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fo梵音
禅悦fo梵音
关注数: 9
粉丝数: 79
发帖数: 4,967
关注贴吧数: 7
不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应得一样,我想,这个是没有慈悲心的表现。 佛弟子千万不能因为因果,而失去了自己的悲心。如果没有悲心,哪怕你懂了多少佛理,那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看到别人有灾难,就会说地方业障太重,才会有灾难。我想,作为佛弟子,不应该讲这个话。哪怕你知道了对方有业障,那谁没有业障?我们心中应该起慈悲心,而不是起审判心。佛的心就是悲心。修行人的心,应该是柔软的,佛菩萨一定是很有悲心,很有感情。所以千万不要越学佛,越没有感情,越只会用因果衡量自己的亲人,那就是走偏了。
菩萨指引遇良医 多年瘫痪得痊愈 作者:梦西居士 老高妻(真名贺秀荣),邯郸市临漳县县城南关的一个老太婆,六十岁左右,患半身不遂已经卧床多年,不能行走,虽然也曾经多方求医,但都没有多大效果。 至97年秋天,于晚上睡觉时,恍惚中看到一个白衣人,对她说:西边有一个李医生,可以治好你的病。说完后,扭身不见了。第二天,她就把这个梦告诉了老高,老高毫不在意,并稍有责怪,认为胡梦颠倒,哪有真实。
佛教人修行,从哪里修?把五毒放下 1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无量无边的烦恼归纳为十大类,叫十烦恼,这个十烦恼就是天台家讲的见思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是错误的看法,叫见烦恼;贪嗔痴慢疑是错误的想法,叫思烦恼,所有的错误都不外乎这些东西。 2佛教人修行,修什么?从哪里修?就从这个地方下手,把五毒放下。今天这个时代,地球病了、社会病了、一切众生病了,病得非常严重,病毒是什么?就是佛在经上讲的这五毒。现在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这五毒达到饱和点。 3今天社会绝大多数的人,他想的是什么?就是这五毒。我们的身心不健康,受这个影响;我们居住地球的环境、社会的混乱、地球上的灾变,与这个都有关系,这是因。佛家讲因缘果,缘是什么?怨恨恼怒烦。因缘一合起来,它就现行,就造业。造的是什么?杀盗淫妄酒。 4今天的社会乱了,人心坏了,天灾人祸降临,多少人想拯救这个社会,希望恢复安定和平,有没有方法?有。佛在经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依报随着正报转”,只要我们把五毒放下,我们的心善行善,我们居住的环境就会变好,灾难就能化解。
土法门法语:工作繁忙的人,怎样忙里偷闲念佛? 【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这段经文好!念老注解里说,「此下明忙里偷闲,精进念佛」。这也是一种念佛的方法。『思惟熟计,欲得度脱』,「即深思熟计,欲脱生死也」。这个心是真的,这个念头是真的。但是我们现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找假期,一年总有几个假期,好好的利用这个假期,不要让它空过,这就是忙里偷闲。 一个星期有一天假期,星期天。也许这一天,你有很多的琐碎事情要办,你还是不得空,那我们就用十念法。十念法确实对忙中念佛的人来说最有效果。我们提倡,也做过实验,实验很成功。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能少,养成习惯。一次只要两分钟的时间,这两分钟念这一句阿弥陀佛。
燕窝:燕子的代价与无言血泪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时候,才去建自己的窝。第一次建好的窝,被人采去,只好再次吐出胶质建窝。可是人仍然把这第二次的白燕窝采走,燕子只能第三次建窝,这时它吐出的胶质就带有血丝——就是所谓的血燕窝,这是最受追捧的所谓极品燕窝。但是很多燕子刚刚粘完一圈,窝还没建好,蛋就已经掉下来摔碎,而此时的母燕因为心力交瘁加上悲伤,使她焦虑、反复辛苦、最终衰弱而死。这就是我们的口腹之欲为这种美丽的生命带来的一切。 人类倚仗身体和技术的优势,逼着燕子一次次吐出胶质建窝,甚至吐血,燕子虽然出于本性,但是强力所逼之下,无可奈何,最后仍然没有为自己的宝宝建造成一个温暖的窝。想呼吁大家不要再吃燕窝了,没有市场,就没有人去采集,燕子就能平静的生活。其实燕窝说白了就是一些蛋白质,只要平时饮食起居得当,完全不需要补充这东西,而且吃些银耳,常年吃效果也是一样的。 就是因为燕窝稀少难采,人类把它奉为上品。其实世界上没有仙丹妙药,如果有的话,富人们一个也不会生病,不会死亡了。只要平时生活节制,注意锻炼,心情愉快,比什么都强。有多少长寿健康的老人是依靠补品的呢?何必去做那些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又残害别的生灵的事情呢?
