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bld1 ksbld1
关注数: 7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9,988 关注贴吧数: 0
袭击公交司机应当以袭警罪论处 15人遇难的悲惨事故,居然仅仅是因为一个人坐过站,这样的情况让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愤怒。为什么乘客要去攻击行驶中的公交司机?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根据媒体报道,这些事情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各地都有乘客与行驶中的公交司机争吵,甚至打斗的案例。 这种情况的危险性不用我们多说,可我们真的只能希望自己“同车人”都控制好情绪吗?实际上,北美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家控制好情绪”上,而是通过严格的规定和规范的执法,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攻击公交车司机与袭警同罪 客观上说,作为发达国家的加拿大和美国也没能杜绝乘客与公交司机争吵、甚至攻击的事件。但与国内没有造成严重事故就“批评教育”为主的处置方式不同,那边给予这些行为十分严厉的处罚。 央视就曾报道,2002年,美国纽约州立法规定,攻击公交车司机或地铁工作人员为刑事重罪。纽约州的刑事重罪是什么概念呢?袭警就是刑事重罪。也就是说,他们把动手打公交司机的行为与动手打警察的行为并列到一个犯罪程度。所以,在当地攻击公交司机的后果可想而知。为了提醒大家后果严重,车头显著位置还有一个告示,上面写道:“攻击巴士司机为刑事重罪,将处以7年监禁。” 新泽西的公交车驾驶座与乘客座位之间地板上有一道很粗的白线,车辆行驶过程中,所有乘客都不得跨越白线站在驾驶座附近。任何人试图跨越白线或停留在白线以内,司机都会立刻发出口头警告。新泽西州法律规定,若袭击公交司机,将处最高5年的监禁,并处最高达到7500美元的罚款。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央视之所以播发这条新闻,是因为当时国内发生了一些列乘客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和殴打公交司机的事件: 2013年3月,苏州一退休老人因想从公交前门下车被劝阻后,突然揪住其衣领拉扯,导致公交车失控撞向花坛。 2013年6月,山东淄博张店区一男子因为坐过站要求停车被拒后,一怒之下勒住司机脖子抢夺方向盘。 2013年9月,珠海一名中年男子因上错公交车,抢夺司机方向盘,并殴打正在开车的司机。   …… 这些都已经是5年之间的事情了,可现在居然没有任何改观。几乎每年都有殴打公交司机、抢夺方向盘的事情发生。 除了重罚之外,美国和加拿大也十分注意对公交司机的保护,如果公交司机的驾驶过程中,没有人可以碰到司机身体、抢夺方向盘,那么起码发生恶性事故的概率会小很多。 像在多伦多地区,TTC(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多伦多公交运输管理局)为司机准备了四类安全设施。其中最直接的一类便是安装玻璃防护罩(Barrier),把司机与乘客隔开。一旦有乘客想攻击司机,玻璃罩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类似的防护罩在美国方面也启用了,在芝加哥,大多数公交车都配备了专门的防护罩,这种还跟加拿大的不太一样。它由一种名为Lexan的坚固透明聚碳酸酯制成,是一种全封闭的防护罩,带有一个窗户,允许驾驶员与乘客互动,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关闭。除了保护罩之外,其他防护措施也很多。多伦多地区很多公交都有专门的司机求救按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司机可以快速寻求帮助。 任何情况下动手下场都很惨 了解北美保护公交司机的规定之后,你肯定知道在北美与公交司机动手的后果很惨。现实也确实如此,比如美国波士顿一乘客曾因掐住巴士司机的脖子被判处3个月监禁。另一名乘客因向司机吐痰被判监禁3个月。 但实际上,在北美地区,任何情况下与其他动手的下场都很惨。   无论是加拿大还是美国,相关法律中都将吵架中的“身体接触”放到了刑事犯罪的范围内。偏偏北美地区的警察对纠纷的处理较严格,遇到当事双方轻微接触也不会鼓励私了和解,还是会按照刑事案件的流程和规定来执行。现实中就有不少华人,吃了北美法律“不许动手”的亏。   比如曾有网友在论坛留言,初到美国不懂当地法规,因为在停车场和丈夫吵架推搡了对方被周围目击者报警。警察来多番询问,周围目击者,确定她确实推了自己老公一下,结果警察直接将其拷走拘留了。事后花了5000美元才保释出来,而且后续还要继续上庭,接受裁决。   这只是轻轻推了一下,此前华人留学生中“打架”事件更是让人感觉无处说理。一名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健身房里,被一名其他少数族裔加拿大籍的学生挑衅。对方用种族歧视侮辱性言语谩骂他,他十分气愤,顺手将手中的哑铃砸了过去。哑铃没有砸中对方,可对方立马报警了。警察来之后,二话不说逮捕了中国留学生。事后,律师说这名中国留学生可能面临坐牢和驱逐出境。没办法,加拿大的刑法很明确,谁先动手谁犯法。   