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awww jwawww
关注数: 47 粉丝数: 1,300 发帖数: 15,091 关注贴吧数: 17
简评这场比赛 点评下本场比赛: 【整体】 这次韩国队的临时教练水平只能说凑合。 如果用韩国传统的两翼齐飞,中路冲击的打法,中国队会比较难受。比如让孙儿子和李刚仁各负责左右一路边,尽量将中国队队形扯宽扯开,这样中路必有漏洞。 这次韩国玩的是绣花针,传控打法。 但中国队的中后卫蒋光泰和朱辰杰是很有实力的球员,加上中路后腰安排了扫荡能力不错的蒋圣龙,所以对方的传控表面优雅但大半时间对我们中路毫无办法。 所以,到下半场近70分钟的时候,韩国教练有点急了,急忙变阵上柱式中锋,谁想刚上场运气就来,进球了。 其实今天中国队右边后卫杨泽翔作为新人,发挥可圈可点,基本站住了右路通道。但有个问题我认为教练有责任,就是杨泽翔守得不错是以他体能消耗为代价的,包括频频为他补位和协防的右中卫蒋光泰,后来那个失球,就是蒋光泰体能下降,他和杨泽翔之间的肋部渐渐出现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空档,再加上后腰王上源体能也出现了问题。对方教练敏锐地发现了这条漏缝,上了中锋准备强攻,那我们就该及时换防,把消失已久的王上源换下,早点换上黄政宇(而且,教练应该多带几个后腰,比如攻守平衡的买提江就不错)。 教练应该对这种情形有预案,中国队这种防守打法是很消耗中后卫和后腰的,因为要频频为各处漏洞补位。而蒋光泰又是定海神针般的防守关键,所以尽量保护好他的体能才是好教练该做的事。如果我是教练,我会像里皮那样,每场换他2345个防守后腰。用后腰当耗材,来保障整体的防守阵型不脱节。 故,如果这次中国队和韩国在70分钟同时换人,我想弄不好能守个平局。因为我看到,其实孙兴慜也在大口喘息了,说明他的体能状况也在硬顶。 另外,有说不该不把谢鹏飞和韦世豪换上来的,这我支持教练的做法。因为对付韩国队,首先是防守至上,进攻是添头。守平或者丢一个球,尚有机会,一旦出现大比分,就被动了。所以,首发的队友必须是所谓的“六边形战士”,当然是相对中国队内部而言。谢鹏飞和韦世豪的防守和跑动能力是有明显短板的,在韩国这么高强度进攻下,不能因此等于9人在踢球。 这次算是中国队历史上对韩国表现不错的,虽然是摆大吧,但丝毫不狼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宁愿上攻守平衡型中场,也要尽量少上偏科选手。 【个体】 今天中国的中流砥柱,前场是拜合拉木,此子甚有前途。身形瘦高,但核心力量相当可以,比张玉宁脚下有根有硬度,而且更灵活,跑动更强。他的冲击吸引了不少韩国的防守,为中后场解压不少。而且他还有点脚下活,这就更可贵了,可以和武磊组合成很好的一高一快。 中场是蒋圣龙,他的大长腿频频切断韩国的传导链条,使得中国队在一对一中多次拿到球权,只可惜中场还是缺乏出球高手,拿到的球权也是多数传丢。但这次中国队中场不粘球,迅速通过一前一后的撞墙式传导通过中场,还是给韩国制造了威胁,消耗了他们,这点值得肯定,也为未来缺乏中场好手的中国队提供了战术思路。 后场是蒋光泰,今天没统计过,后场的关键断球几乎接近一半是他的吧,没有他的中国队后防,不敢想象。在和孙新民的一对一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尤其其核心力量堪称中国队队史上最强之一了吧。 谢文能和王上源算中规中矩吧,角色型演员,不够主演水平。 健康的张玉宁是介于角色型和主演之间的水准,有一定的球商,可以用作假中锋真前腰。但球风还是有点软,脚下没根容易倒(我判断中锋的力量,是看他到底能不能获得任意球,能获得进攻机会或任意球,就是够硬,你倒地了,都不能挣个任意球,那就不够硬)。 今天的费男多踢得还是很不错,属于控球担当了,也制造了一些威胁,不过天赋比国内的韦世豪之类高点有限。 蜀中无大将,谢鹏飞算是难得的中场大脑了,可惜防守和勤力程度不如徐浩阳。 