捐钱多就是大布施吗? 特别提示:本文是上师开示,转载自嘎玛仁波切博客,原文链接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5da84b910102vf68.html&urlrefer=36ef08681cc8ee97ae3d68fc6df8b936 经常有些人,于财布施之后,喜欢炫耀:“我最近做了很大的布施,捐给穷人多少钱,捐给寺庙多少钱......”甚至把供养也当成一种施舍,因而心生傲慢和炫耀,这样所做的上供与下施,意乐不清净,功德也大打折扣,所剩不多。其实,布施的财物并无大小、多少之分,主要看内心是否纯洁清净。如果以贪婪、嗔恨、妒忌、吝啬、比较、傲慢等心行布施,就谈不上有什么功德了。《大庄严论经》中说:“不以钱财多,而获大果报,唯有胜善心,乃得大果报。”
修行中遇到境界和违缘应该如何对治 作者:守月亮 任何人在修行过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精进修行后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三年,都会出现一个反复,有时甚至会突然觉得麻烦多了,事不顺了,家人生病了,工作也出问题了,等等,这些大都是冤亲债主干扰的表现。如果你因此而停下来,或者退步了,冤亲债主就会很高兴。如果你坚持下去,精进修行,过了这个坎,消了这个业,了了这些缘,后面的日子将会一帆风顺、春光明媚。 有一位师兄夫妻俩都精进修行了几个月了,近日突然说要退群,并感觉是精进群的高级护法让她退群的。从字里行间看,这位师兄对精进群的精进修行还是认可的。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高级别护法”让你退群,这到底是护法还是坏法?如果真的是护法,应该是鼓励你精进修行,遇到违缘不退缩,不退转,而不是鼓励你退群,让你退转。 这位师兄忆起了120年前自己曾经出家过,没能了生死,不知道其忆起的情形是否真实可信,如果是真的,过去世没能了生死,今生更要下定决心了生脱死。过去心不可得,更不可为了已经逝去的过去,而放弃精进修行的现在。今生的所作所为将决定你来生何去何从。 修行中如果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出现一些境界,应该问问自己:那是真的吗?遇到出现境界该如何对待呢?你首先要区分,听到或看到的境界是否如理如法。如果是叫你积极向上的、让你精进修行的,可以听;如果是让你念佛/持咒少念点,或不让你念的或叫你改换法门的,那你可得要注意了,这些可能就是魔境。
善导大师:孝敬父母增福最快 佛在世时,有位罗汉弟子到一个地方去教化。有一次,国王打猎经过,带着随从来见他,他没有起身,国王当时就很不高兴。国王打猎返回时,发了恶愿:“我再去,如果他还是那样,我就砍掉他的头。” 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就向前走了六步,去迎接国王。这时,大地一瞬间裂开,国王的身光也立即消失。国王非常害怕,马上向尊者顶礼,并求忏悔。当时地缝闭合,国王的身光也复原了。 尊者说,您的生命没有危害,但因为我走了六步迎接您的缘故,您将在六个月中失去王位,但因为您忏悔的缘故,王位会失而复得。后来,事情都应验了。国王是有大福德的人,尚且受不起尊者的迎接,要是没有福德的人,可能命都保不住。
一位出家人的真情告白,催人泪下... ●佛法明确告诉我们,一切生命和事物,生灭的只是假象,其本体却未曾有生,也永不坏灭。前者好比天空中的云彩,后者好比天空,不管浮云多变换,万里虚空无动转。面对人生万事和世界万有,你都不必在意。一心不动,万境俱闲,云散日出,还我蓝天。慧律法师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你烦恼什么?!“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人吃点亏不算亏,失掉了人身才是大亏;人吃点苦不算苦,进了地狱才是真苦。人身难得,佛法难遇,净土难信,这是实情,所以说,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闻到佛法,老实念佛,信向净土,这是真正有大福大慧的人啊。 ●念佛往生是活着走的,这与世俗所谓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与死后的超度也不是一回事儿。用“视死如归”、“归心似箭”来形容念佛人的心态是最合适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存在“死亡”问题,而是欢欢喜喜、迫不及待地“移民”到了另一个比地球不知道要美好多少百千万倍的极乐世界去了。 释寂悟
要相信观音菩萨的存在,真实不虚 要相信观音菩萨的存在,真实不虚 以前说过,要把自己交给观音菩萨。这个“交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人会自作聪明,不相信菩萨的加持力,虽然相信观音菩萨有感应,但对菩萨有多大的感应,却很难了知。 当然,以凡夫的思维来思维佛的境界,经历百千万劫,都无法思维。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辈子无灾无厄,即“过继”给观世音菩萨,让孩子成为观音菩萨的“契子”这样做,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一种依赖的心理?’ 又提到,自己怀儿子、女儿的时候,恒常持诵〈普门品〉,结果,朋友们见到自己的一双小儿女,都觉得乖巧非常,超越一般孩童,那么,是不是真与〈普门品〉、与观世音菩萨有关呢?