也正是因为法律规定如此,所以北美地区当地人吵架的时候通常对**较激烈,但互相不会靠的很近,更不会动手,都会努力避免直接的肢体接触。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大家很小心这些细节,与警察执法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加拿大和美国的警察执法标准比较明确且严格。在中国国内很多时候,可能两个人打架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警察会尽力促成和解。也就是中国人所习惯的“大事化下小事化了”,和谐最重要。可北美地区并不会这样,动手了就是动手了,立马从纠纷变成了刑事犯罪,需要承当后果。   那么北美地区有没有打人不犯法的事情呢?其实也有。一般未成年之间动手,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处置会比成年人轻很多,也就是所谓的“小孩子打架而已”。成年人动手唯一不犯法的情况只有“正当防卫”,也就是所谓的你先被打,然后打回去。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正当防卫,还牵涉到是否防卫过度的问题。例如,有人拿拳头揍你,你却拿刀捅他,这就属于防卫过度了。不管是加拿大还是美国,也都侧重于面对歹徒时“正当防卫”,吵架时气愤打两下,也未见得纳入正当防卫的范围。  所以,北美地区保护每个人的方式和规定都是一贯而明确的。很多时候,大量的悲剧也都是平时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安全友善的生活环境,不再遭遇飞来横祸。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本文由地球日报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拿大 美国 TOP COMMENT 最新评论
孔子嫖娼、“泡妮”乎? 看到标题,尊孔者先不要骂娘,请问,孔子是人吗?既然是人,必有人性之本。人,不论男女,都有性欲,否则,连动物都不是。人之间有区别,“正人君子”如《老子》第57章所言:“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我们执政者(此章讲治国之道,故“我”是指领导群体)都有性欲,但不淫娼、贪婪,而民众自然效仿,使民风纯朴。   孔圣人也是人,抛妻离子,多年周游各国,有性欲也正常。   再者,标题用的是问号,不是定语,给尊孔者讨论的空间。下面我们讨论这句《论语》。   《论语·雍也》记述道:“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再没讨论之前,简介一下“南子”。具史料记载,南子是卫灵公之妾,(妾,先秦女**)   风流妖艳、淫荡不羁、招蜂惹蝶之人。孔子到卫国去“推销”恢复周礼,碰了一鼻子灰,几乎被轰出卫国。为什么去见妖艳的南子,只有孔子知道。   诸本对这句译文为:【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这样译文,两个字必须推敲:一,说:《说文》:“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最古的字典并无通假“悦”之说。故解为“子路不高兴”欠妥。二,予:《说文》:“予,推予也。”就是推给你、给你之意。现在字典里有词条解为“我”不妥。一定是“予”仅是动词“给”,或动宾词组“给你”之意,“我”显然是被儒生牵强衍生的主语。   “天厌之”,是毒誓,可译为“五雷击顶”“天打五雷轰”。那么这句话可译文为:   【孔子约见南子,子路不说,替老师保守秘密。孔子对天发誓说,给予你所有的需求,否则,五雷击顶,五雷击顶!】   这里有两点可以推敲:   1,如果孔子见南子,光明磊落,公事公办,随从者子路为何会不高兴?子路在众弟子中,有些功夫,随孔子出行,相当于现在的贴身护卫,负责孔子的安全。当孔子见南子,长时间离开子路的视线,子路不高兴(把“说”释为“悦”),似乎属合常理。但是,孔子有必要发毒誓吗?   2,“天厌之”是毒誓,仅为约会一次女子就对天发誓,一定不是光彩的事。子路不说,替孔子保守秘密,才是常理。反过来,孔子对子路另眼看待、有求必应,应是口头上的盟约关系。相互忌讳“隐私”,应是这句《论语》的真实目的。   孔子编写 的《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意思是:“要为伟大的人隐瞒丑事;要为高尚的人隐瞒错误;要为自己的亲近者隐瞒毛病”。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也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子路为孔子“讳耻”是理所当然的。   《论语·子路》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直”为真理、正义、正直、诚信之意。这是孔子把隐瞒、包庇他人的过失、耻辱、甚至罪过,不仅视为理所当然,而且是正义之举!   这就是孔子的价值观,儒家历来隐恶扬名、弄虚作假之根源。   有一段这样的对话,是别史或杜撰的?现版的《论语》里没有:   【子路问:“夫子媾和南子,爽乎?”   子曰:“呆爽。食色,性也;美艳哉,南子也。”   曾子曰:“夫子在卫泡南子,三月不知肉味”(《环球论坛》2016--9)】   也许孔子在南子那里并不爽,被耍了,才有后来的感慨:“唯女人与小人最难养也”!
