要拓展常驻玩法游戏性,最好还是从肉鸽上下手 肉鸽就是常驻玩法最好的出路,一堆二游都在抄不是没理由的,随机性强,可玩性高,玩家期待性高,玩法上限高,而且成本相对于“剧情”、“角色”来说要低得多,所以尘白走肉鸽这条路是走对了的。 问题在于什么呢,尘白现在的肉鸽完全就是个半成品的半成品,该有的都没有,就剩个每局获取货币升级永久增益和一堆花式增伤buff,构筑随机性不足、新鲜感不足,敌人重复度高,打两把不腻就有鬼了,只盯着伤害buff看是没前途的,更遑论是个凑数没认真做的劣质肉鸽。 真要认真搞roguelike,就该从“构筑流派”和“整活自由”上下手,不要学二游里的肉鸽玩数值提升,没两把就腻了,学学单机的吸血鬼幸存者和noita的思路,两者最大的共通点就是特效组合多且有趣,前者主打各种弹幕升级和割草快感,后者主打各种法杖法术花样组合,国产肉鸽单机magicraft和原点计划就是活生生的走这条路走通了的例子,不是让lhm去硬抄,因为不需要抄,这方面能搞的创新太多了都做不完。 曾经多少沾点射击游戏性质的噬神者系列也是个很好的榜样,弹药自定义系统可玩性多高?自瞄脑天弹玩过都知道多舒服,一发入魂和散弹神教让玩家自己选自己组,这也是可以做进射击游戏里的 希望尘白制作组不要搁那盯着那堆增伤buff看,天天琢磨着怎么花式加伤害,路都走错了,搞美术资源特效复用,模块化组装特效和伤害触发方式才是最有新鲜感和游戏乐趣且成本可接受的
愿吧里的各位玩家能够理清自身定位,不受蒙蔽 看了这两天吧里各种对定价吵个不停的帖子,仿佛又回到了几个月前,实在整烦了都,说真的,这点事情完全没必要吵个没完,发个帖子给大家理理思路。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定价本身是厂商的工作,既是权力也是义务,且与玩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玩家(潜在消费者)可以做的有且只有猜测性质的讨论和几无参考意义的建议,除此之外都属于越俎代庖。 那么基于这个前提,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其一:“黑神话应该定价xxx元”本身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讨论,仅仅只是个人幻想,而基于这个讨论结果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互相指责不仅没有意义,还破坏社区讨论环境,这就是吧里的情况,一大堆人因为本来就跟自己没关系的东西互相辱骂。 其二:要分清“我希望黑神话定xxx元”和“黑神话应该定价xxx元”的区别,前者是个人消费者基于自身利益的期望的“砍价”建议,只具备主观性,厂商听不听那是厂商的事情,后者是消费者从厂商角度去考虑厂商的利益需求,本身就背离了消费者的角度 认为定价理所应当要低的很大程度上参杂了自身的利益诉求,试图为主观期望赋予“客观正确性”,这是显而易见的越俎代庖。 而认为定价应该高的有些把自己当成了精神股东嘲讽其他消费者,有些则试图为黑神话附加上游戏性以外的消费价值。 典型的就像“298都付不起,连什么穷批都打算玩黑神话了”,这是嫌穷人不配玩的,还有“黑神话是国产3a/文化输出/开山之作,怎么你们连xxx元都不肯付?”,这是想给游戏附加额外消费价值的。 但玩家不是粉丝也不是信徒,而是消费者,购买游戏的行为首先是个人消费而不是给信仰上供,你作为消费者天然享有选择更低价格的商品的权力,乃至拒绝消费的权力,嫌贵又想玩可以当等等党蹲打折,也可以倒余额买渠道key买礼物,只要你不是玩盗版,也别对原价入的玩家开嘲讽,没人有权利对你的选择叽叽歪歪,只有早买早享受,没有穷人不配玩 更没有人有权利用国产3a和传统文化等理由来绑架你的消费,除非你自己愿意为了它们而付费,“支持厂商/支持xx”是一种可选项,一种“情分”而非本分,你当然可以因为这些游戏性以外的理由而果断“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也可以因为对它们无感而放弃购买,玩家从来无需因为这些被扣到你脑门上的虚构道德负担而被迫消费——黑神话是一款你可能想玩的游戏而不是赛博赎罪券,没人有资格对你的选择说三道四,钱包在你身上而不在他们的嘴里
