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datielao
勤奋的datielao
关注数: 7
粉丝数: 50
发帖数: 1,239
关注贴吧数: 6
淘到一把2016年的老琴。龙池有字,但模糊不清,看不出做琴人的名字。能看清是演奏琴。有没哪位大咖能帮帮眼
晒一张新琴哦 这张合正式,才弹了两个星期。跟手里几张琴一对比,不管是声音,还是手感,优劣立辨
是不是古琴初学者都有那么一段时间,狂热如热恋? 很久没上贴吧,发现快要上9级了耶。又发现,以前吧里的大神很多都没怎么冒泡了。想想6年前刚入坑时,买了第一把琴,小曲没学会两首,就嫌琴不够好,又买了第二把琴。时光如白马过隙。这些年事业没什么进步,琴技也没什么见长,增长的只有年龄。真是虚度年华了!初学那会儿,天天练琴,也天天逛贴吧,诚惶诚恐地向吧里的大神请教,还把签名改为“何幸晚飞者,清音长此闻”。是不是初学者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有那么的狂热?那劲儿,就像谈恋爱进入了热恋期。这些年虽然没什么进步,但原来学的曲子时不时扒拉一下,倒也没都忘光。按照老婆的话说,我弹曲子就像毛坯房,没装修,但也偶尔维护一下,保证房子不会倒掉话糙理不糙,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古琴还是那两张古琴,日子还是自己的日子,平平静静。当然,古琴让生活增添了一点生趣。让水一贴,各位吧友助我上九级~
给古琴配个弹琴的环境 阳台升级了一下,给古琴配个弹琴的环境。大家觉得还行吗
第二次,放生1只甲鱼 2015年元旦曾在松山湖放生了1只朋友送的大甲鱼。时隔4年半,不知甲鱼兄是否还安好? 2019年4月28日,因为公司没有按国家统一放劳动节假,28这天是周日不上班,但孩子上学去了。和LP商量决定去买1只甲鱼,打算到东莞东江去放生。为啥要去东莞那么远呢?因为深圳水库都用铁丝网围起来了进不去,河流污染厉害鱼活不了。为什么买甲鱼呢,因为甲鱼皮实好养活。 上午11点到上川市场买了1只1斤多一点的甲鱼,33元。驱车50公里经过常平,知道常平铁路公园有个湖,进去一看,水质挺好,人不多,湖边水草长得很茂密,决定就在这儿放生,常平到东江边至少还15公里,省得再跑了。从泡沫箱取出甲鱼来,放到湖边草地上,还没来得及拍照,甲鱼兄咕咚一声就钻到水里去了,跑得比兔子还快^_^ 但愿甲鱼兄或甲鱼妹在这里好好生活,长命百岁,不要给抓住做了人家的菜。
半曲《平沙》及销魂的环境音 半曲《平沙落雁》。第一次在贴吧发录音,诸君轻拍。顺便请欣赏销魂的环境音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qiyi.com%2Fw_19s8dq47f9.html&urlrefer=be99510ba08343367d489371fd612e8e
Test 有多久没来逛古琴吧了呢? 我只是想试一下还能不能发帖、记不记得怎么发帖、有没人会点开来看?顺便嘛水点分 这些年扒拉了几个小曲,想弹时就弹几下,以免忘了谱。 对此老婆有个挺精辟的评价:盖了几年了还是毛胚房,你那练琴只是保证房子主体不倒,根本就没装修也没法看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没很多时间练琴,学费辣么贵,上课多有压力啊,是吧?不是工作忙嘛。 不说了,我要去搬砖了。
翻看老照片,看到这张五年前清明假期----也是现在这个季节----去朋友老家玩----在粤赣交界梅岭脚下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小山村拍的照片。 小山村走到能通车的路边要徒步40分钟左右,村前村后是漫山遍野的翠竹、静静绽放的杜鹃花,还有荒草丛生的肥沃的田野。朋友一家和邻居早些年已搬到镇上,小山村已多年无人居住。 我在想,不少人大老远跑去终南山啊什么的住山弹琴斫琴。其实象朋友老家这样的荒村应该也不难找,不知道又有没有文人雅士愿意去住下来,每天斫琴抚琴,种菜挖笋喂鸡鹅呢?
一张弹正调,一张紧五弦。
夜半抚琴 昨晚天气有些闷热。半夜1点多了,老两口还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索性一咕噜爬起来,到客厅弹琴。弹了几个小曲,又弹了一曲《阳关三叠》。恐扰邻居,轻抚琴弦,夜深阑静,琴声低沉,自觉意境由生。老伴是古筝老师,在一旁静静听琴,似有所动。 突然想起一句话:左手吟揉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凌空挑行不行?已经习惯了 陕西博物馆汉代弹琴俑镇楼。这个貌似是在“挑”,而且确实是扶弦了的!!
