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人100366 刘家人100366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7 发帖数: 1,035 关注贴吧数: 15
包头,继续上文 “世界绿色硅都”的诞生 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我国光伏产业实力全球第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图片 2019年之前,大部分光伏企业都位于长三角的苏锡常地区和宁波等靠近海港的区域,因为这里更接近国际市场,更容易获得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而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地、用地、用电和环保等成本不断提高,且光伏产能还在大举扩张,于是新建电池组件产能开始向中西部城市转移。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硅资源发达(硅资源及硅料出货量占全国超50%的份额),成为晶硅企业布局新产能的良好选择。 2016年,包头拥有了第一家光伏太阳能企业——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之一,阿特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学子瞿晓铧博士早在2001年就怀着“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梦想回国创业。从拉棒、切片,到电池片、组件、储能,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阿特斯的战略布局也在向全球稳稳扩张。而在国内推进的“西部战略”,阿特斯首站便选中了包头。 西北那么大,为什么选中“包头“?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瞿晓铧曾表示,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决定。 原来,在当时很多人还不了解光伏、不了解新能源的大环境下,包头已经积极争取到了国家光伏领跑者项目,这让瞿晓铧看到了包头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此外,包头具备扎实的现代工业基础,能够满足企业供电、人才等资源要素需求。加之瞿晓铧就读于清华时,其老师顾秉林院士曾就读于包头市第九中学,对前往包头投资兴业高度看好。正是这些“天时地利人和”,让瞿晓铧义无反顾地决定来包头投资。 实际上,除了瞿博士给出的这几点“天时地利人和”,光伏企业到包头投资还有诸多优势:用电成本低,有助于企业缩减投资成本;国家计划在西北建设4.5亿千瓦总装机大型风光发电基地,包头靠近应用市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包头拥有对外开放口岸,随着跨境铁路开通,能形成南至西安海口、北联蒙俄欧洲的铁路大通道…… 图片 来到包头后,2017年,阿特斯包头公司一期多晶项目正式投产;2018年其单晶项目正式投产。包头阿特斯也成为阿特斯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前端产品晶硅拉棒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研发基地,可以说是将包头放在了很重要的战略位置。 2023年,阿特斯率先实现了N型210TOPCon单晶拉棒的规模制造,并建成了全球首个全产能N型210TOPCon单晶制造基地,在一次相关的采访中,阿特斯硅片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曾表示,这样的成绩源于包头市与企业的双向发力:在疫情期间,项目的建设困难重重,包头市从生产建设到生活物资都给予了企业大力的支持和保障,最终该项目不到半年就顺利投产,在速度上创下了行业内的奇迹。 龙头企业的入驻,无疑是点燃了包头光伏太阳能产业的火种。接下来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看到了包头的优势、感受到了包头新能源转型的力度,纷纷前来投资兴业。 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除阿特斯以外,包头还先后引入了通威、晶澳、弘元、美科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近两年内又急速集聚了新特、双良、协鑫、大全、东方日升、豪安等头部企业。 瞄准双碳转型,紧抓晶硅产业跳整产能布局的机遇,包头可以说是跑起来、抢时间。据了p解,通威包头基地仅用一年时间一期项目就正式投产,二期项目仅投产一个月后就达产达标达质;大全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1000吨半导体多晶硅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10个多月时间……包头以不断刷新“当年签约建设、当年投产达效”的“包头速度”,快速实现了硅产业的起势成
连续2年光伏产值破千亿!包头,西北大漠里崛起的光伏巨无霸! 连续2年光伏产值破千亿!包头,西北大漠里崛起的光伏巨无霸! 谁能想到,一座深居西北大漠地区的普通地级市,短短几年内就将光伏产业发展成了行业巨无霸般的存在!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和2023年,光伏产业链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5%和64%,行业总产值先后突破1.4万亿元和1.75万亿元。 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众多城市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一批以光伏制造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根据各地公开的数据,2023年光伏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突破10个。 而在这一众中东部城市中,包头这座深居西北大漠地区的普通地级市,显得格外突出。 从数据上来看,包头已经连续2年光伏产值破千亿,其中2022年达到1000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200亿元,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 盒子查询发现,2024年以来,包头光伏引资更是热火朝天,仅在4月份就有青海丽豪、英发控股两大光伏制造项目落户包头,覆盖晶硅、电池、组件等产业链上下游,总投资达570亿! 同样令人震惊的是,这座西北小城内竟然卧虎藏龙,聚集了40多家晶硅光伏企业,其中头部企业多达13家。 包头光伏产业,简直就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图片 包头的蝶变 “西北老工业基地”→“世界绿色硅都” 西北老工业基地往事 其实,包头已经不做“大哥”很多年了。 这座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历史名城,曾因“草原钢城”的美誉被人熟知。当地丰富的铁矿、稀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为其钢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包头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一众东北城市一起,成为共和国“铸盾砺剑”之地;计划经济时代,包头更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工业城市。凭借优厚的资源条件,包头逐渐成长为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包括冶金、机械、煤炭、电力、化工、轻纺等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经济一路攀升。 当时,包头的人口在西北地区一度仅次于西安,工业产值更是遥遥领先于同期国内大部分城市,经济总量雄踞内蒙古之首,综合实力更堪称“西北第二城”。这一鼎盛时期形成雍容高贵的气质在今天的包头仍能感受一二:城市主要干道钢铁大街像北京长安街一样开阔、肃穆;苏联式风格的建筑仍随处可见;大剧院里常有交响乐音乐会,且总是一票难求…… 图片 尽管如此,包头也没能逃避北方大部分工业城市兴衰的命运。21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结构老旧、煤价上涨等原因,包头的经济发展开始力不从心。 2010年,借助煤炭行业快速起势的鄂尔多斯GDP一举超过包头,成为新的内蒙古“一哥”。2017年后,包头GDP又被呼和浩特赶超,退居全区第三位。 包头的钢铁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贡献不容忽视,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一定是需要多元化的布局。 于是,醒来的包头开始全力追赶。2021年,包头GDP成功反超呼和浩特,回到全区第二位;2022年,包头GDP达到3749.9亿元,增速位列内蒙古第一位,且GDP总量较2021年跃升11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一。 那是什么快速拉动了包头的经济增长呢?其实还是工业。 数据显示,2022年,包头钢铁、铝业、装备制造业、稀土、电力和光伏制造业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27.8%,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93.9%。其中,光伏制造和稀土两大产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个百分点。 稀土产业不必多说。作为世界各国实施新能源战略、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等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稀土一直被我国视作“国之瑰宝”。而包头作为全球储量最大的“稀土之都”,早期并没有利用好这一重要资源,一度采取“挖土卖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没有建立起下游应用产业。 图片 好在“醒过神”的包头,迅速将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作为抓手之一,抛出了一揽子计划,全力破解稀土产业创新和转化的“鸿沟”。如今包头稀土产业的就地转化率已实现明显提升,正加速推动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不过,如果说推动稀土产业创新发展是包头经济“蝶变”的开始,那么引进光伏产业则将包头送上了高速发展的风口。 “世界绿色硅都”的诞生 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我国光伏产业实力全球第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