如果你有智慧,会发现怨敌才是真正利益你的! 达真堪布:怨敌的利益 仇恨敌人,这是害己害他的。 你嗔恨他,甚至伤害他,这对你有好处吗?若是嗔恨,就是扰乱自己的心。世人也讲,这是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当你不恨时,你的心就平静了。即使真有人伤害你,若你不生气,如如不动,对方就没办法了,慢慢地对方也就不嗔恨了,怨恨就化解了。我们不说来世,只说今生,嗔恨对你对他只有害,没有利。何况对方也是与你有缘的众生,也是你前世的父母,你这样去扰乱他的内心,去伤害他,这也是害他的。 无论是贪爱亲人,还是仇恨敌人,都是害己害他的,但是众生非要这样。“我就是仇恨,就是贪爱。谁对我不好,我就仇恨;谁对我好,我就贪爱。”其实到底谁在利益你,谁在伤害你? 你觉得“我的家人在利益我”,其实不是。“是,他们经常利益我,帮助我,我什么也不用干,都是他干;我什么也不用做,都是他做。”这实际上是害你的。你有那么多缺点和毛病,他一点也不说,还哄着你,“你怎么怎么好……”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到底是利益还是伤害?有的人还说“我什么也不用做”,很得意似的。这叫消耗福报,消耗自己的福报。福报就好比一桶水,不往里加,只往外漏,一直漏,很快就会穷尽的!有什么可得意的?
活泼的佛教戒律 这个世上,没有不“戴罪”的人。今生你能记起造作的十不善罪业就数不胜数,更不要说无始以来,你早已忘记却依然存在的罪业。信佛以后,跟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你可以随时洗涤自己身口意造作的罪业,历代传承上师、诸佛菩萨随时随地都能保佑你,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有些人会因为害怕戒律而不敢信佛,就好像不信佛做了坏事就不会遭到报应一样,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刚刚发生,拜观音菩萨一万拜出现的真实奇迹 天祥菩提精舍博主: 我是果前,深圳人,给您的空间投篇稿,我自己有博客,力量微弱,现在基本没时间打理,一直很仰慕师兄的博客,特给您投稿,文中是自己亲身经历,句句属实。因为工作关系,请您隐去我的真实姓名和Q号,我的法名落在全文后面,是奇迹的一部分,所以放在后面效果会好一些。
◣阿弥陀佛◥____欠命还命 分明报应 终于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天理的 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上职业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在南蛇岭,那里蛇很多,因为土地干旱,常见有蛇爬到路边来。那时我一个人走路去学校,正走在半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条小蛇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我好奇心起,便走近去俯身一看,原来是一条受了伤的小蛇,我不仅没有一丝恻隐之心,见它没有反抗能力反而无缘无故对它生起了恼恨心,我立刻捡起一块小石头往它身上砸去,它还是没动,看它没有力气,我更得寸进尺了,捡起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它终于动了一下,我更来劲了,捡起石头继续砸它的身体,它也许是感觉到痛了,又动了动身体,我看它只是一条小蛇,就觉得很有趣,不停地捡石头猛砸下去,直到它的身上溢出血来,痛得厉害,开始在地上翻来滚去地挣扎,我越来越上瘾,下决心要砸死它,又捡石头乱砸它的头,直到满地都是鲜血淋淋,看它不再动弹了才满意,确定它是死了还用一块石头去砸它的尸体后扬长而去。 可是当我再回过头去看那具死尸时,心中忽然产生一种恐惧感,不敢多看下去,于是转身就走。走了几步,我感到好像有一道无形的力量撞了我一下,脑子便有轰的一声响,整个人也颤抖了一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鬼魂附身吧?然后我感到周围好像一直有人在跟踪我,于是我急匆匆地走,一路上忐忑不安,心里面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当我走到校门外时,又看见路中间有一条大蛇的尸体,散发出一股浓重的腥味,让人看了惨不忍睹,我只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我害怕极了,赶忙跑进校门,进了教室里,一颗心还在狂跳不止,我开始感到良心上的不安,后悔刚才的所作所为,连课也听不下,只好在日记本里面写道:"小蛇,我不是有意要杀害你的,都怪我一时冲动,希望你能原谅我,真是太对不起你了!...."这样写出来后,心里头才轻松了些,但我仍不明白为何会有那种恐惧感? 然而并不一定是良心上的谴责和口头上的道歉就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欠命债还须抵上一命来偿还,欠命还命、分明报应,终于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天理的报应很快降临了。