开个贴来仔细分析一下ai对于绘画各个细分领域的具体影响 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绘圈和广义上的绘画界是部分相关但不一致的两个概念。 绘圈重点在于私有的人设与角色特征及其独占所有权,主要内容是设计“具有高度独特性”的角色人设及相关设定(不绝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绘圈约稿的人设在圈外人看来设计元素极其花里胡哨,因为要和其它人设做出明显区分, 故而绘圈对版权的注重主要来源于对“人设”的喜爱感情,从而产生保护性的占有欲。 也就是“这个oc自设(养的娃)是只属于我的,我非常爱他/她,别人不可以侵占,不可以抄袭”,尤其是养娃人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赋予物品人格化对待的特征,投入了个人情感,相对而言偏感性,这一点类似于真正的养娃(bjd)圈子。 而绘画界中的商业绘画则重点在于艺术表达(有多少另说)、构图、画风、人设等因素,主要内容是商业绘图、插画人设设计等,与绘圈的主要区别在于画师对版权的注重主要来源于对“私有造物”的占有欲,也就是“这个画风/人设/构图是我设计的东西,你不能用,不能抄袭”,相对而言偏理性。 当然有时候两者会相互混淆,毕竟不少女性画师两圈都混,两种都沾,男性画师倒是偏向后者。 那么回到正题,ai对于两者的影响何在呢? 对于绘圈来说,ai的冲击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夸张,出于对私有人设的感性喜爱和情感投入,很多约稿人和画手将ai的学习视作对其私有人设的严重侵犯,尤其是因为ai的作画一定程度上是对训练素材的拆分重构(不完全对,但目前ai还无法完全摆脱这种行为),故而绘圈人将其称作把人设拆成“尸块”再拼贴的缝合怪,这种具有高度感性特征的描述体现出绘圈对于人设的人格化对待,作品中的人类创造行为本身就是商品的一部分,所以ai的作品几乎不可能被这样的圈子接受,倒不如说是从里到外的厌恶 而对于绘画界来说,冲击是有的,且不小。 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艺术绘画和商业绘画来分别探讨。 艺术绘画中,实体绘画艺术出于物理上的限制,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而电子绘画艺术则受到了影响,典型例子就是那位拿着ai绘画去参加艺术评选还成功了的国外老哥,然而舆论很快就把他骂成了一坨史,归根结底是因为ai作品缺少了人类创作的部分,众所周知,艺术界是既玄学又物质的,而ai本身不具有思想,工具是无法主动创作艺术的,使用ai的人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创意又太少,不被艺术界承认,所以无法拥有被艺术购买者承认的价值,可以预见只是一时的浪潮,未来可能会在艺术界增加一个小的子类,但无法动摇根基。 商业绘画,这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领域,对于ai的抵制一部分是出于抢饭碗的威胁,另一方面是ai训练过程带来的版权问题,后者比起绘圈的版权问题更偏向理性而非感性,主要依据是法律对个人创作作品的保护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这是ai作品很难避开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ai商用化最大的阻力 在抢饭碗这个问题上,ai的竞争力是非常强大的,因为1、ai作画哪怕算上无穷无尽的img2img,成本比起约稿的高昂价格来说依然是极低的,出图效率方面更是远超真人。 2、ai创作能做到比黑奴和骡马更加任劳任怨,不需要约稿人好声好气地伺候画师,花了钱——甚至不花钱你就是ai的爹,让它干啥就干啥,可以无上限地肆意提出需求,不用担心一个不礼貌就被画师挂圈里“避雷”,不需要考虑被画师粉丝集体网暴的心理压力,而且众所周知,许多画师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作者骄傲”心理,越是有名气就越是喜欢摆姿态,比起小说作者的文青病更加显著和强烈,极少部分还具有不确定的精神极端倾向,无意中触碰到雷点就可能被挂,哪怕你什么都没干都有可能碰上正好“抑郁暴躁”的画师 约稿过程中甲方伺候乙方的态度屡见不鲜 3、降低创作门槛,这同样是重要的问题之一,许多人愿意约稿画师并非是出于某种艺术追求,而是单纯地想要借助画师实现个人定制化的作品内容,ai则提供了一个普通人也能实现自身想法的廉价低门槛途径,你想看白毛红瞳美少女涩图?