不要盲目投资 5月7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公布了四部门联合签发的“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对于“高铁新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联合签发文件的四个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原国土部职能并入了该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是全球率先把高铁产业化,并建成完善的“高铁网络”的国家。目前中国的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5万公里,占全球的60%。 中国不仅仅把高铁产业化,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把高铁当做了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各地政府一般会在郊区、新区规划高铁站,围绕高铁站规划高铁新城,希望通过“高铁新城”的带动,实现城市的快速扩张。在这个模式里,高铁站往往发挥着“提升郊区土地价值”的“魔术棒”作用,点石成金,让地方财政赚得盆满钵满。 但不是所有的“高铁新城”都成获得成功,一些人口增量偏少、人口竞争力偏弱的城市,其高铁新城长期缺乏人气,最终不仅浪费了土地,还让高铁站变得低效。当地居民为了乘坐一次高铁,往往费尽周折。 2015年11月,“21世纪经济报道”曾发表过《高铁新城调查:趋势还是陷阱?》的报道,据称当时全国规划建设中的高铁新城就已经达到70多个。随着“八横八纵”高铁网络的建设,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开通高铁,如果仍然延续过去的模式,必将造成巨大的耕地浪费,让更多中小城市财政陷入困境。 原因很简单,中国城镇化的路径已经发生了巨变。以前,城镇化是四面开花的,所有的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都可以获得人口红利。到了今天,城镇化正在变成“大城市化”、“大城市群化”。普通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在下降,在郊区建设“高铁新城”的模式必须改变了! 在新发布的“指导意见”里,以下内容值得注意: 1、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序发展,防止盲目追求规模和大干快上。 2、避免高铁沿线产业布局同质化和单一房地产功能开发。 3、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4、坚决防控单纯房地产化倾向。 5、大城市高铁车站周边可研究有序发展高端服务业、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功能,中、小城市高铁车站应合理布局周边产业,稳妥发展商业零售、酒店、餐饮等产业功能。避免沿线临近站点形成无序竞争、相互制约的局面。 6、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禁借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名义盲目搞城市扩张。大城市初期应重点开发新建高铁车站周边2公里以内区域,可适当控制预留远期发展空间,避免摊子铺得过大、粗放低效发展。中小城市不宜过高预估高铁带动作用,避免照搬照抄大城市开发经验,硬造特色、盲目造城。新建铁路站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应当严格执行土地综合开发的边界和规模要求,扣除站场用地后,同一铁路建设项目的综合开发用地总量按单个站场平均规模不超过50公顷控制,少数站场综合开发用地规模不超过100公顷。 7、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脱离地方财力实际搞开发。 8、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严格进行管理,适时组织评估,严控建设规模和时序,加强用地监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和建设行为,并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监督和管理。 上图:早在2014年,媒体就开始反思高铁新城模式。 由此可见,“指导意见”带有硬约束的性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介入高铁站的规划和监督。对于中小城市来说,新设高铁站要“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而且要控制规模,控制房地产开发。 这意味着,一些城市此前规划的不切实际的站点,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一旦规划变化,就意味着“说好的高铁站”被移走了,对应区域的地价、房价将有可能一落千丈! 哪些城市最危险?当然是级别低、经济弱、财政穷、人口少且增长缓慢的城市,主要是中西部的地级市、县市级和县城。当然,前提是高铁站尚未开工建设,而且规划的远离市中心。如果你正准备买上述区域的房子,要千万小心。 为什么我一直劝大家到“有显著人口增量的、高级别的城市”买房子(主要是住宅)?从高铁这个案例,大家就能悟出来。 在中国,资源、人口、机会都跟着权力走,级别高的城市永远占便宜。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说发改委收紧了地铁新线的审批,城市常住人口低于300万的城市将暂停建设新的地铁线路。此次又收紧了高铁站的规划建设。由此看来,中央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大基建更有效率,避免地方政府出现破产的风险。 对于普通中小城市来说,不仅机会在变少,原有“高大上”规划能获得实现的机会也在降低。大城市可以通过开发新区,防止城市内部的利益固化;中小城市将逐渐失去这种机会。换句话说:在大城市,到新区买房子机会更多;在中小城市,到新区买房子风险更大。决定这一切的根本,还是城市的机会、吸引力。 希望读者能从今年以来出台的地铁新规、高铁新规中看明白中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不要让自己的投资低效,或者打水漂。