欠命还命 分明报应 终于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天理的 那是1996年的一个夏天,我上职业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在南蛇岭,那里蛇很多,因为土地干旱,常见有蛇爬到路边来。那时我一个人走路去学校,正走在半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条小蛇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我好奇心起,便走近去俯身一看,原来是一条受了伤的小蛇,我不仅没有一丝恻隐之心,见它没有反抗能力反而无缘无故对它生起了恼恨心,我立刻捡起一块小石头往它身上砸去,它还是没动,看它没有力气,我更得寸进尺了,捡起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它终于动了一下,我更来劲了,捡起石头继续砸它的身体,它也许是感觉到痛了,又动了动身体,我看它只是一条小蛇,就觉得很有趣,不停地捡石头猛砸下去,直到它的身上溢出血来,痛得厉害,开始在地上翻来滚去地挣扎,我越来越上瘾,下决心要砸死它,又捡石头乱砸它的头,直到满地都是鲜血淋淋,看它不再动弹了才满意,确定它是死了还用一块石头去砸它的尸体后扬长而去。 可是当我再回过头去看那具死尸时,心中忽然产生一种恐惧感,不敢多看下去,于是转身就走。走了几步,我感到好像有一道无形的力量撞了我一下,脑子便有轰的一声响,整个人也颤抖了一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鬼魂附身吧?然后我感到周围好像一直有人在跟踪我,于是我急匆匆地走,一路上忐忑不安,心里面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当我走到校门外时,又看见路中间有一条大蛇的尸体,散发出一股浓重的腥味,让人看了惨不忍睹,我只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我害怕极了,赶忙跑进校门,进了教室里,一颗心还在狂跳不止,我开始感到良心上的不安,后悔刚才的所作所为,连课也听不下,只好在日记本里面写道:"小蛇,我不是有意要杀害你的,都怪我一时冲动,希望你能原谅我,真是太对不起你了!...."这样写出来后,心里头才轻松了些,但我仍不明白为何会有那种恐惧感? 然而并不一定是良心上的谴责和口头上的道歉就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欠命债还须抵上一命来偿还,欠命还命、分明报应,终于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天理的报应很快降临了。
必须得无我,才能入门 1佛说遍法界虚空界是我,为什么?因为统统是我自性变的。身是我修行、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一个工具,我要好好利用这个工具,不要让它来障碍我,这就对了。 2善用这个工具,一生成就,我们这一生到世间就没有白来。现在是人的身体,来世我换个天人的身体,念佛人到极乐世界换个佛菩萨的身体,这就更好了。不要去换畜生的身体、换饿鬼的身体,那就错了。 3所以学佛,第一个要放下身见,不再执着身是我,不再为这个身去造业。不再执着身是我,这个事情容易吗?几个人能放下?我们不要去问别人问自己,真能放下吗?说得容易,真正要做到太难了!世间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起心动念都是为我,为我就是凡夫。 4一切法无我,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初学先要把身见放下。无我,你偏偏执着有个我,这不能入门;必须得无我,才能入门。世间人讲灾难,无我就没有灾难。灾难从哪里来的?从我来的。怎么说从我来的?我的思想不善、我的行为不善,感召来的就是天灾人祸。无我,问题全解决了,要懂得这个道理。
大吃一惊:行善积德亲遇山神相助(一位小学教师的奇遇) 文章转自网络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的现象?有人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有人认为这只是佛教徒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不太可能存在。然而我现在却深深感觉到因果报应不仅是有,而且是非常的明显,因为我曾经亲身经验过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遭遇,使我不得不相信宇宙间确实有这种难以想像的因果现象。
净土法门:身体重的人,是业障重的缘故 修行人的身体,一定是轻飘飘的,仿佛仙风道骨。看一些老人,有的人到老了,就坐在轮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把走一走,就全身痛,这就是业障重的缘故。虚云老和尚,到了一百一十多岁了,还每天能走60华里路。广钦老和尚八十多岁,走路如一阵风。这就是修行人。 为什么人到了老了,身体会越来越差,有的人则不会。中医说人老是脚开始老,从下老到上。那么为什么会衰老,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折磨的。比如说淫欲心很重的人,会消耗肾精,贪心很重的人,会消耗心脏功能。嗔恨心很重的人,肝脏会有问题。这些都是慢慢的消耗的。这是从情绪上来讲,人因为这三样东西衰老。 而人衰老的原因中,还有一种是受到外在磁场的干扰。比如说一个人体内躲了很多众生,那些杀业过重的人,吃肉过多的人,或者是烧山林木的人,他们体内都会躲了很多众生。那么他们的身体也会感觉很沉重。拜佛时很累,有的人拜佛起来轻飘飘的,是体内众生走了的缘故。 我们体内躲藏了很多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这些众生要维持生命,就要吸我们的精气神,吸我们的能量。能量不足时,他们就会来捣乱,让人神志不清。所以我们能量不足,就很难支撑起这个身体,常常感觉身体很重。