徐浩阳算是弱化版谢鹏飞,不过年轻,比谢未来的空间大点,几脚转移球还是显示了其功底,虽然尚显稚嫩,但值得培养。 高天意是有点球商的,不过在亚洲范围实在是流于平庸,比王上源、李源一和黄政宇高点有限,黄政宇其实防守强于前几位,但我支持教练把他放第四顺位,因为他偏科,有防守缺进攻。在这块,中国队一直缺好手。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队这次有蒋光泰、蒋圣龙和朱辰杰这防守铁三角,这三位是中国队具有亚洲水平的选手,也正是因为有这三位,才打出了今天这场历史上不算难看的对韩战绩。 刘洋是实力派,有攻有守,估计将长期占据左后卫位置,李帅要挤掉他还需要努力。而杨泽翔今天显现出潜能,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至于守门员吧,我看咱们都别说话了,还是让王某和颜某比一比腰围吧,没腰这移动水平还守个棺门啊。
虽然今天这个队到处是问题,但结构性致命的问题 依然出在后腰和中后卫这两个位置上。这个结论我赛季初就说了,至今上上下下没人重视过。 拿今天的比赛来说,虽然两个边路被大家说得最多,但它们被打爆了吗?没有。傅欢和陈彬彬、张卫再臭,到位率还是有保证的。。。对方的边路一样疲软。 但中路的到位率就惨不忍睹了。基本上中场就是不设防。这就是缺覆盖率高的防守型后腰,杨世元伤后根本是两重天。 更致命的是两个中后卫。失的那个球,是连续3个环节动作选择不合理。第一环,傅欢就不谈了。问题更大的是第二、三环节的贺惯和石柯,但凡这两人不是看球不看人,有一个去顶住对方身体,再不济豁出去一张红牌抱住他总可以吧。没有,防守完全没有侵略性没有合理性!这么关键的时刻居然都不上手,证明了这两个中后卫大人不是业余水平就是踢猫腻球了。我早说过上港这两个边缘国脚中后卫是定时炸弹,前场进再多的球也架不住他们在后面时不时短路一下。 不信你们去看上场比赛对武汉那个临结束前被杨旭一过四的球,跟今天第二个失球有惊人的相似度!防守只会跟着球瞎跑,不知道控制人,这就是我们的中后卫的水平,要是我们真心想要争冠军,他们就只是轮换球员的档次,不引进“鲇鱼”或者“定海神针”,非要信任廖化,就是现在这个苦涩的结果。
阵容储备不达标 球队目前的问题毫无疑问是阵容厚度不足,尤其在后腰和中后卫位置上。 个人认为,专业的储备,从争冠定位来讲,一个位置要有1.5个储备,且至少国家队主力级别,要折算的话,2个替补算一个主力吧。 比如拿恒大的要害位置来讲: 后腰--主力是黄博文、古德利,郑智(他老了现在只相当于半个主力)主力替补是廖力生,徐新,纯替补是王上源。以上达到至少3个国家队主力级别的储备,虽然郑智老了只相当于半个国家队主力,但廖力生和徐新实力介于国家队替补和中超主力的过渡级别,两个合起来凑数算一个国家队替补,也就是半个国家队主力,加上郑智正好等于一个国家队主力。 中后卫--主力是金英权、冯潇霆,妥妥的国家队主力级别,连主力替补张琳芃和李学鹏都是国家队主力的实力。何况还有一个郑智能临时凑数。这个位置他们储备达到甚至超过专业要求的133%以上,只能用雄厚来形容。 反过来看上港: 后腰--主力是二哈和蔡慧康,主力替补是吕文君,奥斯卡,和张一。替补是张华晨,孙俊岗。拿后腰要有国家队主力实力的3名储备这个要求来看,二哈算一个,蔡慧康只能算半个,奥斯卡也算半个,其他没一个能进国家队后腰阵容的,包括边缘。所以满打满算我们后腰的储备是2,只满足专业要求的2/3=66%(三分之二)。 中后卫--我们的主力石柯和贺惯,都是国家队替补实力(加起来算一个国足主力实力),主力替补就一个王燊超(中后卫来讲,算半个国家队替补,折算四分之一个国足主力),纯替补就一个俞豪。所以,我们的中后卫只能达到专业储备要求的1.25/3=42%.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成绩几年来是这样滴根本原因!行话讲“好的进攻赢得比赛好的防守赢得冠军”,我们的防守关键位置只能达到专业要求的42%到66%,喊什么“必须拿一个冠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