想看某个发色的角色穿着某种服装进行某种行为?如果你的要求不是非常高的话,那么ai完全可以让你自行实现自己的要求,还更加自由,结果可预见,何必假借人手,所以ai直接截断了这一部分的约稿需求 从群体来分析,商业绘画中,中低端画师为主要受影响人群, 对于高端画师来说,创作行为本身就是其作品中“值钱”的要素之一,而高端画师的作品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不可代替的独特性和艺术性,比如标志性的画风特征,其绘画技艺又超出了ai的水准,ai基本无法完美复现,所以ai对其的威胁在于学习的潜力,画师不是程序员,同样也是圈外人,他们不懂ai但不妨碍他们看到ai展现出来的惊人效果,从而猜测到未来的进步而抵制。 对于中层画师来说,画作有一定的技艺水平,又缺少了不可复现的独特性和艺术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层级的画师跨度很大,有些只能和ai作品勉强相比甚至有点不如,有些超出了ai水准但又没超出太多,总体受威胁的直观感受是最强烈的,因为ai真的可能会替代他们,而他们的抗争依据除了版权问题以外,就是ai目前还未曾攻克的绘画细节和画风一致性等“技术问题”,以及“甲方必须准确描述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许多信任其技艺的约稿者和粉丝,以及对细节和版权方面有个人要求的人仍然会选择花钱约稿、但需求水平没那么严苛的,或是对价格敏感的约稿者很可能会转投ai。 最后是底层画师,这一层级主要由业余爱好者、初学者及吧里常说的“自信小画家”组成。 我可以直接输出暴论:这一层级在功能上已经完全被ai上位代替,他们能干的ai也能干,他们干不了的ai也能干——除非质量差到ai训练集里都不会收录,或是画风、人设过于“独特”,即使有少部分内容无法被完全替代,也是瑜不掩瑕,他们的价值只剩下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相对盲目的粉丝效应带来的约稿。 这种情况对于批量输出受害者的自信小画家来说无疑是值得拍手称快的灭绝性打击,但并不能盲目乐观, 因为不排除某些不要脸的小画家会开始拿ai作品冠名卖钱,对于小头像和半身图来说,ai已经能够做到近乎以假乱真的效果了,未来还可能会更加难以分辨。 当然,对于真正想要上进但水平暂时不行的人,或是良心约稿脾气好的大多数普通画师来说,ai的冲击是一件相当令人遗憾的事情,后者本身并没有犯错,却成为了被替代的成本,前者则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前期发展阶段的资金来源,学习的道路更加曲折,“不如ai”的评价对于热情也是毁灭性的打击,作为过往的既得利益者,画师自身的实在利益受到ai的打击,可以预见到,在ai融入绘画领域,利益得到补偿或被画师现有架构被彻底摧毁之前,攻击和谩骂将会成为ai创作和传统人工绘画之间一道显著的分水岭,相互之间的歧视不会少
感觉鬼谷八荒真的越做越 更新速度快本该是好事,但现在看看发售以来都更了什么玩意。 除夕更了一个洪荒难度,这个有好有坏,有夸有骂的,我个人体感还行,也标注了难度,算是唯一一个好的地方。 但后面更新直接在不做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反向优化立绘,生生把立绘颜值拉低五十个百分点,不知道鬼谷制作组怎么想的,任何一个有脑子的创作者都不会做出自断一臂的举动,最后还是被不满意见生生冲爆才紧急修改的。 这两天又更了几个不知所谓的机制,不让高等级npc在低级区出现,搞得一堆道侣都在未开放的慕仙洲疯狂打架,死的死伤的伤还救不了,还变相减少了主角和npc的互动。 而且因为这个,每两年一次的拍卖会应该是大量npc聚集的时间,高境界的也会来,这本来是低境界主角舔道侣师父双修的好机会,多少故事会内容就基于这个呢,结果一更新拍卖会从两百多号三百人生生砍到几十个,高境界的也不来了,难道制作组不知道自己游戏乐趣之一的故事会是从哪来的吗? 现在npc互动越改越狗屎,制作组更新前也没有任何影响测试就推出了,压根没考虑过玩家感受,出问题了又没法回退,玩家只能吃哑巴亏 鬼谷制作组是不是感觉自己一个半成品卖了上百万份就飘飘然了,几千万块钱到手觉得自己***是吧,越更新越回去,还不如保持最早内容然后修bug攒大更新呢,非要在小细节折腾来折腾去,浪费精力还恶心玩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