为什么入不进去? 1我们今天对佛法的修学是不得其门而入,很想入门而入不进去,为什么?我见没破,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像。几时你能把身见破掉,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那恭喜你,你真的入佛门,你是佛弟子,在小乘你证须陀洹果,在大乘十信位菩萨里你入初信。 2佛在经上明白地为我们开示,“我”是一切众生,几个人能知道?一切众生是我,一切众生是我的身相,当然也包括这个身在内。佛他已经不再执着这个身相,像《金刚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确实证得法身。法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你要是真正明白过来,虚空法界是我们居住的房舍,是我们家中的庭院,你果然体会到,真正觉悟了、肯定了、承认了,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我自己,那就是大乘经上说的,你已经证得法身。 4为什么一切众生是我身,虚空法界是我家、是我们家园?《华严经》上说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谁的识?自己的心识,不是别人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我们今天迷就迷这桩事情,诸佛菩萨悟也是悟这一桩事情,迷悟在人,你一念觉就成佛,一念迷就是苦恼众生,就这么个道理。
过度谈钱谈神通,说你有鬼上身等,都要提高警惕! 佛法不是买卖 嘎玛仁波切 现代人喜欢拜一些民间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可能人品也不如你,修行也不如你的人,却往往以这边神,那边鬼等讲神通的方式,吸引信众的眼球。如果一位师父,总是暗示自己有神通,说自己有神力,能够看到、听到、摸到你所不能及的部分,90以上是骗子,剩下10我们不敢说,也许真的有人具有这种非凡的能力。
命中注定该死了,用此招可延长寿命 特别提示:大家知道,寿命是有定数的,由什么决定呢?由业力决定。我们也知道,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再厉害的人,业力现前时也毫无办法,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被外道杀死的故事非常经典。但是,业力却敌不过愿力。所以,要延长寿命,就得在“愿力”上下工夫。本文转载自学佛网,原文链接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uefo.net%2Fnr%2Farticle24%2F236788.html&urlrefer=3505b16dec34f7924ef6cc30062ba6d2
◣阿弥陀佛◥____天啦!念地藏经超度横死的冤鬼竟如此有效! 特别提示:本文是作者投稿。一直以来,大家都对如何自行超度横死的亲友心里没底,本文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天啦!念地藏经超度横死的冤鬼竟如此有效! 东坡居士(
[email protected]
) 那大概是七年前的事吧。 那时我还没有信佛。 我老家一个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原来经营着一个小工厂,每年赚个十万八万的,妻贤子孝,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家庭和谐,在我们村算是过得挺好的。有一次,他姨家表哥出车祸死了,他和哥哥去吊唁。结果,回来后,他便性情大变,整天躺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了,晚上总是跑出去一夜,第二天早晨回来,就躺在炕上,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去干什么。有时候,他走在大街,突然就打起猴拳(他原来不会武术),而且打得很内行。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他母亲和妻子带他到精神病医院查看,也没看出啥来。结果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病,把他的妻子用刀砍死了,之后他自己也拿刀自杀,但经过医院治疗,没死。一个月后,他身体康复出院,直到现在也没再犯过精神病。 可怜一家人,就这样,在那个晚上被弄得支离破碎了。
不但不能出离,而且堕得更深 1我们学佛,凡是听话的,自然会成就;不听话的,不但不能成就,学一辈子都入不了门。为什么入不进去?我执没破,自私自利没放下。如果我们真正听从佛的教诲,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再不会为自己想,这个佛门你入进去了,往后障碍虽然有,容易破。 2第一关难破,第一关我们常讲,瓶颈,很不容易突破。这一关突破了,贪嗔痴慢自然就淡薄了,虽然没有断,淡薄了,你的智慧增长。这一关不能突破,决定没有智慧,佛家常讲,你可能有聪明,你没有智慧。 3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烦恼没有了,心清净了,自性般若智慧自然就透出来。聪明跟智慧不一样,智慧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聪明人的心依旧是染污,他有自私自利、他有贪嗔痴慢,他有世智辩聪,他没有真实智慧。 4佛教我们要开智慧,佛不是教我们学世智辩聪,为什么?世智辩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惹更多的麻烦,造更重的业障,不但不能出离,而且堕得更深,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突破身心障碍的方法 随着科学的发达,人越来越理性后,以后有两大法门,将会盛行全世界,就是药师法门和地藏法门,能运用好这两大法门,佛教就会越来越兴盛。 