《人民日报》海外版:曹妃甸为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3月26日上午11时,随着一声绵长的火车汽笛在唐山南堡站鸣响,从该站发往蒙古国的一列满载集装箱的货运班列徐徐启动——曹妃甸港中欧国际班列正式开通。这是河北省唐山地区港口开通的首个国际货运班列,标志着曹妃甸港口对外开放格局实现新的突破。 建设“世界一流大港” 这列中欧班列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曹妃甸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开通的,搭载着来自京津冀周边及华东华南地区内贸海运聚集到曹妃甸港的易拉罐、电器、衬板、家具、PVC原材料等装箱货物,将经过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直接发往蒙古国的乌兰巴托。 一方沙丘沧海巨变,大浪淘沙砥砺奋进,曹妃甸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一个世界一流大港正在积蓄力量。去年以来,曹妃甸强势推进“一港双城”建设,依托渤海湾内绝佳的钻石级建港良址的优势,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大港。累计建成运营码头泊位92个,建设包头、二连浩特、乌兰察布、石嘴山内陆港4个,港区腹地纵向延伸;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07亿吨、增长16.8%;综合保税区功能加速释放,整车进口口岸顺利通过验收,肉类口岸资质正式获批,1#、2#通用泊位开放验收,曹妃甸正式成为中国(河北)自贸区3个申报主体之一。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1.3亿美元、增长21%。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欧国际班列的开通,正是曹妃甸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曹妃甸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曹妃甸港国际物流枢纽作用日益突出。2015年12月,以曹妃甸为终点的唐呼铁路正式通车,同月贯通内蒙古铁路网与新疆铁路网的临哈铁路通车,曹妃甸港也成为国内唯一连接大秦、蒙冀两条国家能源运输大动脉的港口……与此同时,内蒙古及我国西北地区有着“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强烈愿望,有规模庞大的煤炭、钢材、铝锭、有色矿、化肥等大宗物资的进出口运输需求,这与曹妃甸港能源与原材料等大宗货物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 大战略背景下的大西北、大铁路、大港口、大航运,一条浑然天成的海陆物流疏运通道将曹妃甸港与西部疆土紧密捆扎在一起。同时,根据河北省城市功能定位和环渤海港口布局调整,原大秦线承运至秦皇岛港的2亿吨煤炭将转移至曹妃甸港下水外运,大秦线将改为大唐线(大同-唐山),终端为曹妃甸港。届时,曹妃甸港形成与唐呼线、大唐线两条国家能源大动脉相连的铁路集疏运新格局,辅之以迁曹、唐曹、水曹、汉南等密集的地方铁路网,曹妃甸港将成为中国与港口配套铁路最发达的港口,迎来腹地全覆盖时代。铁路大动脉与渤海湾深槽的强势组合,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蒙古国开辟了新的出海通道,使曹妃甸港具备了打造国际能源与原材料集疏大港的先决条件,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添翼”区域经济发展 自2016年起,曹妃甸港集团依托唐呼铁路,大力实施西北腹地战略,陆续在包头、二连浩特、乌兰察布、石嘴山等地设立了内陆港,积极开展水铁联运业务,尤其是与石嘴山共同打造的集装箱公铁海多式联运项目入列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根据曹妃甸港集团与乌兰察布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快实施“三乌(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曹妃甸港”战略,共同将曹妃甸港打造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出海口。为此,曹妃甸港集团积极开行中欧班列,依托唐呼铁路,开行经二连浩特至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集装箱国际班列,融入中欧班列中线。同时,开行经阿拉山口出境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中欧班列西线,打造辐射中亚、欧洲地区的海铁联运体系。 随着曹妃甸港与天津港在集装箱运输领域深度合作,中欧班列的开行将有助于曹妃甸港至日韩、东南亚等近洋集装箱直达航线建设,同时,依托曹妃甸综保区政策支撑,大力开展国际过境业务。从传统意义上讲,日韩、东南亚地区至蒙古国及俄罗斯等欧洲地区的过境货物,主要由连云港港入境,通过陇海线发运出境,而唐呼线较陇海线有近500公里的运距优势,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增强腹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曹妃甸港中欧班列开行后,为上述过境货物增辟了新的运输通道。届时,曹妃甸港中欧班列将与近洋集装箱航线相呼应,形成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添翼”区域经济发展。
1 下一页