和老教授的闲聊 前几天碰巧和一位音乐学院老教授同车,一路聊天,聊起了古琴。老教授并不会弹古琴,但说起古琴曲如数家珍。他说琴弹得如何跟个人文化修养有极大关系。夸张一点说,听人弹琴,不论弹琴者技术怎样,只要能成曲,就能听出他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读过多少书?甚至读过些什么书?我想老教授此言不虚。关键是,能不能听得出这些名堂来,跟听琴的人的修养应该也是有极大关系的吧
尽管很简单,却颇难实现 自从会弹几支小曲开始,就经常想着,什么时候能找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弹弹琴该多好。 安静如老家夏夜的天台,你能听到一里之外串门的人轻轻的交谈声。 安静如沐浴在初秋午后阳光的田野,你能听到的只有微风拂过的庄稼的沙沙轻响。 安静如冬日的清晨冒着水气的池塘边,你能听到鱼儿成群在水面打漂,尾巴一摆倏的不见的划水声。 没有汽车喇叭声没有打麻将声没有各种嘈杂喧嚣声。在这弹弹琴多好,琴声应当能传出很远很远吧。从没试过,只觉着好。不为装B,也和琴弹得好坏无关。 尽管很简单,却颇难实现。
立个里程碑贴 俺的连珠镇楼
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关于古琴的陶俑 国庆节携妻女去西安旅行,10月3日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人叫那个多啊,排队足足排了3个小时才领到票。排队不易也让我们第一次这么放慢了脚步、细细地去参观一家博物馆。博物馆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盛唐,文物依次陈列,仿佛徐徐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让人沉浸于历史长河中,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和永恒不变的日月交替中逝去的年华。看到一组西安窦太后陵随葬坑出土的彩绘陶俑,是西汉的(公元前206-公元8年)。其中第三个陶俑姿势很像弹古琴,但仔细看,又似乎是以左手“挑”的指法弹弦,右手大指按弦的。难道是个左手习惯的弹琴者?可惜指下无物,不知是否有琴桌上置瑶琴?如果有,不知是伏羲还是仲尼?来一张放大的特写。下面这尊宋代(公元960-1279)的捧琴女立俑,肯定抱的是琴了。只是琴怎么有些短呢?因为学琴,所以更关注与之相关的事物。百度了一下,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昔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或舜作五弦之琴等传说,不可尽信。但最早有琴,应该至少是在春秋时期吧。不然孔子怎么学《文王操》呢,对吧?
求管平湖版阳关三叠减字谱 哪位大侠能赐此琴谱吗?晚辈不胜感激,先此谢过了!
说的都是真心话
一副很有格局的楹联 莽山满山遍野开得正艳的杜鹃花镇楼。
求推荐 古琴流派纷呈,乐曲版本大相径庭。而琴家又风格各异,百家争鸣。大家平时听曲子,都是听哪个版本的?比如《忆故人》我个人觉得成公亮好听,《平沙落雁》管平湖好听,《渔樵问答》龚一好听......有没觉得哪个曲子哪个琴家的特别好的,大伙推荐一下呗。
冬天,车尾箱放一件旧外套... 本帖和放生无关,但我还是希望跟大伙分享一下,或许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冬天,车尾箱放一件旧外套,随时可以送给有需要的人。今天清晨,我在上班路上顺道去ATM取点钱,看到一个流浪者睡在柜员机前冰凉的大理石地面上,身上只盖一件破衣服,整个人缩成一团,睡着了还在瑟瑟发抖。我立即回车上拿出一件已准备好的旧外套,盖到流浪者身上。流浪者睡着了,并未察觉。 去年冬天,我连续几个晚上在下班路上看到一个流浪汉很晚了在一个固定的路边乞讨,衣着单薄的坐在寒风中,我就回家取了一件旧PU皮外套,在第二天晚上经过时送给他。后面几天看他都一直穿着这件衣服。今年冬天来了,我早早找了一件旧外套,搁在车尾箱不止一个月了,今天早上终于送出去了,真好。 一件旧衣服虽然不值分文,但在寒冷的冬夜,还是有人比我更需要它。愿无家可归的人都安好,平安过冬。
凡拜师学艺,似乎一提钱就俗了? 古往今来,不管是学武功,还是学琴,总之凡拜师学艺,貌似从来对学费大多是只字不提,讳莫如深。尤其是学琴,似乎一提钱就俗了。但老师也要面对开门七件事,岂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都看过《叶问2》吧?我觉得《叶问2》有个收徒弟、催交学费的情节是最接地气的。即使真的有老师免费肯教你,我想,有机缘的偶尔点拨一下尚可,长远毕竟心存不安。我不知道现实生活里有没人真的可以免费学艺的?当然,如果有结交到土豪朋友的,只谈心、不谈金,包食包宿包授课的,也未必就没有吧。
松山湖放生大甲鱼 14年11月份,朋友送我一只野生大甲鱼,看样子有4、5斤重,说是水库抓的,给我孝敬老母亲。母亲75了,虽然身体没啥毛病,但就是腿脚没力,摔过几次跤,越摔就胆子越小,走路不怎么敢迈步,住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虽然野生甲鱼给老人补身子据说是极好的,但看那大甲鱼,活生生怎么下得了手?我想,不如把甲鱼放生了,也算替母亲行个小善吧!就放在家里的鱼池里养着。买了乌龟粮喂它,但好像它一点都不吃。有个星期天,开车带了大甲鱼到深圳的长岭陂水库,结果发现整个水库都给用铁丝网围起来了,根本无法进去。只好又把它带回家继续放在鱼池里养着。 元旦这天,准备带到东莞松山湖去放生。我做了一个小铝片,一面刻上“2015.1.1”,另一面刻上一个“佛”字。这样甲鱼放生后就算又给别人抓到,估计也没人会吃它了吧。找了一根缝衣针,在甲鱼背上刺了个小眼,用细铜丝挂上去了。扎孔时对甲鱼说“不好意思,忍一忍哦,这是为了救你命啊”。虽然它乱动了几下,但这么小的眼,都没流血,希但愿它不会太痛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qiyi.com%2Fw_19rsb8tlu9.html%23vfrm%3D8-8-0-1&urlrefer=1eb6c1b765adab1200f3e1ddc59266ed
吧里是不是好多人既弹古琴,也弹古筝的? 如题。因为本人的老师既教古琴,也教古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