修行一定要有体验,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只有说教,而身心没有转化,那个信仰是不坚固的。所以修禅打坐,或者念佛也好,这些得到身心安乐,法喜充满。禅宗能发扬,念佛法门能发扬,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两者都给人带来生命体验和法喜。要记得,万事万物要生存下来,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人们需要它。如果人类不需要它,你讲的更好,也没有用。很多法门为什么会消失,或者南传佛教托钵在汉地为什么无法实行?因为人们不需要了,太遥远,和现实搭不上边,对生活起不到作用,于是他就消失了。 药师法门和地藏法门,有这个特质,第一,是人们需要它,第二他的真理经得起考验。以后我们要弘法,面对初学者,可以讲佛菩萨感应故事来增加信心。但学佛久了,更应该要从生命体验上,你去经历和认同。就像高僧大德,他们一辈子弘法修行,就从中得到法喜。那什么法喜呢,就是身、心、灵都得到转化。 记得,要修行持久,首先就需要身、心、灵都得到净化。那就是法喜,修行的法喜是可以见到的。比如你念法华经,念的嘴巴有甘露,身心很安乐。打坐时,全身很舒服。或者去弘法后,内心的灵气就越来越增长,悲心也在成长,他也得到了法喜。法喜是可以见的,可以感知的。 药师法门就有可以感知的特质。人活在世上,除了问人生的意义以后,还有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色身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修行,一定要问这个色身。我们要借假来修真。这个色身是假的,但没有这个色身,你也修不成。色身又是摩尼宝珠,用的好,可以成佛成圣贤。
广钦老和尚:遭遇折磨 ,是修行最佳环境 广钦老和尚开示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 心要怎么修 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我们度众生,就是以这无分别的心在度众。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事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我们出家人,不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表面唯唯诺诺,应付应付,不管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别,不去执着它,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这就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 冲破魔境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不怕别人批评 我们必须有不怕别人批评的气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别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别人批评,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为人家在说他什么,那是没有见识、没有出息的人。 如何得六根清净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 修行最先摄住心猿意马 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很不容易,但我们要发愿,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出勇气,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我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 看破放下 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作祖靠这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折点,是个人身劫。
真修行才是大孝顺 要做到真的孝顺,不容易。古人说,起码要懂得三理,命理,医理,还有地理。 很多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寿夭穷通,福报大小,寿命长短,都是命。古人讲的,君子要知天命。人有千算,天只有一算。命理,讲的是人过去的善恶业,在这辈子会显现出来,而且在不同时段显现不同。虽然他是父母,但也一样是凡夫,是轮回众生。因此知天命,就显得很重要。 医理,就是中医。现在人很可怜,一生病就找医院,自己也慌张。要是父母生病了,你有钱给他治疗,能不能治好,就要看他的命了。如果懂得中医,就比较关键。很多人很孝顺,父母一生病,他就买补品,结果呢越补越糟糕。这就是虽然有孝心,但没有智慧,这个也很糟糕。 第三个,是地理。古人重视生和死,死了要找个墓地安葬,就要懂得地理。这就是风水一块。只要没有出轮回,都会被风水转。禅宗盖寺院,都很注重风水,风水好,人住的就舒服,能接受天地之气。那灵气就足,修行容易成就。比如说天台山,就是灵气很足。据说和天上的星宿对应,所以称为天台山。不能小看风水。 学佛的,不仅懂了以上三理,更要懂得佛理。不懂佛理,很可惜。凡夫重感情,就容易偏废理智。要说道真正大孝,还是属于佛门中人。世间人看起来很孝顺,活着时,很尽到本分,虽然尽到本分,却无法超度父母出离六道。他还是凡夫。这个孝顺,就是小孝。
父母怎样把对儿女的贪执转化成善业? 父母怎样把对儿女的贪执转化成善业? 答: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儿女,别生起贪心。他们都是众生,你关心他们是应该的,对他们发慈悲心也是应该的。但是不要把他们当成是 “我”的。如果因为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然后去爱、去关心,这都是贪心。因贪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业,要感受恶报的。父母对儿女越溺爱,对自己的伤害越大,对儿女的伤害也越大。父母对儿女付出的越多,儿女对父母的要求越高,越不满意,父母也会没完没了地感受他对自己的伤害。 互相之间都没有好的结果,因为彼此都是贪心。如果你能把儿女当成众生,当成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平等地对待他们,你照样可以关心、爱护、抚养他,但是一定要从心里放下。这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慈悲心,这完全是善业,肯定有善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互相之间都会有利益。
人格不健全,修道容易着魔 学佛人,就困在六个字:听得进,做不到。道理全盘都懂,但很多都做不到。用中医来解释,道理懂了,属于意识层面,你意识上接受了,但心上到底有没有接受? 比如说,有人去蹦极,他意识上知道自己没事,但心上却无法接受。所以他就不敢跳下去。意和心,是有差别的。要是修到刻骨铭心时,那时就成功了。如果只在表皮做功夫,境界一来一定倒掉。比如说,有人相信佛菩萨有灵,但真的境界现前时,就有考验了,比如生大病时,你有没有这个心去念经布施,而不用去开刀,可能开刀风险更小,这时你要如何取舍?这就需要刻骨铭心。 要佛菩萨的感应的相信,不是意上的相信,而是心上的相信。黄帝内经说,脾藏意,心藏神。这个就比较好玩了,脾怎么会藏着人的意识呢?一般都认为,大脑藏着意识。那心怎么藏神呢。所以学佛,学医,还是修道,都不要太用大脑的聪明和思维。我们讲,一个人心神不宁。在中医讲的,心是君主之官,在五脏六腑中,代表君主。心要是不安,全身都不安,心安了,全身就安宁了。那其实就是神的作用,这个神,不是鬼神的神,而是一种能量。
不得不说的秘密:不想、不说你不愿它发生的事 作者:明如居士 思想以及“包裹”着思想的语言与行为是一种极强的能量,能够吸引思想所对应的精神画面来到你的现实中。所以,一件事情,如果你不愿意它发生,就不要去想、去说,而要将你思想与语言的能量投注到你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去。然而,很多人有一种非常恶劣的秉性,就是在愤怒、得意或无聊的时候,专门挑一些自己最不情愿发生的事情去想、去说、去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最终将自己最不情愿发生的事情真的吸引来了。 下面是最近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件真人真事:某男与女友闹别扭吵架,于是躺在马路上,扬言不想活了,等待车子压自己。女友好说歹说地劝他不要这样,可是该男不予理睬,继续躺在马路上等待女友哀求他起来。终于,悲剧发生了!就在他女友转身换一下姿势的瞬间,一辆大卡车从该男子身上呼啸着碾压而过,结束了这位年轻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即便是一只蚂蚁,都想很好地活着,更何况人呢?我想,该男子也不例外,他的潜意识中根本不想真的有车子从他自己身上压过去,他只不过是想用躺在马路上等待车子压自己的方式,让他的女友向他屈服。但是,他没有想到,思想是有能量的,一个不是发自内心的想法被不断重复或持续之后,就会得到强化,变得有力量,似乎真的发自内心了。而发自内心的想法,就有吸引想法成为现实的能量。该男子躺在马路上想着车子从自己身上压过去的“精神画面”,在他女友的不断哀求与他自己不听哀求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最终这个“精神画面”就成为了现实。如果他的女友最初对他的胡闹不予理睬,让他一个人躺在那里,不去强化他脑中可怕的“精神画面”,他或许就会起身走开,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诱惑? 1众生天天想发财,佛讲了财布施得财富,果报是财富;法布施,果报是聪明智慧。所以我劝年轻的法师:“你们到处去讲经,讲经是法布施,增长聪明智慧,但是必须要注意两桩事情,一个是严持戒律,第二个是不怕吃苦。” 2你只守住这两句话,你到处弘法利生,你不会堕落;如果这两句守不住,恐怕很容易堕落,为什么?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诱惑?只有“严持戒律”、“以苦为师”。 3释迦牟尼佛一生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走释迦牟尼佛的路,一生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我们甘心情愿过苦日子,远离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这个“远离”不是说距离它远远的,不是,心里头丝毫都不沾染叫“远离”。 4我们弘法利生,必须跟社会大众往来接触,你要是远离,那只有到深山找个山洞去修行,跟社会隔绝了。所以大乘的远离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真的是与社会大众脱离,大乘不是的,大乘是心地里头不染,事相上和光同尘。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放下就会心安;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快看:人这一辈子只要给佛磕过一个头,就没有白来 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 《佛说灌顶经》中说:“人如果在临死之前,礼拜过十方三世诸佛,那他命终之后不论转生何处,都将值遇佛陀;而且,千劫、万劫乃至亿万劫中所造的重罪之报,都将获得解脱。”因此,即生中能作顶礼,是很有福报的。 那么,顶礼一次,有怎样的功德呢?《毗奈耶经》里有一则公案: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 这是如法顶礼一次的功德!想一想,每一个微尘就是一个转轮王位,这个数量是不可思议的。《业报差别经》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教证:“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失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非常痛苦。弟弟果义法师毕业于西北大学,在法门寺修行有得。张朝阳最后还是在佛法的帮助下,闭关一年,解决了抑郁症,更悟到了人生…… “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在杨澜访谈录《一个成功者的告白——张朝阳的精神危机》中,张朝阳如是说。 什么原理呢?圣贤的智慧告诉我们:心是无形的、无限的,钱是有形的、有限的,怎么能用有形有限的钱填满无形无限的心呢?金钱是属于物质世界的,幸福是属于精神世界的,怎么能用物质世界代替精神世界呢? 怎么操作呢?很简单,把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金钱,全部投入到无限的生命价值和无限生命意义中去,用有形有限的物质世界,建造无形无限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人,要想幸福,不是拥有知识、权利和金钱,而是找到坚定的信仰,在信仰中觉醒、觉悟,然后自然呈现生命美好、价值、喜悦和幸福!
心病的人,在于没有找到根 现在人的病,身体病是一回事,心病是更严重的。而心病,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找到根。比如说一棵树,他要繁茂,那首先根要有水。那人的根在哪里? 据说中医的祖师爷把人称为无根之树。人是无根的树。那人的根是不可见的。中国人说,要孝顺父母,父母是根,那在家人呢,应该根在祖先这里。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有父母,父母也有他们的父母,一直上去,最后一个父母是谁?这个问题,真的是不可思议了。但如果一个人生病,如果懂得向老祖宗祈祷,病还是会好的。这就是人的根。 修行人的根,应该在于祖师哪里。比如你师父是谁?师父的师父是谁?一直上去,会追根到佛陀。这时你就很容易找到了根。所以学佛人,要拜祖师,每个寺院都会设置一个祖师殿。初一十五,都要到祖师殿上供,这就是根。
地藏经满愿的方法:要让生命回归 有人问,念地藏经真的什么都能好吗?婚姻也顺利,事业也能顺利吗?可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念了,就能一直顺利。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叫做疑情。禅宗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要起疑情。疑问是对知识的疑问,是常识性的叫做疑问。疑问是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但怀情则不一样,疑情是对生命层次的疑问,这个答案要自己去体验。比如说地藏经满愿,大家都会说,地藏菩萨加持力,佛经加持力,可以超度外在的冤亲债主等诸多障碍。但还有一点,那就是对生命的回归。 回归是很重要的事。比如地藏经讲的,人的种种苦难,家宅不安,眷属分散。就单单举这个例子。家宅不安,比如夫妻闹离婚,或者吵架,三天两头。比如老公有外遇,或者两人在一起,性格不合,性情不同。那一般人,就会用大脑去分析。都是对方的不对,我们不适合,只好离婚。用大脑处理的结果,往往闹成很多家庭悲剧。就是太用理性思维。一理性呢,错就错在别人身上,自己都没错。这就是大脑处理的结果
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大安法师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人的恭敬。你信愿持名就能接触到佛光,叫“蒙光照触”。大家注意这个经文“蒙光照触”。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他放出的无量光是遍照法界,所有的众生都能蒙这个光普照;但是要接触到这个光明,不是所有众生都能触得到的。“触”就是谈感应,这个光在你身上能产生作用,是要用信愿持名才能接触到这个光;你不信愿持名,接触不到这个光的。 就好像中央电视台电磁波就在这里的,如果你没有电视机,或者有电视机频号没有对上,这个电磁波也不产生作用。在当下你觉得它不存在,但是它已经存在在这里了,你怎么使它产生作用——它的音声、图像能够表达出来?你要有一个东西跟它接触上,跟它对应上,才显现出来。阿弥陀佛向整个法界辐射着他的慈悲的光明、愿力,从比喻上来看,在这里相似,所以我们要接触到这个佛光,就是要念佛。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